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楊芳懷忠彼此見禮 繼祖儘孝母子相逢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七十一回 楊芳懷忠彼此見禮 繼祖儘孝母子相逢

第七十一回 楊芳懷忠彼此見禮 繼祖儘孝母子相逢(1 / 1)

金知縣審明進寶的罪行後,立刻將他收押入獄,為彩鳳抵命,同時當堂釋放了秦昌。至於殺死碧蟾和進祿的人,金知縣決定繼續查訪緝拿,另行結案,目前先將此案暫時擱置。碧蟾多行不義,本就罪有應得;進祿行為不檢點,才招來殺身之禍,既然兩人已死,也就不再深入追究。

秦昌回到家中,對杜雍感激不已,兩人因此結為知己好友。秦昌又想起靜修和尚之前的指點,杜雍也想去拜訪致謝,於是二人一同前往盤古寺。靜修和尚和北俠見到他們,又驚又奇。秦昌為人直爽,毫無保留地將家中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靜修和尚和北俠這才消除疑慮,明白進寶之前說的全是假話。四人相見,倍感親切,其樂融融,這份情誼自不必多說。

在盤古寺盤桓了幾天後,秦昌和杜雍返回秦家莊,北俠也告彆靜修和尚,踏上前往杭州的旅途。一路上,北俠聽到人們紛紛議論:“這下好了!杭州太守換人了,我們的冤屈終於有地方申訴了。”北俠好奇之下仔細打聽,漸漸了解到其中緣由。

原來,朝廷舉行春闈考試,皇帝欽點包拯為主考官。三場考試結束後,皇帝發現錄取名單中沒有包拯的侄兒包世榮,便問道:“包卿,世榮為何沒中?”包拯上奏道:“臣蒙陛下欽命擔任主考,按照規矩,臣侄理應回避,所以並未參加考試。”皇帝說:“朕開科取士,為的是選拔賢才,若是如此,豈不是讓包世榮白白受了委屈?”於是當即下旨,讓包世榮一同參加殿試。

這道聖旨一下,包世榮欣喜若狂。到了殿試那天,他被欽點為傳臚,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一職。包拯叔侄一同磕頭謝恩。參加完瓊林宴後,包拯上奏為包世榮請了假,讓他回鄉完婚,三個月後再回京任職。皇帝批準了奏請,還賞賜了許多東西。包世榮拜彆叔父,帶著鄧九如,風光無限地踏上了返鄉之路。至於他和玉芝成親的具體過程,這裡就不詳細敘述了。

恰逢杭州太守出缺,皇帝欽派新科榜眼、擔任編修一職的倪繼祖前去赴任。倪繼祖接到聖旨,不敢耽擱,先是去拜望老師包拯。包拯語重心長地勉勵了他許多話,倪繼祖都一一牢記在心。之後,倪繼祖向皇帝告假,回鄉祭祖。皇帝下旨:“祭祖完畢,即刻前往杭州赴任。”說到這裡,倪繼祖究竟是不是倪太公的兒子?他身邊的仆人是不是倪忠?這裡麵還有許多曲折的故事,就像《白羅衫》裡的情節一樣,必須從頭說起。

話說在揚州甘泉縣,有一位飽學之士名叫倪仁,自幼便與同鄉李太公的女兒定了親。他們的定親信物是什麼呢?是祖傳的一枝並梗玉蓮花,這玉蓮花晶瑩剔透、溫潤光潔,拆開是兩枝,合起來又成一朵。倪仁把它視若珍寶,和妻子各佩戴一枝。有一次,倪仁要去泰州探親,便雇了一艘船。船戶一個叫陶宗,一個叫賀豹,還有個幫工叫楊芳。誰能想到,這陶宗和賀豹竟是在水上行不法之事的強盜,隻要被他們看到客人有值錢的行李財物,就絕不會放過。這次見倪仁雇了他們的船,雖然沒看到什麼貴重行李,但卻見李氏容貌秀麗,頓時起了邪念。賀豹私下和陶宗商量,打算劫掠這單“生意”,他彆的都不要,隻要把李氏占為妻室,其餘財物全歸陶宗。兩人商量妥當後,又悄悄告知了楊芳。楊芳隻是個雇工,不敢反對。

一天,船行至揚子江一處偏僻之地,陶宗和賀豹趁倪仁不備,將他拋入水中淹死。賀豹隨後逼迫李氏順從自己。李氏哭著懇求:“我馬上就要臨盆了,等我分娩之後,再成親也不遲。”多虧楊芳在一旁勸說:“她丈夫都死了,還能跑到哪裡去?何必急於一時。”賀豹這才暫時作罷。楊芳心裡暗自盤算:“他們乾這種壞事,將來要是事發,難免會牽連到我。再說這婦人實在可憐,我不如……”想到這裡,他便去買了酒肉,假意慶賀兩人一個得妻、一個發財。陶宗和賀豹見他如此殷勤,便說:“何必讓你破費,以後得了好處,按三七分成給你,怎麼樣?”楊芳心裡不屑:“就你們這種行徑,就算全給我,我也不稀罕。”嘴上卻故意說道:“二位願意提攜我,那自然是再好不過。”接著便不停地勸酒。沒多久,就把兩人灌得酩酊大醉,橫躺在船頭。

楊芳趁機悄悄告訴李氏,讓她趕緊上岸,一直往東走,過了樹林有座白衣庵,他姑母在那裡出家,可以去那裡避難。此時已是五更天,李氏顧不上道路崎嶇,拚命往岸上跑。突然一陣腹痛,她暗叫不好:“我就快臨盆了,這可怎麼辦?”正想著,腹痛一陣比一陣劇烈,她隻好勉強跑到樹林裡,在樹下歇息。沒過多久,孩子就出生了,幸好是個男孩。李氏急忙脫下內衫,把孩子包裹好,又將半枝玉蓮花彆在孩子胸前。她不敢多做停留,強忍著悲痛,把孩子放在樹下,自己則急忙向東逃去,往白衣庵奔去。

楊芳放走李氏後,心裡鬆了一口氣,也躺下來睡覺。剛睡著,就感覺有人在耳邊催促:“你還不走,等什麼呢?”楊芳從夢中驚醒,四下張望,卻不見人影,隻見殘月西斜,幾點疏星掛在天邊。他納悶道:“明明有人叫我,怎麼沒人呢?”再看陶宗和賀豹,還在呼呼大睡。他轉念一想:“不好!他們要是醒來發現婦人不見了,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不是怪我,就是到處搜尋。到時候找到婦人,事情就麻煩了。有了!我不如趁早離開。等他們醒來,肯定以為我拐了婦人逃走,這樣他們就不會再四處搜查了。”主意打定,他什麼東西都沒拿,隻身一人上了岸,徑直朝白衣庵走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到了白衣庵前,天剛蒙蒙亮,楊芳上前敲門。一位老尼隔著門問道:“誰呀?”楊芳說:“姑母,是侄兒楊芳,快開門。”老尼打開門,將他迎進客堂。楊芳還沒坐下,就急忙問道:“姑母,有沒有一個婦人來庵裡?”老尼反問:“你怎麼知道?”楊芳便把灌醉兩個賊人、私放李氏的事說了一遍。老尼雙手合十,念了聲“阿彌陀佛”,說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可惜你做事沒有做到底。倒不是說你做錯了什麼,隻是那婦人的孩子丟在了路上,恐怕會斷了她家的香火。”楊芳連忙追問緣由。老尼解釋道:“那婦人確實來了庵裡,說在樹林裡生下一個孩子。她擔心孩子要是被人撿去還好,萬一遭遇不測,可就斷了香火,傷心不已。我勸了她好久,答應幫她尋找孩子,她才止住哭聲,現在在後院小屋裡休息。”楊芳說:“既然這樣,我這就去找。”老尼叮囑道:“要找孩子,有個記號,孩子胸前彆著一枝白玉蓮花,你記好了。”楊芳把這話牢牢記在心裡,離開白衣庵,回到樹林尋找,找了一圈卻沒發現孩子的蹤跡,之後又暗中查訪了三天,終於有了消息。

在距離白衣庵幾裡遠的地方,有個倪家莊。莊裡住著一位倪太公。一天五更天,倪太公騎著小毛驢去趕集,走到一片樹林時,毛驢突然停住,說什麼也不肯往前走了。倪太公覺得奇怪,這時,忽然聽到一陣嬰兒的啼哭聲。他急忙下驢查看,發現樹下放著一個嬰兒,身上還彆著一枝白玉蓮花。倪太公年過半百還沒有孩子,見到這個孩子,頓時滿心歡喜。他顧不上趕集,連忙解開衣襟把孩子揣好,騎著驢匆匆回家。

到家後,妻子梁氏看到孩子,問清緣由,夫妻二人高興得不得了,給孩子取名叫倪繼祖。他們哪裡知道,這孩子原本就姓倪,這一番際遇,真可謂是天定的緣分,姓倪的孩子被姓倪的人收養。

俗話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倪太公得了孩子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前來道喜的人絡繹不絕,還有不少人推薦乳母。每天都有人上門,太公推辭不過,隻好置辦酒席,宴請鄉裡鄉親。大家也都準備了薄禮前來祝賀。

正忙著招待客人時,又有兩位鄉親帶來一個約摸三十歲的男子。倪太公不認識此人,便問道:“這位是?”兩位鄉親介紹說:“這人我們早就認識,他一直沒個安身之處。聽說太公得了小公子,他就想給太公做仆人,以後也能照料小公子長大。這人老實厚道,您看在我們倆的麵子上,把他留下吧。”倪太公爽快地說:“多一個人也費不了多少糧食,既然兩位老鄉親都開口了,那就留下吧。”兩位鄉親笑道:“還是老鄉親痛快!快過來見過太公,太公給他起個名兒吧。”倪太公說:“當仆人最要緊的是忠誠,就叫他倪忠吧。”

原來,這個男子就是楊芳。他和姑母商量後,為了能照顧這個孩子,才想辦法投到倪家。因為認識莊裡的這兩個人,便托他們借著道喜的機會引薦自己。楊芳聽到倪太公不僅留下了他,還給他起了名字,趕忙上前磕頭:“小人倪忠給太公爺叩頭道喜!”倪太公見他勤懇,很是高興。此後,倪忠做事十分殷勤,不等吩咐就把事情辦好,讓倪太公省了不少心。

日子久了,倪太公見倪忠忠誠老實,便把許多事都交給他辦,而倪忠也儘心儘力,成了倪太公的得力幫手。有一天,倪忠對太公說:“小官人今年七歲了,天資聰慧,不如送他去讀書吧。”太公點頭:“我也正有這個想法。東村有位老學究,學問不錯,你選個好日子,我帶孩子去拜師。”於是定好了日子,倪繼祖開始入學讀書,每天上下學都是倪忠接送。倪忠還時常去白衣庵看望,隻是瞞著倪繼祖。

就這樣讀了兩三年,老學究向太公推薦了一位來自濟南的儒士程建才,他對太公說:“令郎將來必成大器,不是我能教導出來的。如果跟著我的這位朋友學習,日後必有出息。”倪太公還有些猶豫,倪忠在一旁勸說:“小官人讀書很有天賦,既然老先生一番好意推薦,就讓小官人跟著試試吧。”太公這才答應下來,請程先生來教導倪繼祖。倪繼祖天資聰穎,過目不忘,把程先生樂壞了。

時光飛逝,轉眼間倪繼祖已經十六歲。程先生建議讓他參加科舉考試,倪太公一輩子生活在鄉下,從未想過孩子能有這樣的前程。倒是程先生比他還著急,沒等和太公商量,就替倪繼祖報名應考。沒想到倪繼祖一舉中了秀才,太公大喜過望,重謝了程先生。自然,前來道喜的人又把倪家的門檻都快踏破了。

一天,程先生出門辦事,倪繼祖也想出門逛逛,征得太公同意後,讓倪忠陪著自己。兩人信步而行,路過白衣庵時,倪忠說:“小官人,我姑母在這裡出家,進去歇歇腳、喝口茶吧,我也正好探望一下她。”倪繼祖走了不少路,也覺得累了,便答應下來。倪忠上前敲門,老尼出來熱情迎接:“不知道小官人要來,沒能遠迎,還請多多包涵。”說著將他們讓進客堂,端上茶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實,倪忠當初找到孩子後,就給姑母捎了信。老尼把消息告訴了李氏,李氏暗暗感激。孩子滿月後,她便拜老尼為師,每天在觀音像前虔誠懺悔,輕易不出佛院。這天,她剛從觀音像前拜完佛回來,忘記關上小院的門。倪繼祖在客堂歇了一會兒,便四處閒逛,看到這個小院環境清幽,就信步走了進去。

李氏聽到院裡有腳步聲,連忙出來查看。這一看,頓時心痛如絞,淚水奪眶而出——倪繼祖的麵貌舉止,和當年的倪仁簡直一模一樣。說來也奇怪,倪繼祖見李氏落淚,自己也莫名其妙地眼眶發酸,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

倪繼祖正在擦眼淚,倪忠和老尼走了過來。倪忠問:“官人,你怎麼哭了?”倪繼祖嘴硬道:“我哪哭了。”可聲音裡還帶著哭腔。倪忠又看到李氏在一旁默默流淚,眼前這一幕,讓他也紅了眼眶,默默擦起眼淚來。

隻聽老尼感歎道:“善哉!善哉!這就是天性,絕非偶然。”倪繼祖一頭霧水,問道:“此話怎講?”這時,倪忠突然跪倒在地:“求小主人饒恕老奴隱瞞之罪,我才敢把事情說出來。”倪繼祖見狀,驚得目瞪口呆。又聽李氏急切地說:“恩公快請起,可彆折煞我了,不然我也要跪了。”倪繼祖滿心疑惑,連忙扶起倪忠,催促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快說清楚!”

倪忠便把當年發生的事,從陶宗、賀豹行凶,到自己救李氏、丟孩子,再到倪太公撿孩子的經過,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他這邊說著,李氏早已哭得泣不成聲。倪繼祖聽完,半晌才緩過神來,痛心疾首地說:“我倪繼祖長到十六歲,竟然不知道親生父母受了這麼多苦!”說完,他上前緊緊抱住李氏,放聲大哭。老尼和倪忠在一旁勸慰許久,母子二人才漸漸止住哭聲。

李氏哽咽著說:“自從蒙恩公搭救,我在這庵裡已經住了十五年。沒想到今天能見到孩子長大成人。可如今相見,我就像在夢裡一樣,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孩子,你還記得當初身上有什麼信物嗎?”倪繼祖生怕母親不信,急忙從貼身衣服裡掏出那枝白玉蓮花,雙手遞給李氏。李氏一見蓮花,“哎喲”一聲,身子往後一仰……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夜霧撩港 我15歲拿金棕櫚很合理啊 報告厲總!夫人她重生後又撩又野 成龍快婿 逼我當海賊,頂上天礙震星臉彆綠 莫名其妙成為虐文主角爹媽後 水滸之入道雲龍 逼我幫你情人養胎?我轉嫁初戀你哭什麼 神豪:我是高冷係男神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