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晏蛾兒逾牆殉節 群公子大鬨朝堂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三十二回 晏蛾兒逾牆殉節 群公子大鬨朝堂

第三十二回 晏蛾兒逾牆殉節 群公子大鬨朝堂(1 / 1)

話說齊桓公違背了管仲的遺言,重新任用豎刁、雍巫易牙)、開方三人。鮑叔牙勸諫,齊桓公卻不聽,鮑叔牙因此氣憤鬱悶,發病去世。這三人沒了顧忌,愈發肆無忌憚,他們看齊桓公年老體衰、沒了作為,便開始專權行事。順從他們的人,即便沒高貴身份,也能變得富有;違抗他們的人,就算不死,也會被驅逐。這話暫且先放下不提。

當時,鄭國有位名醫,姓秦名緩,字越人,住在齊國的盧村,所以人們稱他為盧醫。秦緩年輕時開了一家客舍,長桑君前來投宿。秦緩看出他不是一般人,便優厚地招待他,也不向他索要房錢。長桑君很感激,就傳授給他神奇的藥物,讓他用未落地的雨水送服。服下之後,秦緩的眼睛如同鏡子一般,在黑暗中能看見鬼物,哪怕人在隔牆,他也能看見。憑借這個本領,他診斷人的病症時,對方的五臟六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隻不過對外以診脈作為名義罷了。古時候有個叫扁鵲的人,與軒轅黃帝處於同一時代,醫術精湛。人們見盧醫手段高超,就把他比作古人,也稱呼他為扁鵲。前些年,扁鵲曾遊曆到虢國,恰好碰上虢國太子突然昏厥去世。扁鵲路過虢國宮廷,自稱能治好太子。內侍說:“太子已經死了,怎麼可能複活?”扁鵲說:“讓我試試。”內侍將此事報告給虢公,虢公淚流滿麵,邀請扁鵲進去查看。扁鵲讓他的弟子陽厲,用砭石針進行治療。不一會兒,太子蘇醒過來,扁鵲又讓他服下湯藥,過了二十天,太子就恢複如初了。世人都稱讚扁鵲有起死回生的醫術。扁鵲周遊天下,救治了無數的人。

有一天,扁鵲來到臨淄,拜見齊桓公,上奏說:“國君您有病,病在皮膚表層,如果不治療,病情將會加重。”桓公說:“我沒病。”扁鵲便退下了。過了五天,扁鵲再次拜見桓公,上奏說:“國君的病已經到了血脈,如果不治療,可不行。”桓公沒有回應。又過了五天,扁鵲又來拜見,上奏說:“國君的病已經進入腸胃了,必須趕緊治療!”桓公還是沒有回應。扁鵲退下後,桓公感歎道:“這些醫生太喜歡顯擺自己的功勞了!我沒病,卻硬要說我有病。”過了五天,扁鵲又求見桓公,遠遠望見桓公的氣色,轉身就跑。桓公派人詢問原因。扁鵲說:“國君的病已經深入骨髓了!病在皮膚表層,用熱敷就可以治療;病在血脈,用針砭之術可以治療;病在腸胃,用藥酒可以治療。如今病在骨髓,就算掌管生死的司命之神也無可奈何!我因此不再多說,直接退下了。”又過了五天,桓公果然生病了,派人去召扁鵲。扁鵲客舍的人說:“秦先生五天前就收拾行李離開了。”桓公懊悔不已。

桓公原本有三位夫人,分彆是王姬、徐姬、蔡姬,但她們都沒有兒子。王姬和徐姬相繼去世,蔡姬被送回蔡國。此外,還有六位如夫人,因為她們深得桓公寵愛,享受的禮數與夫人沒有差彆,所以被稱為如夫人。這六位如夫人各生了一個兒子。第一位長衛姬,生了公子無虧;第二位少衛姬,生了公子元;第三位鄭姬,生了公子昭;第四位葛嬴,生了公子潘;第五位密姬,生了公子商人;第六位宋華子,生了公子雍。其他妾室中,有兒子的還有很多,不在這六位如夫人之列。在這六位如夫人中,長衛姬侍奉桓公的時間最久。在六位公子中,公子無虧的年紀最大。桓公的寵臣雍巫和豎刁,都與長衛姬關係很好,於是雍巫和豎刁請求桓公,立公子無虧為繼承人。後來,桓公又喜愛公子昭的賢能,便與管仲商議,在葵邱會盟時,囑托宋襄公,將公子昭立為太子。衛公子開方,唯獨與公子潘交好,也為公子潘謀劃繼承君位的事情。公子商人生性喜歡施舍,很得民心,因為母親密姬受寵,不免有覬覦君位的想法。其中隻有公子雍出身低微,安分守己。其他五位公子,各自培植黨羽,互相猜忌,就像五隻大蟲,各自藏著牙爪,專等人來廝殺。

桓公雖然是一代英主,但俗話說“劍老無芒,人老無剛”。他做了多年的霸主,誌得意滿,而且是個沉溺於酒色的人,並非清心寡欲之輩。到了如今年老體衰的時候,誌氣自然變得昏庸懶惰。況且又有小人掌權,蒙蔽他的耳目,他隻知道享受快樂,聽不到忠言,隻聽得到阿諛奉承的話。那五位公子,各自讓自己的母親請求立自己為太子,桓公也隻是一味含糊地答應,完全沒有做出明確的決斷。這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忽然,桓公生病了,臥在寢室之中。雍巫見扁鵲不辭而彆,料想桓公的病難以治愈了。於是他與豎刁商議出一條計策,在宮門口掛起牌子,假傳桓公的話。牌子上寫道:“寡人患有怔忡之疾,厭惡聽到人聲,不論群臣還是子孫,一概不許入宮。讓寺貂豎刁)嚴守宮門,雍巫率領宮中衛士巡邏。所有國家政事,都等寡人病好之後再上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雍巫和豎刁二人,假寫牌子,把持住宮門。隻把公子無虧留在長衛姬宮中,其他公子前來問安,都不許入宮相見。過了三天,桓公還沒死,雍巫和豎刁將他身邊的侍衛人員,不論男女,全部趕走,把宮門堵得嚴嚴實實。又在寢室周圍,築起三丈高的高牆,內外隔絕,連風都透不進去。隻在牆下留了一個洞,像狗洞一樣,早晚讓小內侍鑽進去,打探桓公的生死消息。同時,他們整頓宮中衛士,以防備各位公子生變。這些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桓公趴在床上,起不了身,呼喚身邊的人,卻沒有一個人回應,隻能睜著兩眼,呆呆地看著。忽然聽到“撲蹋”一聲,好像有人從上麵掉下來,不一會兒,那人推開窗戶進來了。桓公睜眼一看,原來是賤妾晏蛾兒。桓公說:“我肚子餓了,正想吃點粥,你去給我拿點來!”蛾兒回答說:“沒地方找粥。”桓公說:“有熱水也行,能解解渴。”蛾兒回答說:“熱水也沒有。”桓公問:“為什麼?”蛾兒回答說:“易牙和豎刁作亂,守住宮門,築起三丈高的牆,隔絕內外,不許人通行,飲食從哪裡來呢?”桓公問:“你怎麼能到這裡來?”蛾兒回答說:“我曾承蒙主公一次寵幸,所以不顧性命,翻牆過來,想看著您去世。”桓公問:“太子昭在哪裡?”蛾兒回答說:“被他們兩人阻擋在外麵,進不了宮。”桓公歎息道:“仲父管仲)難道不是聖人嗎?聖人的見識,怎麼能不長遠呢!我糊塗啊,才會有今天的下場。”於是奮力高呼:“天啊,天啊!小白桓公名小白)竟然要這樣死去嗎?”連叫了幾聲,吐了幾口血,對蛾兒說:“我有六個寵妾,十幾個兒子,卻沒有一個人在我身邊。隻有你一個人來為我送終,我真慚愧平日沒有好好待你。”蛾兒回答說:“主公請保重自己,萬一不幸,我情願以死為您送終!”桓公歎息道:“我死了如果沒有知覺也就罷了,如果有知覺,我有什麼臉麵到地下見仲父呢?”於是用衣袖遮住自己的臉,連歎幾聲後,氣絕身亡。

算起來,桓公在周莊王十二年的夏五月即位,死於周襄王九年的冬十月,在位共四十三年,享年七十三歲。潛淵先生有詩專門稱讚桓公的功績:“姬轍東遷綱紀亡,首倡列國共尊王。南征僭楚包茅貢,北啟頑戎朔漠疆。立衛存邢仁德著,定儲明禁義聲揚。正而不譎《春秋》許,五伯之中業最強。”髯仙也有一首絕句,感歎桓公一生英雄,到頭來卻沒有好的結局,詩中寫道:“四十餘年號方伯,南摧西抑雄無敵。一朝疾臥牙刁狂,仲父原來死不得!”

晏蛾兒見桓公去世,痛哭了一場。她想呼喊外麵的人,無奈牆太高,聲音傳不出去;想翻牆出去,無奈牆內沒有可以墊腳的東西。左思右想,她歎口氣說:“我曾說過‘以死送君’。至於殯殮的事情,不是我一個婦人能知曉的!”於是她脫下衣服,蓋在桓公的屍體上,又用兩扇窗戶蓋住屍體,權當作是簡單的掩蓋。她對著床下叩頭說:“國君的魂魄暫且不要走遠,等我來陪您!”說完,就用頭撞柱子,腦漿迸裂而死。這婦人真是賢良啊!

當天夜裡,小內侍從牆洞鑽進去,看見寢室堂柱下,血泊中躺著一個屍體,嚇得急忙跑出來,報告給雍巫和豎刁二人說:“主公撞柱子自儘了!”雍巫和豎刁二人不信,讓內侍們挖開牆垣,他們親自進去查看,見是一個婦人的屍體,十分驚訝。內侍中有認識的,指著說:“這是晏蛾兒。”再看床上,兩扇窗戶掩蓋著一動不動、毫無知覺的齊桓公。嗚呼哀哉,誰也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斷氣的。

豎刁便開始商議發喪的事情。雍巫說:“先彆急,得先確定長公子的君位,然後再發喪,這樣才能避免爭鬥。”豎刁覺得有道理。當下二人一同來到長衛姬宮中,秘密上奏說:“先公已經去世了!按照長幼順序,應該立夫人的兒子為君。但是先公在世的時候,曾把公子昭囑托給宋公,立為太子,很多大臣都知道這件事;倘若他們聽說了先公去世的消息,必然會輔佐太子。依我們的計策,不如趁著今晚倉促之際,率領本宮的衛士,趕走太子,擁立長公子即位,這樣大事就定下來了。”長衛姬說:“我是個婦人,就靠你們好好去辦了!”於是雍巫和豎刁各自率領數百名宮中衛士,殺進東宮,去捉拿世子。

且說世子昭不能入宮探病,心裡悶悶不樂。這天晚上,他正挑燈獨坐,恍惚之間,似夢非夢,看見一個婦人前來對他說:“太子還不趕緊逃走,災禍馬上就要降臨了!我是晏蛾兒,奉先公的命令,特意來報信。”昭正要向她詢問,婦人把昭一推,昭就像墜入萬丈深淵。忽然驚醒,婦人不見了。這個夢很奇特,不能不信。昭急忙叫侍從拿著行燈跟隨,打開便門,走到上卿高虎的家,急忙敲門。高虎把他迎進去,問他來意,公子昭把夢中的事說了一遍。高虎說:“主公生病已經半個月了,被奸臣隔絕內外,消息不通。世子這個夢,凶多吉少。夢中說奉先公之命,主公肯定已經去世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世子暫且應該到境外去,以防不測。”昭問:“我能去哪裡安身呢?”高虎說:“主公曾把世子囑托給宋公,如今應該去宋國,宋公肯定會相助。我是守護國家的大臣,不能與世子一起出逃。我有個門下士叫崔夭,掌管著東門的鑰匙。我派人吩咐他開門,世子可以趁夜出城。”話還沒說完,看門人傳報:“宮中衛士包圍了東宮。”嚇得世子昭臉色慘白。高虎讓昭換上衣服,打扮得和侍從一樣,派心腹之人跟隨,來到東門,傳高虎的命令給崔夭,讓他開門放出世子。崔夭說:“主公生死不明,我私自放太子出去,罪責也不輕。太子沒有人侍從,要是不嫌棄我,我願意一同投奔宋國。”世子昭十分高興,說:“你若同行,那是我的心願!”當下崔夭打開城門,看到有隨身的車駕,就讓世子上車,自己駕車,朝著宋國急急而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話分兩頭。再說雍巫和豎刁二人,率領宮中衛士,包圍了東宮,四處搜尋,卻不見世子昭的蹤影。眼看四更鼓響,雍巫說:“我們擅自包圍東宮,靠的就是出其不意。要是等到天亮,被其他公子察覺,先占據朝堂,大事就完了。不如先回宮擁立長公子,看看眾人的反應,再做打算。”豎刁說:“這話正合我意。”二人收兵,還沒回宮,就看見朝門大開,百官紛紛趕來。這些官員大多是高氏、國氏、管氏、鮑氏、陳氏、隰氏、南郭氏、北郭氏、閭邱氏等家族的子孫和臣子百姓,人數眾多,名字也說不完。這些官員聽說雍巫和豎刁二人率領眾多衛士出宮,料想宮中肯定發生了變故,都到朝房打聽消息。宮裡已經傳出齊侯去世的消息了。又聽說東宮被圍,不用說,肯定是奸臣趁機作亂。“那世子是先公立下的,要是世子有什麼閃失,我們有什麼臉麵做齊國的臣子?”官員們三個一群、兩個一夥,正在商議去救護世子。恰好雍巫和豎刁二人帶兵回來。眾官員一擁而上,七嘴八舌地問道:“世子在哪裡?”雍巫拱手回答說:“世子無虧,現在宮中。”眾人說:“無虧沒有受命冊立,不是我們的君主,把世子昭還給我們!”豎刁手持寶劍,大聲說:“昭已經被趕走了!現在奉先公臨終遺命,立長子無虧為君,有不順從的,格殺勿論。”眾人憤憤不平,亂嚷亂罵:“都是你們這班奸佞之徒,欺負死者,蔑視生者,擅自專權,廢立君主。你們要是立了無虧,我們誓死不做臣子!”大夫管平挺身而出,說:“今天先打死這兩個奸臣,除掉禍根,再作商議。”說著,手舉象牙笏板,朝著豎刁的頭頂就打。豎刁用劍擋住。眾官員正要上前幫忙,隻見雍巫大聲喝道:“衛士們,現在還不動手,平時養你們有什麼用?”數百名衛士,各自拿起器械,一起動手,對著眾官員亂砍。眾人手無兵器,而且寡不敵眾,怎麼抵擋得住呢?真是“白玉階前為戰地,金鑾殿上見閻王”。百官死在亂軍之中的,有十分之三。其餘受傷的人也很多,都紛紛逃出朝門去了。

話說雍巫和豎刁二人,驅散了百官,此時天已大亮,便在宮中扶出公子無虧,來到朝堂即位。內侍們敲鐘擊鼓,甲士整齊地排列在兩邊,台階下前來叩拜、祝賀的,僅僅隻有雍巫和豎刁二人。公子無虧又羞又惱。雍巫上奏說:“國君的大喪還未舉行,群臣還不知道送彆舊君,又怎麼會知道迎接新君呢?這件事必須把國懿仲和高虎兩位老臣召進朝中,才可以號令百官,壓服眾人。”公子無虧準了這個奏請,立刻派內侍分彆去宣召右卿國懿仲和左卿高虎。這兩位可是周天子任命的監國大臣,世代擔任上卿,受到群臣的敬重和信服,所以要把他們召來。國懿仲和高虎聽到內侍傳達的命令,知道齊侯已經去世,也來不及穿上朝服,馬上披麻戴孝,入朝奔喪。雍巫和豎刁二人,趕忙在宮門外迎接,對他們說:“今日新君登上殿堂,老大夫暫且就先穿吉服吧。”國懿仲和高虎齊聲回答:“舊君還未出殯,就先去拜見新君,這不合禮儀。他們誰不是先公的兒子,我們沒有什麼可挑選的,誰能主持喪事,我們就跟隨誰。”雍巫和豎刁被說得啞口無言。國懿仲和高虎就在宮門外,朝著宮中的方向,對空拜了兩拜,大哭著離開了。公子無虧發愁地說:“大喪還沒舉行,群臣又不服從,這可怎麼辦呢?”豎刁說:“今日的情形,就如同與老虎搏鬥,誰力氣大誰就能取勝。主上隻需守住正殿,我們在兩邊的廊廡列兵以待,要是有公子入朝,就用兵脅迫他們。”公子無虧聽從了他的建議。長衛姬把本宮的衛士全部派了出來,所有內侍都穿上軍裝,宮女中身材高大有力的,也湊數當作甲士,雍巫和豎刁各統領一半,分彆部署在兩邊廊廡。這些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衛公子開方,聽說雍巫和豎刁擁立公子無虧,就對葛嬴的兒子公子潘說:“太子昭不知道去了哪裡,要是無虧能被立為國君,公子你難道就不能被立為國君嗎?”於是他把家中所有的家丁和敢死之士都召集起來,在右殿紮下營寨。密姬的兒子公子商人,和少衛姬的兒子公子元一起商議:“我們同樣都是先公的血脈,江山自然人人有份。公子潘已經占據了右殿,我們一同占據左殿。要是世子昭回來了,大家就都讓位;要是他不回來,就把齊國一分為四,我們平分。”公子元覺得有道理,也各自召集家中的衛士,以及平日裡收養的門客,成群結隊地趕來。公子元在左殿紮營,公子商人在朝門紮營,他們相互約定,形成犄角之勢。雍巫和豎刁忌憚三位公子人多勢眾,牢牢守住正殿,不敢出去攻打。三位公子又畏懼雍巫和豎刁勢力強大,各自堅守軍營,小心防備衝突。這可真是:“朝中成敵國,路上絕行人。”有詩為證:“鳳閣龍樓虎豹嘶,紛紛戈甲滿丹墀。分明四虎爭殘肉,那個降心肯伏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時隻有公子雍膽小怕事,逃到秦國去了,秦穆公任用他為大夫。這又是另外一段故事,暫且不提。

再說眾官員知道世子出逃,沒了可以朝拜的君主,都閉門不出。隻有老臣國懿仲和高虎,心急如焚,一心想著化解這場紛爭,卻一直沒有找到辦法。就這樣僵持著,不知不覺兩個多月過去了。高虎說:“諸位公子隻知道爭奪君位,卻不考慮料理喪事,我今天要拚死力爭。”國懿仲說:“你先去進言,我隨後跟上,我們一同豁出性命,來報答曆代國君賜予的爵祿之恩。”高虎又說:“就我們兩人開口,能有什麼用呢?凡是享受齊國俸祿的,都是齊國的臣子,我們挨家挨戶去召集他們,一起到朝堂,暫且擁戴公子無虧主持喪事,你看怎麼樣?”國懿仲回答:“立兒子以嫡長子為先,沒有嫡長子就立年長的,這是常規的禮法。無虧年長,而且對我們有戍衛的功勞,擁戴他也並非沒有道理。”於是兩人分頭行動,四下裡招呼群臣,一同去朝堂哭吊。眾官員見兩位老大夫牽頭,壯著膽子,都穿上喪服,相繼入朝。寺貂攔住他們問道:“老大夫此番前來,有什麼意圖?”高虎回答:“各方僵持不下,沒有儘頭。我們是專門請公子主持喪事來的,沒有彆的意思。”寺貂這才作揖請高虎進去。高虎一招手,國懿仲和群臣都進了宮,徑直來到朝堂,向公子無虧進言說:“我們聽說‘父母的恩情,如同天地一般。’所以做兒子的,父母在世時要恭敬侍奉,去世後要妥善殯葬。沒聽說過父親去世了卻不裝殮,反而爭搶富貴的。況且國君是臣子的表率,國君要是不孝,臣子又怎麼能儘忠呢?如今先君已經去世六十七天了,還沒有入棺。公子雖然登上了正殿,心裡能安穩嗎?”說完,群臣都伏地痛哭。公子無虧也落淚說:“我不孝,罪孽通天。我不是不想完成喪禮,隻是公子元等人逼迫我,我能怎麼辦呢?”國懿仲說:“太子已經出逃在外,隻有公子您年紀最長。公子要是能主持喪事,收殮先君,君位自然就歸您了。公子元等人,雖然分據殿門,但我會用大義去責備他們,誰敢和公子您爭奪呢!”公子無虧止住眼淚,下拜說:“這正是我的心願。”高虎吩咐雍巫,繼續守住殿廡,各位公子隻要穿著喪服前來哭吊的,就放他們入宮,要是帶著兵器的,立刻拿下治罪。寺貂先到寢宮,安排殯殮之事。

卻說齊桓公的屍體在床上,因為長時間無人照料,雖然正值冬天,但血肉模糊,屍體散發的氣味,滋生出的蟲子如同螞蟻一般,一直爬到了牆外。起初眾人還不知道蟲子是從哪裡來的,等進入寢室,打開窗戶,看到蟲子聚集在屍骨上,無不感到淒慘。公子無虧放聲大哭,群臣也跟著痛哭。當天就取來梓木棺材裝殮屍體,由於皮肉都已經腐爛,隻能用袍帶裹住,草草了事。隻有晏蛾兒麵色如同生前一樣,形體也沒有改變,高虎等人知道她是忠烈之婦,不禁連連歎息,也下令取棺材將她殮葬。高虎等人率領群臣擁戴公子無虧居主持喪事之位,眾人各自按次序哭吊。當晚,大家一同在靈柩旁守靈。再說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他們在外麵紮營,看到高國兩位老臣率領群臣穿著喪服入宮,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後來聽說齊桓公已經殯殮,群臣都擁戴公子無虧主持喪事,並尊他為國君,便相互傳話說:“有高國兩位老臣做主,我們爭不過了!”於是各自遣散兵眾,都穿著喪服入宮奔喪,兄弟相見,都放聲大哭。當時要不是高國兩位老臣說動了公子無虧,這件事還不知道會有怎樣的結局呢!胡曾先生寫詩感歎道:“違背忠臣寵佞臣,致令骨肉肆紛爭。若非高國行和局,白骨堆牀葬不成。”

再說齊國世子昭逃到宋國,拜見宋襄公,哭著跪在地上,訴說了雍巫和豎刁作亂的事情。當時宋襄公召集群臣問道:“當年齊桓公曾把公子昭托付給我,立為太子,算起來已經十年了。我一直記在心裡,不敢忘記。如今雍巫和豎刁在齊國發動內亂,太子被驅逐,我打算邀約諸侯,一同討伐齊國的罪過,送公子昭回齊國,幫他確定君位後再返回。如果這件事能成功,必定會聲名遠揚,震動諸侯,這樣我就可以倡導會盟,繼承齊桓公的霸業,你們覺得怎麼樣?”這時,突然有一位大臣出班啟奏說:“宋國有三點比不上齊國,怎麼能稱霸諸侯呢?”襄公一看,這個人是齊桓公的長子,也是襄公的庶兄,因為早年讓出君位沒有即位,襄公任命他為上卿,他就是公子目夷,字子魚。襄公問:“子魚說‘三點比不上齊國’,原因是什麼呢?”目夷回答:“齊國有泰山和渤海的險要地勢,有琅玡、即墨的富饒土地,我國領土狹小、土地貧瘠,兵少糧稀,這是第一點比不上齊國的地方。齊國有高國這樣世代為卿的家族治理國家,有管仲、寧戚、隰朋、鮑叔牙等人出謀劃策,而我國文武人才不齊全,賢才得不到任用,這是第二點比不上齊國的地方。桓公北伐山戎時,‘俞兒’為他開路,在郊外打獵時,‘委蛇’現身。而我國今年春正月,有五星墜地,都化為石頭,二月又有大風的異常現象,六隻鷁鳥倒飛,這是上天降下災異,象征著求進反退,這是第三點比不上齊國的地方。有這三點比不上齊國,我們自保都來不及,哪還有精力去管彆人的事呢?”襄公說:“我以仁義為主,不救助遺孤,這是不仁。接受了彆人的囑托卻拋棄不管,這是不義。”於是,他以送太子昭回國即位為由,向諸侯傳發檄文,約定在來年春正月,一起到齊國郊外會合。檄文傳到衛國,衛國大夫寧速進言說:“立兒子以嫡長子為先,沒有嫡長子就立年長的,這是禮法常規。無虧年長,而且有戍衛衛國的功勞,對我們有恩,希望國君不要參與此事。”衛文公說:“昭已經被立為世子,天下無人不知。戍衛衛國是私人恩情,擁立世子是公義。因為私情而廢棄公義,我不會這麼做。”檄文傳到魯國,魯僖公說:“齊侯把昭托付給宋國,沒有托付給我,我隻知道長幼順序。要是宋國討伐無虧,我就去救援。”

周襄王十年,也就是齊公子無虧元年的三月,宋襄公親自聯合衛、曹、邾三國的軍隊,護送世子昭討伐齊國,在齊國郊外屯兵。當時雍巫已經升任中大夫,擔任司馬,掌管兵權。公子無虧派他統領軍隊出城禦敵,寺貂在城中調度。高國兩位卿大夫分彆守衛城池。高虎對國懿仲說:“我們擁立無虧,是因為先君還未出殯,並不是真心擁戴他。如今世子已經回來了,又有宋國相助,論道理,他們占著順理成章的優勢,比勢力,他們也更強大。況且雍巫和豎刁殺害百官,專權亂政,必然會成為齊國的禍患。不如趁這個機會除掉他們,迎接世子,擁立他為國君。這樣,各位公子就斷絕了覬覦君位的念頭,齊國也能像泰山一樣安穩了。”國懿仲說:“易牙雍巫)統領軍隊駐紮在郊外,我去召豎刁,借口商議事情,趁機殺了他,然後率領百官迎接世子,取代無虧的君位。我料想易牙也沒什麼辦法。”高虎說:“這個計策太妙了!”於是在城樓上埋伏下壯士,借口有機密重要的事情,派人去請豎刁來相會。這真是:“做就機關擒猛虎,安排香餌釣鼇魚。”不知道豎刁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小宮女她隻想當鹹魚 這夥草台班子有點猛 嬌養好孕外室?主母改嫁權臣你哭什麼 貶妻為妾?我轉身抱牌位嫁國公 小師妹養魚失敗,師兄們集體黑化 我黑客,接受全網挑戰! 我一路人甲,怎麼都叫我無限大佬 十三太保重生之白虎轉世 夫人要和離?瘋批權臣親她紅溫 主母從幾十年後殺回來,全府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