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審明談月的罪行後,吩咐將黃寡婦母女三人帶上堂來。隻見金香果然容貌醜陋,而玉香雖長相俏麗,神情間卻透著一股妖冶輕浮。包拯質問黃寡婦:“你收受談月三百兩銀子,藏在何處?”黃寡婦見談月已經招供,不敢隱瞞,如實稟道:“現藏在家中櫃底。”包拯立刻派人前去起獲贓銀。
為了讓她們招認罪行,包拯命人給黃寡婦母女每人上了拶刑。最終判定,將黃寡婦發往教坊司,讓她做虔婆,這既符合她貪財賣女的行徑;玉香則被判定為娼妓,正應了她倚門賣俏的本性。金香自覺容貌醜陋,無人願娶,便主動請求出家為尼。起獲的贓銀,償還趙國盛五十兩,讓他另選良配。
談明平素行為謹慎,包拯命他擔任通真觀觀主;談月則被判邊遠充軍,等參奏結果下來,對質清楚後再押解出發。審判完畢,包拯退堂回到書房。此時公孫策已擬好奏折草稿,前來請示。包拯看過,又添上談月的口供,才讓公孫策謄寫,準備次日五更上朝參奏。
第二天,宋仁宗臨朝聽政。包拯出班,跪在金階之下。仁宗一見包拯,心中大喜,知道他病體已經痊愈,急忙宣他上殿。包拯先謝過皇恩,然後高舉奏折,恭恭敬敬呈給仁宗。仁宗看完奏折,又見到桃木人偶等物證,心中暗想:“難怪包卿突然患病,原來是遭人暗中陷害。”又轉念一想:“龐吉身為國戚,竟做出這等小人行徑,實在太不像話!”
想到這裡,仁宗宣龐吉上殿,將參奏的折子擲下。龐吉見仁宗滿臉怒容,趕忙捧起折子閱讀,頓時臉色大變,雙膝跪地,隻能低頭認罪。仁宗嚴厲斥責了他一番,念在他是皇親國戚,從寬處罰,罰俸三年。之後,仁宗又好言安慰包拯,並讓龐吉當麵向包拯賠罪。龐吉不敢違抗聖旨,隻能走到包拯跟前謝罪。包拯也明白龐吉是國戚,又已受罰,便不再追究。多虧仁宗從中調和,這件事才得以平息。兩人再次謝恩,退朝後各自散去。
包拯因患病多日未能上朝,便在內閣處理積壓的公事。這時,仁宗派太監前來傳旨:“聖上在修文殿宣召包公。”包拯接旨後,跟隨太監來到修文殿,向仁宗行朝拜大禮。仁宗賜座,包拯謝恩落座。仁宗說道:“卿家六日未上朝,朕感覺如失臂膀,心中煩悶不已。今日見到你,才覺得舒暢。”包拯奏道:“臣突然患病,讓聖上擔憂,實在擔當不起。”
仁宗又問:“卿家奏折中提到的義士展昭,是個怎樣的人?”包拯奏道:“此人是位俠士,臣多次承蒙他救命之恩。當初臣趕考路過金龍寺,遭凶僧陷害,多虧展昭將臣救出;後來奉旨去陳州放賑,路過天昌鎮擒拿刺客項福,也是他出力;就連前日在龐吉花園破除妖法,同樣是他的功勞。”
仁宗聽後大喜,道:“如此看來,此人不僅對卿家有恩,武藝也十分超群!”包拯繼續奏道:“若論展昭的武藝,他有三絕:第一,劍法精妙深奧;第二,袖箭百發百中;第三,他的縱躍功夫了得,真正能飛簷走壁。”仁宗聽到這裡,忍不住鼓掌大笑:“朕一直想選拔武藝超群之人,卻未得合適人選。今日聽卿家所言,此人正合朕意。他現在何處?”包拯奏道:“此人現在臣的衙內。”仁宗道:“既然如此,明日卿家帶他入朝,朕要親自去耀武樓看他展示武藝。”
包拯領旨謝恩,離開修文殿,又回到內閣處理完公事,乘轎返回開封府。到公堂落轎後,他再次處理了一些公務,然後退堂回到書房。包興遞上茶水,包拯吩咐:“請展爺來。”
不多時,展昭來到書房。包拯將仁宗的旨意詳細告知:“明早你就要隨我入朝,麵見聖上。”展昭雖不願在眾人麵前展示武藝,但包拯已奉旨,他隻好謙遜幾句:“隻怕我技藝不精,辜負了相爺的一番好意。”兩人又交談許久,展昭才告辭離開,回到公所。公孫策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等人得知展昭明日要麵見聖上,紛紛前來道喜,眾人又聚在一起飲酒慶賀。
次日五更,包拯乘轎,展昭騎馬,一同入朝等候。仁宗駕臨耀武樓,滿朝文武隨行護駕。仁宗登上寶座後,包拯將展昭帶到丹墀之下,展昭跪倒參拜。仁宗見展昭約三十歲年紀,氣宇不凡,舉止得體,心中十分滿意,便問了問他的家鄉籍貫。展昭一一清晰作答。
仁宗接著命他舞劍,展昭謝恩後走下丹墀,公孫策和四勇士早已暗中跟來,將寶劍遞給他。展昭抱劍來到丹墀,向仁宗叩首,隨後掖起袍襟,擺出起手式。隻見寒光閃爍,一縷銀光上下翻飛。起初還能看清他身隨劍走,到後來便令人眼花繚亂。他的劍法中,削砍劈剁、勾挑撥刺,每一招都精妙絕倫。滿朝文武和丹墀下的眾人,無不暗暗稱讚,四勇士更是緊張關注,見他舞到精彩之處,由衷佩服:“不愧是‘南俠’!”
展昭施展渾身解數,每一招都用心用意,舞完劍法,以懷中抱月的姿勢收勢,再次叩首。此時他麵色如常,氣息平穩,絲毫不見疲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仁宗大喜,問包拯:“好劍法!難怪卿家誇獎,他的袖箭又如何試?”包拯奏道:“展昭曾說,夜間能打滅香頭之火。如今是白晝,隻好用較射的木牌,糊上白紙,聖上隨意點三個紅點,試他的袖箭,不知聖意如何?”仁宗道:“正合朕意。”
其實包拯早已吩咐人準備好木牌,執事人員將木牌呈上,仁宗驗看,見上麵白紙平整,毫無瑕疵,便提起朱筆,隨意點了三個紅點,讓執事人員隨展昭去,至於站立位置由展昭自己決定,因為袖箭的射程和發力,需根據個人習慣,與其他兵刃不同。
展昭領會聖意,隨執事人員下了丹墀,斜走二三十步,估量仁宗能看清,便讓人立穩木牌,左右人等退後。展昭在木牌前,朝著耀武樓遙拜,然後看準紅點,轉身向耀武樓跑去。跑出約二十步,左手一揚,右手甩出袖箭,隻聽木牌“啪”的一聲;他停住腳步,正對木牌,又是一揚手,木牌上再次傳來聲響;最後,展昭擺出臥虎姿勢,弓腰扭脖,從腋下推出袖箭,木牌被打得劇烈晃動。展昭隨即俯身,回到丹墀下叩首。
此時,有人將木牌拿來請仁宗驗看。隻見三支八寸長的袖箭,都釘在紅點上,最後一支更是穿透木牌。仁宗驚歎不已:“真是絕技!”
包拯又奏道:“展昭第三絕技是縱躍法,需要登高展示,而且要脫去長衣才能靈活施展。請讓他登上對麵五間高閣,聖上可登樓觀看,這樣看得真切。”仁宗道:“卿言有理。”說罷起身,剛上樓梯,便傳旨:“所有大臣隨朕登樓,其餘人等留在樓下。”太監隨即傳旨。包拯領命,隨仁宗緩緩登上高樓。仁宗憑欄而坐,眾臣環繞左右。
展昭此時已脫去長袍,紮束停當。趙虎不知從哪裡端來一杯酒,說:“大哥喝一杯,助助興,提提氣!”展昭接過一飲而儘。趙虎還想再斟,展昭已走出數步。趙虎自己悄悄喝了三杯,踮著腳朝對麵高閣張望。
展昭來到閣樓下,轉身向耀武樓叩拜,然後在平地上小步移動,徘徊片刻。突然,他身子一縮,腰背一躬,“嗖”的一聲,如雲中飛燕般輕盈地躍上高閣。仁宗驚喜地說:“卿等看,他怎麼轉眼間就上去了?”眾臣紛紛讚歎。
展昭為展示本領,走到閣柱旁,雙手抱住柱子,身體一飄,雙腿翻飛,“嗤嗤”幾聲,順著柱子倒爬而上。到了柁頭處,左手把住,左腿盤在柱上,挺直身子,右手揚起,做出探海姿勢。仁宗見狀,連聲叫好,群臣和樓下眾人也紛紛喝彩。
接著,展昭右手抓住椽頭,身體飛速旋轉,眾人見狀無不心驚。他隨即換左手抓椽頭,腳尖蹬住檀方,雙手交替,兩腳挪動,在閣上從東串到西,又從西串到東。串到中間時,他突然蜷起雙腳,一個翻身,腳跟穩穩落在瓦上,動作乾淨利落。
仁宗看到此處,忍不住驚歎:“奇哉!奇哉!這哪裡是人,分明是朕的禦貓!”在高處的展昭聽見此言,立刻在房上向仁宗叩首。眾人既為他的精彩表現高興,又暗暗為他捏著一把汗。隻因仁宗隨口說出“禦貓”二字,從此展昭便得了這個綽號,人人都稱他為“禦貓”。這個綽號傳開後,引出了許多英雄豪傑的故事,也為日後平定襄陽之事埋下伏筆,這便是後話了。
當天,宋仁宗親自觀看展昭展示三項絕技後,起駕回宮,隨即下旨:“封展昭為禦前四品帶刀護衛,仍在開封府任職。”包拯帶著展昭麵向皇宮方向,跪地叩頭謝恩。
一切禮儀完畢,一行人返回開封府。包拯進了書房,馬上讓包興準備好四品武官的服飾送給展昭。展昭換上新衣,跟著包興來到書房,要向包拯行大禮。包拯堅決不肯受全禮,兩人互相謙讓許久,最終包拯隻受了半禮。展昭又讓包興到內宅,代自己向包拯夫人請安,說展昭要給夫人磕頭。
過了好一會兒,包興回來傳話:“夫人說,老爺多次承蒙展老爺搭救,實在感激不儘。日後還盼展老爺多幫襯相爺。給展老爺道喜,這禮實在不敢當。”展昭恭恭敬敬,連連稱是。包拯又叮囑他:“明早穿上正式官服上朝,我替你向皇上謝恩。”展昭道謝:“卑職一定照辦。”說完,便退到外麵的公所。
公孫策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等人,都紛紛上前祝賀。眾人互相謙讓一番後坐下,沒多久,一桌豐盛的酒菜就擺了上來,這是大家特意為展昭慶賀的。公孫策作為代表,要給展昭斟酒、安排上座。展昭連忙推辭:“咱們都是知己兄弟,這樣客氣,就是把我當外人了。”眾人見他這麼說,便商議一起敬他三杯。展昭接過酒一飲而儘,向大家道謝後,與眾人一同就座。
喝酒時,大家又聊起當天展昭試藝的精彩表現,紛紛讚不絕口。展昭則再三謙虛,絲毫沒有自滿的樣子,這讓眾人對他愈發佩服。
正喝得高興,包興走了進來,眾人連忙讓座。包興說:“實在沒法陪各位,相爺讓我來請公孫先生。”大家忙問是什麼事,包興解釋道:“剛才老爺進內宅吃飯,出來後就去了書房,吩咐請公孫先生,具體什麼事我也不清楚。”公孫策隻好向眾人告辭,跟著包興往書房去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公孫策離開後,大家都感到納悶,猜不出包拯找他到底有什麼事。過了一會兒,公孫策回來了,眾人趕忙詢問:“相爺叫你去,說了什麼?”公孫策回答:“也沒彆的事,一是要給展大哥寫謝恩的奏折;二是因為皇上在修文殿召見時說,幾天不見相爺就像失去了臂膀。相爺由此想到,國家選拔人才至關重要。再加上太後回宮是大慶之事,應該增設一次科舉,為國家廣納賢才,所以讓我起草個奏折的草稿,請皇上開恩科。”
展昭說:“這確實是件大好事。既然如此,咱們趕緊吃飯,彆耽誤了公孫賢弟辦事。”公孫策說:“寫個奏折草稿不難,不用這麼著急。”展昭卻說:“話雖如此,但相爺既然吩咐了,肯定是急著要看。咱們以後相處的日子還長,也不差這一時半會兒。”公孫策覺得展昭說得在理,便讓人上飯。
眾人吃完飯,離開酒席,各自坐下喝茶。公孫策趁機回到自己房間,稍作思考,便提筆一揮而就,把奏折草稿交給包興,讓他拿給包拯過目。包拯看過覺得沒問題,公孫策立刻工整地謄寫好,準備第二天上朝時呈遞。
第二天五更天,包拯帶著展昭來到朝房,等待謝恩。其他官員看到展昭,都忍不住小聲議論、稱讚。再看展昭身著嶄新的四品武官官服,更顯得氣宇軒昂、威風凜凜,讓人既羨慕又敬畏。
等宋仁宗上朝後,展昭完成謝恩儀式,包拯隨即遞上請求增設恩科的奏章。仁宗看完十分高興,朱筆批示同意,將奏章發到內閣。內閣立刻抄錄副本,下發到全國各地。文書一到,各地都知道了朝廷要開恩科選拔人才的消息。
後續還會發生什麼故事?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