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清領了武宗皇帝的旨意,擔任統帥出征平定安化王寘鐇之亂。退朝之後,他立即向各軍營發出檄文,命令所有將官士兵,第二天一早到教場集合,等候挑選。各營接到命令,絲毫不敢耽擱。果然,第二天黎明時分,將士們便齊刷刷地在教場集結完畢。徐鳴皋等十一位英雄也換上指揮官服,在教場等候調遣。
過了一會兒,楊一清和張永騎著高頭大馬,在眾多隨從的簇擁下來到教場。他們在演武廳前下馬,此時兵部已將兵符和將令恭敬送達。楊一清先鄭重地拜接印綬,麵向皇宮方向行謝恩大禮,隨後登上主帥座位。眾將領依次上前參拜,完畢後站立兩旁待命。楊一清開始清點三軍,隨後發出第一支令箭,任命徐鳴皋為先鋒,慕容貞為行軍運糧使,徐慶、狄洪道為中軍左右羽翼,包行恭、羅季芳為隨營指揮,王能、李武、周湘帆、徐壽為隨營參將。同時傳令全軍,定於九月初三出發。安排妥當後,楊一清和張永帶領徐鳴皋等人入朝謝恩,並奏報軍隊出發日期,武宗皇帝又溫言勉勵了一番。之後,眾人各自返回私宅或館驛。
九月初三黎明,出征的日子到了。隨征的將領和士兵們早早穿戴好盔甲,奔赴教場。教場上,隊伍整齊排列,軍旗獵獵作響,刀槍在晨光中閃爍,軍容威武雄壯,氣勢磅礴。徐鳴皋等人也各就其位,在演武廳下肅立待命。
不久,楊一清和張永並轡而來,在演武廳下馬入座。眾將參拜完畢,楊一清對照隨征花名冊逐一點名。點名結束後,他下令升炮祭旗。楊一清親自率領眾將祭拜象征軍隊的大纛旗。各項儀式完成,楊一清命令先鋒官帶隊先行。徐鳴皋便帶著周湘帆、徐壽作為左右助手,率領三千兵馬,跨上戰馬,率先出發。緊接著,楊一清下令拔營,三聲震天的炮響過後,十萬大軍列隊整齊,威風凜凜地朝著甘肅進發。
另一邊,安化王寘鐇自從占據秦州、蘭州、慶陽等多個州縣後,氣焰愈發囂張。這天,他又親自率領賊軍進攻鞏昌。鞏昌知府名叫畢雲龍,山西大同人,憑借軍功被保舉為知府。他身高六尺開外,麵龐黝黑,頷下一部胡須,慣用一柄金背大砍刀,有萬夫不當之勇。畢雲龍性情火爆,對朝廷忠心耿耿,但有勇少謀,行事風格略顯魯莽。城中還有一位參將郝忠,山西太原人,與畢知府是同鄉。郝忠武舉出身,身材魁梧,生得一雙環眼、兩道濃眉,麵龐發紫,滿臉胡須,四十多歲,性格剛烈,擅長使用一杆雙鉤連槍,和畢知府交情深厚。
這天,畢知府正在書房處理公文,一名差役慌慌張張跑來報告:“探子探知,逆賊寘鐇殺死本省巡撫,接連占據泰州、蘭州、慶陽、階州等州縣,各地望風而降。現在他親自率領三萬賊兵,不日就要進攻鞏昌,離城隻剩六十裡了,特此飛報,請大人定奪!”畢知府聽後,氣得怒發衝冠,大聲罵道:“大膽逆賊!朝廷待你不薄,你不思報國,反而造反,殺害封疆大吏,還敢來犯鞏昌!隻要本府還在,定將你這叛逆碎屍萬段,為朝廷除害!”他一邊吩咐探子繼續打探消息,一邊親自騎馬前往參將郝忠的衙門。此時郝忠也得知了寘鐇叛亂的消息,兩人商議後,立刻寫好奏章派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告急,同時著手準備禦敵,傳令調集守城兵馬,嚴陣以待。
再說寘鐇占據蘭州等四座州縣後,野心膨脹,謀劃著進攻鞏昌。他手下有十幾員猛將,個個能征善戰。這一天,他率領三萬人馬向鞏昌府進發。沒過多久,大軍便抵達鞏昌城外,寘鐇下令放炮安營,讓士兵休整一天。
第二天,寘鐇全身披掛上陣,頭戴黃金盔,身穿盤龍鎖子黃金甲,腳蹬花腦頭戰靴,手持一杆丈八長矛,騎著一匹黃驃馬。身後有人高舉一麵大纛旗,旗上繡著一個鬥大的“王”字。他的兩側,前軍都指揮王文龍、後軍都指揮楊立武,參將左天成、天方傑、溫世保、薛文耀,遊擊魏光達、高銘、孫康、劉傑等將領,也都身披盔甲,騎著戰馬,整齊列隊。隨著一聲炮響,寘鐇率領大軍直逼鞏昌城。
離城不遠時,寘鐇看到城頭上軍旗飄揚,知道城中已有防備,便催馬來到吊橋口,大聲喊道:“你們聽好了!速速稟報你們主將,讓他趕緊獻城投降!要是敢說半個不字,本王爺立刻踏平此城!”話音未落,城門大開,一員大將騎馬衝出。此人頭戴鐵盔,身穿鐵葉甲,手持雙鉤連槍,騎著烏騅馬,正是參將郝忠。他一見寘鐇,怒聲罵道:“大膽逆賊!你不思祖宗庇佑,反而謀逆背叛,良心何在?朝廷哪裡虧待你了?你若現在悔過投降,下馬受縛,朝廷或許念你是宗室,饒你不死;要是執迷不悟,休怪我今日取你狗命,上為朝廷除叛臣,下為百姓解倒懸之苦!你還有什麼話要說,趕緊回答!”
寘鐇聽了,也勃然大怒:“如今朝廷荒淫無道,皇帝四處巡遊,重用奸邪,不理朝政,大明江山眼看就要易主。本藩念及祖宗創業艱難,不忍江山落入他人之手,這才替天行道,上承祖宗基業,下為百姓謀福,這是順應天命,何叛之有?你不過一個小小參將,竟敢阻擋本藩王師!封疆大吏我都能輕易處置,何況你?識相的就趕緊獻城,將來少不了你的封侯之位;要是執迷不悟,王師一到,鞏昌城插翅難逃,到時候玉石俱焚,你們後悔都來不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郝忠聽了,怒火中燒,大吼一聲:“看我今日取你狗頭!”說罷,催馬挺槍,直刺寘鐇。寘鐇見狀,用鞭梢一指,賊軍陣中立刻衝出一員大將,此人手持開山大斧,大聲喝道:“休傷我主!我來取你狗命!”話沒說完,已騎馬衝到郝忠麵前,掄起大斧就劈。郝忠急忙舉槍格擋,怒喝道:“大膽逆賊!都是你們這些走狗助紂為虐,我先斬了你,再收拾叛首!報上名來,我槍下不挑無名之輩!”賊將高聲回應:“聽好了!我乃安化王駕前前軍都指揮王文龍!你也報上名來!”郝忠喝道:“我乃大明正德皇帝駕前鞏昌營參將郝忠!你可聽說過我的威名?”王文龍哈哈大笑:“我當是誰,原來是個小小參將!我這把大斧下亡魂無數,還沒殺過你這樣的小官,今日就拿你開刀!”說著,又是一斧砍來,郝忠舉槍相迎,兩人你來我往,殺得難解難分。直到兩邊鳴金收兵,這場惡戰才暫告一段落。
第二天,寘鐇又率軍前來挑戰。畢知府也率領人馬出城,擺開陣勢。畢雲龍在馬上望見寘鐇,高聲大罵:“逆賊寘鐇,快來受死!你可認得畢老爺?”話剛說完,賊軍陣中衝出一員大將,手持兩柄八角鋼錘,大喊道:“我乃後軍都指揮楊立武,取你首級!”說罷拍馬衝來,舞動鋼錘,朝著畢知府當頭砸下。畢知府急忙舉起金背大砍刀招架,心中暗道:“這家夥力氣不小,和我不相上下。”正想著,楊立武又一錘砸來,畢知府再次架開,趁機揮刀反擊,楊立武也連忙格擋。兩馬交錯而過,畢知府撥轉馬頭,舉刀朝著楊立武連肩帶背砍去,楊立武舉錘擋住。兩人大戰十幾個回合,畢知府心想:“這賊將勇猛過人,不用拖刀計難以取勝。”主意已定,又戰了兩回合,他故意露出破綻,拖刀拍馬便走。楊立武不知是計,催馬緊追。等追得近了,畢知府突然勒馬轉身,掄起大刀,出其不意地砍向楊立武。楊立武躲避不及,被當場斬於馬下。士兵割下他的首級,畢知府下令敲響得勝鼓,率軍回城,並將楊立武的首級懸掛在城頭示眾。
寘鐇見楊立武被殺,惱羞成怒,當即指揮全軍全力攻城。賊軍衝到城下,卻被城頭上如雨點般落下的擂木炮石打得無法前進,無奈之下,隻能鳴金收兵。鞏昌城究竟能否守住?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