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說楔子敷陳大義 借名流隱括全文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一回 說楔子敷陳大義 借名流隱括全文

第一回 說楔子敷陳大義 借名流隱括全文(1 / 1)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複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據,費儘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首詞,說的雖是老生常談,卻道儘了人生真諦——功名富貴不過是身外之物,可世人一旦被功名誘惑,便不惜舍命追逐,即便到手,往往又覺索然無味。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真正看透這一切?

不過,元朝末年倒是出了個灑脫磊落之人,名叫王冕,家住諸暨縣鄉村。他七歲喪父,家中全靠母親做針線活維持生計。母親含辛茹苦供他讀了三年書,待王冕十歲時,家中實在難以為繼。母親將他喚到跟前,無奈地說:“兒啊,不是娘想耽誤你,自打你父親走後,家裡隻出不進。這年頭收成不好,柴米又貴,能典當變賣的都處理了。就靠娘給人做針線掙的錢,實在供不起你讀書了。沒辦法,隻能把你送到隔壁秦家放牛,每月能掙幾錢銀子,還能有口現成飯吃,明天就去吧。”王冕懂事地說:“娘說得在理,我在學堂坐著也悶,放牛還自在些。要是想讀書,照樣能帶幾本書去看。”母子倆當晚便敲定了此事。

第二天,母親帶著王冕來到隔壁秦老家。秦老留他們吃了早飯,牽出一頭水牛交給王冕,指著門外說:“出了大門往前走,不遠就是七柳湖。湖邊綠草如茵,是放牛的好地方,還有許多合抱粗的垂楊樹,特彆陰涼。牛要是渴了,就在湖邊飲水。小哥,你就在這附近活動。我每天管兩餐小菜飯,早上還會給你兩個錢買點心。做事勤快點,彆嫌我招待不周。”王冕母親連聲道謝後要回家,王冕送出門,母親一邊替他整理衣服,一邊叮囑:“在這兒要小心,彆惹事,早出晚歸,省得娘惦記。”王冕點頭答應,看著母親含淚離去。

從此,王冕開始在秦家放牛。每天黃昏,他就回家陪母親休息。要是秦家煮了醃魚臘肉給他吃,他總會用荷葉包一塊帶回家給母親。平日裡的點心錢,他也舍不得花,攢上一兩個月,就抽空跑到村學堂,向那些賣書的人買幾本舊書。每天把牛拴好,就坐在柳蔭下讀書。

一晃三四年過去了,王冕讀書漸有所悟。一天,正值黃梅時節,天氣悶熱。放牛累了的王冕坐在綠草地上休息。不一會兒,烏雲密布,一陣大雨傾盆而下。雨過天晴,黑雲邊緣鑲著白雲,漸漸散去,陽光灑在湖麵上,將湖水染得通紅。湖邊的山巒,青一塊紫一塊,色彩分明。被雨水衝刷過的樹枝,愈發翠綠。湖裡的荷花,花苞上清水欲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景致美不勝收。

王冕看得入神,心想:“古人說‘人在圖畫中’,果然如此!可惜這裡沒有畫工,能把這荷花畫下來多好!”繼而又想:“天下哪有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個兒畫幾筆?”正琢磨著,隻見一個壯漢挑著食盒,手裡提著酒,食盒上掛著氈條,走到柳樹下。他鋪開氈條,打開食盒。這時,又走來三個人,頭戴方巾,一個穿著寶藍色夾紗長衫,另外兩人穿著黑色長衫,都是四五十歲的模樣,手搖白紙扇,慢悠悠地走來。穿寶藍長衫的胖子請穿黑色長衫的胡子坐在上座,瘦子坐在對麵,胖子自己則坐在下首斟酒。

幾人吃喝間,胖子開口道:“危老先生回來了,新買的宅子比京裡鐘樓街的房子還大,值兩千兩銀子。房主人聽說老先生要買,特意讓了幾十兩銀子,就圖個好名聲。上月初十搬家,縣令大人都親自登門祝賀,還留著喝酒喝到後半夜,街上誰不敬重!”瘦子接話:“縣令是壬午年的舉人,本就是危老先生的門生,來祝賀也是應該的。”胖子又說:“我親家也是危老先生的門生,如今在河南做知縣。前陣子我女婿回家,帶了二斤乾鹿肉,這盤就是。等女婿再去,我托親家寫封信,讓他去拜見危老先生。要是老先生肯下鄉回拜,咱們田地裡的莊稼,也能少被那些鄉戶的驢、豬糟蹋。”瘦子感慨:“危老先生算得上是大學問家了。”胡子說:“聽說老先生出京時,皇上親自送到城外,還拉著手走了十幾步,老先生再三行禮告辭,才上轎離開。看這架勢,說不定要升官了!”三人你一言我一語,聊得沒完沒了。

天色漸晚,王冕牽起牛回家。從那以後,他攢下的錢不再買書,而是托人從城裡買來胭脂鉛粉,開始學畫荷花。起初畫得不好,但堅持三個月後,筆下的荷花栩栩如生,仿佛從湖裡長出來、或是剛摘下來貼在紙上的一般。鄉裡人見他畫得好,紛紛掏錢購買。王冕用賣畫的錢給母親買好東西,儘孝膝前。他的名聲一傳十、十傳百,諸暨全縣都知道有個擅長畫沒骨花卉的高手,找他買畫的人絡繹不絕。

到了十七八歲,王冕不再給秦家放牛。他每日作畫、讀書,生活漸漸寬裕,母親也跟著安心。王冕天賦異稟,不到二十歲,天文地理、經史學問無一不通。但他性格清高,既不追求官爵,也不熱衷結交朋友,常常閉門苦讀。他在楚辭圖上看到屈原的衣冠,便仿照自製了一頂高帽、一件寬衣。每逢風和日麗,就駕著牛車,載著母親,頭戴高帽、身穿寬衣,揮著鞭子,唱著歌,在鄉村、鎮上、湖邊四處遊玩。即便引來一群孩子嬉笑圍觀,他也毫不在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隔壁的秦老雖是農民,卻十分賞識王冕。因從小看著他長大,深知這孩子不俗,平日裡對他敬重有加,常邀他到草堂聊天。一天,兩人正說著話,門外走進一個頭戴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的人。秦老趕忙起身迎接,行禮後請他坐下。此人姓翟,是縣裡的頭役兼買辦,因秦老的兒子秦大漢拜他做乾爹,所以時常下鄉走動。

秦老連忙吩咐兒子準備好茶飯,殺雞煮肉招待,還想讓王冕作陪。相互介紹後,翟買辦問:“這位王相公,就是那個會畫沒骨花的?”秦老答:“正是。親家,你怎麼知道的?”翟買辦說:“縣裡誰不知道啊!前幾天縣令吩咐,要準備二十四副花卉冊頁送給上司,這事交給了我。我早聽說王相公的大名,所以特意來找你。今天有幸碰見,還請王相公務必費心畫一畫,我半個月後來取。到時候老爺肯定還有潤筆費,一並送來。”在秦老的再三勸說下,王冕不好推辭,隻得答應下來。回家後,他用心畫了二十四幅花卉,還題上詩。

翟買辦向縣令時仁稟報後,時仁拿出二十四兩銀子。可翟買辦克扣了一半,隻給王冕送了十二兩,便取走冊頁。時仁又置辦了些禮物,拿去送給危素,權當問候。危素收到禮物,對這本冊頁愛不釋手,第二天就擺了宴席,請時知縣來家中致謝。

兩人寒暄過後,酒過幾巡,危素問:“前日承蒙你送的冊頁花卉,是古人的作品,還是今人畫的?”時知縣不敢隱瞞,如實說:“這是學生治下一個鄉下農民畫的,叫王冕,年紀不大,估計剛學畫不久,入不了老師的眼。”危素感歎:“我離開家鄉太久,竟不知有這般賢才,實在慚愧!此人不僅有才,見識也遠超常人,將來成就不在你我之下。不知你能否約他來見個麵?”時知縣忙說:“這有何難!學生回去就派人請他,他得知老師賞識,肯定樂意前來。”

時知縣回到衙門,派翟買辦拿著自己的名帖去請王冕。翟買辦趕到秦老家,把事情一五一十說了。王冕卻笑著拒絕:“有勞您回複縣主老爺,就說我一介農夫,不敢拜見,這帖子也不敢收。”翟買辦頓時變了臉色:“老爺發帖子請人,誰敢不去?這事還是我關照你的,不然老爺怎麼知道你會畫畫?按理說,見過老爺還得好好謝我!你倒好,連杯茶都不招待,還推三阻四,這像話嗎?我怎麼回覆老爺?難道一縣之主,還叫不動一個百姓?”

王冕解釋:“您有所不知,要是老爺拿傳票傳我,我不敢不去。可如今是發帖子相請,本就是不強求的意思,我不想去,老爺應該能理解。”翟買辦氣道:“傳票叫你去就去,帖子請反而不去,這不是不識抬舉嗎?”秦老也在一旁勸:“王相公,老爺好意相邀,你就走一趟吧。自古說‘滅門的知縣’,彆和他較勁。”王冕搖頭:“秦老爺,您知道我一向的性子。沒聽過段乾木、泄柳的故事嗎?我是真不願去。”翟買辦急得直跳腳:“你這不是為難我嗎?讓我拿什麼話回老爺?”

秦老想了個折中的辦法:“親家回縣裡,彆說王相公不肯,就說他抱病在家,過兩天好了就去。”翟買辦還不依:“說生病,得要四鄰簽字畫押證明!”幾人爭論半天,秦老留翟買辦吃了晚飯,又偷偷讓王冕向母親要了三錢二分銀子,送給翟買辦當跑腿費,這事才算暫時平息。

時知縣主意既定,次日一早便召集轎夫,沒有擺出全套儀仗,隻帶了八個手持紅黑棍棒的夜役和軍牢。翟買辦在一旁扶著轎子,一行人徑直往鄉下走去。鄉裡百姓聽見鑼聲,紛紛扶老攜幼,擠在路邊圍觀。

轎子停在王冕家門口,隻見幾間簡陋的草屋,一扇白板門緊閉著。翟買辦急忙上前敲門,敲了好一會兒,門裡出來一位拄著拐杖的老婆婆,說道:“不在家,一大早牽牛出去飲水,還沒回來。”翟買辦急道:“縣太爺親自來傳你兒子問話,彆磨磨蹭蹭的,快說他在哪兒,我好去傳!”老婆婆堅持道:“真不在家,我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說完,便關上了門。

正說著,知縣的轎子已經到了。翟買辦跪在轎前稟報:“小的去傳王冕,他不在家。請老爺先到公館稍作休息,小的再去尋找。”於是眾人抬著轎子,從王冕屋後繞行。

屋後是縱橫交錯的田埂,遠處有一大片池塘,塘邊栽滿了榆樹和桑樹。池塘邊是一望無際的田地,旁邊還有一座小山,雖不算高大,卻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樹木。這裡地廣人稀,相隔一裡多路,大聲呼喊還能聽見回應。

知縣正走著,遠遠看見一個牧童倒騎著水牯牛,從山邊轉了過來。翟買辦趕忙跑上前問道:“秦小二漢,你看見你隔壁的王老大牽牛去哪飲水了嗎?”小二回答:“王大叔啊,他去二十裡開外的王家集親家那吃酒了,這牛是他托我趕回家的。”翟買辦連忙將情況稟報給知縣。

知縣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冷冷說道:“既然這樣,就不必進公館了,回衙門吧!”此時的時知縣心中惱怒不已,本想立刻派人把王冕抓來教訓一番,但又擔心危素說他行事急躁,隻好強壓怒火,想著回去再慢慢向危素說明此人不識抬舉,屆時再做處置。於是,知縣一行人便打道回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王冕並沒有走遠,很快就回了家。秦老趕來埋怨道:“你剛才也太固執了,他可是一縣之主,怎能如此怠慢?”王冕請秦老坐下,解釋道:“老爹,您有所不知。這時知縣仗著危素的勢力,在縣裡欺壓百姓,無惡不作,這樣的人,我為什麼要結交?不過他這次回去,肯定會向危素告狀,危素惱羞成怒,恐怕會找我麻煩。我打算辭彆老爹,收拾行李,出去躲避一段時間。隻是放心不下母親……”

王冕母親安慰道:“兒啊,這些年你賣詩賣畫,我也攢下三五十兩銀子,吃喝不愁。我雖然上了年紀,但身體沒什麼大病,你儘管放心出去躲躲。你又沒犯什麼罪,官府難道還能把你娘抓走不成?”秦老也勸道:“這話在理。你埋沒在這鄉村,即便有才學,又有誰能賞識?不如去大地方闖蕩,說不定能遇到機遇。家裡的大小事務,都包在我身上。”王冕聽後,拜謝了秦老。

秦老回家拿來酒菜,為王冕餞行。兩人一直吃到半夜才散。第二天五更天,王冕早早起來收拾行李,吃過早飯,秦老也來了。王冕拜彆母親,又向秦老拜了兩拜,母子二人含淚分彆。王冕穿上麻鞋,背上行李,秦老提著一盞小白燈籠,一直把他送到村口,才揮淚而彆。秦老站在原地,目送王冕遠去,直到看不見他的身影才返回。

王冕一路上風餐露宿,沿著官道,途經大大小小的驛站,一路來到山東濟南府。濟南雖是北方省份的城市,卻也是人口密集、繁華富庶。王冕到這裡時,盤纏已經花光,隻好租了一間小門麵,靠賣卜測字為生,順便畫些沒骨花卉張貼在店裡,賣給過往行人。每天前來問卦買畫的人不少,倒也忙碌。

轉眼間,半年過去了。濟南城裡有幾個庸俗的財主,喜歡王冕的畫,經常派人來買。但這些財主自己不來,總是派幾個粗鄙的仆人,一來就大呼小叫,攪得王冕不得安寧。王冕不勝其煩,便畫了一頭大牛貼在店裡,還題了幾句詩,暗含諷刺。他擔心因此惹來麻煩,正考慮換個地方。

一天清晨,王冕剛坐下,就看見許多男女哭哭啼啼地從街上走過,有的挑著鍋碗瓢盆,有的籮筐裡裝著孩子,個個麵黃肌瘦,衣衫破舊。一撥接著一撥,把街道擠得水泄不通,還有人坐在地上討錢。一打聽才知道,這些都是黃河沿岸州縣的百姓,家園被洪水淹沒,流離失所。官府卻不聞不問,他們隻好四處逃荒。

王冕見狀,心中不忍,歎息道:“河水北流,天下恐怕要大亂了,我還留在這裡做什麼!”他收拾好零散銀子,打點行李,踏上歸途。進入浙江境內後,得知危素已經回京,時知縣也升官調走了,這才放下心來,回家拜見母親。看到母親身體無恙,王冕十分高興。母親又向他說起秦老對家裡的諸多照顧,王冕趕忙打開行李,取出一匹繭綢和一包柿餅,拿去感謝秦老。秦老也備了酒菜,為他接風洗塵。

此後,王冕繼續吟詩作畫,侍奉母親。六年後,母親因病臥床,王冕四處求醫問藥,卻始終不見好轉。一天,母親拉著王冕的手說:“我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這些年,總有人勸你出去做官,說能光宗耀祖。可我看那些當官的,很少有好下場。況且你性格清高,要是惹出禍端,反而不好。你一定要聽我的話,將來娶妻生子,守著我的墳墓,不要出去做官。這樣,我死也能瞑目了。”王冕含淚答應。不久,母親便與世長辭。王冕悲痛欲絕,嚎啕大哭,鄰居們見了,無不為之落淚。多虧秦老幫忙,置辦了衣衾棺槨。王冕親自背土築墳,守孝三年,其間的辛苦自不必說。

守孝期滿一年多後,天下果然大亂。方國珍占據浙江,張士誠盤踞蘇州,陳友諒稱霸湖廣,各路豪傑紛紛崛起。隻有太祖朱元璋在滁陽起兵,攻占金陵後,自立為吳王。他的軍隊紀律嚴明,一路攻克方國珍,平定浙江全境,所到之處,秋毫無犯。

一天中午,王冕從母親墳上掃墓歸來,隻見十幾匹快馬向村裡奔來。為首一人頭戴武巾,身穿團花戰袍,麵容白淨,三縷胡須,氣宇軒昂。那人在王冕家門口下馬,上前施禮問道:“請問,哪裡是王冕先生家?”王冕答道:“小人就是王冕,這裡便是寒舍。”那人欣喜道:“太好了,特來拜訪!”他吩咐隨從下馬,將馬拴在湖邊柳樹上,獨自與王冕攜手走進屋內,分賓主落座。

王冕問道:“不知尊官尊姓大名,為何來到這偏僻鄉村?”那人道:“我姓朱,先前在江南起兵,號稱滁陽王,如今占據金陵,人稱吳王。此次平定方國珍路過此地,特來拜訪先生。”王冕驚訝道:“小民有眼不識泰山!隻是我一介草民,怎敢勞王爺大駕?”吳王說:“我本是粗人,今日見到先生的儒雅風範,追逐功利的念頭頓時消散。我在江南時,就久仰先生大名,此番前來,想請先生指點:浙江百姓經曆戰亂後,如何才能收服民心?”王冕答道:“大王英明,無需小民多言。若以仁義治民,何人不服?豈止浙江一地?若靠武力壓製,浙江百姓雖弱,也絕不會屈服。方國珍的下場便是例證。”吳王聽後,連連點頭,歎息稱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人促膝長談,不知不覺到了傍晚。隨從們都帶著乾糧,王冕親自到廚房,烙了一斤麵餅,炒了一盤韭菜,陪吳王一同用餐。吳王吃過飯後,再三感謝王冕的教誨,這才上馬離去。當天,秦老從城裡回來,問起此事,王冕隻說是以前在山東結識的一位軍官順路來訪,並未提及來人就是吳王。

沒過幾年,吳王掃平各路勢力,定都應天今南京),統一天下,建立大明王朝,年號洪武。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洪武四年,秦老又去了一趟城裡,回來後對王冕說:“危老爺獲罪了,被發配到和州。我帶了邸報給你看。”王冕接過邸報,得知危素歸降後,在太祖麵前妄自尊大,自稱“老臣”,太祖大怒,將他發配到和州看守餘闕墓。邸報上還刊登了禮部新定的取士辦法:每三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以五經、四書為內容,采用八股文形式。王冕指著邸報對秦老說:“這個辦法不好,以後讀書人有了這條做官的捷徑,就會把品德修養和立身準則看輕了。”

此時正值初夏,天氣漸熱。秦老在打麥場上擺了一張桌子,兩人小酌。不一會兒,月亮從東方升起,皎潔的月光灑在大地上,如同萬頃琉璃般明亮。棲息在水邊的鷗鳥、鷺鷥,安靜無聲。王冕左手端著酒杯,右手指著天上的星星,對秦老說:“你看,貫索星侵犯文昌星,這是文人要遭厄運的征兆!”話剛說完,突然刮起一陣怪風,吹得樹木沙沙作響,水麵上的鳥兒受驚飛起。王冕和秦老嚇得趕緊用衣袖遮住臉。片刻後,風聲漸小,他們睜眼望去,隻見天上有百十個小星,紛紛墜向東南角。王冕感歎道:“上天有眼,降下這一群星宿來振興文運,可惜我們是看不到了!”當夜,兩人收拾好東西,各自回家休息。

此後,不斷有人傳言,朝廷已經下文到浙江布政司,要征召王冕出來做官。起初,王冕並未在意,後來傳言越來越多,他沒有告知秦老,便連夜收拾行李,逃往會稽山中。

半年後,朝廷果然派了一位官員,捧著詔書,帶著眾多隨從,攜帶著彩緞等禮品,來到秦老家。官員見秦老八十多歲,白發蒼蒼,拄著拐杖,便上前施禮。秦老將他請到草堂坐下,官員問道:“王冕先生就住在這個村子裡吧?如今皇恩浩蕩,授予他谘議參軍之職,下官特地奉命前來宣詔。”秦老答道:“他雖是本地人,但早已不知去向。”

秦老獻茶後,領著官員來到王冕家,推開門一看,隻見屋內布滿蛛網,小徑長滿野草,顯然已經很久沒人居住了。官員見狀,連連歎息,隻好捧著詔書回朝複命。

王冕隱居在會稽山中,從不透露自己的姓名。後來,他因病去世,山裡的鄰居湊錢將他葬在會稽山下。同年,秦老也在家中壽終正寢。可笑如今的文人學士,提起王冕,都稱他為“王參軍”,可王冕這一生,又何曾做過一天官呢?因此,特意將這些事詳細記述,以正視聽。

以上這些,不過是個開篇引子,後麵還有更精彩的故事。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