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相逢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二十七回 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相逢

第二十七回 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相逢(1 / 1)

沈大腳問清楚王太太的意向後,回家將情況告知丈夫沈天孚。第二天,歸姑爺前來詢問進展,沈天孚詳細說道:“我家那口子過去跟她好生說了一番,王太太已經千肯萬肯了。不過我特意說明,鮑家沒有公婆,所以不用讓鮑老爹親自來下聘禮。明天,讓鮑家拿四樣首飾過來,還是由我家那口子送去,選個日子就能把人娶進門了。”

歸姑爺聽完,趕忙回家告訴丈母娘:“王太太手裡確實有幾百兩銀子,就是脾氣不太好,可能會管著丈夫。但這是他們小兩口的事兒,咱們也管不了那麼多。”鮑老太聽了,不以為然:“這有啥!現在這小子有點不知天高地厚,就得娶個厲害點的媳婦管管他才好。”

在鮑老太的堅持下,立刻叫來鮑廷璽,讓他去請沈天孚和金次福來做媒。鮑廷璽有些顧慮:“咱們小門小戶的,娶個窮人家的女兒踏實過日子就好。像王太太這樣的,娶回家恐怕要惹麻煩。”這話一下子惹惱了鮑老太,她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你個沒出息的東西!沒福氣的貨!到底是窮人家出身,一開口就提窮,將來窮死你算了!人家陪嫁那麼多箱籠,娶回來擺在家裡多氣派。你懂什麼!”被罵得狗血淋頭的鮑廷璽不敢反駁,隻好央求歸姑爺陪他一起去拜訪媒人。歸姑爺卻有些不高興:“為了你的事兒,娘這麼費心,你還挑三揀四的,我才懶得管這閒事。”鮑老太又趕忙安撫姑爺:“他不懂事,姐夫彆跟他計較。”好說歹說,歸姑爺才答應陪著去拜訪兩位媒人。

第二天,鮑家備下酒席宴請媒人。不巧鮑廷璽有戲班的生意,帶著班子出去演出了,便由歸姑爺作陪。鮑家拿出四樣金首飾、四樣銀首飾——這些還是鮑廷璽前妻王氏留下的——交給沈天孚去下聘禮。誰知沈天孚又從中克扣了四樣,隻讓沈大腳拿了四樣首飾去下聘。王太太那邊收下聘禮後,選定十月十日過門。到了十二日,先把四箱四櫥、盆桶錫器以及兩張大床搬了過來,兩個丫頭坐著轎子隨行。到了鮑家,她們也不清楚家裡這些人都是誰,也不好多問,就在新房裡收拾妥當,靜靜等著。

第二天一早,歸姑爺家的大姑娘坐著轎子前來。這邊請了金次福的老婆和錢麻子的老婆來幫忙操持婚禮。到了晚上,一頂花轎,四對燈籠火把,將王太太娶進了門。進門後的撒帳、說吉利話、拜花燭、喝交杯酒等一係列儀式,自是不必細說。

到了五更天,王太太出來拜堂。聽說鮑家有婆婆,心裡就有些不痛快,拜堂時也是氣鼓鼓的,草草磕了幾個頭,既沒敬茶,也沒給婆婆準備新鞋,拜完直接回房了。接下來,兩個丫頭就開始忙得團團轉,一會兒出來要熱水給太太泡茶,一會兒又要拿炭進房給太太點熏香,一會兒又到廚房讓廚子蒸點心、做湯給太太吃。兩個丫頭不停地在屋裡屋外穿梭,喊“太太”的聲音此起彼伏。鮑老太聽了,忍不住嘀咕:“在我這兒還叫什麼太太,連奶奶都不配,也就叫個相公娘罷了!”丫頭把這話學給王太太聽,王太太頓時氣得火冒三丈。

婚後第三天,鮑家請了許多戲子的老婆來熱鬨熱鬨。按照南京的風俗,新媳婦進門三天,要到廚房做一道菜,討個吉利。這道菜通常是魚,寓意“富貴有餘”。鮑家買了一條魚,燒熱了鍋,請王太太下廚。可王太太根本不理這茬,坐在那兒一動不動。錢麻子的老婆走進房勸道:“這可不行,你既然嫁過來了,這些規矩還是得遵守的。”王太太隻好忍著氣,脫下華麗的錦緞衣服,係上圍裙,走到廚房。她接過魚,隨便刮了幾下,就拎著魚尾往滾燙的鍋裡一扔。當時錢麻子的老婆正站在鍋台邊看著,這一扔,滾燙的水濺了她一臉,連身上一件二色金的緞衫都濕透了,嚇得她驚叫起來:“這是乾什麼!”趕緊掏出汗巾擦臉。王太太把刀一扔,氣鼓鼓地回房了。當晚宴席上,她也沒出來露麵。

第四天,鮑廷璽要帶著戲班出去唱夜戲,進房換衣服。王太太這幾天見他一直戴著瓦楞帽子,沒戴過紗帽,心裡就犯嘀咕,覺得他不像個舉人。這天看他又戴帽子要出門,便問:“晚上你去哪兒?”鮑廷璽隨口答道:“做生意去。”說完就走了。這更讓王太太起疑:“他到底做什麼生意?”心裡想著,或許是在店鋪裡算賬吧。可一直等到五更天,鮑廷璽才回來。王太太質問:“在店鋪算賬,怎麼算一整晚?”鮑廷璽如實說:“哪有什麼店鋪,我是戲班子的班主,帶著戲子唱夜戲剛回來。”

王太太一聽,頓時怒火攻心,大叫一聲,向後倒去,牙關緊咬,不省人事。鮑廷璽慌了神,連忙讓兩個丫頭灌薑湯,折騰了半天才把她救醒。沒想到王太太醒來後,大哭大鬨,在地上不停地打滾,頭發也散了,一會兒又要爬到床頂上去,邊哭邊唱起了曲子,竟然氣成了失心瘋。這一幕把鮑老太和大姑娘都驚動了,看著她又氣又好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鬨得不可開交時,沈大腳手裡拿著兩包點心,笑嘻嘻地進房來賀喜。王太太一眼瞥見,衝上前一把揪住她,拽到馬桶邊,掀開馬桶蓋,抓了兩把屎尿,劈頭蓋臉地往沈大腳臉上抹。沈大腳被弄得滿臉臭氣,眾人趕緊上前拉開。沈大腳狼狽地走到堂屋,又被鮑老太指著鼻子罵了一頓。她灰溜溜地討了些水洗臉,悄無聲息地離開了。

鮑家趕緊請來醫生,醫生診斷說:“這是體內痰氣鬱結,正氣又虛,得用人參、琥珀調理。”每副藥就要五錢銀子。從這以後,王太太的病一連拖了兩年,家裡的衣服、首飾都變賣光了,兩個丫頭也被賣掉換錢。

歸姑爺和大姑娘商量後,找到鮑老太說:“鮑廷璽本來就是抱養的,也沒什麼大本事,現在又娶了個瘋媳婦,把家裡鬨成這樣。再這麼下去,房子和積蓄都得被買藥吃光,這可怎麼行?不如趁早把他們趕走,咱們也能過幾天清淨日子。”鮑老太聽了女兒女婿的話,動了心思,打算把鮑廷璽兩口子掃地出門。

鮑廷璽慌了,急忙去求鄰居王羽秋、張國重幫忙說情。兩人趕來勸鮑老太:“鮑大姐,這可使不得。廷璽是你家老爺子在世時抱養的,還幫著家裡做了這麼多年生意,怎麼能說趕就趕?”鮑老太卻把鮑廷璽的“不孝”、媳婦的“不賢”,一樁樁一件件地數落了一遍,態度堅決:“我是說什麼都不能留他了!他要是非要在這兒,我就帶著女兒女婿搬出去!”

兩人勸不動鮑老太,隻好說:“就算要趕他走,也得分點本錢給他做生意。不然就這麼把他們兩口子趕出去,可怎麼生活?”鮑老太氣呼呼地說:“他剛來的時候,光溜溜一個小毛孩,現在我把他養大,還給他娶了兩回親。他那死去的爹不知道拖累我們家多少,他不報答我就算了,我憑什麼還要倒貼他!”兩人好說歹說:“話不能這麼說,您一向心善,還是多照顧他些吧。”磨了半天嘴皮子,鮑老太才鬆口,答應給鮑廷璽二十兩銀子,讓他自己出去過活。

鮑廷璽拿著二十兩銀子,哭哭啼啼地搬了出來,在王羽秋店鋪後麵借了一間屋子住下。可這點錢,想要重組戲班、置辦行頭根本不夠;做點小生意吧,又不懂門道。隻能坐吃山空,眼看著二十兩銀子快花光了,王太太也沒錢買人參、琥珀這些貴重藥材,病情反而沒那麼嚴重了,但每天在家除了哭就是罵,日子過得一團糟。

這天,鮑廷璽在街上轉了一圈回來,王羽秋迎上來問:“你以前有個哥哥在蘇州嗎?”鮑廷璽疑惑地說:“我爹就我一個兒子,沒哥哥啊。”王羽秋解釋:“不是鮑家的,是你原來三牌樓倪家的。”鮑廷璽說:“倪家倒是有幾個哥哥,不過聽說是我老爹小時候就把他們賣了,後來一直沒消息,也沒聽說在蘇州。”王羽秋說:“剛才有個人一路打聽過來,先去了你隔壁鮑老太家,說‘倪大太爺找倪六大爺’。鮑老太沒理他,那人就問到我這兒,我一下子就想到你了。你在倪家排行第六對吧?”鮑廷璽點頭:“我就是老六。”王羽秋說:“那人沒找到,又去彆處找了,估計還會回來,你就在我店裡等等。”

沒過多久,那人果然又回來了。王羽秋指著鮑廷璽說:“這就是倪六爺,你找他啥事?”鮑廷璽也問:“你從哪兒來的?誰要找我?”那人從腰間掏出一個紅紙帖子遞給鮑廷璽。鮑廷璽接過一看,上麵寫著:“水西門鮑文卿老爹家過繼的兒子鮑廷奎,本名倪廷璽,乃父親倪霜峰第六子,是我的同胞的兄弟。我叫作倪廷珠,找著是我的兄弟,就同他到公館裡來相會。要緊!要緊!”

鮑廷璽盯著手中的紅紙帖子,激動地問:“這就對了!一點沒錯!你是什麼人?”來人趕忙回答:“我是跟著大太爺的,叫阿三。”鮑廷璽又追問:“大太爺在哪裡?”阿三說:“大太爺如今在蘇州撫院衙門當幕僚,每年能拿一千兩銀子的酬勞,現在就在大老爺的公館裡。既然您就是六太爺,就請跟我去公館和大太爺見個麵。”

鮑廷璽隻覺得喜從天降,當下就跟著阿三一路來到淮清橋撫院公館前。阿三說:“六太爺,您先到河邊的茶館裡坐著,我這就去請大太爺過來。”說完便快步離去。

鮑廷璽獨自坐在茶館裡,等了一會兒,隻見阿三領著一個人走了進來。這人頭戴方巾,身穿醬色綢緞長衫,腳蹬粉底皂靴,留著三綹胡須,看上去五十歲上下。那人一進茶館,阿三便指著鮑廷璽介紹:“這位就是六大爺。”鮑廷璽急忙迎上前,那人一把拉住他的手,聲音顫抖著說:“你就是我六兄弟!”鮑廷璽也激動地喊道:“你就是我大哥!”兩人抱頭痛哭,許久才止住淚水,相對而坐。

倪廷珠擦著眼淚說:“兄弟,自從你過繼到鮑老爹家,我一直在京裡,壓根兒就不知道這事兒。我從二十多歲開始,就學會了做幕僚的本事,在各地衙門裡做師爺。這些年,我一直在四處打聽幾個兄弟的下落,可始終沒找到。五年前,我陪著一位知縣去廣東赴任,在三牌樓遇到一位老鄰居,一打聽,才知道你過繼到了鮑家,咱們的親生父母也都已經去世了!”說著,又忍不住落下淚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鮑廷璽剛要開口說自己在鮑家的事,倪廷珠擺了擺手:“兄弟,你先聽我說完。這幾年,我有幸遇到了姬大人,我們賓主相處得特彆融洽,他每年給我一千兩銀子的酬金。前些年在山東,今年調到蘇州做巡撫。這裡是咱們的故鄉,所以我急著來找你。等找到了你,我就把這些年攢下的銀子拿出來,買一所房子,再把你嫂子從京裡接到南京,咱們一家人好好過日子。兄弟,你肯定已經成家了吧?”

鮑廷璽長歎一聲:“大哥,說來話長……”接著便把自己如何過繼到鮑家,鮑老爹如何悉心撫養,在向知府衙門裡如何成親,前妻王氏如何去世,又如何娶了現在的妻子,以及最近怎樣被鮑老太趕出家門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倪廷珠聽完,關切地問:“那弟妹現在住在哪兒?”鮑廷璽回答:“就在鮑老爹隔壁人家借住。”倪廷珠點點頭:“我這就跟你回家看看,再商量往後的打算。”

兩人付了茶錢,一同來到王羽秋的店裡,王羽秋熱情地和倪廷珠見禮。鮑廷璽把大哥請到屋後,王太太也出來拜見大伯。此時的她,衣服首飾早已變賣一空,隻穿著一身普通的家常衣服。倪廷珠從荷包裡掏出四兩銀子,遞給弟媳當作見麵禮。王太太見丈夫突然有了這樣一位體麵的兄長,原本滿心的憂愁頓時消去了一半,還親自捧了茶上來。鮑廷璽接過茶,遞給大哥。倪廷珠喝了一口茶,說道:“兄弟,我先回公館一趟,很快就回來,你在家等著我。”說罷便告辭離去。

鮑廷璽和王太太趕忙商量:“等會兒大哥回來,咱們得準備一頓酒飯招待。要不買隻板鴨、幾斤肉,再弄條魚,麻煩王羽秋老爹幫忙做幾個菜?”王太太撇了撇嘴:“呸!你個沒見識的!人家在撫院衙門當差,什麼樣的板鴨、肉沒見過?他肯定是吃過飯才來,哪裡看得上這些!趕緊稱三錢六分銀子,去果子店買十六個精致的小菜碟子,再打幾斤陳年百花酒,這才像樣!”鮑廷璽覺得有理,當下稱了銀子,把酒菜都置辦妥當。

到了晚上,果然有一乘轎子,打著兩個寫有“巡撫部院”的燈籠,阿三跟在後麵,倪廷珠來了。他下了轎,進門便說:“兄弟,我在那邊也沒多少積蓄,就帶了七十多兩銀子。”說著,讓阿三從轎櫃裡取出銀子,一包一包交給鮑廷璽,“這些你先拿著。我明天就要陪姬大人回蘇州,你趕緊找一所房子,房價二百兩、三百兩都成,你和弟妹搬進去住。收拾好了就來蘇州衙門找我,我跟姬大人說,把今年的一千兩酬金都預支給你,你拿回來做本錢,要麼置辦些房產,好好過日子。”

鮑廷璽收下銀子,留大哥吃飯。席間,兄弟倆說起一家人分離的苦楚,說著說著就忍不住落淚,哭完又接著說。一直吃到二更天,倪廷珠才起身告辭。

第二天,鮑廷璽和王羽秋商量後,找來房產中介,打算租房子。消息一傳開,街坊鄰居都知道倪大老爺來找親兄弟,還在巡撫衙門當差,於是都開始稱呼鮑廷璽為倪六老爺,對王太太也客氣起來。

半個月後,中介看中了下浮橋施家巷的一處房子。這房子有三間門麵,一共四進院落,原是施禦史家的產業。施禦史外出不在家,房子暫時典給彆人居住,房價二百二十兩。雙方談妥後,鮑廷璽先付了二十兩定金,約定好搬家的日子,到時候再付清尾款。

搬家那天,兩邊的鄰居都送來禮品,連之前嫌棄他的歸姑爺也來送禮、隨份子。鮑廷璽大擺宴席,熱鬨了兩天,還花錢給王太太贖回了一些首飾和衣服。可王太太的身體又開始時不時地鬨毛病,隔幾天就得請醫生,每次抓藥都要花八分銀子。那幾十兩銀子,眼看著就要花完了。

無奈之下,鮑廷璽決定去蘇州找大哥。他登上前往蘇州的船,不巧那天逆風,船家在江北折騰了一夜,到了儀征,停在黃泥灘。風越刮越大,無法過江,鮑廷璽便上岸想買些茶點充饑。

就在這時,迎麵走來一個少年,頭戴方巾,身穿玉色綢緞長衫,腳蹬大紅鞋子。那少年上下打量了鮑廷璽一番,突然問道:“您不是鮑姑老爺嗎?”鮑廷璽一愣:“在下姓鮑,不知相公尊姓大名,為何這樣稱呼?”少年笑著說:“您可是安慶府向太爺衙門裡王老爹的女婿?”鮑廷璽更加驚訝:“正是,您怎麼知道?”少年興奮地說:“我就是王老爹的孫女婿,您不就是我的姑丈人嗎!”

鮑廷璽恍然大悟,笑道:“這可真是巧了!快請相公到茶館裡坐坐!”兩人進了茶館,點了茶,又要了一盤儀征有名的肉包子。鮑廷璽問道:“相公貴姓?”少年回答:“我姓季。姑老爺不記得我了?我在府裡考童生的時候,看見您在考場巡場,就記住您了。後來您父親還到我家吃過酒,這些事您都忘了?”鮑廷璽這才想起來:“原來你是季老太爺府上的季少爺!你怎麼和王家結了這門親?”

季葦蕭解釋道:“向太爺升官離開後,王老爹沒跟著去,留在了安慶。後來我嶽父被選為典史,安慶的鄉紳們敬重他的為人,經常往來,兩家就結了親。”鮑廷璽又問:“你家老太爺還好嗎?”季葦蕭神色黯然:“先父已經去世三年多了。”鮑廷璽接著問:“姑爺,你怎麼會在這裡?”季葦蕭說:“鹽運司荀大人和先父是同科出身,我特地來拜訪這位年伯。姑老爺,您這是要去哪兒?”鮑廷璽說:“我去蘇州看望一個親戚。”季葦蕭又問:“什麼時候回來?”鮑廷璽估算了一下:“大概二十多天吧。”季葦蕭熱情地邀請:“等您回來要是有空,一定要到揚州來玩!到時候您在道門口的門簿上一查,就能找到我的住處,我做東請您!”鮑廷璽連忙答應:“一定一定!”說完,兩人握手道彆。

鮑廷璽回到船上,繼續向蘇州進發。船到蘇州閶門,他剛上岸,迎麵就撞見了大哥的小廝阿三。這一次相遇,又將引發怎樣的故事?榮華富貴是否真能如願以償,還是會再次化為泡影?旅途奔波之中,又會有怎樣意想不到的際遇?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為了給發小治病,我成為了殺手 人在蜀山,反清複明 海賊:偉大航路上的愛情小故事 啟能學院 火紅年代,從擺攤賣蛋炒飯開始 HP:我來自東方 古代饑荒年,從喂飽嫂嫂開始納妾 欲寄愁心朔雁邊 祖師爺下山闖都市 渣男滅我滿門,我就重生當他皇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