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 學讓國燕噲召兵 偽獻地張儀欺楚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九十一回 學讓國燕噲召兵 偽獻地張儀欺楚

第九十一回 學讓國燕噲召兵 偽獻地張儀欺楚(1 / 2)

話說蘇秦促成六國合縱之後,將合縱盟約寫好一份,投送到秦國的關隘。關吏拿到後,呈給秦惠文王觀看。惠文王看後大為震驚,對相國公孫衍說:“要是六國真能合為一體,那我想要向外擴張的希望可就破滅了!必須想出一個計策,拆散他們的合縱盟約,才能圖謀大事。”公孫衍說:“發起合縱盟約的是趙國。大王可以發兵攻打趙國,看看哪個國家先去救援趙國,就把軍隊轉移過去攻打它。這樣一來,諸侯們心生畏懼,合縱盟約自然就會瓦解。”

當時張儀也在座,他心裡不想攻打趙國,以免辜負蘇秦的恩情。於是進言說:“六國剛剛聯合起來,這種局勢不可能一下子就被打破。秦國要是攻打趙國,那麼韓國就會出兵宜陽,楚國出兵武關,魏國出兵河外,齊國渡過清河,燕國也會出動全部精銳部隊助戰。秦國軍隊光是抵抗這些國家的進攻都忙不過來,哪裡還有精力轉移兵力去攻打其他國家呢?離秦國最近的國家是魏國,而燕國在北方最為偏遠。大王要是真的派遣使者,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與魏國求和,以此來讓各國心生疑慮,同時再與燕國太子結成姻親,這樣的話,合縱盟約自然就會解除。”惠文王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答應把襄陵等七座城邑歸還給魏國,與魏國講和。魏國也派人回訪秦國,還把魏國女子許配給秦國太子。

趙王得知此事後,召見蘇秦並責備他說:“你倡導合縱盟約,讓六國和親,共同排斥秦國。可還沒過一年,魏國和燕國就都與秦國互通往來了,這說明合縱盟約根本靠不住。要是秦國軍隊突然攻打趙國,還能指望這兩個國家來救援嗎?”蘇秦惶恐地謝罪說:“我請求為大王出使燕國,一定會有辦法對付魏國。”於是蘇秦離開趙國前往燕國,燕易王任命他為相國。

當時燕易王剛剛即位,齊宣王趁著燕國國喪之際,發兵攻打燕國,奪取了十座城池。燕易王對蘇秦說:“當初先王把國家大事托付給你,讓六國和親。如今先王屍骨未寒,齊國的軍隊就壓境了,還奪走了我們十座城池,這把洹水之盟置於何地呢?”蘇秦說:“我請求為大王出使齊國,讓齊國把十座城池歸還給燕國。”燕易王答應了。

蘇秦見到齊宣王,說道:“燕王與大王是同盟關係,而且燕王還是秦王的女婿。大王貪圖這十座城池,不僅會讓燕國怨恨齊國,秦國也會怨恨齊國。得到十座城池卻結下兩個仇怨,這可不是好計策。大王要是聽從我的計策,不如把十座城池歸還給燕國,以此來與燕國和秦國交好。齊國要是得到燕國和秦國的支持,想要號令天下可就不難了。”齊宣王聽了非常高興,於是把十座城池歸還給了燕國。

燕易王的母親文夫人,一直傾慕蘇秦的才華,便讓身邊的人把蘇秦召進宮,與蘇秦私下有了往來。燕易王知道這件事,卻沒有聲張。蘇秦心裡害怕,便與燕國相國子之交好,還與子之結成了兒女親家。他又讓自己的弟弟蘇代、蘇厲與子之結為兄弟,想借此鞏固自己的地位。燕夫人多次召喚蘇秦,蘇秦越發害怕,不敢前往。於是蘇秦勸說燕易王:“燕國和齊國的局勢,終究會走向兼並。我願意為大王在齊國施行反間計。”燕易王問:“反間計要怎麼做呢?”蘇秦回答說:“我假裝在燕國獲罪,然後逃到齊國。齊王必定會重用我。我就趁機敗壞齊國的政事,為燕國謀取利益。”燕易王同意了。於是,燕易王收回了蘇秦的相印,蘇秦便逃到了齊國。

齊宣王看重蘇秦的名聲,任命他為客卿。蘇秦趁機勸說齊宣王追求田獵、鐘鼓之類的享樂。齊宣王貪圖財物,蘇秦就建議增加賦稅;齊宣王喜好美色,蘇秦就提議精心挑選宮女。蘇秦打算等齊國出現內亂,讓燕國趁機進攻。齊宣王完全沒有察覺蘇秦的意圖。相國田嬰、客卿孟軻極力勸諫,齊宣王都不聽。後來齊宣王去世,他的兒子齊湣王田地即位。齊湣王即位初期,還勤於國政。他娶了秦國女子為王後,封田嬰為薛公,號靖郭君,蘇秦依舊擔任客卿,執掌事務。

話說這事兒得分兩頭來講。張儀聽說蘇秦離開了趙國,知道合縱盟約即將瓦解,便不再打算把襄陵等七座城邑給魏國。魏襄王十分惱怒,派人到秦國索要土地。秦惠王派公子華擔任大將,張儀為副將,率領軍隊攻打魏國,攻下了蒲陽。張儀向秦王請求,又把蒲陽歸還給魏國,還派公子繇到魏國做人質,與魏國結好。張儀親自送公子繇前往魏國。魏襄王對秦王的做法非常感激。

張儀趁機勸說魏襄王:“秦王對魏國非常寬厚,攻下城池卻不占領,還送公子來做人質。魏國不能對秦國無禮,應該想想怎麼答謝秦國。”襄王問:“要怎麼答謝呢?”張儀說:“除了土地,秦國也沒彆的想要的。大王割讓土地答謝秦國,秦國一定會更加喜愛魏國。要是秦國和魏國聯合起來攻打其他諸侯,大王從其他國家得到的補償,肯定會比現在割讓出去的土地多十倍。”魏襄王被他的話迷惑,於是割讓少梁之地答謝秦國,還不敢接受秦國送來的人質。秦王非常高興,於是罷免了公孫衍,任用張儀為相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楚威王已經去世,他的兒子熊槐即位,這就是楚懷王。張儀派人給楚懷王送去書信,迎接楚懷王的妻子兒女,並且提及當年自己被誣陷盜璧的冤屈。楚懷王當麵責備昭陽說:“張儀是賢能之士,你為何不把他舉薦給先王,卻把他逼得去為秦國效力呢?”昭陽沉默不語,心中十分羞愧,回到家後就發病去世了。楚懷王害怕張儀在秦國得勢,便再次重申蘇秦的合縱之約,與諸侯們結連。而蘇秦已經在燕國獲罪,離開燕國逃到了齊國。

張儀於是去見秦王,辭去相印,主動請求前往魏國。惠文王問:“你舍棄秦國前往魏國,這是為什麼呢?”張儀回答說:“六國沉迷於蘇秦的合縱之說,一時難以瓦解。我要是能掌握魏國的權柄,就讓魏國先侍奉秦國,給其他諸侯做個表率。”惠文王答應了。張儀於是前往魏國,魏襄王果然任用他為相國。

張儀趁機勸說魏襄王:“大梁南麵與楚國相鄰,北麵與趙國相鄰,東麵與齊國相鄰,西麵與韓國相鄰,卻沒有山川險要可以依靠,這是容易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麵啊。所以不侍奉秦國,國家就不得安寧。”魏襄王一時拿不定主意。張儀暗中派人招來秦國攻打魏國,魏國軍隊大敗,秦國奪取了曲沃。髯翁有詩寫道:

仕齊卻為燕邦去,相魏翻因秦國來;

雖則從橫分兩路,一般反覆小人才。

魏襄王十分惱怒,更加不願意侍奉秦國,謀劃合縱之事,仍然推舉楚懷王為合縱的盟主。於是蘇秦在齊國越發受到重用。

當時,齊國相國田嬰病逝,他的兒子田文繼承了薛公的爵位,號孟嘗君。田嬰有四十多個兒子,田文是一個地位低下的妾室所生,在五月五日出生。田文剛出生時,田嬰就告誡妾室把他扔掉,不要養育。妾室不忍心,就偷偷把田文養大。田文長到五歲時,妾室帶著他去見田嬰。田嬰對妾室違抗自己的命令很生氣。田文磕頭問道:“父親為什麼要拋棄我呢?”田嬰說:“世人相傳五月五日出生的人是凶日,生下的孩子長大後和門戶一樣高,會對父母不利。”田文回答說:“人的命運是由上天決定的,怎麼會由門戶決定呢?要是真由門戶決定,為什麼不把門建得高一些呢?”田嬰無法回答,心裡卻暗暗稱奇。

等到田文十多歲時,就能接待賓客,賓客們都很樂意與他交往,還四處為他宣揚聲譽。諸侯的使者來到齊國,都請求會見田文。於是田嬰認為田文很有才能,立他為嫡子,田文便繼承了薛公的爵位,號孟嘗君。

孟嘗君即位後,大規模修建館舍,招攬天下的賢能之士。隻要是來投奔的士人,無論賢能與否,他都收留。天下逃亡的有罪之人也都來歸附他。孟嘗君雖然身份尊貴,但他的飲食與其他賓客相同。一天晚上,孟嘗君招待客人吃飯,有人擋住了燈光。有個客人懷疑飯菜有兩種標準,就放下筷子要離開。孟嘗君站起來,端著自己的飯菜給客人看,果然沒有差彆。客人感歎道:“孟嘗君對待士人如此真誠,我卻無端懷疑他,我真是個小人啊!還有什麼臉麵待在他的門下呢?”於是拔刀自刎而死。孟嘗君為他的喪事痛哭哀悼,十分悲痛,其他賓客無不深受感動。來歸附的人越來越多,食客常常多達數千人。諸侯們聽說孟嘗君賢能,而且有眾多賓客,都很尊重齊國,相互告誡不敢侵犯齊國邊境。正所謂:

虎豹踞山群獸遠,蛟龍在水怪魚藏;

堂中有客三千輩,天下人人畏孟嘗。

再說張儀擔任魏國相國三年後,魏襄王去世,他的兒子魏哀王即位。楚懷王派使者前去吊喪,趁機向魏國征兵攻打秦國,魏哀王答應了。韓宣惠王、趙武靈王、燕王噲也都願意出兵跟隨。楚國使者來到齊國,齊湣王召集眾大臣商議計策。左右大臣都說:“秦國和齊國是甥舅之親,沒有仇怨,不能攻打秦國。”蘇秦主張合縱之約,堅持認為可以攻打秦國。隻有孟嘗君說:“說可以攻打秦國和不可以攻打秦國,這兩種說法都不對。攻打秦國就會與秦國結仇,不攻打秦國又會觸犯其他五國的怒火。依我之見,不如發兵,但行軍速度放慢一些。發兵就不會與五國產生分歧,行軍慢則可以觀望局勢,再決定進退。”齊湣王覺得有道理,就讓孟嘗君率領兩萬軍隊前往。

孟嘗君剛出齊國郊外,就借口生病,拖延著找醫生治病,一路上走走停停,行進緩慢。

再說韓、趙、魏、燕四位國君,與楚懷王在函穀關外會師,約定好日期進攻秦國。楚懷王雖然是合縱的盟主,但其他四位國君各自帶領自己的軍隊,沒有統一的指揮。秦國守將樗裡疾大開函穀關城門,列好陣勢挑戰,五國軍隊相互推諉,沒有人敢率先出兵。雙方僵持了幾天,樗裡疾派出奇兵,截斷了楚國的運糧通道,楚國軍隊缺糧,士兵們紛紛嘩變。樗裡疾趁機發動襲擊,楚國軍隊大敗而逃。於是其他四國也都撤兵回國。孟嘗君還沒到達秦國邊境,五國的軍隊就已經撤回了。這就是孟嘗君的巧妙計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孟嘗君回到齊國,齊湣王感歎道:“差點誤聽了蘇秦的計策!”於是賞賜給孟嘗君百斤黃金,作為他供養食客的費用,越發看重他。蘇秦自己也感到慚愧,認為自己比不上孟嘗君。楚懷王擔心齊國和秦國聯合,於是派使者與孟嘗君結好,與齊國重申盟約,兩國之間的使者往來不斷。

自從齊宣王時期,蘇秦就受到專寵,掌握大權,齊宣王身邊的貴戚們大多嫉妒他。到了齊湣王時期,蘇秦的恩寵依舊未減。如今齊湣王沒有采納蘇秦的計策,而是聽從了孟嘗君的建議,結果攻打秦國失利,孟嘗君還得到了豐厚的賞賜,蘇秦身邊的人便懷疑齊湣王已經不喜歡蘇秦了。於是他們招募了一個壯士,讓他懷揣鋒利的匕首,在朝堂上刺殺蘇秦。匕首刺進了蘇秦的腹部,蘇秦用手捂住腹部逃跑,向齊湣王訴說此事。齊湣王下令捉拿刺客,但刺客已經逃走,無法抓到。

蘇秦說:“我死後,希望大王砍下我的頭,在集市上號令說:‘蘇秦為燕國在齊國施行反間計,如今幸好被誅殺。有人知道他的隱秘之事來告發的,賞賜千金。’這樣的話,刺客就能抓到了。”說完,蘇秦拔出匕首,血流滿地,當場死去。齊湣王按照蘇秦說的,在齊國集市上號令蘇秦的頭顱。不一會兒,有人從蘇秦的頭顱下經過,看到懸賞告示,就向彆人誇耀說:“殺蘇秦的人,就是我!”集市上的官吏於是抓住他,帶去見齊湣王。齊湣王命令司寇用嚴刑審問,最終查出了主使之人,將好幾家主謀都誅殺了。史官評論說,蘇秦雖然死了,但還能用計為自己報仇,可謂有智謀。然而他自己最終還是不免被刺殺,這難道不是他反複無常、不忠不義的報應嗎?

蘇秦死後,他的賓客們常常泄露蘇秦的計謀,說:“蘇秦是為了燕國才在齊國做官的。”齊湣王這才明白蘇秦的欺詐行為,從此與燕國有了嫌隙,想要派孟嘗君率兵攻打燕國。蘇代勸說燕王,讓燕王送質子到齊國求和。燕王聽從了蘇代的建議,派蘇厲帶著質子來見齊湣王。齊湣王對蘇秦的怨恨還沒有消,想要囚禁蘇厲。蘇厲大聲呼喊:“燕王想要讓國家依附秦國,我和我的兄弟向大王陳述大王的威德,認為侍奉秦國不如侍奉齊國,所以才讓我送質子來請求和平。大王怎麼能懷疑已經死去的蘇秦的用心,卻加罪於活著的我呢?”齊湣王聽了很高興,於是厚待蘇厲。蘇厲便在齊國做了大夫。蘇代則留在燕國為官。史官有《蘇秦讚》寫道:

季子周人,師事鬼穀;揣摩既就,《陰符》伏讀。

合從離橫,佩印者六;晚節不終,燕齊反覆。

再說張儀看到六國攻打秦國沒有成功,心中暗自高興。等他聽說蘇秦已經死了,更是大喜,說:“如今終於到了我施展才能的時候了。”於是趁機勸說魏哀王:“憑借秦國的強大,抵禦五國的進攻都綽綽有餘,這說明秦國是不可抗拒的,再明顯不過了。最初倡導合縱之議的是蘇秦,可蘇秦連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又怎麼能保住彆人的國家呢?親兄弟共同的父母,有時還會因為錢財爭鬥不休,更何況是不同的國家呢?大王還執著於蘇秦的合縱之議,不肯侍奉秦國,要是其他諸侯國有先侍奉秦國的,聯合起來攻打魏國,魏國可就危險了。”

魏哀王說:“我願意聽從相國的建議,侍奉秦國,可又擔心秦國不接納,這該怎麼辦呢?”張儀說:“我請求為大王向秦國謝罪,以此來結好兩國。”魏哀王於是準備好車馬隨從,派張儀前往秦國求和。於是秦國和魏國互通友好。張儀就留在了秦國,依舊擔任秦國相國。

再來說說燕國相國子之,他身高八尺,腰粗十圍,肌肉壯碩,體態豐腴,臉寬口方,徒手能擒飛鳥,奔跑起來快如奔馬。從燕易王在位時起,子之就執掌了燕國的國政大權。等到燕王噲繼位,他沉迷於酒色,貪圖安逸享樂,不願臨朝聽政,子之因此萌生了篡奪燕國政權的想法。蘇代、蘇厲與子之關係密切,每次麵對諸侯的使者,都會誇讚子之的賢能之名。

燕王噲派蘇代前往齊國,問候在齊國做人質的燕國公子。蘇代完成任務回到燕國後,燕王噲問道:“我聽說齊國有孟嘗君,他是天下聞名的大賢之人。齊王有這樣的賢臣輔佐,是不是就可以稱霸天下了呢?”蘇代回答說:“不能。”燕王噲又問:“為什麼不能呢?”蘇代答道:“齊王雖然知道孟嘗君賢能,卻不能全心全意地任用他,這樣怎麼能成就霸業呢?”燕王噲說:“我隻是沒有孟嘗君這樣的臣子罷了,要是有,做到專任又有何難!”蘇代說:“如今的相國子之,精通政事,他就是燕國的孟嘗君啊。”於是,燕王噲便讓子之全權決斷國家大事。

有一天,燕王噲問大夫鹿毛壽:“自古以來的君主眾多,為什麼人們唯獨稱讚堯和舜呢?”鹿毛壽也是子之的同黨,便回答說:“堯和舜之所以被稱為聖人,是因為堯能把天下禪讓給舜,舜又能把天下禪讓給禹。”燕王噲問:“那麼禹為什麼又把天下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呢?”鹿毛壽說:“禹也曾想把天下讓給益,隻是讓益代理政事,卻沒有廢除自己的太子。所以禹去世後,太子啟最終還是奪取了益的天下。到如今,人們都說禹的德行衰退,比不上堯和舜,就是這個原因。”燕王噲說:“我想把國家讓給子之,這件事可行嗎?”鹿毛壽說:“大王如果這麼做,和堯、舜又有什麼區彆呢?”


最新小说: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 混元書 從程序員到帝王:我的離譜穿越路 現代女散修的元神漫遊記 機關女人 八零二嫁殘疾大佬,嬌妻被寵上天了 法醫張新1825 武道江湖錄 直播算命:開局完虐假千金 他技能都淬毒的,你真當他獸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