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徐茂公得到王伯當的回報後,連夜下令,讓十七家反王的人馬都退到後方,然後在四麵八方布下瓦崗寨的人馬。他讓眾將官每人頭上都插上一麵小黃旗,唯獨裴元慶不肯插。徐茂公再三勸說,裴元慶卻道:“俺七歲就開始行軍打仗,如今都十四歲了,在我這兩柄錘下,不知打敗了多少英雄好漢,豈會怕一個李元霸?等我去把他拿下便是!”於是,裴元慶帶著一支人馬,前往西山紮營。徐茂公叮囑各位將領一定要插上黃旗,眾將依令分頭行事。徐茂公又暗中囑咐秦叔寶,此番大戰,非他不能抵擋李元霸,切不可退避,秦叔寶心領神會,領命而去。
且說李元霸離開金頂龍舟後,揮舞著雙錘,縱馬朝著四明山衝來。迎麵碰上的正是秦叔寶,秦叔寶手持虎頭槍,腰間掛著金裝鐧,大聲喝道:“來者可是趙王李千歲?”李元霸應道:“正是。足下莫非就是恩公秦叔寶?”秦叔寶回答:“正是。”李元霸說:“我記住您了。”說罷,便勒轉馬頭,向東跑去,秦叔寶在後麵追趕。李元霸跑到東邊,看見張公瑾、史大奈攔住去路,二人頭上插著黃旗,李元霸知道他們是恩公的朋友,便又掉轉馬頭。秦叔寶趁機舉槍便刺,李元霸說:“恩公不必動手。”說著,又往西跑去。沒跑多遠,齊國遠、李如珪又攔住了他,二人頭上同樣插著黃旗。李元霸再次勒馬回身,卻又碰上秦叔寶,秦叔寶又挺槍刺來,李元霸說:“恩公莫要動氣。”他把錘虛架一下,和秦叔寶戰了幾個回合,接著便朝南衝去,可又遇到插著黃旗的人攔住。他回馬轉身,又撞見秦叔寶,隻得假意再戰幾回合。李元霸在四方來回衝突,卻發現到處都是插黃旗的,心中暗自納悶:“為何恩公的朋友如此之多?”等他再次回馬時,又被秦叔寶擋住,無奈之下,隻好又跑開。
此時,秦叔寶真以為李元霸打不過自己,心中想著:“不如趁機刺死他!”於是,他東攔西阻,一直糾纏到下午時分。李元霸心中煩躁,暗自思忖:“這秦恩公也太不識趣了!我一直讓著他,他卻總是擋住我的去路。”他催馬往西衝去,見秦叔寶又在前麵,舉槍迎麵刺來。李元霸見四下無人,便喊道:“恩公,莫要再來了!”他舉起一柄錘往上一架,隻聽“當”的一聲巨響,秦叔寶那八十斤重的虎頭槍,竟被打得不知飛到何處去了。秦叔寶大驚失色,連忙下馬賠罪:“恕小將冒犯之罪!”李元霸也下馬說道:“恩公莫要驚慌,多虧恩公曾救我一家性命,這份恩情我生死難忘,怎敢傷害恩公?恩公快去把槍找回來吧。”秦叔寶向前走了幾步,才看到那杆槍被拋出去幾十步遠,他趕忙跑過去撿起,拿在手中一看,槍已彎曲得如同彎弓一般。秦叔寶把槍遞給李元霸,李元霸接過槍,用手一勒,槍便直了,而且還長出了一寸。李元霸把槍交還給秦叔寶,說道:“恩公上馬,追我出去,然後速速回瓦崗寨,切不可再出來了。”秦叔寶答應一聲,上馬追了出去,先行回到四明山。
李元霸衝到西邊,裴元慶一馬當先迎了上來。裴元慶頭上沒有插黃旗,李元霸二話不說,舉錘便打。裴元慶舉錘相迎,大聲叫道:“好家夥!”李元霸接著又連打兩錘,裴元慶連擋兩下,不禁喊道:“果然厲害!”隨後撥馬便走。李元霸大聲喊道:“好兄弟,天下還沒人能接得住我半錘,你能接連擋住我三錘,也算是條好漢,饒你一命!”說罷,李元霸一馬衝入敵營,正好碰上伍雲召、雄闊海和伍天錫,三人立刻圍攏上來與李元霸交戰。李元霸頓時大怒,揮動手中雙錘,錘與三人的兵器碰撞在一起,發出“當”的一聲巨響,三人隻覺虎口震裂,大敗而逃。可憐十八家反王的兵馬,遭遇此劫,被李元霸的雙錘打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眾反王紛紛舍命奔逃。
倒黴的楊林,事先在山後埋伏了一支人馬,打算截住反王的退路。沒想到,他遇上了裴元慶單人獨馬。裴元慶剛剛受了李元霸的氣,正無處發泄,楊林卻不識趣地大叫:“反賊休走!”上前攔住裴元慶。裴元慶頓時大怒,揮錘砸去。楊林雙手舉起囚龍棒抵擋,隻聽“豁喇”一聲,囚龍棒竟被砸成兩段,楊林虎口震裂,雙手流血,大敗而逃。此時,眾反王的敗兵又衝了過來,楊林無法退回龍舟,隻得一路敗回登州。李元霸在後麵追殺,多虧秦叔寶再次攔住,眾反王這才得以逃脫,各自回到自己的領地。
李元霸在四明山單槍匹馬,揮舞雙錘,打死各反王大將五十員,士兵更是不計其數。此後,各反王聽聞李元霸的名字,無不膽戰心驚。李元霸回到龍舟,向煬帝奏明賊兵已退,煬帝十分高興,下旨開舟繼續前行。到達揚州後,文武百官前來迎接。煬帝命令李世民和李元霸:“先去城中打掃瓊花觀,朕明日進城遊覽。”秦王李世民領旨,與趙王李元霸一同進城,徑直來到瓊花觀。李世民先到花前觀看,隻見一株樹上,中間開著一朵花,有笆鬥般大小。這花果然香氣奇異,色彩鮮豔,花底的梗上有十八片大葉,下邊有六十四片小葉。李世民和李元霸看了一會兒,便離開瓊花觀,前往新造的行宮歇息。沒想到,到了晚上,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還下起了碗口大的冰片,將一株瓊花打得花葉全無。到了天明,這裡竟成了一座冰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天,煬帝聽聞下冰片打壞了瓊花,十分惱怒。等到起駕來到瓊花觀一看,隻見隻剩一株枯木,心中更加不悅。煬帝問眾臣:“諸位愛卿,可知還有什麼可供遊覽的地方,讓朕前去觀賞?”宇文化及站出來奏道:“臣聽說金山比揚州景致更好。”煬帝聽後十分高興,便登上龍舟,吩咐前往金山遊覽。宇文化及命令家將迅速趕到瓜州,準備彩船千隻,以便在江中遊玩。這一番舉動勞民傷財,百姓們怨聲載道。
煬帝的龍舟駛出瓜州,來到江中,隻見彩船無數,心中十分歡喜。到達金山後,煬帝將龍舟停下,擺駕上山。煬帝在金山行宮內,四處眺望,隻見江山澄澈,舟船如蟻,心中十分得意。
當晚,煬帝在行宮中歇息,睡夢中,隻見父王文帝、太子楊勇、仆射伍建章,還有無數冤魂前來索命。突然,一隻金犬衝了過來,眾鬼這才紛紛退去。煬帝驚醒,原來是一場噩夢。第二天,煬帝將這個夢說給宇文化及聽,詢問吉凶。宇文化及奏道:“金犬者,婁金狗也。如今的魏國公李密,乃是婁金狗轉世。主公回到江都後,除掉此人便可。”
過了兩天,煬帝傳旨,起駕回江都。他與蕭後一同登上龍舟,進入瓜州。彩女們在岸邊牽拉著錦纜。此時,李密隨駕,騎著一匹駿馬在岸上觀看。隻見蕭後在龍舟內觀賞岸邊風景,果然有著天姿國色之貌,閉月羞花之容,李密不禁看得魂不守舍,目不轉睛。蕭後偶然抬頭,看到李密這般模樣,頓時大怒,問宮妃:“岸上騎馬的是誰?”宮妃回答:“是魏國公李密。”蕭後聽後,暗暗記在心裡。等到了江都,煬帝下令擺駕入城,進入行宮。當晚,蕭後便向煬帝奏明李密偷看之事,煬帝大怒道:“這廝無禮至極,實在可惡!”
第二天,煬帝坐朝,命令夏國公竇建德將李密綁赴法場斬首。竇建德領旨,將李密綁到西郊,限定午時處斬。此時正是辰末巳初,李密對竇建德說:“小弟與兄,情同骨肉,如今我無辜受死,兄長為何不為我保奏幾句?”竇建德說:“聖旨已下,誰敢保奏?如今事已至此,兄長不必擔憂,小弟自有相救之策。”朱燦聽說聖上要將李密處斬,心中大驚,急忙跑到法場,與竇建德商議如何救出李密。正巧瓊花太守王世充,因段達在洛陽招兵數萬,此前曾來信相邀,想反叛卻一直沒有機會。如今見李密無故受戮,心中不平。此時,煬帝恰好派他擔任催刑官,王世充手持小旗,走進法場。三人商議妥當,朱燦用刀割斷綁縛李密的繩索,將他放走。四人各自手持兵器,帶著家將,反叛逃出江都。行刑的軍士急忙通報給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聽聞大驚,立刻奏明煬帝。煬帝大怒,當即命令李世民、柴紹、李元霸前去追趕。三人領旨,離開江都後,卻並未追趕,而是徑直回太原去了。
竇建德逃到四明州,遇到故人劉黑闥,以及蔡建方、蘇定方、梁廷方。他們招集逃亡的人,連夜攻占了明州,殺死張稱金,收降了他的全部人馬。竇建德自稱夏明王,封任宗為軍師,劉黑闥為元帥,蘇定方、蔡建方、梁廷方、杜明方為大將軍,此事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王世充逃到洛陽,段達前來迎接,問道:“主公為何今日才到?”王世充將解救李密的事情說了一遍,段達十分高興。第二天,王世充自封為洛陽王,任命法嗣為軍師,段達為元帥,周甫、王林為大將,此事暫且按下不表。
朱燦逃到楚州時,恰逢高士達昏庸無道,被手下殺死,國中無主,眾人想推舉一人為王,卻沒有一個有能力、有膽識的人。一天,眾人正好遇見朱燦睡在廟中,見他身上有火光照耀,便擁立他為南陽王,此事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李密逃到黎陽,前去拜見越國公楊素。楊素原本與李密交情深厚,便留他在府中住了幾日。李密見楊素一直沒有升坐大堂,便詢問原因。楊素說:“彆提了。前幾日我升坐大堂時,看見有五個惡鬼現形,對我又扯又打,所以不敢再坐了。”李密說:“千歲今日可再去坐坐,讓我看看是什麼東西在作怪,我來除掉它。”楊素便與李密一同來到大堂,楊素剛一坐下,果然看見幾個惡鬼,青臉獠牙,對他又拉又打。李密大怒,拔出寶劍,朝著鬼砍去,鬼卻突然消失不見,寶劍卻砍在了楊素身上,楊素當場倒在地上死去。原來楊素今日命數已儘,才會被李密誤殺。楊素的兒子楊玄感見父親被殺,立刻將李密拿下,痛打一番後,裝入囚車,親自押解到朝廷,奏請處斬。
再說瓦崗寨的程咬金,這日臨朝,對眾人說:“我這皇帝當得實在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深夜還不能休息,何必如此呢!如今我不想做皇帝了!”說著,他便摘下頭上的金冠,脫下身上的龍袍,走下皇位,大聲喊道:“誰願意做皇帝,就上來,我讓給他!”眾將紛紛問道:“主公為何突然如此?”程咬金又喊道:“我是真的不想做了!”徐茂公暗自思忖:“他原本就隻有三年的皇帝運,如今運氣已經用儘了。軍中不可無主,這可如何是好?”他屈指一算,然後對各位將軍說道:“有一位真主即將到來。”這位真主究竟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