第十九回 擒傅瑕厲公複國 殺子頹惠王反正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十九回 擒傅瑕厲公複國 殺子頹惠王反正

第十九回 擒傅瑕厲公複國 殺子頹惠王反正(1 / 1)

齊桓公回國後,管仲上奏說:“自周平王東遷以來,沒有比鄭國更強大的國家了。鄭國滅掉東虢國後,把都城遷到那裡,前麵有嵩山,後麵有黃河,右邊是洛水,左邊是濟水,虎牢關的險要,聞名天下。所以從前鄭莊公依仗這些,討伐宋國,兼並許國,還抗拒王師。如今鄭國又與楚國結為一黨。楚國,是僭越稱王的國家,地域廣闊,兵力強盛,吞並了漢陽一帶的眾多小國,與周朝為敵。您如果想要保衛王室,稱霸諸侯,就不能不抵禦楚國;而要抵禦楚國,必須先收服鄭國。”齊桓公說:“我知道鄭國是中原的樞紐,早就想收服它,隻是苦於沒有辦法!”寧戚進言說:“鄭公子突曾做了兩年國君,祭足卻驅逐他,擁立子忽;高渠彌又殺死子忽,擁立子亹;我們先君殺了子亹,祭足又擁立子儀。祭足以臣子的身份驅逐國君,子儀以弟弟的身份篡奪兄長的君位,違背名分和倫理,都應當受到聲討。如今子突在櫟地,每天都謀劃著襲擊鄭國。況且祭足已經去世,鄭國沒有得力的人。主公您派一員將領前往櫟地,送子突回鄭國,那麼子突必定會感激主公的恩德,向北稱臣,朝拜齊國。”齊桓公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命令賓須無率領二百輛兵車,駐紮在離櫟城二十裡之外的地方。賓須無預先派人向鄭厲公突傳達齊侯的意圖。

鄭厲公突此前已經聽說祭足去世的消息,秘密派心腹到鄭國打聽情況。忽然聽聞齊侯派兵送自己回國,心中十分高興,出城到很遠的地方迎接賓須無,還舉辦了盛大的宴會。兩人交談時,派去鄭國的差人已經返回,報告說:“祭仲已經去世,如今叔詹擔任上大夫。”賓須無問:“叔詹是什麼樣的人?”鄭伯突回答:“他是治理國家的良才,但不是帶兵打仗的將領。”差人又稟報:“鄭國都城發生了一件奇事:南門裡麵,有一條長八尺的蛇,青色的頭,黃色的尾巴;門外又有一條蛇,長一丈多,紅色的頭,綠色的尾巴;兩條蛇在城門中間爭鬥,持續了三天三夜,難分勝負。國都的百姓像趕集一樣前去觀看,沒有人敢靠近。十七天後,門內的蛇被門外的蛇咬死。門外的蛇竟然徑直衝進城裡,到了太廟之中,忽然就不見了。”賓須無欠身向鄭伯祝賀說:“您的君位要確定了。”鄭伯突問:“怎麼這麼說?”賓須無解釋道:“鄭國門外的蛇就是您,長一丈多,表明您是兄長。門內的蛇是子儀,長八尺,是弟弟。十七天後內蛇受傷,外蛇入城,您出逃是在甲申年的夏天,如今是辛醜年的夏天,恰好十七年了。內蛇受傷死去,這是子儀失去君位的征兆;外蛇進入太廟,這是您將主持宗廟祭祀的象征。我們主公正在天下伸張正義,準備扶您登上正位,蛇爭鬥的時間恰到好處,這大概是天意啊!”鄭伯突說:“果真如將軍所言,我這輩子都不敢忘您的恩德!”賓須無於是和鄭伯定計,準備夜襲大陵。

傅瑕率兵出城迎戰,雙方剛一交鋒,沒料到賓須無繞到傅瑕軍隊背後,先攻破了大陵,插上齊國的旗號。傅瑕知道自己寡不敵眾,隻好下車投降。鄭伯突想起傅瑕十七年來一直抗拒自己,恨得咬牙切齒,叱令左右:“把他斬了,再來報告!”傅瑕大聲呼喊:“您難道不想進入鄭國了嗎?為什麼要殺我?”鄭伯突叫人把他帶回來,問道:“你有什麼計策,能殺子儀?不過是用甜言蜜語哄騙我,想脫身回鄭國罷了。”傅瑕說:“如果您赦免我一命,我願意砍下子儀的首級。”鄭伯突罵道:“你這老賊,奸詐無比,怎敢欺騙我?我現在放你進城,你肯定會和叔詹起兵抗拒我。”賓須無說:“傅瑕的妻子兒女都在大陵,可以把他們囚禁在櫟城作為人質。”傅瑕叩頭哀求:“如果我失信,就誅殺我的妻子兒女。”並且指天發誓。鄭伯突這才放了他。

傅瑕回到鄭國,夜裡去見叔詹。叔詹見到傅瑕,十分驚訝:“你鎮守大陵,怎麼到這裡來了?”傅瑕說:“齊侯想讓鄭伯複位,命令大將賓須無率領大軍,送公子突回國。大陵已經失守,我連夜逃命才到這裡。齊兵很快就會到達,事情危急。您如果能砍下子儀的首級,打開城門迎接公子突,既可以保住富貴,也能避免百姓生靈塗炭。轉禍為福,就在這一時。否則,後悔就來不及了!”叔詹聽後沉默不語,過了很久才說:“我之前原本主張迎立故君,卻被祭仲阻止。如今祭仲去世,這是上天在幫助故君。違背天意必有災禍,但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傅瑕說:“可以給櫟城送信,讓他們趕緊進兵。您出城假裝抵抗,子儀必定會到城牆上觀戰,我趁機解決他。您帶領故君進城,大事就成了。”叔詹聽從了他的計謀,秘密派人給突送信。傅瑕這才去拜見子儀,訴說齊兵幫助突,大陵已經失陷的事情。子儀大驚:“我應當用豐厚的財物向楚國求救,等楚兵到來,內外夾攻,齊兵就可以退走。”叔詹故意拖延這件事。過了兩天,還沒有派使者前往楚國,諜報傳來:“櫟城的軍隊已經到城下了。”叔詹說:“我應當帶兵出戰。您和傅瑕登上城牆堅守。”子儀信以為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鄭伯突率領軍隊先到,叔詹與他交戰幾個回合後,賓須無帶領齊兵大舉進攻,叔詹掉轉車頭就跑。傅瑕在城牆上大聲呼喊:“鄭軍敗了!”子儀向來膽小怯懦,聽後就想下城。傅瑕從後麵刺殺他,子儀死在城牆上。叔詹叫開城門,鄭伯和賓須無一同進城。傅瑕先去清理王宮,遇到子儀的兩個兒子,把他們都殺了。迎接突複位。鄭國百姓向來歸附厲公,歡呼聲震動大地。厲公重重地賄賂賓須無,約定在冬季十月親自到齊國朝廷請求結盟。賓須無告辭回國。

厲公複位幾天後,人心逐漸安定。他對傅瑕說:“你鎮守大陵十七年,全力抗拒我,可算是對舊君忠心耿耿了。如今你貪生怕死,又為了我而殺死舊君,你的心思難以捉摸!我應當為子儀報仇!”喝令力士把傅瑕押出去,在集市上斬首。傅瑕的妻子兒女暫且赦免不殺。髯翁寫詩感歎道:“鄭突奸雄世所無,借人成事又行誅。傅瑕不愛須臾活,贏得忠名萬古呼。”

原繁當初率先讚同擁立子儀,他擔心自己獲罪,便稱病告老還鄉。厲公派人責備他,原繁於是上吊自殺。厲公又懲治驅逐國君的罪行,殺了公子閼。強鋤逃到叔詹家中,叔詹為他求情,強鋤才免去一死,但被砍去雙腳。公父定叔逃到衛國。三年後,厲公把他召回,說:“不能讓共叔沒有後人!”祭足已經去世,就不再追究。叔詹仍然擔任正卿,堵叔、師叔一同擔任大夫,鄭國人稱他們為“三良”。

再說齊桓公得知鄭伯突已經複國,衛國和曹國去年冬天也曾請求結盟,便想大規模會合諸侯,殺牲歃血,訂立盟約。管仲說:“您剛剛開啟霸業,行事一定要以簡便為原則。”齊桓公問:“怎樣才算簡便呢?”管仲說:“陳國、蔡國、邾國自北杏會盟之後,對齊國忠心不二。曹伯雖然沒有參加北杏會盟,但已經參與了討伐宋國的行動。這四個國家,不必再勞煩您奔波。隻有宋國和衛國沒有參加過會盟,應當見一見。等各國齊心,再舉行盟約也不遲。”話還沒說完,忽然傳來消息:“周王再次派單蔑來通報宋國的聘問,已經到了衛國。”管仲說:“宋國的事情可以成了。衛國處於交通要道,您應當親自到衛國境內舉行會盟,以親近諸侯。”齊桓公於是約請宋國、衛國、鄭國三國,在鄄地會盟。加上單子和齊侯,一共五位,這次會盟不用歃血,大家相互作揖謙讓後散去。諸侯們都很高興。齊侯知道人心悅服,於是在幽地大規模會合宋國、魯國、陳國、衛國、鄭國、許國等國,殺牲歃血,訂立盟約,正式確定了盟主的稱號。這是周厘王三年的冬天。

楚國文王熊貲自從得到息媯並立為夫人後,對她無比寵幸。三年之內,息媯生下兩個兒子,長子叫熊艱,次子叫熊惲。息媯雖然在楚宮生活了三年,卻從不和楚王說話。楚王感到奇怪,有一天,問她不說話的原因。息媯流著淚不回答。楚王堅持要她說明,息媯回答說:“我一個婦人卻侍奉兩個丈夫,縱然不能守節而死,又有什麼臉麵和人說話呢?”說完,淚水止不住地流。胡曾先生寫詩道:“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風一麵花。感舊不言常掩淚,隻應翻恨有容華。”

楚王說:“這都是蔡獻舞造成的,我一定會為夫人報仇,夫人不必擔憂。”於是興兵討伐蔡國,攻入蔡國的外城。蔡侯獻舞袒露上身,伏地請罪,拿出府庫中所有的寶玉賄賂楚國,楚軍才退兵。恰好鄭伯突派使者到楚國報告複國的消息。楚王說:“突複位兩年了,才來告訴我,太不把我放在眼裡了。”於是再次興兵討伐鄭國。鄭國謝罪求和,楚王答應了。周厘王四年,鄭伯突畏懼楚國,不敢去朝拜齊國。齊桓公派人責備他。鄭伯派上卿叔詹到齊國,對桓公說:“我國被楚兵困擾,日夜守城,沒有得到片刻休息,所以沒能按時朝貢。您如果能對楚國施加威嚴,我們國君怎敢不早晚站在齊國朝廷朝拜呢?”桓公厭惡他言語不恭敬,把叔詹囚禁在軍府。叔詹瞅準機會逃回了鄭國。從此,鄭國背叛齊國,歸附楚國。這裡暫且不表。

周厘王在位五年後去世,他的兒子閬即位,這就是惠王。惠王二年,楚文王熊貲荒淫暴虐,不理政事,卻熱衷於用兵。早年,他曾和巴君一同討伐申國,卻驚擾了巴軍。巴君大怒,於是襲擊那處,攻克了它。楚國守將閻敖遊過湧水逃走。楚王殺了閻敖。閻氏家族怨恨楚王。此時,閻氏家族約巴人討伐楚國,願意做內應。巴兵攻打楚國,楚王親自率軍迎戰,在津地大戰。沒料到閻氏家族數百人,假扮成楚軍,混入陣中,竟然來尋找楚王。楚軍大亂,巴兵趁機進攻,楚軍大敗,楚王麵頰中箭逃走。巴君不敢追擊,收兵回國,閻氏家族的人也跟著去了,從此成為巴人。

楚王回到方城,夜裡敲城門。鬻拳在城門內問:“國君打勝仗了嗎?”楚王說:“戰敗了!”鬻拳說:“自先王以來,楚兵戰無不勝。巴國是個小國,您親自帶兵卻戰敗了,難道不被人笑話嗎?如今黃國不來朝拜楚國,如果討伐黃國取勝,還可以自我解脫。”於是緊閉城門,不讓楚王進城。楚王憤怒地對軍士們說:“這次出征如果再不能取勝,我就不回去了!”於是移兵討伐黃國。楚王親自擊鼓,士兵們拚死作戰,在踖陵打敗了黃國的軍隊。當天夜裡,楚王住在軍營中,夢見息侯怒氣衝衝地走上前說:“我有什麼罪過,你要殺我?又霸占我的疆土,奸淫我的妻子,我已經向上帝申訴了!”說完,用手扇楚王的臉頰。楚王大叫一聲,醒來後箭傷迸裂,血流不止。他急忙傳令回軍,走到湫地時,半夜就去世了。鬻拳迎接靈柩回國安葬。長子熊艱繼位。鬻拳說:“我兩次冒犯國君,縱然國君不殺我,我又怎敢苟且偷生?我要到地下追隨國君!”他對家人說:“我死後,一定要把我葬在城門的曲城之下,讓子孫知道我是守城的人。”於是自刎而死。熊艱憐憫他,讓他的子孫世代擔任大閽。先儒左氏稱讚鬻拳是愛國君,史官寫詩反駁道:“諫主如何敢用兵?閉門不納亦堪驚。若將此事稱忠愛,亂賊紛紛儘借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鄭厲公聽聞楚文王去世的消息,十分高興,說道:“我沒有憂患了!”叔詹進諫說:“我聽說‘依靠彆人會麵臨危險,臣服彆人會遭受屈辱。’如今我們的國家處在齊國和楚國之間,不是受辱就是有危險,這不是長久之計。先君桓公、武公以及莊公,三代人都擔任王朝的卿士,因此在列國中地位尊崇,能夠征服諸侯。如今新王繼位,聽說虢國和晉國前去朝拜周王,周王設宴款待他們,並且賞賜了五雙玉和三匹馬。您不如也去周朝進貢朝拜,如果能借助周王的恩寵,恢複先世卿士的事業,即便麵對大國,也不用畏懼。”厲公說:“好主意。”於是派遣大夫師叔前往周朝,請求朝拜周王。

師叔回來報告說:“周室大亂。”厲公問:“亂到什麼程度了?”師叔回答:“從前周莊王有個寵妾叫姚姬,人稱王姚,她生了個兒子叫頹,莊王很寵愛他,還讓大夫蒍國做他的老師。子頹生性喜歡牛,曾經養了幾百頭牛,他親自喂養這些牛,用五穀來喂,還給牛披上繡有花紋的布,稱它們為‘文獸’。子頹出入的時候,他的仆從都乘坐牛出行,肆意踐踏,毫無顧忌。子頹還暗中結交大夫蒍國、邊伯、子禽、祝跪、詹父,往來十分密切。在厘王在位的時候,也沒有禁止他們。如今新王即位,子頹仗著自己是新王的叔叔,更加驕橫。新王厭惡他,就壓製他的黨羽,剝奪了子禽、祝跪、詹父的田地。新王又因為在王宮旁邊修建苑囿,蒍國有個菜園,邊伯有座房屋,都靠近王宮,新王就把它們都征用了,用來擴大苑囿。還有膳夫石速進獻的膳食不精致,新王發怒,革除了他的俸祿,石速也因此怨恨新王。所以這五位大夫和石速一起發動叛亂,擁立子頹為君,攻打新王。幸虧周公忌父和召伯廖等人拚死抵抗,叛亂眾人沒能取勝,於是逃到了蘇地。從前周武王的時候,蘇忿生擔任王的司寇,立下功勞,被稱為蘇公,周武王把南陽的田地賜給他作為采邑。蘇忿生死後,他的子孫被狄人控製,於是背叛周王,去侍奉狄人,而且也不把采邑歸還給周朝。桓王八年,周王就把蘇子的田地賜給了我們的先君莊公,用來交換我們靠近周朝的田地。從那以後,蘇子和周朝的嫌隙越來越深。衛侯朔厭惡周朝擁立黔牟,也一直心懷怨恨,蘇子於是擁戴子頹逃到衛國,和衛侯一起率領軍隊攻打王城。周公忌父戰敗,和召伯廖等人擁戴新王逃到鄢地。這五位大夫尊奉子頹為王,但人心並不歸服。您如果興兵護送新王複位,這可是流芳萬世的功勞啊。”

厲公說:“說得好。不過,子頹懦弱,他所依仗的不過是衛國和燕國的軍隊罷了,那五位大夫成不了什麼大事。我再派人去跟他講道理,如果他能悔悟,停止禍亂,迎回天子,自己主動認罪,還能保住富貴。不然的話,他退到一個偏遠的地方,像藩國一樣稱臣,還能堵住天下人的嘴。希望王子能儘快做出決定!”厲公一方麵派人到鄢地迎接周王,暫時讓周王到櫟邑居住。因為厲公曾經在櫟邑居住了十七年,那裡宮室整齊。另一方麵派人給王子頹送信,信中寫道:“我聽說以臣子的身份冒犯君主,叫做不忠;以弟弟的身份侵犯兄長,叫做不順。不忠不順,天災就會降臨!王子您誤聽奸臣的計謀,放逐了君主,如果能悔悟,停止禍亂,迎接天子,約束自己,承認罪過,還能不失富貴。否則,退到偏遠之地,像藩國一樣稱臣,還能向天下人有所交代。希望王子能儘快考慮!”

子頹收到信後,猶豫不決。五位大夫說:“騎在老虎背上,就沒辦法再下來了。哪有已經位居天子之位,卻又要退回到臣子之位的呢?這是鄭伯騙人的話,不能相信。”子頹於是趕走了鄭國的使者。鄭厲公於是到櫟邑朝拜周王,接著擁戴周王襲擊成周,奪取了傳國的寶器,又回到櫟城。這一年是惠王三年。

這年冬天,鄭厲公派人約西虢公一起起義兵,護送周王複位。虢公答應了。惠王四年春天,鄭、虢兩國國君在弭地會師。夏四月,他們一同攻打王城。鄭厲公親自率兵攻打南門,虢公率兵攻打北門。蒍國急忙敲開宮門,求見子頹。子頹因為正在喂牛,還沒喂完,沒有馬上接見他。蒍國說:“事情緊急啊!”於是假傳子頹的命令,讓邊伯、子禽、祝跪、詹父登上城牆防守。周地的百姓不順從子頹,聽說周王來了,歡呼聲如雷,爭相打開城門迎接。蒍國正在起草國書,打算派人到衛國求救。國書還沒寫完,就聽到鐘鼓的聲音,有人來報告說:“舊王已經進城,正在朝堂上呢!”蒍國自刎而死。祝跪、子禽死在亂軍之中。邊伯、詹父被周地的百姓綁起來,獻給周王立功。子頹從西門出逃,讓石速趕著那些文牛作為前隊,牛身體肥壯,行走緩慢,都被追兵俘獲,子頹和邊伯、詹父一起被斬首。髯翁寫詩感歎子頹的愚蠢:“挾寵橫行意未休,私交乘舋起奸謀。一年南麵成何事?隻合關門去飼牛。”還有一首詩說齊桓公既然已經成為盟主,就應該倡導大義,護送周王複位,不應該讓鄭國和虢國去做這件事,詩中寫道:“天子蒙塵九廟羞,紛紛鄭虢效忠謀。如何仲父無遺策,卻讓當時第一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惠王複位後,把虎牢以東的土地以及王後的鞶鑒賞賜給鄭國。把酒泉的城邑以及幾個酒爵賞賜給西虢公。兩國國君謝恩後回國。鄭厲公在途中生病,回到鄭國後就去世了。群臣擁立世子捷即位,這就是鄭文公。

周惠王五年,陳宣公懷疑公子禦寇謀反,就殺了他。公子完,字敬仲,是厲公的兒子,和禦寇關係很好,他害怕被誅殺,逃到了齊國,齊桓公任命他為工正。一天,桓公到敬仲家喝酒,十分高興。天色已晚,桓公還想要蠟燭,繼續暢飲。敬仲推辭說:“我隻占卜了白天招待您,沒有占卜晚上,不敢點上蠟燭繼續招待。”桓公說:“敬仲真是有禮節啊!”讚歎著離開了。桓公認為敬仲賢能,讓他在田地食邑,他就是田氏的祖先。這一年,魯莊公為了謀劃婚事,和齊國大夫高傒在防地會麵。

魯夫人文薑,自從齊襄公死後,日夜哀痛思念,於是得了咳嗽的疾病。內侍請莒國的醫生來診脈。文薑長時間獨居,難以抑製內心的欲望,於是留下莒國醫生吃飯,和他私通。後來莒國醫生回國,文薑借口就醫,兩次前往莒國,住在莒國醫生家裡。莒國醫生又推薦其他人來代替自己,文薑年紀越大,行為卻越發放縱,然而始終遺憾比不上和齊襄公在一起的日子。周惠王四年秋七月,文薑病情加重,最終在魯國的彆宮去世。臨終前,她對莊公說:“齊國的女子如今已經十八歲了。你應當儘快迎娶,以端正六宮之位。千萬不要拘泥於守喪三年的製度,讓我在九泉之下也牽掛不安。”又說:“齊國正在圖謀霸業,你要謹慎地侍奉他們,不要廢棄世代的友好關係。”說完就去世了。莊公按照正常的禮儀安葬了她。他遵照母親的遺命,這一年就想商議婚事。大夫曹劌說:“大喪還沒有結束,不能太著急。請等三年守喪期滿後再進行。”莊公說:“這是我母親的命令。在守喪期間操辦婚事太匆忙,守喪期滿又太遲,我們選擇一個折中的時間吧。”於是在一年之後,莊公和高傒重申之前的約定,請求親自前往齊國,行納幣之禮。齊桓公也因為魯國的喪事還沒有結束,請求延緩婚期。直到惠王七年,婚事才最終確定,選擇秋天為良辰吉日。當時莊公在位二十四年,已經三十七歲了。他一心想要取悅齊國的女子,凡事都極儘奢侈。又想到父親桓公死在齊國,如今又要迎娶齊國的女子,心裡始終不安,於是重建桓公的廟宇,把柱子漆成紅色,雕刻了椽子,想要以此來取悅死去父親的靈魂。大夫禦孫懇切地勸諫,莊公不聽。這年夏天,莊公前往齊國親自迎接新娘。到了秋八月,薑氏來到魯國,被立為夫人,這就是哀薑。魯國大夫的妻子們,按照拜見國君夫人的禮儀,全都獻上禮物。禦孫私下感歎說:“男子的見麵禮,貴重的是玉帛,輕的是禽鳥,用來彰顯身份。女子的見麵禮不過是榛子、栗子、乾肉,用來表達虔誠。如今男女的見麵禮一樣,這是沒有區彆了。男女有彆,是國家的重大禮節,卻被夫人擾亂了,她恐怕不得善終吧?”自從薑氏嫁到魯國後,齊國和魯國的關係更加穩固了。齊桓公又和魯莊公聯合出兵攻打徐國、攻打戎族,徐國和戎族都向齊國臣服。鄭文公見齊國的勢力越來越大,擔心齊國侵犯自己,於是派遣使者請求結盟。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