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歎道:
堪歎人生似夢中,爭名奪利鬨烘烘。
驀聽雞聲驚報曉,算來萬事一場空。
正說著,隻見一個人走上前來,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禮,自我介紹道:“小人是本村的裡長。相州節度都院劉大老爺發了公文到縣裡,各地的武童都要去相州參加考試,考過了才能上京應試。我特意來通知嶽大爺和各位小爺。剛才見你們在這兒練習武藝,沒敢貿然打擾,所以躲在樹林裡觀望,絕不是什麼壞人。”嶽飛點頭道:“我知道了。”裡長又客套幾句,便告辭離去。
第二天,嶽飛騎馬來到內黃縣衙門。門吏進去通報後,知縣傳話說:“請進來相見。”門吏忙出來將嶽飛迎進內衙。嶽飛見到嶽父李春,行過禮後說道:“小婿準備前往相州參加院考,特來向您拜彆。我還有個結義兄弟也想參加考試,隻是他之前沒參加小考,想請嶽父幫忙把他的名字添到名冊裡,附冊送考。”
李春爽快地答應下來:“既然是你的義弟,叫什麼名字?我馬上讓人補上。”嶽飛說:“他叫牛皋。”李春吩咐隨從記下補上,又道:“賢婿去相州,我寫封信你帶著。”說著,一麵讓人在衙中準備酒席招待嶽飛,一麵走進書房,寫好信封好,出來交給嶽飛,“我有個同年在相州做湯陰縣令,叫徐仁,這人正直清廉,很有名聲,連都院大人都敬重他。你把這封信給他看,補考的事情就能好辦些。”
嶽飛接過信收好,拜謝嶽父後離開。回到家中,他對幾位員外說:“我剛才去縣裡,把牛兄弟的名字補上了。明天是個吉日,正好出發。”員外們紛紛點頭同意。眾人各自回家收拾行李、備好馬匹,第二天都到王員外莊上集合。五位兄弟一一拜彆父母,上馬啟程,朝著相州進發。
一路上,他們白天趕路,晚上歇宿,說說笑笑,好不熱鬨。隻有嶽飛心中暗自感慨:“我本是湯陰人,卻漂泊在外。”想到此處,不禁潸然淚下。
沒過幾天,一行人便到了相州。他們進了南門,沒走多遠,就看到不少客店。嶽飛抬頭一看,一家店門掛著“江振子安寓客商”的招牌,店內看起來乾淨整潔,五人便下馬走進店裡。店主江振子見有客人來,連忙熱情迎接,招呼小二把行李搬上樓,又讓人把馬牽到後院喂料,自己則陪著五人坐下喝茶。一番寒暄,問明姓名來曆後,江振子立刻準備接風酒飯。
嶽飛問:“現在是什麼時辰了?”江振子回答:“晌午了。”嶽飛皺著眉頭,有些發愁:“這可怎麼辦,隻能明天再去了。”江振子好奇地問:“不知大爺急著要去哪兒?”嶽飛解釋:“我有封信要送到縣裡。”江振子連忙說:“要是去縣裡,時間還早著呢!咱們這位縣主徐仁老爺,在這兒當了九年官,清正廉潔,兩袖清風,愛民如子。好幾次要升官調走,都被百姓們攔著不讓走。縣老爺每天坐堂審案,都要到深夜才退堂,現在去完全來得及。”
嶽飛又問:“離這兒到縣衙有多遠?”江振子指著方向說:“不遠!出了店門往東,再轉南,看到的那座衙門就是。”嶽飛聽後,回房打開箱子取了信,鎖好房門,便和兄弟們一起朝著縣衙走去。
卻說這湯陰縣主徐仁,前一晚做了個奇怪的夢。這天升堂理事時,他問左右:“本縣昨晚做了個夢,心裡慌得很,你們誰會解夢?”一個外號“百曉”的書吏上前說:“小人最會解夢!不知老爺夢見了什麼?”徐仁說:“我昨夜三更,夢見五隻毛色各異的老虎飛進大堂,直朝我撲過來,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也不知是吉是凶?”
百曉一聽,趕忙說:“恭喜老爺!從前周文王夢見飛熊入帳,後來在渭水遇到薑子牙……”話還沒說完,徐仁猛地一拍桌子,大怒道:“你這混帳!胡說八道!我怎能和聖賢君王相比?真是可惡!”百曉被罵得啞口無言,灰溜溜地站到一邊。
就在這時,門役來報:“內黃縣有五位武士,說帶著李縣主的信求見。”徐仁吩咐:“請他們進來。”五人進了公堂,行過禮後呈上書信。徐仁接過信看了看,又打量眼前五人,見他們個個氣宇軒昂,心中暗想:“昨晚那個夢,難道應在他們身上?”便問:“你們住在哪兒?”嶽飛答道:“我們在南門內的江振子店裡住下了。”徐仁說:“這樣,你們先回店裡。都院大人的中軍官洪先和我有些交情,我派人去請他照應,你們明天去轅門等候考試。”五人謝過縣主,離開縣衙返回客店。
第二天一早,五人來到轅門拜見中軍洪先。嶽飛上前恭敬地說:“嶽飛等五人想請大老爺檢驗弓馬技藝,還望您幫忙引見。”洪先聽了,轉頭問家將:“他們按規矩送東西了嗎?”家將回稟:“沒有。”嶽飛一聽,連忙解釋:“我們不知道這裡的規矩,沒來得及準備,等回去讓人送來。”洪先冷冷地說:“嶽飛,今天大老爺不考弓馬,你們過三天再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無奈之下,嶽飛隻好答應,和兄弟們上馬返回客店。正商量著怎麼辦,隻見徐縣主坐著四人抬的暖轎,在衙役們的簇擁下過來了。五人趕忙下馬,站在路邊等候。徐仁在轎中看到他們,吩咐停轎,問道:“我正要去找洪中軍,托他關照你們考試的事,沒想到你們這麼快就回來了,考得怎麼樣?”嶽飛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那中軍因為我們沒送禮,就讓我們過三天再去。”
徐仁一聽,氣憤地說:“簡直胡說!難道沒了他就不能考試了?你們跟我來!”五人立即上馬,跟著徐縣主來到轅門,遞上手本。傳宣官出來喊道:“傳湯陰縣進見!”兩旁衙役齊聲吆喝。徐仁進了角門,沿著側邊走到大堂,跪下拜見。劉都院說:“請起。”徐仁起身行禮,說道:“大人,現有大名府內黃縣五名武生,想請大人考試他們的弓馬技藝。”劉都院隨即吩咐:“傳他們進來。”
旗牌官領命,將五人帶到殿前跪下。劉都院見五人身材魁梧、英氣勃勃,心中十分歡喜。這時,中軍洪先走上前來稟道:“這五人的弓馬水平很一般,我已經見過了,讓他們回去好好練習,下次再考,怎麼又來打擾大人?”徐仁趕忙上前解釋:“這是因為他們沒給中軍送禮,所以他才這麼說。這些武生三年才盼來一次考試機會,還望大人成全!”
洪先卻不依不饒:“我早上明明看他們武藝平常,怎麼反說我撒謊?要是不信,敢不敢和我比試武藝?”嶽飛毫不畏懼,上前稟道:“隻要大人下令,比試又有何妨!”劉都院聽了眾人的話,點頭道:“也罷,就命你二人比試武藝,讓本都院看看!”
洪先與嶽飛領命走下台階,在甬道上各自站定位置,擺開架勢。洪先大聲吩咐家人取來一柄三股托天叉,他雙手緊握叉柄,將叉在身前舞動,叉上的鐵環碰撞出“索郎郎”的聲響,隨後猛地向前一刺,擺出“餓虎擒羊”的凶狠招式,同時大聲叫囂:“嶽飛,你敢接招嗎?”
嶽飛不慌不忙,從容地拿起瀝泉槍,槍尖微微上揚,擺出“丹鳳朝天”的防禦架勢。隻見槍影晃動,如雪花紛飛,寒意逼人,他沉聲道:“得罪了!”洪先一心想一叉將嶽飛置於死地,舉起叉便朝著嶽飛的頭頂狠狠劈下。嶽飛頭微微一側,輕鬆躲過這淩厲的一擊,心中暗自思忖:“我與他並無深仇大恨,何必取他性命。”
洪先見一擊未中,緊接著又將叉朝嶽飛的麵門刺來。嶽飛低頭俯身,側身閃過,隨後拖著槍佯裝敗退,向後撤步。洪先誤以為嶽飛不敵,麵露得意,大步追趕,瞅準時機,對著嶽飛的後背用力一叉。千鈞一發之際,嶽飛猛然轉身,將瀝泉槍向上一抬,精準地隔開洪先的叉,順勢倒轉槍杆,在洪先的背上輕輕一推。洪先站立不穩,“撲”的一聲,重重地摔倒在地,手中的叉也甩到了一旁。
廳上廳下眾人見狀,齊聲喝彩:“好厲害的武藝!”劉都院臉色陰沉,怒氣衝衝地喚洪先上前,怒斥道:“就你這點本事,如何能勝任中軍官!”隨即命令左右:“把他趕出轅門!”左右衙役得令,將滿臉羞愧的洪先趕下台階,洪先狼狽不堪,抱頭鼠竄而去。
趕走洪先後,劉都院命徐知縣帶著五位武生前往箭廳比試箭術。湯懷、張顯、王貴、牛皋四人依次展示箭法後,輪到嶽飛。隻見他拉弓搭箭,動作行雲流水,射出的箭支支命中靶心,比其他四人更為出色。劉都院見狀,頗為讚賞,問道:“你祖居是在內黃縣嗎?”
嶽飛恭敬地行禮答道:“小人本是湯陰縣孝弟裡永和鄉人,出生僅三日,家中便遭遇洪水,所有家產都被洪水衝走。當時,老母親抱著我躲在花缸中,在水麵上漂流,最後漂至內黃縣,幸得恩公王明收留撫養,這才在此定居。後來又承蒙先義父周侗教導,才習得一身武藝。如今隻求大人能賜予通關文牒,讓小人能進京應試。若能考取功名,日後定能重返故裡。”
劉節度聽聞,麵露喜色:“原來是周師父的高徒,難怪武藝如此出眾。我早聽說令師文武雙全,朝廷多次派人請他入朝為官,他都婉言謝絕。如今令師已故,實在令人惋惜!你且回去準備,我會派人送信進京,為你打點功名之事。”接著,他又對徐仁說道:“這個年輕人日後必成大器,你回縣衙後,仔細查查嶽家舊時的產業,待查清楚,我出資為他重建房屋,讓他回歸故土。”徐知縣領命,嶽飛等人紛紛跪地叩謝。
出了轅門,五人跟隨徐縣主返回縣衙。徐縣主設宴款待,並對嶽飛說:“我會在這裡為你準備好房屋,你回家接令堂來此居住吧。”嶽飛再三道謝。當天,五人回到客店,結清飯錢。第二天,他們告彆店主,一路騎馬回到內黃縣,各自返回家中。
嶽飛將劉都院和徐縣主的關照告知母親,嶽安人欣喜萬分,開始收拾行李。其他兄弟也把嶽飛歸宗之事告訴了各自的父親,三位員外聽聞後,心中滿是不舍。第二天,三位員外正在王員外莊上商議此事,嶽飛前來拜訪。他向眾人行禮後,將歸宗的事情詳細說明。王員外聽後,不禁潸然淚下,拉著嶽飛的手說:“鵬舉,你在這裡,孩子們能相互學習成長,而且你義父臨終前也囑咐過,孩子們跟著你才能成就功名。如今你要歸宗,我實在舍不得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嶽飛也紅了眼眶,說道:“小侄是因為劉大人的恩情難卻,不得不從。其實小侄也舍不得各位老伯和兄弟們,實在是身不由己。”張員外突然說道:“我有個主意,能讓你們永遠不分開。我攢下這份家業,沒有太多子女,隻求孩子能考取功名,為祖宗爭光。我的想法是,留下兩房管家打理田產,其餘財物都收拾好,和嶽賢侄一起遷往湯陰,你們覺得如何?”眾人紛紛讚同:“此計甚好,我們都遷過去!”
嶽飛連忙推辭:“這怎麼使得,老叔您家大業大,還有這麼多人口,為了我舉家搬遷,實在不是小事,還請您再考慮考慮。”但眾員外心意已決,堅持要一同前往。嶽飛無奈,隻好回家告知母親,嶽安人說:“我再去和各位夫人商量商量。”牛皋在一旁大聲說道:“不用商量,我肯定要和大哥一起去!”嶽安人笑道:“賢侄母子既然在這裡,自然是一同前往。”
第二天,嶽飛告彆母親,騎馬進城拜見嶽父。到了縣衙,門吏通報後,李縣主命人將他請進後堂。兩人行過禮,坐下喝茶,李縣主詢問起相州考試的經過。嶽飛將在湯陰拜見縣主、中軍索賄、與洪先比試,以及劉都院和徐縣主的關照之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最後感激地說:“這一切都是嶽父大人提攜,今日特來拜謝。”
李縣主感慨道:“難得劉公如此重情重義。你歸宗是大事,不過我有句話,你速速回去告訴令堂。”嶽飛連忙點頭應是。這一番話,又將引出一段新的故事。
金屋笙歌偕鳳卜,洞房花燭喜乘龍。
李縣主究竟說了什麼?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