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歎曰:
胡笳羯鼓透重關,千裡紛騰起堠煙。
揉掀風浪奸臣舌,斷送黃河反掌間。
晝暗狐狸誇得勢,天陰魑魅自恃權。
不圖百世流芳久,那愁遺臭萬千年。
高宗將張邦昌貶為平民後,下旨命嶽飛率領一千士兵出城平定牛皋等人的“叛亂”。嶽飛拜彆皇帝,披上戰甲,翻身上馬,帶著張保、王橫來到教場,精心挑選了一千名精銳士卒,隨後出城,過了吊橋。
湯懷、牛皋等人遠遠望見嶽飛,紛紛大聲喊道:“嶽大哥來了!”眾人急忙下馬,上前熱情問候:“大哥,一向可好?”不料,嶽飛卻一臉怒容,厲聲喝道:“誰是你們大哥!我奉聖上旨意,特來將你們捉拿治罪!”
眾人聽了,沒有絲毫反抗之意,反而說道:“不必勞煩大哥動手,我們自己綁了,任憑大哥帶我們去見皇上,接受處罰!”於是,眾人紛紛自行捆綁,他們的部下也全部投降,在城外紮下營寨,等候朝廷發落。
很快,探子將消息傳回朝廷,稟報道:“嶽飛出城後,那夥人竟不戰而降,全部自綁。”沒過多久,嶽飛來到午門,進殿向高宗奏道:“逆賊已全部綁在午門外,等候陛下發落。”高宗道:“把他們押進來,朕要親自審問。”
武士們隨即將湯懷、牛皋等八人押進午門,眾人拜伏在金階之下。湯懷上前奏道:“小人等並非有意謀反。當初與嶽飛一同在武場槍挑小梁王,卻未能獲得功名。回鄉後又遭遇災荒,物價飛漲,連糊口都成了難題,無奈之下才落草為寇。況且當時國家無主,文武百官都無處效力,更何況我們這些小人物?如今聽聞張邦昌陷害忠良,為救嶽飛大哥,才興兵前來。如今見大哥平安無事,我們甘願伏法。隻求陛下恢複嶽飛官職,小人等就算被斬首,也能保全忠義之名。”
高宗聽了這番話,深受感動,不禁流下眼淚:“你們真是義士啊!”隨即傳旨為眾人鬆綁,將他們都封為副總製,又封嶽飛為副元帥,收編了所有降兵。眾人謝恩後退出朝堂。朝廷隨即開始整頓軍隊,調撥十萬大軍,籌備糧草,隻等副元帥嶽飛率軍出征。嶽飛等人領命,帶著十萬大軍,拜彆高宗,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另一邊,大金四太子兀術親率三十萬大軍,一路殺到黃河邊。這日,金兵探子渡過黃河偵察後回來稟報:“河對岸防備森嚴,宋軍擺著威力巨大的火炮鎮守,我們根本無法渡河!”兀術聽後,心中憂慮不已。
此時,已投降金國、被封為魯王的劉豫,正坐在船中。他望著其他船隻上光彩奪目的旗幡,心中疑惑,便問身旁的金兵:“為何我的船上旗幡看起來如此黯淡無光?”金兵回答:“隻有北國親王的船隻,才能懸掛那樣的旗幟。”劉豫又問:“是那珍珠寶篆雲幡嗎?”金兵答道:“正是。”
劉豫沉思片刻,吩咐道:“準備一艘小快船。”上船後,他徑直前往兀術的水寨。金兵平章向兀術稟報:“劉豫求見。”兀術下令:“宣他進來。”劉豫上船後,拜見兀術。兀術問道:“你找本王何事?”劉豫奏道:“多謝狼主恩典,賜臣王位。但臣沒有珍珠篆雲旗,難以樹立威嚴。懇請狼主賜臣一麵寶幡,以免其他邦國的兵將輕視於我。”
兀術聽了,勃然大怒:“你有何功勞,竟敢索要本王的寶幡?”劉豫趕忙說道:“主公若賜臣寶幡,我們即刻就能渡過黃河!”兀術權衡一番,說道:“既然如此,便賜給你吧!”劉豫謝恩後,乘坐小船回到自己的船上,立即升起寶幡。
沒過多久,金國的保駕大臣們遠遠望見寶幡,以為兀術出了水寨,紛紛乘船前來護駕。劉豫走到船頭,大聲說道:“各位大臣,這不是狼主的龍船,這寶幡是狼主賜給我的!”眾人聽了,默默退去,隨後一同去見兀術,啟奏道:“寶幡是狼主的旗號,為何賜給劉豫?”兀術解釋道:“劉豫說有了寶幡,就能立刻渡過黃河,所以本王才賜給他。”眾平章這才明白緣由,各自散去。
劉豫坐在船上,心中犯起了嘀咕:“雖然有了寶幡,可這黃河到底怎麼渡過去呢?”思來想去,他突然眼前一亮:“有辦法了!”他換上便裝,乘坐快船,朝著黃河對岸駛去。也許是運氣使然,他遠遠望見了兩淮節度使曹榮的旗號,連忙讓船靠岸。
岸邊的士兵喝問道:“什麼人的船?”劉豫喊道:“麻煩通報元帥,說有個叫劉豫的,有機密要事相商,在外麵等候。”士兵進營稟報後,曹榮心想:“劉豫親自前來,不知所為何事?”他急忙來到水邊查看,果然是劉豫。
劉豫趕忙上岸,對曹榮連連道謝:“多虧恩兄當年救命,一直未能報答,心中甚是掛念。”曹榮問道:“親家在金國過得如何?”劉豫得意地說:“我在金國被封為魯王,十分榮耀。今日前來,是想勸恩兄一同歸降金國,共享榮華富貴,不知意下如何?”曹榮稍加思索,便說道:“既然金國重視賢才,我歸降便是。”劉豫一拍胸脯:“兄若肯去,王位的事包在我身上!”曹榮說:“要降就定在明晚,趁張所在汴梁、嶽飛還未回防,我將黃河獻給金國,作為進見之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豫辭彆曹榮,回到北岸,麵見兀術。兀術宣他上船,劉豫奏道:“承蒙狼主賜下寶幡,臣過河探查時,遇見了兒女親家曹榮。臣向他講述了狼主的寬宏仁德、敬賢禮士,曹榮聽後,約定明晚獻出黃河,歸順狼主,特來向狼主稟報。”
兀術心中暗想:“這曹榮聽了幾句話就叛國,也是個奸臣。”於是對劉豫說:“你先回船,本王明日就去奪取黃河!”劉豫領命退下。兀術感慨道:“康王手下儘是些奸臣、賣國之徒,這樣的宋朝如何守得住江山?”隨即與軍師哈迷蚩商議作戰計劃,準備明日行動。
很快,一天過去了。第二天午後,兀術下令大軍緩緩出發,由劉豫在前麵引路。臨近黃昏時,船隊抵達對岸。曹榮早已在此等候,見兀術上岸,立刻跪地迎接:“臣曹榮接駕!願狼主千歲千千歲!”哈迷蚩在一旁說道:“主公可封他王位。”兀術當即封曹榮為趙王,曹榮謝恩。
兀術吩咐牽馬過來,翻身上馬,命令劉豫、曹榮留守岸邊,料理船隻,自己則提著大斧,率軍向前推進。附近各營宋軍得知曹榮投降,頓時驚慌失措,紛紛四散逃命。
再說說吉青,自從嶽飛進京後,他謹記嶽飛的叮囑,一連幾天滴酒未沾。這天,兀術派了幾個探子,扮成漁民模樣,渡過黃河打探消息,結果被嶽飛營中的士兵抓獲。吉青嚴加拷問,得知實情後,將探子押解到大營。元帥大喜,賞賜了十壇酒、十隻羊來犒勞眾人。
吉青見狀,說道:“元帥賞賜,我就破戒一次,明日一定不再喝了!”於是,他一杯接一杯,越喝越醉,還不停地嚷著要酒。這時,士兵慌慌張張跑來報告:“兀術已經渡過黃河,快到營前了,趕緊撤退吧!”
吉青醉眼蒙矓,大聲嗬斥道:“胡說!大哥讓我守住河口,我能往哪逃?快把我的盔甲拿來,我去迎戰!”吉青向來行事魯莽,又喝得酩酊大醉,根本沒把金兵的厲害放在眼裡。家將拿來衣甲,他胡亂穿戴一番,騎上馬後搖搖晃晃,提著狼牙棒,迎著金兵而去。而前方,正是氣勢洶洶的兀術……
兀術看著醉眼朦朧、搖搖晃晃衝來的吉青,眉頭微皺,不屑地說道:“不過是個醉漢,此刻砍了他,世人定會說我欺負酒鬼,讓他死不瞑目。”於是高聲喊道:“南蠻,某家今日饒你性命!等你酒醒了,再來與我一決高下!”說罷,撥轉馬頭,準備離開。
吉青哪裡肯罷休,拍馬追了上去,大聲罵道:“呔!狗賊!快快留下腦袋,否則休想離開!”說罷,舉起狼牙棒,朝著兀術狠狠砸去。兀術見狀,怒火中燒:“這酒鬼自己找死,可彆怪我!”他猛地勒轉馬頭,掄起大斧,迎擊吉青。
隻聽“當”的一聲巨響,吉青手中的狼牙棒與兀術的大斧相撞,巨大的衝擊力震得他雙臂發麻,幾乎握不住兵器。吉青暗叫不好,慌忙低下頭,隻聽“霎”的一聲,頭上的頭盔已被削落。他不敢再戰,撥轉馬頭,落荒而逃。那八百名嶽家軍,皆是嶽飛精心挑選的精銳,雖處境危急,卻毫不慌亂,緊緊跟在吉青身後撤退。
兀術拍馬緊追不舍,一連轉過幾個彎道,吉青的身影突然消失不見。他回頭一看,自己的番兵早已被遠遠甩在後麵,一個人影也瞧不見。此時正值半夜三更,夜色如墨,伸手不見五指。兀術正猶豫是否回馬,忽聽得吉青的叫罵聲從前方林子中傳來:“兀術!你還想逃到哪裡去?快拿命來!”
兀術怒不可遏,咬牙切齒道:“難道我還怕了你不成!”他猛夾馬腹,朝著聲音的方向追去。吉青見他追來,並不迎戰,再次撥馬逃跑。就這樣,吉青在前邊跑,兀術在後麵追,直把兀術氣得火冒三丈。他單人獨馬,一路追出二十多裡,沿途儘是狹窄小路,轉眼間,吉青又沒了蹤影。
兀術一人一馬,在黑暗中四處打轉,好不容易尋到出路時,天已大亮。他匆匆走上大路,隻見前方有一個村莊,樹木鬱鬱蔥蔥,高大參天。莊內人家的房屋皆是竹籬茅舍,透著一股寧靜幽雅的氣息。
兀術下了馬,見一戶人家的籬門半開著,便將馬拴在門前樹上,走進中堂坐下,高聲問道:“有人在家嗎?”不多時,屋內走出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她拄著拐杖,顫巍巍地問道:“是誰啊?”
兀術連忙站起身,說道:“老人家,我是來問路的。你家可有男子在,能否叫他出來一趟?”老婆婆上下打量著他,警惕地問:“你這打扮,是何人?要往哪裡去?”兀術傲然道:“我乃大金國殿下四太子!”
兀術話還沒說完,老婆婆突然舉起拐杖,照著他的頭便打。兀術見她是個上了年紀的婦人,本不想與她計較,連忙避讓道:“老人家,你這是為何?打人也得說個緣由!”
老婆婆邊打邊哭,聲音淒厲:“我八十多歲了,就這麼一個兒子,指望著他養老送終,卻被你這賊子害了性命!我如今孤苦伶仃,無依無靠,今日見了殺子仇人,還留著這條老命做什麼,不如跟你拚了!”說著,又舉起拐杖,拚命朝兀術身上亂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兀術被打得有些狼狽,連忙抓住拐杖,勸道:“老媽媽,你先住手!你且說說,你兒子是誰?說不定不是我害的,咱們把事情說清楚。”老婆婆打累了,停下手中的拐杖,哽咽著說:“我的兒子叫李若水,不是你這賊子害的嗎?”說完,又嗚嗚咽咽地痛哭起來。
兀術一聽“李若水”這個名字,心中也不禁一陣傷感。正說著,忽聽門外一陣喧鬨,隻見哈迷蚩急匆匆走進來,說道:“主公,你一夜未歸,臣擔心不已,率領眾軍四處尋找!若不是看到主公的馬拴在門外,還真不知你在此處。請主公速速回營,各位王爺都在焦急等待。”
兀術便將追趕吉青迷路至此的經過說了一遍,又指著李母對哈迷蚩說:“這便是李若水的母親,快來拜見。”哈迷蚩上前恭敬行禮。兀術接著對李母說:“這是我的軍師,你兒子儘忠而死,是他將屍骨妥善收存。我讓他取來歸還於你,你可擇地安葬。”說罷,命人取來五百兩白銀,送給李母作為養老之資;又取來一麵令旗,插在門首,嚴令金國士兵不得前來騷擾。哈迷蚩領命,一一照辦。
兀術向李母告辭,出門上馬,哈迷蚩和眾軍士跟在後麵,取道回營。
再說副元帥嶽飛,率領十萬大軍,一路急行,眼看就要抵達皇陵。嶽飛當即下令,讓三軍悄悄紮下營盤,叮囑眾人切勿驚擾先王英靈。隨後,嶽飛親自來到皇陵,恭敬地行朝見之禮。禮畢,他仔細察看皇陵四周山勢,心中暗自思量:“此處地勢險要,真是個設伏的絕佳之地!要是能將番兵引到這裡,定能殺得他們片甲不留,讓他們不敢再輕視我大宋!”
嶽飛一邊思索破敵之策,一邊返回營中。此時,吉青帶著八百兒郎,一路潰敗而來。天色大亮時,他們來到皇陵前,見有營盤駐紮,吉青便向守營軍士問道:“這是誰的營寨?”軍士回答:“是嶽元帥的營盤。你是哪路人馬,打聽這個做什麼?”吉青連忙說:“麻煩通報一聲,就說吉青求見元帥。”
軍士進營稟報:“啟稟帥爺,營門外有位吉青將軍求見。”嶽飛一聽,心中一沉:“吉青此時前來,黃河怕是已失!”隨即傳令讓吉青進營。
吉青進營後,向嶽飛行禮參見。嶽飛麵色凝重,問道:“你此番前來,莫不是黃河失守了?定是你貪杯醉酒,不聽我言!”吉青急忙分辨:“元帥,此事與我無關,是兩淮節度使曹榮獻了黃河!”嶽飛又問:“那你為何這般狼狽?”吉青苦著臉說:“末將與兀術交戰,沒想到那蠻子武藝高強,一斧削掉了末將的頭盔,幸虧沒傷到腦袋,不然就性命難保了!”
一旁的牛皋見狀,忍不住笑道:“我說怎麼蓬頭垢麵的,活像個海鬼!”嶽飛瞪了牛皋一眼,正色道:“休得胡言!我命你即刻前去,將兀術引到此處,將功贖罪;若引不來,就彆來見我!”吉青領命,獨自一人出營上馬,踏上了尋找兀術的路。這正是:老虎口中挖脆骨,青龍項下探明珠。
吉青能否成功引兀術前來?嶽飛又將如何利用愛華山的地形破敵?後事究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