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秦穆公深知百裡奚才華出眾,一心想要封他為上卿。然而,百裡奚推辭道:“我的才能,不及我的朋友蹇叔十分之一。您若想治理好國家,就請任用蹇叔,我來輔佐他。”穆公說:“你的才能,我已經真切見識到了,隻是從未聽聞蹇叔的賢能。”百裡奚回答:“蹇叔的賢能,豈止您沒聽說過,就連齊國、宋國的人也都不了解。但唯獨我深知他的才乾。我曾經出遊齊國,打算投靠公子無知,蹇叔勸阻我說:‘不行。’我因此離開齊國,得以避開公子無知帶來的災禍。後來我到周國遊曆,想要歸附王子頹,蹇叔又勸阻我說:‘不可。’我再次離開周國,從而逃脫了王子頹引發的禍事。之後我回到虞國,打算侍奉虞公,蹇叔還是勸阻我說:‘不可。’當時我十分貧困,貪圖那點爵祿,就暫且留下任職,結果淪為晉國的俘虜。我兩次聽從他的話,得以擺脫災禍,一次不聽,就差點喪命,由此可見,他的智慧遠超常人。如今他隱居在宋國的鳴鹿村,您應該趕緊把他召來。”
穆公於是派公子縶假扮成商人,帶著豐厚的禮物,前往宋國聘請蹇叔。百裡奚另外寫了一封信,向蹇叔表達心意。公子縶收拾好行囊,駕著兩輛犢車,徑直朝著鳴鹿村而去。途中,他看見幾個人在田隴上休息,一邊勞作一邊唱歌,歌詞唱道:“山之高兮無攆,途之濘兮無燭。相將隴上兮,泉甘而土沃。勤吾四體兮,分吾五穀。三時不害兮饔餐足,樂此天命兮無榮辱!”公子縶坐在車中,聽著這歌聲,覺得頗有超凡脫俗的韻味,不禁感歎著對駕車的人說:“古人說‘裡有君子,而鄙俗化’。如今進入蹇叔所在的鄉村,這裡的耕作者都有超脫塵世的風範,他確實賢能啊。”
於是,公子縶下車,向耕作者打聽:“蹇叔的住處在哪裡?”耕作者反問:“你問這個做什麼?”公子縶說:“他的老朋友百裡奚有封信,托我交給他。”耕作者指著前方說:“往前去,在那竹林深處,左邊是清泉,右邊是岩石,中間有一座小茅屋,那就是他的家。”公子縶拱手稱謝,再次登車。走了大約半裡路,便來到了那個地方。公子縶舉目四望,隻見這裡風景清幽雅致。隴西居士曾有一首隱居詩描繪這般景致:“翠竹林中景最幽,人生此樂更何求?數方白石堆雲起,一道清泉接澗流;得趣猿猴堪共樂,忘機麋鹿可同遊。紅塵一任漫天去,高臥先生百不憂。”
公子縶把車停在草廬外,讓隨從去敲柴門。一個小童子打開門,問道:“貴客從哪裡來?”公子縶說:“我是來拜訪蹇先生的。”童子說:“我家主人不在。”公子縶問:“先生去哪裡了?”童子回答:“他和鄰居老翁去石梁觀賞泉水了,一會兒就回來。”公子縶不敢貿然進入草廬,便坐在石頭上等待。童子把門半掩上,自己走進屋內。
不一會兒,隻見一個大漢,濃眉大眼,四方臉,身材高大,背著兩隻鹿蹄,從田埂西邊走來。公子縶見他容貌不凡,便起身相迎。大漢把鹿蹄放在地上,與公子縶施禮。公子縶詢問他的姓名,大漢回答:“我姓蹇,名丙,字白乙。”公子縶問:“蹇叔是你什麼人?”大漢答道:“是我的父親。”公子縶再次施禮,口中連稱:“久仰!”大漢問:“您是何人?到這裡有什麼事?”公子縶說:“我有個老朋友百裡奚,如今在秦國為官,有封信托我帶給你父親。”蹇丙說:“先生請進草堂稍坐,我父親馬上就到。”說完,推開雙扇門,讓公子縶先進去。蹇丙又把鹿蹄背起來,走進草堂。童子把鹿蹄收了進去。蹇丙再次施禮,賓主分坐兩邊。
公子縶和蹇丙談論了一些農桑之事,接著又聊到武藝。蹇丙講述得頭頭是道,公子縶暗暗稱奇,心想:“有其父必有其子,百裡奚的舉薦果然沒錯。”剛獻完茶,蹇丙就讓童子到門口等候父親。過了一會兒,童子來報:“老先生回來了!”
原來,蹇叔和兩位鄰居老翁並肩走來,看到門前停著兩輛車子,驚訝地說:“我們村子裡怎麼會有這樣的車呢?”蹇丙趕忙跑到門外,說明了情況。蹇叔和兩位老翁走進草堂,與公子縶一一相見,按次序坐好。蹇叔說:“剛才小兒說我弟弟井伯百裡奚字井伯)有信,快拿給我看看!”公子縶於是把百裡奚的書信呈上。蹇叔打開信封,隻見信中大致寫道:“我不聽兄長的話,險些遭遇虞國的災禍。幸好秦君求賢若渴,把我從牧奴中贖了出來,還委以秦國政事。我自認為才智比不上兄長您,所以舉薦兄長一同共事。秦君對您敬慕不已,特地命大夫公子縶帶著禮物前來迎接。希望您能出山,實現您生平未酬的誌向。如果兄長留戀山林,我也會放棄爵祿,到鳴鹿村來追隨您!”
蹇叔看完信,問道:“井伯是怎麼被秦君賞識的呢?”公子縶便把百裡奚作為陪嫁奴仆逃到楚國,秦君聽聞他的賢能,用五張羊皮將他贖回的前因後果,詳細敘述了一遍。接著說:“如今我家國君想封他為上卿,井伯卻自稱比不上先生您,一定要等先生到了秦國,他才肯上任。我家國君準備了微薄的禮物,派我來傳達心意。”說完,便讓左右隨從從車廂裡取出征召的文書和禮物,在草堂中一一擺開。兩位鄰居老翁都是山野農夫,從未見過這般隆重的場麵,相互對視,十分驚愕,對公子縶說:“我們不知道貴人到來,沒能及時回避。”公子縶說:“這是哪裡的話?我家國君盼望蹇先生前往,就如同枯苗盼雨。麻煩二位老丈幫忙勸說一聲,那便是莫大的恩賜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兩位老翁對蹇叔說:“既然秦國如此重視賢才,可彆辜負了貴人的來意。”蹇叔說:“從前虞公不任用井伯,導致國家敗亡。倘若秦君真能虛心任用賢才,有一個井伯就足夠了。我早已斷絕了出仕的念頭,不能跟你們去。這些禮物,請大夫帶回去,還望替我婉言謝絕!”公子縶說:“如果先生不去,井伯也肯定不會獨自留下。”蹇叔沉思了許久,歎息道:“井伯懷才不遇,求職已久,如今終於遇到明主,我不能不成全他的誌向。那我就勉強為了井伯走這一趟,不久之後還是會回來在此耕種的。”這時,童子來報:“鹿蹄已經煮熟了。”蹇叔命人取出床頭新釀的酒,用來款待客人。公子縶坐在西邊的席位,兩位老翁作陪,大家用著瓦杯木筷,相互勸酒,吃得暢快淋漓,都喝醉吃飽了。不知不覺天色已晚,公子縶便留宿在草堂。
第二天一早,兩位老翁帶著酒來送行,依舊按原來的次序坐下。過了一會兒,公子縶誇讚白乙丙的才能,也希望他能一同前往秦國。蹇叔答應了。於是,蹇叔把秦君贈送的禮物分贈給兩位老翁,囑咐他們照看家裡,說:“這次離開不久,我們還能再相聚。”又吩咐家人:“要勤勞耕種,不要讓田地荒蕪。”兩位老翁鄭重道彆。蹇叔登上車子,白乙丙為他駕車。公子縶乘坐另一輛車,兩輛車並駕齊驅。他們日夜兼程,快到秦國郊外時,公子縶先行趕入朝拜見秦穆公,稟報道:“蹇先生已經到了郊外。他的兒子蹇丙,也有非凡的才能,我一並帶來了,以備國君任用。”穆公十分高興,便命百裡奚前去迎接。
蹇叔來到秦國後,秦穆公走下台階,以隆重的禮節相迎,賜座後問道:“井伯百裡奚字井伯)多次提及先生的賢能,先生有什麼見解可以教導我呢?”蹇叔回答:“秦國地處西方偏遠之地,與戎狄相鄰,地勢險要,兵力強盛,進可攻,退可守。然而,秦國之所以未能在中原列國中占據重要地位,是因為威望和德澤還不夠。沒有威望,他人就不會敬畏;沒有德澤,百姓就不會歸附。既無人敬畏,又無人歸附,怎麼能成就霸業呢?”穆公問:“威望和德澤,這兩者哪個更重要?”蹇叔答道:“德澤是根本,威望是輔助。隻有德澤而無威望,國家的邊境會被削弱;隻有威望而無德澤,百姓會在內部叛亂。”穆公又問:“我想推行德政並樹立威望,該怎麼做呢?”
蹇叔回答:“秦國夾雜著戎狄的風俗,百姓缺乏禮教,上下尊卑不分明,貴賤等級不清楚。我請求您先進行教化,然後再實施刑罰。教化推行之後,百姓懂得尊敬上級,接著施以恩惠,百姓就會感恩;施行刑罰,百姓就會畏懼。這樣一來,上下之間就如同手足與頭目相互配合。管仲所訓練的軍隊,正是憑借這些,才能號令天下,無敵於四方。”穆公問:“果真如先生所說,就可以稱霸天下了嗎?”蹇叔回答:“還不行。稱霸天下有三條禁忌:不貪婪,不憤怒,不急躁。貪婪會導致失去更多,憤怒會招來更多災難,急躁會引發更多挫折。仔細權衡事情的大小再謀劃,哪裡用得著貪婪?衡量自身與對方的實力再行動,哪裡用得著憤怒?斟酌事情的緩急再安排,哪裡用得著急躁?您若能戒除這三點,稱霸就指日可待了。”
穆公稱讚道:“說得太好了!請先生為我斟酌一下當下事情的緩急。”蹇叔回答:“秦國在西戎之地立國,這是禍福的根源。如今齊侯年事已高,霸業即將衰落。您若能好好安撫雍、渭一帶的民眾,以此號召西戎各部,征討那些不服的部落。西戎各部歸順之後,再收兵等待中原局勢的變化,承接齊國衰落留下的機會,推行德義。到那時,即使您不想稱霸,也推辭不掉了。”穆公十分高興,說道:“我得到你們二位,真是百姓的福氣啊!”於是,封蹇叔為右庶長,百裡奚為左庶長,職位都是上卿,稱為“二相”。同時,召白乙丙為大夫。自從二相共同執政,他們製定法律,教化百姓,興利除害,秦國得以大治。史官寫詩讚道:“子縶薦奚奚薦叔,轉相汲引布秦庭。但能好士如秦穆,人傑何須問地靈。”
穆公見賢才大多來自他國,便更加留意尋訪。公子縶推薦了秦國人西乞術的賢能,穆公也將他召來任用。百裡奚早就聽說晉國人繇餘有治國的謀略,私下向公孫枝打聽。公孫枝說:“繇餘在晉國不得誌,如今已經在西戎為官了。”百裡奚為此歎息不已。
再說百裡奚的妻子杜氏,自從丈夫外出遊曆,就靠紡織維持生計。後來遭遇饑荒,無法生存,她便帶著兒子到他鄉討生活,輾轉流離,最終來到秦國,以洗衣服為生。她的兒子名叫視,字孟明,整天和鄉裡人打獵比武,不肯謀求正當營生。杜氏多次勸說,他都不聽。等到百裡奚成為秦國的相國,杜氏聽聞他的名字,曾在車中遠遠望見,卻不敢相認。正好相國府中招募洗衣服的婦人,杜氏便自願進入府中。她乾活勤快,洗衣服又乾淨,府裡的人都很喜歡她,然而始終沒能見到百裡奚本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天,百裡奚坐在堂上,樂工在堂下演奏音樂。杜氏對府裡的人說:“我對音律頗為熟悉,希望能到堂下,聽聽這音樂。”府裡的人便將她帶到堂下,告訴樂工,樂工詢問她擅長什麼。杜氏說:“我既能彈琴,也能唱歌。”於是,樂工將琴遞給她。杜氏拿起琴彈奏起來,琴聲哀怨淒涼。樂工們都側耳傾聽,自認為比不上她。樂工又讓她唱歌,杜氏說:“我流落到這裡後,就再也沒唱過歌。希望能向相國請求,讓我到堂上唱歌。”樂工將此事稟告百裡奚,百裡奚命她站在堂的左邊。杜氏低頭斂袖,放聲歌唱。歌詞唱道:“百裡奚,五羊皮!憶彆時,烹伏雌,舂黃齏,炊扊扅。今日富貴忘我為?百裡奚,五羊皮!父梁肉,子啼饑,夫文繡,妻澣衣。嗟乎!富貴忘我為?百裡奚,五羊皮!昔之日,君行而我啼,今之日,君坐而我離。嗟乎!富貴忘我為?”
百裡奚聽到歌聲,十分驚愕,將她召到麵前詢問,才發現正是自己的妻子。兩人相擁而泣,悲痛不已。過了許久,百裡奚問:“兒子在哪裡?”杜氏說:“在村裡打獵。”百裡奚派人將兒子找來。這一天,夫妻父子終於得以團聚。穆公聽說百裡奚的妻子和兒子都來了,賞賜給他千鐘粟米,還有一車金銀布帛。第二天,百裡奚帶著兒子孟明視上朝謝恩。穆公也任命孟明視為大夫,與西乞術、白乙丙一同被稱為將軍,稱作“三帥”,專門掌管征戰之事。
薑戎的首領吾離,生性傲慢,時常侵擾掠奪。三帥統領軍隊前去征討。吾離兵敗,逃到晉國,秦國於是完全占有了瓜州之地。當時,西戎的首領赤斑見秦國日益強盛,便派他的臣子繇餘前往秦國訪問,以觀察穆公的為人。穆公帶著繇餘遊覽苑囿,登上三休之台,向他誇耀宮室苑囿的華美。繇餘說:“您建造這些,是役使鬼神,還是役使百姓呢?役使鬼神會勞神,役使百姓會勞民!”穆公對他的話感到詫異,問道:“你們戎夷沒有禮樂法度,靠什麼治理國家呢?”繇餘笑著說:“禮樂法度,這正是中原國家混亂的根源!自從上古聖人創立法規,用來約束百姓,也隻是勉強維持小治。後來,君主日漸驕奢淫逸,借禮樂之名粉飾自身,憑借法度之威責罰下屬,百姓心生怨恨,於是引發篡權奪位之事。而戎夷則不同,君主懷著淳樸的德行對待下屬,下屬心懷忠信侍奉君主,上下一心,沒有相互欺詐的行徑,沒有法規的紛擾,看似沒有刻意治理,實則達到了至治的境界。”
穆公聽後,沉默不語。退朝後,他將繇餘的話告訴了百裡奚。百裡奚回答:“這是晉國的大賢人,我早就聽聞他的大名了。”穆公憂慮地說:“我聽說,‘鄰國有聖人,是敵國的憂患’。如今繇餘賢能,又被西戎任用,這將成為秦國的禍患,該怎麼辦呢?”百裡奚回答:“內史廖足智多謀,您可以和他商量。”穆公立刻召來內史廖,將此事告知他。內史廖說:“戎主地處偏遠荒蠻之地,從未聽聞中原的音樂。您可以送給他歌女,消磨他的意誌。把繇餘留在秦國,不讓他回去,使他延誤歸期。這樣會讓西戎政事荒廢,上下相互猜疑,到時候,不僅能得到繇餘,甚至連西戎的國家都可以奪取。”穆公說:“好主意。”
於是,穆公與繇餘同席而坐,共用一套餐具吃飯,平日裡還讓蹇叔、百裡奚、公孫枝等人輪流作陪,向繇餘打聽西戎的地形險要、兵力強弱等實際情況。另一方麵,挑選了六個精通音樂的美女,派內史廖前往西戎回訪,將歌女獻給戎主。戎主赤斑十分高興,白天聽音樂,夜晚親近歌女,漸漸荒廢了政事。繇餘在秦國停留了一年才回去。戎主責怪他回來得太晚,繇餘說:“我日夜都想回來,可秦國國君執意挽留,不讓我走。”戎主懷疑他對秦國有二心,對他逐漸疏遠。繇餘見戎主沉迷於歌女,不理政事,忍不住苦心勸諫。戎主卻拒不接受。穆公趁機暗中派人招攬繇餘。繇餘最終離開西戎,歸附秦國,穆公立即提拔他為亞卿,與二相同理政事。繇餘於是獻上討伐西戎的計策。三帥帶兵來到西戎境內,就像走在熟悉的道路上一樣。戎主赤斑無法抵擋,隻得向秦國投降。後人寫詩道:“虞違百裡終成虜,戎失繇餘亦喪邦。畢竟賢才能乾國,請看齊霸與秦強。”
西戎主赤斑,是西戎各部的領袖,以前西戎各部都受他驅使。等聽說赤斑歸降秦國,各部無不恐懼,相繼前來納土稱臣。穆公論功行賞,大宴群臣。群臣輪番敬酒祝壽,穆公不知不覺喝得大醉,回到宮中便一睡不醒。宮人驚慌失措,此事傳到宮外。群臣都到宮門外請安。世子罃召來太醫入宮診脈,太醫診斷後,發現穆公脈息正常,隻是閉著眼睛,不能說話,也不能動彈。太醫說:“這像是被鬼神作祟。”想要讓內史廖舉行祈禱儀式。內史廖說:“這是屍厥之症,必定是做了奇怪的夢。必須等他自己蘇醒,不能驚擾他。祈禱也沒有用處。”世子罃守在床邊,不敢離開半步,連吃飯睡覺都顧不上。一直等到第五天,穆公才蘇醒過來,額頭汗水如雨下,連聲叫道:“奇怪!奇怪!”世子罃跪著問道:“您身體可好?怎麼睡了這麼久?”穆公說:“不過是片刻之間罷了。”罃說:“您已經睡了五天了,是不是做了什麼怪夢?”穆公驚訝地問:“你怎麼知道?”世子罃說:“是內史廖說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穆公於是將內史廖召到床前,說道:“我剛才夢見一個婦人,穿著打扮如同妃嬪,容貌端莊美麗,肌膚如雪,手中拿著天符,說奉上帝的命令來召喚我。我便跟著她。忽然感覺自己身處雲中,飄飄渺渺,無邊無際。來到一座宮殿,宮殿金碧輝煌,玉石台階有九尺高,上麵掛著珠簾。婦人帶我在台階下叩拜。不一會兒,珠簾卷起,隻見殿上有黃金柱子,牆壁上掛著錦繡,光芒耀眼。有一位王者,戴著冕旒,穿著華麗的龍袍,坐在玉幾後麵,左右侍立著許多人,威嚴莊重。王者傳命:‘賜酒!’有個像內侍的人,用碧玉酒杯給我斟酒,酒香甜無比。王者將一個竹簡交給左右侍從,接著就聽到堂上大聲呼喊我的名字:‘任好聽旨,你去平定晉國的內亂!’這樣喊了兩遍。婦人便教我叩拜謝恩,又帶我走出宮殿。我問婦人叫什麼名字。她回答說:‘我是寶夫人,住在太白山的西麓,就在您的疆土之下,您沒聽說過嗎?我的丈夫葉君,住在南陽,有時一兩年才來和我相會一次。您若能為我建立祠廟,我會讓您稱霸,名傳萬載。’我又問:‘晉國有什麼內亂,要讓我去平定?’寶夫人說:‘這是天機,不可泄露。’這時,我聽到雞鳴聲,聲音大如雷霆,於是就驚醒了。不知道這是什麼征兆?”
內史廖回答:“晉侯如今正寵愛驪姬,疏遠太子,難道不會引發內亂嗎?這是上天的旨意降臨到您身上,是您的福氣啊!”穆公問:“寶夫人是什麼人?”內史廖回答:“我聽說先君文公的時候,有個陳倉人在土裡挖到一個奇怪的東西,形狀像裝滿東西的口袋,顏色黃白相間,尾巴很短,腳很多,嘴很尖。陳倉人打算把它獻給先君。半路上遇到兩個童子,童子拍手笑著說:‘你虐待死人,如今卻落在活人手裡了吧?’陳倉人詢問緣故,兩個童子說:‘這個東西名叫蝟,在地下慣於吃死人的腦子,吸收了精氣,所以能變化。你要小心拿著它!’蝟也張開嘴,突然像人一樣說話:‘那兩個童子,一雌一雄,名叫陳寶,是野雉的精氣所化。得到雄的可以稱王,得到雌的可以稱霸。’陳倉人於是舍棄蝟,去追逐童子,兩個童子忽然變成野雞飛走了。陳倉人將此事告訴先君,先君命人將這件事記錄在竹簡上,收藏在內府,我掌管著內府之事,可以打開查看。陳倉正好在太白山的西邊,您可以到兩山之間去打獵,尋找這件事的蹤跡,就會明白了。”
穆公命人取出文公收藏的竹簡查看,果然和內史廖說的一樣。於是,讓內史廖詳細記錄下這個夢,也收藏在內府。第二天,穆公上朝,群臣都來祝賀。穆公便下令駕車,前往太白山打獵。一行人緩緩向西行進,快到陳倉山時,獵人張網捕獲了一隻野雞,野雞玉色無瑕,光彩照人。不一會兒,野雞變成了石雞,但色澤和光芒依舊不減。獵人將石雞獻給穆公。內史廖祝賀道:“這就是所說的寶夫人。得到雌的可以稱霸,這大概是稱霸的征兆吧?您可以在陳倉山建造祠廟,必定能獲得福澤。”穆公十分高興,命人用蘭湯清洗石雞,用錦被覆蓋,放在玉匣中。當天就召集工匠伐木,在山上建造祠廟,將祠廟命名為“寶夫人祠”,把陳倉山改名為寶雞山。有關部門每年春秋兩季進行祭祀。每次祭祀的清晨,山上都能聽到雞鳴聲,聲音能傳到三裡之外。有時隔一年,有時隔兩年,還能看到十幾丈長的赤光,雷聲隱隱作響,這是葉君前來與寶夫人相會的日子。葉君,就是雄雉之神,也就是所說的住在南陽的那位。)四百多年後,漢光武在南陽出生,起兵誅殺王莽,恢複漢朝統治,成為後漢皇帝,這便是得到雄的可以稱王的應驗。至於秦穆公究竟如何平定晉國的內亂,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