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 蘇秦合從相六國 張儀被激往秦邦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九十回 蘇秦合從相六國 張儀被激往秦邦

第九十回 蘇秦合從相六國 張儀被激往秦邦(1 / 2)

話說蘇秦和張儀,辭彆鬼穀先生下山後,張儀前往魏國,而蘇秦則回到洛陽家中。家中老母健在,蘇秦有一兄二弟,兄長已經過世,隻剩寡嫂。兩個弟弟分彆是蘇代和蘇厲。一彆數年,如今再次團聚,全家歡喜,這自不必多說。

過了幾天,蘇秦打算出遊列國,便向父母請求,變賣家產作為外出的盤纏。母親、嫂子和妻子都極力勸阻他,說:“季子蘇秦字季子)你不從事耕種收獲,也不致力於工商,謀求那十分之一的利潤,卻想著靠口舌之能博取富貴,放棄現成的家業,去追求尚未得到的利益,日後要是生計無著,可彆後悔啊!”蘇代和蘇厲也說:“兄長要是真擅長遊說之術,為何不去遊說周王,在本鄉本土也能成名,何必遠走他鄉呢?”

蘇秦遭到全家反對,但他還是去求見周顯王,向他講述自強的策略。周顯王把他留在館舍。然而,周顯王身邊的人向來知道蘇秦出身於農商家庭,懷疑他的言論空洞無用,不肯在顯王麵前舉薦他。蘇秦在館舍滯留了一年多,始終沒能得到進身的機會。於是,他發憤回家,變賣了所有家產,得到黃金百鎰,製作了黑貂裘衣,購置了車馬和仆從,開始遊曆列國。他四處訪求山川地形、人民風土,詳儘了解了天下的利弊詳情。就這樣過了幾年,蘇秦始終沒有遇到賞識自己的人。

後來,蘇秦聽說衛鞅被封為商君,很受秦孝公的器重,便西行前往鹹陽。可等他趕到時,秦孝公已經去世,商君也已被殺。於是,蘇秦求見秦惠文王。惠文王把蘇秦宣召到宮殿,問道:“先生不遠千裡來到我國,有什麼指教呢?”蘇秦上奏說:“我聽說大王想要諸侯割地,您是想安安穩穩地吞並天下嗎?”惠文王回答:“沒錯。”蘇秦接著說:“大王,秦國東邊有函穀關和黃河,西邊有漢中,南邊有巴蜀,北邊有胡貉,這是個四麵都有險要關塞的國家。秦國沃野千裡,能奮勇作戰的士兵有百萬之眾。憑借大王的賢明,以及眾多的百姓,我願意獻上謀略,效力於大王,幫助您兼並諸侯,吞並周室,稱帝而統一天下,這簡直易如反掌。怎麼能安坐不動就成就大事呢?”

惠文王剛剛處死商鞅,心裡厭惡遊說之士,便推辭說:“我聽說‘羽毛沒長豐滿,就不能高飛。’先生所說的,我心有餘而力不足,再等幾年,兵力稍充足些,我們再商議。”蘇秦隻好退下。

蘇秦又把古代三王五霸通過攻戰而得天下的策略,整理成一本書,共有十多萬字,第二天獻給秦王。秦王雖然留下閱讀,但根本沒有任用蘇秦的意思。蘇秦又去拜見秦國相國公孫衍,公孫衍嫉妒他的才能,也不替他引薦。

蘇秦在秦國又滯留了一年多,百鎰黃金全都花光了,黑貂裘衣也破舊不堪,實在想不出辦法。於是,他賣掉車馬仆從作為路費,背著行囊徒步回家。父母見他如此狼狽,對他辱罵一番。妻子正在織布,看見蘇秦回來,都不肯下織布機相見。蘇秦餓得厲害,向嫂子討口飯吃,嫂子借口沒有柴禾,不肯為他做飯。有詩為證:

富貴途人成骨肉,貧窮骨肉亦途人;

試看季子貂裘敝,舉目雖親儘不親。

蘇秦忍不住落淚,歎息道:“我一身貧賤,妻子不把我當丈夫,嫂子不把我當小叔,母親不把我當兒子,這都是我的罪過啊!”於是,他在書箱中翻找,找到了太公的《陰符》一書,忽然領悟道:“鬼穀先生曾說:‘要是遊說失意,隻需熟讀這本書,自然會有進益。’”於是,他閉門鑽研,務求窮儘其深奧的道理,晝夜不停。夜裡困倦想睡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鮮血流滿了雙腳。

蘇秦對《陰符》有所領悟後,又將列國的形勢細細揣摩。就這樣過了一年,天下大勢如同在他掌心一般清晰。他自我安慰道:“我有如此學問,去遊說各國君主,難道還不能讓他們拿出金玉錦繡,讓我獲取卿相之位嗎?”於是,他對弟弟蘇代和蘇厲說:“我的學問已經學成,獲取富貴就像寄放東西一樣容易。弟弟們可以資助我出行的費用,讓我去遊說列國。倘若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我一定會提攜你們。”蘇秦又把《陰符》的內容講解給弟弟們聽。蘇代和蘇厲也有所領悟,於是各自拿出黃金,資助蘇秦出行。

蘇秦辭彆父母、妻子和嫂子,打算再次前往秦國。他心裡琢磨:“當今七國之中,隻有秦國最為強大,可以輔助成就帝業。無奈秦王不肯任用我。我如今再去,倘若還像之前那樣,有何顏麵再回故鄉?”於是,他想到一個排斥秦國的策略,必須讓列國同心協力,孤立秦國的勢力,這樣自己才能有立足之地。於是,蘇秦向東前往趙國。

當時,趙肅侯在位,他的弟弟公子成擔任相國,號稱奉陽君。蘇秦先去遊說奉陽君,可奉陽君不喜歡他。蘇秦隻好離開趙國,向北前往燕國,求見燕文公,但燕文公身邊的人都不幫他通報。蘇秦在燕國待了一年多,錢財用儘,在旅店裡忍饑挨餓。旅店的人可憐他,借給他一百錢,蘇秦才得以維持生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恰好燕文公外出巡遊,蘇秦在道路左邊伏地拜見。燕文公問他姓名,得知是蘇秦後,高興地說:“我聽說先生當年曾獻上十萬字的策論給秦王,我心裡十分仰慕,隻恨沒能讀到先生的文章。如今先生有幸來教導我,這是燕國的榮幸啊!”於是,燕文公掉轉車頭回朝,召蘇秦入宮相見,恭敬地向他請教。

蘇秦上奏說:“大王身處戰國之列,擁有兩千裡土地,幾十萬兵甲,六百輛戰車,六千匹戰馬。然而,與中原各國相比,還不到一半。但燕國卻聽不到金戈鐵馬的聲音,看不到兵敗將亡的危險,能夠安居樂業,大王可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燕文公說:“我不知道。”蘇秦又說:“燕國之所以沒有遭受戰爭,是因為趙國作為屏障在前麵遮擋。大王不知道與近處的趙國交好,反而想割地討好遠方的秦國,這不是太愚蠢了嗎?”燕文公問:“那該怎麼辦呢?”蘇秦回答說:“依我之見,不如與趙國合縱相親,進而聯合列國,讓天下合為一體,共同協力抵禦秦國,這才是百世的安穩之計。”

燕文公說:“先生倡導合縱來使燕國安定,這是我所希望的,隻是恐怕諸侯不肯參與合縱啊。”蘇秦又說:“我雖然不才,但願意麵見趙侯,與他定下合縱的盟約。”燕文公十分高興,資助蘇秦金帛路費,提供高車駟馬,還派壯士送蘇秦到趙國。

此時,奉陽君趙成已經去世,趙肅侯聽說燕國有客人前來,便走下台階迎接,說:“貴客遠道而來,有什麼要指教我的呢?”蘇秦上奏說:“我聽說天下的平民賢士,無不推崇您的品行道義,都願意在您麵前獻上忠心。無奈奉陽君妒才嫉能,使得遊士們止步不前,閉口不言。如今奉陽君去世,所以我才敢獻上我的愚忠。我聽說‘保衛國家莫過於使百姓安寧,使百姓安寧莫過於選擇好的邦交。’當今崤山以東的國家,趙國最為強大。趙國有兩千多裡土地,幾十萬帶甲之士,千輛戰車,萬匹戰馬,糧食可以支撐數年。秦國最忌憚的,莫過於趙國。然而秦國不敢發兵攻打趙國,是害怕韓國和魏國從後麵襲擊。所以,為趙國在南麵提供屏障的,是韓國和魏國。韓國和魏國沒有名山大川的險要地勢,一旦秦國大軍出動,逐漸侵占這兩國,兩國投降後,災禍就會降臨到趙國。我曾經考察地圖,列國的土地,超過秦國萬裡,諸侯的兵力,是秦國的十倍。假如六國合為一體,合力向西對抗秦國,攻破秦國又有何難。如今為秦國出謀劃策的人,用秦國來恐嚇諸侯,迫使諸侯割地求和。無緣無故地割地,這是自我破壞。主動破壞彆人與被彆人破壞,這兩者哪個更好呢?依我之見,不如約請列國的君臣在洹水相會,結盟立誓,結為兄弟,親如唇齒。秦國攻打一國,其他五國就共同救援。如果有違背盟約誓言的,諸侯就共同討伐他。秦國雖然強暴,難道敢以一個孤立的國家與天下眾人爭勝負嗎?”

趙肅侯說:“我年紀輕,治國時間短,沒有聽過如此高明的計策。如今貴客想要聯合諸侯抵禦秦國,我怎敢不恭敬從命!”於是,趙肅侯給蘇秦佩戴相印,賜給他大的宅第,又準備了裝飾精美的車子百輛,黃金千鎰,白璧百雙,錦繡千匹,讓他擔任“從約長”。

蘇秦派人帶著一百金前往燕國,償還旅店裡借的一百錢。他正打算擇日出發,依次去遊說韓國、魏國等國。忽然,趙肅侯召蘇秦入朝,說有急事商議。蘇秦急忙進宮拜見肅侯。肅侯說:“剛剛邊境官吏來報:‘秦國相國公孫衍出兵攻打魏國,擒獲魏國大將龍賈,斬首四萬五千人,魏王割讓河北十座城邑求和。公孫衍又打算移兵攻打趙國。’這該如何是好?”

蘇秦聽後,暗暗吃驚:“秦兵要是打到趙國,趙君必然也會效仿魏國求和,那‘合縱’的計策就無法實現了!”正所謂“人急計生”,蘇秦暫且答應下來,打算另想辦法應對。他故作鎮定,拱手回答說:“我估計秦兵疲憊不堪,短時間內到不了趙國。萬一秦兵來了,我自有退兵的計策。”肅侯說:“先生暫且留在我國,等秦兵確實沒來,才能離開我啊。”這句話正合蘇秦的心意,他答應後便退下了。

蘇秦回到府第,叫來心腹門客,名叫畢成,把他帶到密室,吩咐道:“我有個同學故人,名叫張儀,字餘子,是大梁人。我現在給你千金,你扮作商人,改名叫賈舍人,前往魏國尋訪張儀。要是見到他,要如此這般行事。到了趙國後,又要如此這般做。你可要小心留意。”賈舍人領命,連夜前往大梁。

話說這事兒得分兩頭來講。張儀自從離開鬼穀回到魏國後,因家境貧寒,謀求在魏惠王手下做事卻未能如願。後來,他見魏國軍隊屢戰屢敗,便帶著妻子離開魏國前往楚國遊曆。楚國相國昭陽收留他為門下客。昭陽率兵攻打魏國,大敗魏軍,奪取了襄陵等七座城邑。楚威王嘉獎他的功勞,把“和氏之璧”賜給了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什麼是“和氏之璧”呢?當初,在楚厲王末年,有個楚國人叫卞和,在荊山得到一塊玉璞,獻給楚厲王。厲王讓玉工鑒定,玉工說:“這是石頭!”厲王大怒,認為卞和欺騙君主,砍掉了他的左腳。等到楚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獻上玉璞。玉工又說這是石頭。武王發怒,砍掉了他的右腳。等到楚文王即位,卞和又想前去進獻,無奈雙腳都被砍掉,無法行動,於是抱著玉璞在荊山腳下痛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淚哭乾了,接著流出血來。有了解卞和的人問他:“你兩次獻璞都被砍腳,應該停止了。難道還指望賞賜嗎?又為什麼哭泣呢?”卞和說:“我不是為了求賞賜。我所遺憾的是,明明是美玉卻被說成石頭,明明是忠貞之士卻被說成騙子,是非顛倒,無法自我辯白,所以才悲痛啊!”楚文王聽說卞和的哭泣,便取來玉璞,讓玉匠剖開,果然得到一塊無瑕的美玉,於是製作成玉璧,取名為“和氏之璧”。如今襄陽府南漳縣荊山之巔有個水池,水池旁邊有個石室,叫做抱玉岩,就是卞和居住和哭泣獻玉的地方。楚王憐憫卞和的忠誠,用大夫的俸祿供養他,直到他去世。

這塊玉璧是無價之寶,因為昭陽滅掉越國、打敗魏國,功勞最大,所以楚王把這貴重的寶物賜給了他。昭陽隨身攜帶,片刻不離。一天,昭陽在赤山出遊,四方賓客跟隨的有上百人。赤山下有個深潭,相傳薑太公曾在此釣魚。潭邊建有高樓,眾人在樓上飲酒作樂,酒過三巡。賓客們仰慕“和氏之璧”的精美,向昭陽請求,希望能借來觀賞。昭陽命令守藏小吏從車箱中取出寶盒,親自打開鎖,解開三重錦袱,玉璧光芒閃爍,照得人臉都亮堂堂的。賓客們依次傳看,無不讚不絕口。


最新小说: 他技能都淬毒的,你真當他獸醫啊 關於我菜成百鬼之主這回事 變成猴子後每天都在發瘋打人 婉風沉 喜歡你很久了 我在遼東娶妻變強,成就匪王霸業 序列:凡神間的戲子 師門嫌我太狠辣,入朝堂後鎮天下 醜女重生後,她滅了前夫還想弑君 一不小心苟到寵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