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公子妓院說科場 家人苗疆報信息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四十二回 公子妓院說科場 家人苗疆報信息

第四十二回 公子妓院說科場 家人苗疆報信息(1 / 1)

兩個女子剛走進房門,王義安就朝著正在洗手的人喊道:“六老爺,您快過來瞧瞧這兩位新來的姑娘。”兩個女子抬頭看去,隻見那人頭戴一頂破舊的頭巾,身穿一件油漬斑斑的玄色綢直裰,腳上蹬著一雙舊尖頭靴,生著一張大黑麻臉,兩隻眼睛滴溜溜亂轉。洗手時,他不停地將兩隻袖子往上勒,整個人看起來既不像文人,也不像武夫。

湯六老爺從廚房裡走出來,兩個女子趕忙上前喚道:“六老爺!”她們歪著頭,扭著腰肢,一隻手扯著衣襟,在湯六老爺跟前行了個禮。湯六老爺雙手拉住她們,說道:“好!我的乖姑娘!你們一到這兒就認識湯六老爺,這可是你們的福氣!”王義安在一旁附和:“六老爺說得對。姑娘們到了這裡,往後全仰仗六老爺照應了。快請六老爺坐下,上茶來敬六老爺。”湯六老爺大剌剌地坐在一張板凳上,一手拉過一個姑娘,讓她們一左一右坐在自己身邊。他隨手扯開褲腳,露出一雙黑黢黢、油乎乎的粗腿,搭在細姑娘的腿上,還抓起細姑娘雪白的手,在自己的黑腿上摩挲。喝過茶後,他摸出一袋檳榔放進嘴裡,嚼得渣滓四濺,胡子上、嘴唇上沾滿了碎屑,一會兒往左抹,一會兒往右蹭,都蹭在了兩個姑娘的臉上。姑娘們拿出汗巾擦拭,他又一把奪過去擦自己的腋窩。

王義安剛接過茶杯,站著問道:“大老爺這些日子在邊疆可有消息傳來?”湯六老爺立刻來了精神:“怎麼沒有?前兒還派人來了,在南京訂做了二十麵大紅緞子繡龍的旗子,還有一麵大黃緞子的坐纛。說是這個月就要進京,等到九月霜降祭旗的時候,萬歲爺做大將軍,我家大老爺做副將軍。兩人並排站在同一條氈子上磕頭,磕完頭,大老爺就要升任總督了!”正說著,負責拉皮條的人把王義安叫了出去,兩人小聲嘀咕了好一會兒。王義安回來後說道:“六老爺,剛剛有個外地來的客人想見見細姑娘,瞧見您在這兒,沒敢進來。”湯六老爺滿不在乎:“這有啥?請他進來,我正好和他喝兩杯。”於是,王義安領著一個年輕男子走了進來。

這位客人進屋坐下後,王義安便讓他拿出幾錢銀子,買了一盤驢肉、一盤煎魚,又打了十來篩酒。考慮到湯六老爺是教門中人,還特意煮了二三十個雞蛋。屋內點上一盞油燈,眾人落座,湯六老爺坐在首席,那位客人坐在對麵。湯六老爺安排細姑娘和客人同坐一條板凳,細姑娘卻撒嬌耍賴,非要挨著湯六老爺。四人坐定開始斟酒,湯六老爺提議猜拳,輸家喝酒贏家唱歌。湯六老爺贏了第一拳,扯著沙啞的嗓子唱了一首《寄生草》,接著輪到細姑娘和客人猜拳。細姑娘贏了,湯六老爺便讓人斟滿酒,催著細姑娘唱歌。細姑娘扭過頭直笑,說什麼也不肯唱。湯六老爺拿起筷子在桌上敲個不停,王義安也在一旁跟著催促,細姑娘這才勉強唱了幾句。剛唱完,王義安喊道:“王老爺來了。”巡街的王把總走進屋,瞧見湯六老爺也在,便沒多說什麼。兩個女子給王把總磕過頭,眾人一同入席繼續喝酒,又添了幾篩酒。直到四更天,大老爺府裡的小狗子提著寫有“都督府”字樣的燈籠來傳信:“府裡請六爺。”湯六老爺這才和王把總起身離去。客人進了房間後,端水的來要水錢,拉皮條的來要服務費,又是一陣喧鬨。兩個女子又梳頭、洗臉、收拾一番,等忙完上床休息時,公雞都已經打鳴了。

第二天一大早,湯六老爺就來了,說是要在這裡擺酒,為兩位公子餞行——他們準備去南京參加考試,討個好彩頭。王義安一聽是湯大老爺府上的兩位公子要來,頓時喜出望外,連忙問道:“六老爺,兩位公子是馬上就到,還是晚上才來?”湯六老爺從腰間摸出一包碎銀子,一稱五錢六分重,遞給王義安,吩咐道:“去備一桌七盤兩點的酒席,要是錢不夠,再來我這兒拿。”王義安急忙推脫:“使不得!使不得!隻要六老爺往後多關照姐兒們些,這桌酒席就算我們孝敬您的。何況還是招待府裡的大爺、二爺。”湯六老爺眯著眼笑道:“這話說得在理!隻要你們姐兒們有福氣,能和大爺、二爺交好,還愁沒好處?府裡黃澄澄的是金子,白花花的是銀子,圓滾滾的是珍珠,亮晶晶的是寶石!隻要摸準了大爺、二爺的脾氣,就算是打雜的、燒火的,他們也舍得大把大把地賞銀子!”李四在一旁聽得兩眼放光。吩咐完後,湯六老爺便離開了,眾人立刻七手八腳地準備起酒席來。

到了下午,湯六老爺陪著兩位公子來了。隻見兩人頭戴恩蔭巾,一個身穿大紅灑線直裰,一個身穿藕荷色灑線直裰,腳蹬粉底皂靴,身後跟著四個小廝。大白天的,竟然提著兩對燈籠,一對上麵寫著“都督府”,一對寫著“南京鄉試”。兩位公子進屋後,在主位坐下,兩個女子雙雙上前磕頭請安。湯六老爺站在一旁,大爺說道:“六哥,這兒有現成的板凳,你坐下說。”湯六老爺賠笑道:“是是。不過得先稟明大爺、二爺,這兩個姑娘能賞個座兒嗎?”二爺爽快地說:“怎麼不能?讓她們坐。”兩個女子扭扭捏捏地輕輕坐下,同坐在一條板凳上,用汗巾捂著嘴偷笑。大爺隨口問道:“兩位姑娘今年芳齡幾何?”湯六老爺搶著回答:“一位十七,一位十九。”王義安趕忙捧上茶來,兩個女子親手接過,用汗巾仔細擦乾杯口的水漬,走上前去,恭敬地遞給兩位公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爺、二爺端著茶喝了幾口,湯六老爺問道:“大爺、二爺何時啟程?”大爺回答:“明天就走。如今主考官都快到京城了,我們哪能再耽擱?”湯六老爺和大爺說著話,二爺趁機把細姑娘拉到身邊,兩人挨坐在一條板凳上,低聲說了好一會兒話。

沒過多久,酒菜便陸續上桌。這次請的是教門的廚子,準備的也是教門宴席,滿滿當當擺上了燕窩、鴨子、雞、魚等菜肴。湯六老爺親自捧著酒,恭恭敬敬請兩位公子上座,自己在下首相陪,兩個女子則坐在側邊。菜肴一道接一道地端上來,湯六老爺在下麵吃得不亦樂乎,還時不時地插幾句話。席間,湯六老爺問道:“大爺、二爺這次進京,馬上就要進考場了吧?聽說初八五更開考,先是點太平府的考生,輪到我們揚州府,怕是要很晚了?”大爺搖頭解釋:“哪能先點太平府!開考前,貢院門前要先放三炮,炸開柵欄;再放三炮,打開大門;最後再放三炮,打開龍門,總共要放九炮呢!”二爺跟著補充:“貢院的炮比起我們老爺子轅門的炮,可差遠了。”大爺接著說:“放完炮,至公堂上就會擺出香案,應天府尹大人頭戴襆頭,身穿蟒袍,先行拜禮。禮畢起身,要用兩把遮陽遮住臉。接著布政司書辦跪地恭請三界伏魔大帝關聖帝君進場鎮壓,再請周將軍進場巡場。請完後移開遮陽,大人再次行禮。之後書辦又要請七曲文昌開化梓潼帝君進場主試,還要請魁星老爺進場‘放光’。”

湯六老爺聽得目瞪口呆,吐著舌頭驚歎:“原來考試前還要請這麼多神道菩薩!怪不得說是天大的事兒!”順姑娘也忍不住咋舌:“裡頭坐著這麼多菩薩,大爺、二爺膽子可真大,換了我們,就是打死也不敢進去!”湯六老爺立刻板起臉,嚴肅地說:“我們大爺、二爺那可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哪能和你們相提並論!”大爺繼續介紹:“請完文昌帝君,大人還要朝上行三次大禮,之後書辦就會跪請各位舉子的‘功德父母’。”湯六老爺好奇地問:“啥叫‘功德父母’?”二爺解釋道:“得是家裡有人中過進士、做過官的祖宗,才有資格被請進去。那些考了一輩子沒中舉的秀才,還有普通老百姓的祖宗,請進來做什麼?”大爺接著說:“每個考號門前都立著一麵紅旗和一麵黑旗。紅旗底下是給考生積德行善的‘恩鬼’休息的,黑旗底下是給有怨氣的‘怨鬼’待的。等這些儀式結束,大人坐上公座,書辦就會高喊:‘恩鬼進,怨鬼進。’兩邊同時焚燒紙錢。隻聽得一陣陰風‘颯颯’作響,鬼就跟著紙錢飄進來,各自到紅旗、黑旗底下去了。”順姑娘聽了,雙手合十念叨:“阿彌陀佛!可見人還是要多做好事,到這時候就見分曉了!”湯六老爺也跟著吹噓:“像我們大老爺在邊疆積了多少功德,救了多少人命,那些感恩的‘恩鬼’數都數不清,一麵紅旗哪能裝得下!”

大爺笑著調侃道:“幸虧六哥你不進考場,要是你去考,保準得被怨鬼拉走!”六老爺一頭霧水,忙問:“這話從何說起?”大爺解釋道:“就說前科考試,我那宜興的嚴世兄,可是個滿腹經綸的秀才。他在考場裡寫完七篇文章,正高聲朗誦呢,突然一陣小風把蠟燭吹得亂晃,簾子一掀,伸進來一個腦袋。嚴世兄仔細一瞧,竟然是他曾經相熟的女子。嚴世兄驚叫道:‘你不是已經故去了,怎麼會在這裡?’那女子隻是對著他嘻嘻直笑。嚴世兄一著急,猛拍號板,硯台一下子翻倒,墨汁全潑在卷子上,染黑了好大一塊,再看那女子也不見了蹤影。嚴世兄長歎一聲,說:‘看來是我命該如此!’當時外麵下著大雨,他隻好交了卷,冒雨回到住處,一病就是三天。我去探望時,他把這事告訴了我。我說:‘你當初不知怎麼辜負了人家,她才來找你。’六哥,你這輩子得罪過多少人?你說說,這考場你進得進不得?”兩個女子拍手打趣道:“六老爺平日裡最‘關照’我們了,他要是進考場,我們倆保準成他的怨鬼!”

眾人說笑一陣,六老爺扯著沙啞的嗓子唱了支小曲,大爺和二爺也跟著拍腿唱了一段,女子們自然也唱了幾曲。熱熱鬨鬨一直鬨到三更,才打著燈籠各自散去。

第二天,大爺和二爺雇了艘大船前往南京,六老爺也來送行,隨後便回去了。在船上,兄弟倆閒聊起即將到來的考試。二爺問:“今年會考什麼題目?”大爺推測道:“依我看,沒彆的,去年父親在貴州收服了一洞苗人,保準會考這個。”二爺說:“要是考這個,那該在貴州出題才對。”大爺又說:“這樣的話,就隻能考求賢、免錢糧這兩個題目了,彆的也沒什麼可考的。”兩人一路說著,不知不覺就到了南京。管家尤胡子前來迎接,把行李搬到釣魚巷的住處。

大爺和二爺走進門,穿過二層廳,從旁門進去,是三間臨河的倒坐廳,收拾得乾淨整潔。兩人剛坐下,就看見河對麵一排河房,有的裝著朱紅欄杆,有的安著綠油窗欄,還有的掛著斑竹簾子,裡麵住著各地來考試的秀才,正搖頭晃腦地誦讀文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兄弟倆一住下,就催著尤胡子去買兩頂新方巾,又置辦了考籃、銅銚、號頂、門簾、火爐、燭台、燭剪、卷袋等物,每樣都備了兩份。接著趕到鷲峰寺填寫卷頭、交卷,還忙著準備考場的吃食,像月餅、蜜橙糕、蓮米、桂圓肉、人參、炒米、醬瓜、生薑、板鴨等。大爺還對二爺說:“把從貴州帶來的阿魏帶上些,萬一在考場寫錯字,著急上火的,興許能派上用場。”兩人足足忙了一整天,才把東西準備齊全,之後又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念叨著:“科舉功名是大事,可不能馬虎!”

到了初八早上,兄弟倆讓兩個小廝戴上舊頭巾,抱著考籃到貢院門前等候。路過淮清橋時,看見路邊擺滿了書攤,紅紅綠綠的書冊封麵,都是蕭金鉉、諸葛天申、季恬逸、匡超人、馬純上、蘧駪夫等人選編的時文。他們一直等到傍晚,儀征來的秀才都點過名了,才輪到他們。進了頭門,兩個小廝被攔在外麵,大爺和二爺隻能自己抱著考籃、背著行李往裡走。隻見兩邊的蘆柴堆燒得正旺,火光衝天。兩人在地上坐下,解開衣襟,脫下鞋子稍作休息。就聽見裡麵高聲喊道:“仔細搜檢!”他們跟著眾人進了二門口領試卷,過了龍門,找到自己的考號坐下。

初十考完出來,兩人累得夠嗆,每人吃了一隻鴨子,倒頭睡了一整天。三場考試結束後,到了十六日,兄弟倆讓小廝拿著“都督府”的名帖,請來一個戲班謝神。

不一會兒,負責端茶的人來了。因為他們是教門中人,家裡有專門的廚子,不用另外雇人辦席。戲班子送來了戲箱,前麵有個人提著十幾個寫著“三元班”的燈籠,後麵跟著一個人,帶著個隨從,手裡捧著一個拜匣。到了住處門口,向管家通報後,有人將拜匣傳了進去。大爺打開一看,是一張手本,上麵寫著:“門下鮑廷璽謹具喜燭雙輝,梨園一部,叩賀。”大爺知道鮑廷璽是戲班班主,便叫他進來。

鮑廷璽見過大爺和二爺,說道:“小人在這裡組了個小戲班,專門伺候各位老爺。昨天聽說兩位老爺要請戲,特意前來效勞。”大爺見他為人機靈,便留他一起吃飯。過了一會兒,戲子們到了。他們在河廳供上文昌帝君和關夫子的紙馬,磕頭祭拜完畢。大爺、二爺和鮑廷璽三人便入席就坐。

鑼鼓聲響起,戲班先演了四出開場戲。天色漸暗,十幾副明角燈點亮,把大廳照得亮如白晝。戲一直唱到三更,整本戲才演完。鮑廷璽提議道:“我這裡的小戲子馬術還不錯,讓他們演一出跑馬戲,給兩位老爺醒醒酒。”隻見小戲子們頭戴貂裘,插著雉羽,穿著鮮亮的戲服,跑上場來,表演了一場精彩的馬術,花樣百出。大爺和二爺看得十分高興。

鮑廷璽又說:“兩位老爺要是不嫌棄,從這些孩子裡挑兩個留下伺候。”大爺擺擺手:“他們這麼小,能伺候什麼!有彆的好玩的地方,帶我去逛逛。”鮑廷璽連忙應道:“這簡單!老爺,河對麵就是葛來官家,他也算我掛名的徒弟。當年天長杜十七老爺在這裡舉辦湖亭大會,那可都是考過功名、榜上有名的人物。老爺明天去水襪巷,看到外科周先生的招牌,對門有個黑籬笆的院子就是他家。”二爺問:“他家有女眷嗎?我也一起去看看。”鮑廷璽說:“現成的十二樓那麼好去處,二老爺怎麼不去?到時候小人一定奉陪!”說完,戲也散了,鮑廷璽便告辭離開。

第二天,大爺準備了八把點銅壺、兩瓶山羊血、四匹苗錦、六簍貢茶,讓人挑著,前往葛來官家。敲開門後,一個大腳女仆領著他們進去,前麵是一進兩破三的廳堂,左邊有個門,穿過一條小巷,臨河的屋子就在後麵。葛來官穿著玉色夾紗長衫,手持燕翎扇,一雙纖細的手搭在欄杆上乘涼,看見大爺進來,招呼道:“請坐!老爺從哪裡來?”大爺說:“昨天鮑師父說你家臨水觀景最好,今天特意來拜訪,還帶了點小禮物,你收下。”家人把東西挑進來,葛來官一看,眉開眼笑:“怎麼好意思收老爺這麼多東西!”連忙叫大腳女仆:“收進去,跟你家娘子說,準備酒菜。”大爺說:“我是教門中人,不吃葷腥。”葛來官說:“剛買了些特彆大的揚州螃蟹,不知老爺吃不吃?”大爺笑道:“這是本地特產,我最喜歡了!我家伯伯在高要寫信回來,想得不行,都沒吃上一隻。”葛來官又問:“大老爺在朝廷做官?”大爺答道:“我父親是貴州都督府的都督,我回來參加科舉考試。”

說話間,酒菜擺上桌。此時河麵上煙霧朦朧,兩岸人家燈火點點,行船往來不斷。葛來官喝了幾杯酒,臉色泛紅,在燈影下,頻頻舉杯勸湯大爺喝酒。大爺說:“酒夠了,來杯茶吧。”葛來官讓大腳女仆撤下螃蟹殼和果盤,擦淨桌子,拿出紫砂壺,泡了一壺梅片茶。

兩人正喝得儘興,突然聽見門外吵嚷起來。葛來官出去一看,隻見外科周先生漲紅著臉,挺著肚子,正對著大腳女仆嚷嚷,說她把螃蟹殼倒在自家門口。葛來官剛要上前理論,就被周先生劈頭蓋臉一頓臭罵:“你家住的是‘海市蜃樓’啊?合該把螃蟹殼倒你家門口,乾嘛倒我家?你眼睛長哪兒去了?”兩人吵得不可開交,最後還是湯家的管家把葛來官勸了進去。

剛坐下,尤胡子慌慌張張跑進來:“小的到處找,原來大爺在這兒!”大爺問:“什麼事這麼慌張?”尤胡子氣喘籲籲地說:“二爺和那個姓鮑的,去東花園鷲峰寺旁邊一戶人家喝茶,被幾個地痞圍住了,衣服都被扒了!姓鮑的早跑了,二爺被關在裡麵出不來,急得要命!隔壁賣花的姚奶奶,說是那家老太太,堵著門,根本跑不掉!”

大爺一聽,急忙讓人取來燈籠,快步趕到鷲峰寺隔壁。隻聽見幾個地痞叫嚷著:“我們好久沒‘熱鬨’過了,不收拾他們收拾誰!”大爺威風凜凜地分開眾人,推開姚奶奶,一拳砸開了門。二爺看見哥哥來了,三步並作兩步跑了出來。那些地痞還想阻攔,見大爺氣勢洶洶,又打著“都督府”的燈籠,也不敢惹事,紛紛散去。

兩人回到住處。二十多天後,貢院前有人收取墨漿,他們知道快放榜了。過了兩天,榜單公布,兄弟倆都沒考中。他們坐在住處,生了好幾天悶氣。領回落榜的試卷一看,湯由的三本卷子、湯實的三本卷子,都沒答完。兩人越想越氣,大罵簾官和主考有眼無珠。正罵得起勁時,貴州衙門的家人來了,遞上一封家信。兩人拆開信一看,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呢?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 混元書 從程序員到帝王:我的離譜穿越路 現代女散修的元神漫遊記 機關女人 八零二嫁殘疾大佬,嬌妻被寵上天了 法醫張新1825 武道江湖錄 直播算命:開局完虐假千金 他技能都淬毒的,你真當他獸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