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遷五年,代地發生地震,城牆房屋大半倒塌,平地裂開一百三十步寬的大口子,邯鄲地區遭遇嚴重旱災。民間流傳著一首童謠:
秦人笑,趙人號,以為不信,視地生毛。
第二年,地上果然長出一尺多長的白毛。郭開有意隱瞞,不讓趙王知曉此事。此時,秦王再次派遣大將王翦、楊端和分路攻打趙國。王翦從太原方向進軍,楊端和從常山方向進軍,又派內史騰率領十萬大軍駐紮在上黨,作為聲援。當時,燕太子丹在秦國做人質,看到秦國大舉進攻趙國,深知災禍必將殃及燕國,便暗中派人給燕王送信,讓他做好戰爭防守的準備。同時,他還教燕王假裝生病,派人請求讓太子回國。燕王依計行事,派使者前往秦國。秦王政說:“燕王不死,太子不能回國。除非烏鴉的頭變白,馬長出角來,太子才可以回去!”太子丹仰天長歎,一股怨氣直衝雲霄,烏鴉的頭竟然真的都變白了。但秦王依舊不肯放他回去。太子丹隻好喬裝改扮,毀掉麵容,扮作傭仆,逃出函穀關,連夜趕回燕國。如今真定府定州南部,有一座台名叫聞雞台,就是太子丹逃離秦國時,聽到雞叫便早早出發的地方。秦王正一心謀劃攻打韓國和趙國,無暇追究燕太子丹逃回燕國的罪責。
再說趙國的武安君李牧,大軍駐紮在灰泉山,連營數裡,秦國的兩路軍隊都不敢貿然前進。秦王得知這一消息後,又派王敖前往王翦的軍中。王敖對王翦說:“李牧是北方邊境的名將,不容易戰勝。將軍暫且與他講和,但不要定下和約。在使者往來期間,我自有辦法。”王翦果然派人前往趙營講和,李牧也派人回應。王敖來到趙國,再次賄賂郭開,說道:“李牧與秦國私下講和,約定攻破趙國後,瓜分代郡。您如果把這話告訴趙王,讓他派其他將領替換李牧,我在秦王麵前為您美言,您的功勞可就不小了。”郭開早已心懷二心,便按照王敖的話,秘密上奏趙王。趙王暗中派左右之人去探查情況,果然看到李牧與王翦之間有信使往來,便信以為真,與郭開商議對策。郭開上奏說:“趙蔥、顏聚現在軍中,大王您若派使者拿著兵符,在軍中任命趙蔥為大將,替換回李牧,就說‘讓他擔任相國’,李牧肯定不會懷疑。”趙王聽從了他的建議,派司馬尚拿著符節前往灰泉山軍中,宣讀趙王的命令。李牧說:“兩軍對峙,國家的安危係於我一身,雖然有君王的命令,但我不敢聽從!”司馬尚私下告訴李牧:“郭開誣陷將軍想要謀反,趙王聽信了他的話,所以才召您回去,說讓您擔任相國,那是欺騙將軍的話。”李牧憤怒地說:“郭開先是誣陷廉頗,如今又來誣陷我,我應該帶兵入朝,先鏟除君王身邊的奸惡之人,然後再抵禦秦國。”司馬尚說:“將軍帶兵冒犯宮闕,了解您的人認為您忠誠,不了解您的人反而會認為您謀反,這正好讓那些進讒言的人有了借口。以將軍的才能,到哪裡都能建立功名,何必非要在趙國呢。”李牧歎息道:“我曾經為樂毅、廉頗不能善終而感到遺憾,沒想到今天竟然輪到自己!”又說:“趙蔥不配代替我擔任將領,我不能把將印交給他。”於是,他把將印掛在營帳中,半夜穿著便服逃走,打算前往魏國。趙蔥感激郭開的舉薦之恩,又惱怒李牧不肯交出將印,便派大力士急忙追捕李牧,在旅人的家中抓住了他。趁著李牧喝醉,將他捆綁起來斬首,並把他的首級獻給了趙王。可憐李牧這樣一位名將,竟被郭開陷害,實在是冤枉啊!史臣為此賦詩:
卻秦守代著威名,大廈全憑一木撐;
何事郭開貪外市,致令一旦壞長城!
司馬尚不敢回去複命,帶著妻子兒女逃到海上隱居起來。趙蔥於是代替李牧掛帥為大將,顏聚為副將。代地的士兵向來敬服李牧,看到他無辜被害,心中十分憤怒,一夜之間,翻山越穀,紛紛逃散,趙蔥根本無法阻止。
再說秦國軍隊聽說李牧已死,軍中將士都舉杯相慶。王翦、楊端和兩路軍馬,按照預定日期同時進發。趙蔥與顏聚商議,打算分兵前往救援太原和常山兩地。顏聚說:“剛剛更換大將,軍心不穩,如果合兵一處,還足以堅守,一旦分兵,力量就會變弱。”話還沒說完,哨兵來報:“王翦攻打狼孟非常急迫,狼孟眼看就要被攻破了!”趙蔥說:“狼孟一旦被攻破,秦軍就會直驅井陘,合力攻打常山,那麼邯鄲就危險了!我們不得不去救援。”於是,他不聽從顏聚的勸諫,傳令拔營起寨,全軍前往救援。王翦打探清楚情況後,預先在山穀中設下伏兵。派人在高處了望,隻等趙蔥的軍隊走過一半,就放響號炮。伏兵一齊殺出,把趙軍截成兩段,首尾不能相顧。王翦率領大軍如江水決堤般衝殺過來,趙蔥迎戰,結果兵敗,被王翦所殺。顏聚收拾殘兵敗將,逃回邯鄲。秦軍於是攻克狼孟,經由井陘進軍,攻取下邑。楊端和也收複了常山剩餘的地盤,進而包圍邯鄲。秦王政聽說兩路兵馬都已獲勝,便命令內史騰轉移兵力前往韓國接收土地。韓王安十分害怕,獻出了所有城池,入朝成為秦國的臣子。秦國把韓國的土地設置為潁川郡。這一年是韓王安九年,秦王政十七年。)韓國從武子萬在晉國受封采邑開始,曆經三代傳到獻子厥,厥才開始執掌晉國政權。厥又傳三代到康子虎,虎滅掉智氏。虎再傳兩代到景侯虔,虔開始成為諸侯。虔曆經六代傳到宣惠王,宣惠王開始稱王。宣惠王傳四代到王安,韓國便被秦國吞並。從韓虎六年到宣惠王九年,韓國作為諸侯共八十年;從宣惠王十年到王安九年國家滅亡,作為王國共九十四年。從此,六國隻剩下五個了。史臣稱讚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萬封韓原,賢裔惟厥;計全趙孤,陰功不泄。
始偶六卿,終分三穴;從約不守,稽首秦闕。
韓非雖使,無救亡滅!
再說秦軍包圍邯鄲,顏聚率領全部兵力據城堅守。趙王遷十分恐懼,想要派使者到鄰國求救。郭開進言說:“韓王已經成為秦國的臣子,燕國和魏國自身都難保,怎麼能來救援我們呢?依我愚見,秦軍勢力強大,不如全城投降,這樣還能保住封侯之位。”趙王遷打算聽從他的建議。公子嘉伏地痛哭說:“先王把社稷宗廟傳給大王,怎麼能輕易放棄呢?我願意與顏聚竭儘全力,效死保衛國家。萬一城池被攻破,代郡還有數百裡土地,還可以作為複國的根基,怎麼能束手就擒,成為彆人的俘虜呢?”郭開說:“城池一旦被攻破,大王就會成為俘虜,哪裡還能顧及代郡呢?”公子嘉拔劍在手,指著郭開說:“你這個賣國的奸臣,還敢多言!我一定要殺了你!”趙王趕忙勸解,兩人才散開。趙王遷回到宮中,無計可施,隻能借酒消愁。郭開想要與秦軍聯絡,獻出城池,無奈公子嘉率領宗族賓客,幫助顏聚加強防守,防範嚴密,根本無法傳遞消息。當時連年災荒,城外的百姓都逃光了,秦軍在野外搶掠不到物資,而城中儲備了大量糧食,吃喝不愁,所以秦軍一時難以攻克城池。於是,王翦與楊端和商議,暫時退兵五十裡外,以便獲取糧草補給。城中的人看到秦軍退去,防範有所鬆懈,每天打開城門一次,讓百姓進出。郭開趁著這個機會,派心腹出城,把一封密信送到秦營。信中的大致意思是:“我早就有獻城的想法,隻是一直沒有機會。如今趙王已經十分畏懼,如果秦王能親自前來,我一定儘力勸說趙王帶著和氏璧,拉著棺材出城投降。”王翦收到信後,立即派人快馬報告秦王。秦王親自率領三萬精兵,讓大將李信護衛,從太原方向趕來,到達邯鄲後,再次包圍了邯鄲城,日夜攻打。城牆上的士兵看到大旗上有“秦王”字樣,趕忙飛報趙王。趙王更加恐懼。郭開說:“秦王親自帶兵前來,他的意思是不破邯鄲不罷休,公子嘉和顏聚他們靠不住。希望大王自己拿定主意!”趙王說:“我想投降秦國,又擔心被殺害,這可怎麼辦?”郭開說:“秦國沒有殺害韓王,怎麼會殺害大王呢?如果您把和氏璧和邯鄲地圖獻出去,秦王一定會很高興。”趙王說:“你覺得可行,就寫降書吧。”郭開寫好降書,又上奏說:“降書雖然寫好了,但公子嘉肯定會阻攔。聽說秦王的大營在西門,大王可以假裝巡城,乘車到那裡,直接開門投降,還怕秦王不接受嗎?”趙王一向昏庸,隻聽郭開的話。到了這危急關頭,更是沒了主見,便聽從了郭開的建議。顏聚正在北門巡視,聽說趙王已經出西門向秦國投降,大吃一驚。公子嘉也快馬趕到,說:“城牆上奉趙王的命令,已經降下了投降的旗幟,秦兵馬上就要進城了。”顏聚說:“我會拚死守住北門,公子您趕緊召集宗族之人,火速趕到這裡,我們一起逃往代地,再圖謀恢複趙國。”公子嘉聽從了他的計策,立即率領宗族數百人,與顏聚一起從北門逃出,連夜前往代地。顏聚勸說公子嘉自立為代王,以便號令眾人。他還表彰李牧的功績,恢複李牧的官爵,親自設祭,以此收攏代地百姓的心。同時,他派使者向東與燕國聯合,屯軍在上穀,防備秦國的侵犯。代國因此勉強得以穩定下來,暫且不表。
再說秦王政批準了趙王遷的投降請求,長驅直入進入邯鄲城,住進趙王的宮殿。趙王以臣子的禮節拜見秦王,秦王坐著接受了他的拜見,趙國的舊臣們很多都流下了眼淚。第二天,秦王把玩著和氏璧,笑著對群臣說:“這就是先王用十五座城池都沒能換來的和氏璧啊!”於是,秦王下令,把趙國的土地設置為钜鹿郡,安排郡守治理;把趙王遷安置在房陵;封郭開為上卿。趙王遷這才醒悟過來,知道郭開賣國的罪行,歎息道:“如果李牧還在,秦人怎麼能吃到我邯鄲的糧食呢?”房陵四周有石室,就像房屋一樣。趙王遷住在石室中,聽到潺潺的流水聲,便問左右之人。左右回答說:“楚國境內有四條河流,分彆是長江、漢江、沮水、漳水,這裡的水名叫沮水,發源於房山,流入漢江。”趙王遷悲傷地歎息道:“水是無情之物,還能自行流到漢江,我被囚禁在這裡,遙望故鄉千裡之遙,怎麼才能回去呢!”於是,他創作了一首山水之歌:
房山為宮兮,沮水為漿;
不聞調琴奏瑟兮,惟聞流水之湯湯!
水之無情兮,猶能自致於漢江;
嗟餘萬乘之主兮,徒夢懷乎故鄉!
夫誰使餘及此兮?乃讒言之孔張!
良臣淹沒兮,社稷淪亡;
餘聽不聰兮!敢怨秦王?
趙王遷整夜憂愁煩悶,每唱一遍這首歌,都讓左右之人感到哀傷,他最終生病不起。代王嘉聽說趙王遷去世,給他諡號為幽謬王。有詩為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吳主喪邦繇佞嚭,趙王遷死為貪開;
若教貪佞能疏遠,萬歲金湯永不隤。
秦王班師回鹹陽,暫且休兵養精蓄銳。郭開積攢了大量錢財,無法全部帶走,便把它們都藏在邯鄲的宅院裡。事情安定下來後,郭開向秦王請求休假回趙國,搬運家財。秦王笑著答應了他。郭開回到邯鄲,挖開地窖取出錢財,裝了好幾車。在途中,他被盜賊殺害,錢財也被搶走。有人說:“這是李牧的門客乾的。”唉!郭開為了錢財賣國,最終白白丟了性命,真是愚蠢啊!
話說燕太子丹逃回燕國後,對秦王恨之入骨。他散儘家財,廣泛招攬賓客,一心謀劃著報複秦國。他尋訪到勇士夏扶和宋意,對他們都優厚相待。還有個叫秦舞陽的,年僅十三歲,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於都市中殺死了仇人,街市上的人都畏懼他,不敢靠近。太子丹赦免了他的罪行,將他收入門下。秦將樊於期因獲罪逃到燕國,隱匿在深山之中。此時,他聽聞太子丹禮賢下士,便主動前來歸附。太子丹把他當作上賓,在易水東邊修築了一座城讓他居住,取名為樊館。
太傅鞠武勸諫太子丹說:“秦國是如虎狼一般的國家,正逐步蠶食諸侯。即便沒有事端,它也會尋釁滋事,何況我們收留了秦王的仇人,這就如同去觸碰龍的逆鱗,必定會招來災禍。希望太子儘快把樊將軍送到匈奴,以消除秦國的借口。然後我們向西聯合三晉,向南連接齊楚,向北結交匈奴,之後才可以慢慢圖謀對抗秦國。”太子丹說:“太傅的計策,耗時太久。我如今心急如焚,片刻都無法安寧。況且樊將軍在窮困之時前來投奔,他是我憐憫結交的朋友。我怎麼能因為懼怕強大的秦國,就把樊將軍拋棄到荒遠的匈奴呢?我寧死也做不到。希望太傅再為我想想彆的辦法!”鞠武說:“以弱小的燕國對抗強大的秦國,就如同把羽毛投入火爐,必然會被焚毀;像用雞蛋去碰石頭,肯定會破碎。我智謀短淺,見識淺薄,無法為太子出謀劃策。我認識一位田光先生,他智謀深遠且勇敢沉著,還結識了許多不尋常的人。太子若真想圖謀秦國,非田光先生不可。”太子丹說:“我還未曾與田光先生結交,希望通過太傅引薦。”鞠武說:“遵命。”
鞠武隨即駕車前往田光家中,告知他:“太子丹敬仰先生,希望能與您當麵商議大事,懇請先生不要推辭!”田光說:“太子是貴人,我怎敢勞駕他屈尊前來呢?倘若太子不嫌棄我見識淺陋,願意與我一同謀劃,我應當前去拜見,不敢貪圖安逸。”鞠武說:“先生不惜屈駕前往,這是太子的榮幸。”於是,鞠武和田光一同乘車,來到太子宮中。
太子丹聽聞田光到來,親自出宮迎接。他拉著田光所乘車駕的韁繩,陪同下車,倒退著為田光引路,行再拜之禮表達敬意,還跪著為田光拂拭座席。田光年事已高,彎腰駝背地走上座,旁觀者都暗自偷笑。太子丹屏退左右之人,離開自己的座位,恭敬地請教:“如今的形勢,燕國與秦國勢不兩立。聽聞先生智勇雙全,能否想出奇妙的計策,挽救燕國於危急之中呢?”田光回答說:“我聽說,良馬在壯年時,一日能奔馳千裡,等到它衰老,連劣馬都能跑在它前麵。如今鞠太傅隻知道我壯年時的情形,卻不了解我已年老體衰了。”太子丹說:“先生在交往的人中,是否有像您壯年時一樣智勇雙全的人,可以代替您為我出謀劃策呢?”田光搖搖頭說:“這太難了,太難了!即便如此,太子不妨審視一下自己門下的賓客,有幾個可用之人?我來為您相看相看。”
太子丹於是把夏扶、宋意、秦舞陽都召集過來,與田光見麵。田光逐個打量他們,詢問姓名後,對太子丹說:“我私下觀察太子的這些賓客,都沒什麼可用之處。夏扶是個血氣之勇的人,發怒時臉會漲得通紅;宋意是個脈理之勇的人,發怒時臉會變青;秦舞陽是個骨力之勇的人,發怒時臉會變白。發怒之情表現在臉上,讓人輕易察覺,又怎麼能成就大事呢?我所知道的荊卿,是個神勇之人,喜怒不形於色,似乎比他們更勝一籌。”太子丹問:“荊卿叫什麼名字?是哪裡人?”田光說:“荊卿名叫荊軻,原本姓慶,是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慶封逃到吳國,在朱方安家。楚國討伐並殺死慶封後,他的族人逃到衛國,成為衛國人。荊軻憑借劍術遊說衛元君,衛元君沒有任用他。等到秦國攻占魏國東部土地,將濮陽並入東郡,荊軻又逃到燕國,改姓為荊,人們都稱呼他為荊卿。他生性喜好飲酒,燕國人高漸離擅長擊築,荊軻很喜歡他,每天都和他在燕國的街市中飲酒。酒喝得儘興時,高漸離擊築,荊軻跟著唱歌,唱完後,總是哭泣著歎息,認為天下沒有知己。這個人深沉且有謀略,我遠遠比不上他。”太子丹說:“我還沒有與荊卿結交,希望通過先生引薦。”田光說:“荊卿家境貧寒,我時常資助他酒錢,他應該會聽從我的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子丹送田光出門,把自己乘坐的車讓給田光,並派內侍為田光駕車。田光正要上車,太子叮囑道:“我所說的,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給他人。”田光笑著說:“老臣不敢。”田光上車後,前往街市的酒館中尋訪荊軻。此時荊軻正與高漸離飲酒,已有半醉,高漸離正在調試築。田光聽到築聲,下車徑直走進酒館,呼喊荊卿。高漸離帶著築避開了。荊軻與田光見麵後,田光邀請荊軻到自己家中,對他說:“荊卿曾感歎天下沒有知己,我也有同感。然而我已年老,精力衰竭,無法為知己效力。荊卿正年輕力壯,是否有意施展自己胸中的奇謀呢?”荊軻說:“我怎能不想,隻是沒有遇到賞識我的人罷了。”田光說:“太子丹禮賢下士,燕國無人不知。如今他不知道我已衰老,竟與我謀劃燕秦之事。我與你交情深厚,了解你的才能,便舉薦你代替我,希望你即刻前往太子宮。”荊軻說:“先生有命,我怎敢不從!”
田光想要激發荊軻的誌向,於是撫摸著劍歎息道:“我聽說,德高望重的人做事,不會讓人產生懷疑。如今太子把國事告訴我,卻又叮囑我不要泄露,這是懷疑我。我怎麼能既想成就彆人的大事,卻又遭受懷疑呢!我要用死來表明我的心跡,希望你趕緊去回複太子。”說完,便拔劍自刎而死。荊軻正在悲痛哭泣時,太子丹又派使者前來查看:“荊先生來了嗎?”荊軻感受到太子丹的誠意,便乘坐田光來時的車,前往太子宮。太子丹接待荊軻,禮數與接待田光時毫無二致。見麵後,太子丹問:“田先生怎麼沒有一起來?”荊軻說:“田光聽聞太子有私下叮囑的話,想以死表明自己不會泄露,已經自刎而死了!”太子丹捶胸大哭道:“田先生為我而死,這豈不是太冤枉了!”過了許久,太子丹才止住眼淚,把荊軻請至上座,自己離開座位,向荊軻叩頭。荊軻慌忙還禮。太子丹說:“田先生不嫌棄我無能,讓我得以見到荊卿,這是上天賜予我的幸運,希望荊卿不要嫌棄我。”
荊軻問:“太子為何如此擔憂秦國呢?”太子丹說:“秦國就像虎狼,貪婪無厭,不把天下的土地全部吞並,不使海內的君王都臣服,它的欲望就不會滿足。如今韓王已經把土地全部獻出,秦國在那裡設置郡縣。王翦的大軍又攻破趙國,俘虜了趙王。趙國滅亡後,接下來必定輪到燕國。這就是我睡不安穩、吃飯都難以下咽的原因。”荊軻問:“依太子的計策,是打算出兵與秦國一決勝負,還是另有其他策略?”太子丹說:“燕國弱小,多次遭受戰爭困擾。如今趙公子嘉自稱代王,想與燕國合兵抵抗秦國。我擔心燕國全國的兵力,都抵不過秦國的一員將領,即便加上代王的力量,也不見得形勢就會好轉。魏國和齊國向來依附秦國,而楚國又相距甚遠,諸侯都畏懼秦國的強大,沒有人願意合縱抗秦。我私下有個愚笨的計策,如果能找到天下的勇士,假裝出使秦國,用豐厚的利益誘惑秦王。秦王貪婪,必定會接近他,我們便可趁機劫持秦王,讓他歸還侵占諸侯的土地,就像曹沫對待齊桓公那樣,那就再好不過了。倘若秦王不答應,就刺殺他。秦國的大將們手握重兵,互不相讓,君王亡國,國內大亂,上下猜疑,然後我們聯合楚國和魏國,擁立韓國和趙國的後代,合力攻破秦國,這便是扭轉乾坤的時機!希望荊卿能留意此事。”
荊軻沉思許久,回答說:“這是國家大事,我才能平庸,恐怕擔當不起這樣的重任。”太子丹上前叩頭,堅決請求:“以荊卿的高尚道義,我願意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您,希望您不要推辭!”荊軻再三謙遜,最終答應下來。於是,太子丹尊荊軻為上卿,在樊館右邊又修築了一座城,名為荊館,用來安置荊軻。太子丹每天都到荊館問候,用最豐盛的食物招待他。還時常送給他車馬、美女,滿足他的一切需求,生怕他不滿意。
荊軻有一天與太子丹在東宮遊玩,觀賞池水,有一隻大龜從池邊爬出來。荊軻偶然撿起瓦片投向烏龜,太子丹立刻讓人捧來金丸,讓荊軻用金丸代替瓦片投擲。又有一天,兩人一起試馬,太子丹有一匹日行千裡的寶馬,荊軻偶然說馬肝味道鮮美。不一會兒,廚師就端上了馬肝,原來宰殺的正是那匹千裡馬。太子丹又說起秦將樊於期得罪秦王,如今正在燕國。荊軻請求與樊於期相見。太子丹在華陽台擺下酒宴,邀請荊軻與樊於期會麵,還讓自己寵愛的美人前來敬酒,又讓美人彈琴娛樂賓客。荊軻看到美人的雙手潔白如玉,稱讚道:“好美的手啊!”宴席結束後,太子丹派內侍用玉盤給荊軻送去一樣東西。荊軻打開一看,竟是剛才那個美人的手。太子丹以此表明,對荊軻毫不吝嗇。荊軻感歎道:“太子待我如此優厚,竟到了這般地步?我定當以死相報!”不知荊軻將如何報恩,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