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 歸女樂黎彌阻孔子 棲會稽文種通宰嚭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七十九回 歸女樂黎彌阻孔子 棲會稽文種通宰嚭

第七十九回 歸女樂黎彌阻孔子 棲會稽文種通宰嚭(1 / 2)

話說齊侯從夾穀會盟歸來後,晏嬰便因病去世,齊景公為此哀傷哭泣了好幾天。正發愁朝中缺乏得力之人,又聽聞孔子擔任魯國相國後,魯國治理得井井有條,不禁大驚道:“魯國由孔子擔任相國,必定會稱霸,一旦稱霸就會爭奪土地,齊國作為鄰國,恐怕災禍會率先降臨,這可如何是好?”大夫黎彌進言說:“國君擔憂孔子被重用,為何不想辦法阻止呢?”齊景公說:“魯國剛剛將國政交給他,我又怎能阻止得了呢?”黎彌說:“我聽說國家安定太平之後,驕奢安逸的風氣必然會滋生。我們可以精心挑選一批美貌的女樂,送給魯國國君。魯國國君若欣然接受,必然會沉溺於女樂,從而懈怠政事,疏遠孔子。孔子一旦被疏遠,必定會離開魯國前往其他國家,這樣國君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齊景公聽後十分高興,立即命令黎彌在齊國的女閭之中,挑選容貌美麗、年齡在二十歲以內的女子,共八十人,分成十隊,讓她們都穿上華麗的錦繡服飾,教授她們歌舞。所教的舞曲名為《康樂》,無論是音樂還是舞蹈的姿態,都采用全新的創作,儘顯美妙豔麗,前所未有。等到教習完成,又挑選了一百二十匹良馬,配上鑲金的馬勒和雕花的馬鞍,這些馬毛色各異,遠遠望去,就像一幅絢麗的錦緞。一切準備妥當後,齊景公派人將這些禮物獻給魯國國君。

使者在魯國南門之外搭建了兩處錦棚,東邊的錦棚安置馬群,西邊的錦棚陳列女樂。使者先將國書呈遞給魯定公,魯定公打開國書閱讀,上麵寫道:“杵臼叩首敬啟魯國賢明的國君殿下:我從前在夾穀犯下過錯,心中慚愧難以忘懷。幸而賢明的國君鑒察我謝罪的誠意,能夠讓兩國始終保持友好。隻因齊國事務繁多,一直未能派人前去問候。如今送上歌女十隊,可供您娛樂;良馬三十駟,可供您駕車使用。恭敬地獻給您,以表達我的傾慕之情。希望您能收下!”

且說魯國相國季斯一直安享太平,忘記了這份太平是如何得來的,內心早已暗藏追求奢侈享樂的想法。忽然聽聞齊國贈送如此盛大的女樂,不禁滿心羨慕。他立刻換上便服,帶著幾個心腹,乘車悄悄出了南門去觀看。此時,樂長正在指揮演習。那歌聲仿佛能遏止行雲,舞蹈的姿態猶如清風拂麵,舞者們進退之間,光彩奪目,讓人感覺如同置身天上,看到了仙女,這絕非人間所能想象。季斯看了許久,又欣賞那些女子美麗的容貌、華麗的服飾,不知不覺手麻腳軟,目瞪口呆,意亂神迷,魂魄仿佛都被勾走了。魯定公一天三次宣召季斯,可季斯因為貪戀女樂,竟然沒有前去應召。直到第二天,他才入宮去見魯定公,魯定公將齊國的國書拿給他看。季斯上奏說:“這是齊國國君的一番美意,不可拒絕。”魯定公心中也有羨慕之意,便問道:“女樂在哪裡?可以去看看嗎?”季斯說:“她們就在城外的高門之外,國君如果要去,我願意陪同前往。但我擔心會驚動百官,不如換上便服前去更為方便。”於是,魯定公和季斯都換下正式的禮服,各自乘坐小車,疾馳出南門,徑直來到西棚之下。

很快有人傳出消息:“魯國國君換上便服親自來看女樂表演了!”使者立刻吩咐女子們用心展示技藝。這時,女子們的歌喉愈發嬌美,舞袖更加豔麗,十隊女子輪番上場表演,真可謂是賞心悅目,讓人應接不暇。魯國君臣二人看得喜不自勝,手舞足蹈,忘乎所以。有詩為證:“一曲嬌歌一塊金,一番妙舞一盤琛;隻因十隊女人麵,改儘君臣兩個心。”

隨從們又誇讚東邊錦棚中的良馬。魯定公說:“隻看女樂就已經大飽眼福了,不必再去看馬了。”當晚,魯定公回到宮中,一夜都難以入眠,耳邊仿佛還時常回蕩著女樂的歌聲,就好像美人就在枕邊一樣。他擔心群臣對此事議論紛紛,第二天一早,便單獨宣召季斯入宮,起草了一封答謝齊國的書信,書中詳細表述了感激之情。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魯定公又拿出黃金百鎰,賞賜給齊國使者。之後,他將女樂收入宮中,把其中三十人賞賜給季斯,那些良馬則交給圉人喂養。

魯定公和季斯新得到女樂後,各自儘情享受,白天觀看歌舞,夜晚沉迷於女色,一連三天都沒有上朝處理政務。孔子得知此事後,悲傷地長歎一聲。當時,弟子仲子路在一旁,進言說:“魯國國君懈怠政事,夫子可以離開了。”孔子說:“郊祭的日子快到了,如果大禮不廢除,國家還有希望。”到了祭祀那天,魯定公行禮完畢後,立刻回宮,依然沒有上朝,甚至連祭祀用的胙肉也無心分給大臣們。負責胙肉的人在宮門外叩門請示,魯定公將此事推諉給季孫,季孫又推諉給家臣。孔子參加祭祀歸來,直到晚上,都沒有看到胙肉送來,便對子路說:“我的主張無法施行,這是天命啊!”於是,他拿起琴彈奏並唱道:“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女之謁,可以死敗。優哉遊哉,聊以卒歲!”唱完後,孔子便收拾行裝,離開了魯國。子路和冉有也辭去官職,跟隨孔子一同離去。從此,魯國再次走向衰落。史臣寫詩歎道:“幾行紅粉勝鋼刀,不是黎彌巧計高。天運淩夷成瓦解,豈容魯國獨甄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孔子離開魯國後前往衛國,衛靈公高興地迎接他,並向他詢問作戰布陣的事情。孔子回答說:“我沒有學習過這些。”第二天,孔子便離開了衛國。路過宋國的匡邑時,匡邑的人一向痛恨陽虎,看到孔子的容貌與陽虎相似,以為陽虎又來了,便聚集眾人將孔子圍住。子路想要出戰,孔子阻止他說:“我與匡邑的人沒有仇怨,其中必定有誤會,不久之後自然會化解。”於是,孔子安然地坐在那裡彈琴。恰好衛靈公派人來追孔子回去,匡邑的人才知道誤會了,連忙謝罪後離去。孔子又回到衛國,住在賢大夫蘧瑗的家中。

再說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她是宋國女子,容貌美麗但行為不檢點。在宋國時,她就與公子朝私通。公子朝也是男子中極為俊美的,兩人相互愛慕,感情甚至超過了夫妻。南子嫁給衛靈公後,生下蒯瞆,蒯瞆長大後,被立為世子,但南子與公子朝的舊情仍未斷絕。當時,還有一個美男子叫彌子瑕,深得衛靈公的寵愛。有一次,彌子瑕吃桃子吃到一半,覺得味道很好,便把剩下的半個桃子遞給衛靈公吃。衛靈公高興地吃了起來,還向彆人誇讚說:“子瑕太愛我了!這麼美味的桃子,自己舍不得吃完,還分給我吃。”群臣聽了,無不偷偷發笑。彌子瑕依仗著衛靈公的寵愛,肆意弄權,無所不為。衛靈公在外寵愛彌子瑕,在內懼怕南子,想要討好南子。於是,他經常召公子朝與南子相會,這種醜事在外麵傳得沸沸揚揚,衛靈公卻不以為恥。

蒯瞆對這件事深感痛恨,便讓家臣戲陽速在公子朝朝見的時候,刺殺南子,以消除這種醜事。南子察覺到了,便向衛靈公告狀。衛靈公於是驅逐了蒯瞆,蒯瞆逃到宋國,後來又逃到晉國。衛靈公立蒯瞆的兒子輒為世子。等到孔子再次來到衛國,南子請求拜見孔子。她知道孔子是聖人,對孔子倍加敬重。有一天,衛靈公和南子同乘一輛車外出,讓孔子作為陪乘。路過街市時,街市上的人唱起歌來:“同車者色耶?從車者德耶?”孔子感歎道:“國君喜好德行還不如喜好美色!”於是,孔子離開衛國前往宋國,和弟子們在大樹下學習禮儀。

宋國的司馬桓魋,也因為男色得到宋景公的寵愛,正處於富貴得勢、執掌大權的時候,他忌憚孔子來到宋國,便派人砍倒了那棵大樹,還想找到孔子並殺了他。孔子隻好換上便服,離開宋國前往鄭國。孔子打算前往晉國,走到黃河邊時,聽說趙鞅殺了賢臣竇犨舜華,感歎道:“鳥獸都厭惡傷害同類,何況是人呢?”於是,他又返回衛國。不久,衛靈公去世,衛國人擁立輒為國君,這就是衛出公。蒯瞆也借助晉國的援助,和陽虎襲擊並占據了戚地。當時,衛國父子爭奪國君之位,晉國支持蒯瞆,齊國支持輒。孔子厭惡這種違背常理的行為,又離開衛國前往陳國,之後又打算前往蔡國。

楚昭王聽說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便派人去聘請他。陳國和蔡國的大夫們商議,認為楚國如果任用孔子,陳國和蔡國就危險了,於是一起發兵將孔子圍困在野外。孔子斷糧三天,但依然彈琴唱歌不止。如今開封府陳州界有個地方叫桑落,那裡有一座台,名叫厄台,就是孔子當時斷糧的地方。宋劉敞有詩寫道:“四海棲棲一旅人,絕糧三日死生鄰;自是天心勞木鐸,豈關陳蔡有愚臣。”

一天晚上,突然出現一個身高九尺多的異人,身穿黑衣,頭戴高冠,身披鎧甲,手持長戈,對著孔子大聲吼叫,聲音震動了周圍的人。子路出來與他在庭院中交戰,那人力氣很大,子路無法戰勝他。孔子在一旁仔細觀察了很久,對子路說:“為什麼不攻擊他很久,對子路說:“為什麼不攻擊他的脅部?”子路於是攻擊他的脅部,那人力氣用儘,手垂了下來,戰敗倒地,變成了一條大鯰魚。弟子們感到十分奇怪。孔子說:“凡是事物年老衰弱後,就會有各種精怪附著在上麵。殺了它就好了,有什麼可奇怪的呢?”他讓弟子們把魚煮了充饑。弟子們都高興地說:“這是上天賜予我們的食物!”楚國的使者發兵前來迎接孔子。孔子來到楚國,楚昭王十分高興,打算把千社的土地封給孔子。令尹子西勸諫說:“從前文王在豐地,武王在鎬地,土地僅有百裡,卻能修養德行,最終取代了殷商。如今孔子的德行,不低於文王和武王,他的弟子又都是大賢之人,如果讓他們擁有土地,取代楚國就不難了。”楚昭王於是打消了這個念頭。孔子知道楚國不會任用他,便又返回衛國。衛出公想要任用孔子處理國政,孔子拒絕了。魯國相國季孫肥也來召孔子的門人冉有,孔子於是返回魯國,魯國以大夫告老還鄉的禮儀對待他。在孔子的眾多弟子中,子路子羔在衛國做官,子貢、冉有、有若、宓子賤在魯國做官。這些都是後來的事情,在這裡敘明,留作以後的話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再說吳王闔閭自從打敗楚國之後,威震中原,漸漸開始追求遊樂。他大規模修建宮室,在國內建造了長樂宮,又在姑蘇山修築高台。姑蘇山在城西南三十裡,又名姑胥山。)在胥門外修建了九曲的小路,用來通往山上。春夏兩季,他在城外處理政務,秋冬兩季,則在城中處理政務。有一天,闔閭突然想起越國攻打吳國的仇恨,想要報仇雪恨。又忽然聽說齊國和楚國互通使者,互相聘問,大怒道:“齊國和楚國通好,這是我北方的憂患啊!”他打算先攻打齊國,然後再對付越國。相國伍子胥進諫說:“鄰國之間相互通使聘問,是很平常的事情,未必會幫助楚國來害吳國,不能輕易發動戰爭。如今太子波的元妃已經去世,還沒有繼室,大王為什麼不派使者到齊國求婚呢?如果齊國不答應,再攻打它也不遲。”闔閭聽從了伍子胥的建議,派大夫王孫駱前往齊國,為太子波求婚。

當時,齊景公年事已高,誌氣已經衰落,無法振作起來。宮中隻有一個年幼的女兒尚未出嫁,他不忍心把女兒嫁到吳國。但無奈朝中沒有良臣,邊境也沒有良將,擔心一旦拒絕吳國的請求,吳國興兵來伐,就會像楚國那樣遭受災禍,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大夫黎彌也勸說齊景公與吳國聯姻,不要激怒吳國。齊景公不得已,隻好將女兒少薑許配給太子波。王孫駱回國後向吳王複命,吳王又派人到齊國送上聘禮,迎接齊國的公主回國。齊景公既疼愛女兒,又懼怕吳國,兩種念頭交織在一起,不覺流下眼淚,歎息道:“如果平仲和穣苴有一人還在,我怎麼會擔憂吳國人呢?”他對大夫鮑牧說:“麻煩你替我送女兒到吳國,這是我的愛女,你要囑咐吳王好好對待她。”臨行時,齊景公親自扶少薑登上車,送出南門後才返回。鮑牧護送少薑到吳國,恭敬地傳達齊侯的命令;又因為仰慕伍子胥的賢能,與伍子胥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這些暫且按下不表。

話說少薑年紀尚小,不懂夫妻之間的歡樂,與太子波成婚之後,一心思念父母,日夜哭泣。太子波再三安慰她,她的哀傷卻始終無法停止,最終抑鬱成病。闔閭憐惜她,便改造北門城樓,使其極為華麗,將其改名為望齊門,讓少薑每天到城樓上遊玩。少薑憑欄向北眺望,卻看不到齊國,心中更加悲哀,病情也越發嚴重。臨終前,少薑囑咐太子波說:“我聽說虞山的山頂可以看到東海,請把我葬在那裡,如果魂魄有知,或許還能眺望齊國。”太子波將此事奏報給父親,於是將少薑葬在了虞山山頂。如今常熟縣虞山有齊女墓,還有望海亭。張洪有一首《齊女墳》的詩為證:“南風初勁北風微,爭長諸姬複娶齊。越境定須千兩送,半途應拭萬行啼。望鄉不憚登台遠,埋恨惟嫌起塚低。蔓草垂垂猶泣露,倩誰滴向故鄉泥?”

太子波因為思念齊女,也得了病,不久後便去世了。闔閭想在眾多公子中挑選一個可以立為太子的人,但還沒有拿定主意,想要召伍子胥來決定此事。太子波的前妃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夫差,此時已經二十六歲了,長得氣宇軒昂,英俊偉岸,一表人才。夫差聽說祖父闔閭要挑選繼承人,便搶先去見伍子胥,說:“我是嫡孫,要立太子,除了我還有誰呢?這全在相國一句話。”伍子胥答應了他。不一會兒,闔閭派人召伍子胥,商議立儲之事。伍子胥說:“立兒子以嫡出為原則,這樣就不會發生動亂。如今太子雖然去世了,但有嫡孫夫差在。”闔閭說:“我看夫差愚蠢且不仁義,恐怕不能繼承吳國的大業。”伍子胥說:“夫差誠信愛人,重視禮義,父親去世兒子繼承,這是經典中的明確記載,又有什麼可懷疑的呢?”闔閭說:“我聽你的,你要好好輔佐他。”於是,闔閭立夫差為太孫。夫差到伍子胥家中叩頭致謝。

周敬王二十四年,吳王闔閭年事已高,性情愈發急躁。他聽聞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踐剛剛即位,便打算趁著越國國喪之際興兵討伐。伍子胥勸諫道:“越國雖然有襲擊吳國的過錯,但如今正逢大喪,此時討伐不吉利,還是應該稍作等待。”然而闔閭不聽,留下伍子胥和太孫夫差鎮守國家,自己率領伯嚭、王孫駱、專毅等將領,挑選三萬精兵,從南門出發,朝著越國進軍。

越王勾踐親自督率軍隊抵禦吳軍,任命諸稽郢為大將,靈姑浮為先鋒,疇無餘和胥犴為左右翼。雙方軍隊在檇李相遇,相距十裡各自安營紮寨。兩國軍隊相互挑戰,一時難分勝負。闔閭見狀大怒,便將全部軍隊列陣於五台山,告誡軍中將士不得妄動,等待越兵懈怠之時,再趁機出擊。

勾踐望見吳軍隊列整齊,武器精良,對諸稽郢說:“敵軍士氣高昂,不可輕敵,必須用計打亂他們的陣腳。”於是,勾踐派大夫疇無餘和胥犴率領敢死之士,左邊五百人手持長槍,右邊五百人手持大戟,一聲呐喊,朝著吳軍衝殺過去。但吳陣中士兵全然不為所動,陣腳處皆由弓弩手把守,堅如鐵壁。越兵三次衝擊,都無法攻入,隻能退回。勾踐一時無計可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諸稽郢秘密上奏道:“可以利用那些死囚。”勾踐恍然大悟。第二天,勾踐秘密傳令,將軍中攜帶的所有死囚全部調出,共三百人,分成三行,這些人都袒露上身,把劍架在脖子上,穩步朝著吳軍走去。為首之人上前致辭道:“我們的越王不自量力,得罪了貴國,致使貴國前來征討。我們不敢愛惜性命,願意以死來替代越王的罪過。”說完,依次自刎而死。吳兵從未見過如此舉動,十分驚奇,都注目觀看,互相傳告,完全不知這是怎麼回事。就在這時,越軍中忽然擂響戰鼓,鼓聲震天。疇無餘和胥犴率領兩隊死士,各手持大盾牌,拿著短兵器,呼喊著衝了過來。吳兵頓時心慌意亂,隊伍隨之大亂。勾踐率領大軍隨後跟進,右邊有諸稽郢,左邊有靈姑浮,衝破了吳陣。王孫駱拚命與諸稽郢相持。靈姑浮揮舞長刀,左衝右突,尋找敵軍廝殺,恰好遇到吳王闔閭,舉刀便砍。闔閭往後一閃,刀砍中他的右腳,砍斷了腳趾,一隻鞋子也掉落在車下。幸好專毅的援兵趕到,救了吳王。專毅自己卻身負重傷。王孫駱得知吳王受傷,不敢戀戰,急忙收兵,結果被越兵追殺一陣,吳軍死傷過半。闔閭傷勢嚴重,立刻班師回到營地。靈姑浮將吳王掉落的鞋子獻上邀功,勾踐十分高興。

再說吳王闔閭因年事已高,難以忍受傷痛,回到七裡之外時,大叫一聲便去世了。伯嚭護送靈柩先行,王孫駱率領軍隊斷後,緩緩返回吳國。越兵也沒有追擊。史臣寫詩評論闔閭連年用兵不止,最終招致此禍:“破楚淩齊意氣豪,又思吞越起兵刀;好兵終在兵中死,順水叮嚀莫放篙。”

吳太孫夫差迎接靈柩歸來,服喪後繼承王位。他將闔閭安葬在破楚門外的海湧山,派人開鑿山洞作為墓穴,把專諸刺殺王僚時所用的魚腸劍作為陪葬品,此外還有六千副劍甲,以及無數金玉珍寶,都放置在墓穴中。安葬完畢後,夫差將所有參與修建墓穴的工匠全部殺死殉葬。三天後,有人望見安葬之處有白虎蹲踞,因此將這座山命名為虎丘山,有見識的人認為這是埋藏的金銀之氣顯現。後來秦始皇派人挖掘闔閭的墓穴,鑿山尋找寶劍,卻一無所獲,挖掘之處便形成了深澗,也就是如今虎丘的劍池。專毅因傷勢過重也去世了,被安葬在山後,如今已不知其具體位置。

夫差安葬祖父後,立長子吳友為太子。他讓十名侍者輪流站在庭院中,每當自己出入經過時,侍者們都要大聲呼喊他的名字並告誡道:“夫差!你忘記越王殺死你的祖父了嗎?”夫差便流著淚回答:“不敢忘記!”以此來警醒自己。夫差還命令伍子胥和伯嚭在太湖訓練水兵,又在靈岩山設立射箭場訓練射箭,等待三年守喪期滿,便要為祖父報仇。這是周敬王二十四年發生的事情。)

當時,晉頃公執政不力,六卿各自結黨爭權,相互傾軋。荀寅與士吉射關係和睦,結為親家,韓不信和魏曼多對他們十分忌恨。荀躒有個寵臣名叫梁嬰父,荀躒想讓他擔任卿位。梁嬰父依仗荀躒的寵愛,謀劃著驅逐荀寅,取代他的位置。因此,荀躒也與範氏士吉射家族)、中行氏荀寅家族)關係惡劣。


最新小说: 潮汐界限 開局複製萬物,上交係統造神國 白蛇:從截胡許仙開始 陌上風吹不識君 把偏執反派養成戀愛腦,我死遁了 邊疆小斥候 論大後期金手指的我怎麼苟過前期 瘋批公主重生後,打遍全京城登基 換親後她扶搖直上,假千金破防了 惡雌肥又老?帶飛炮灰兒女享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