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第121回劉養正議圍安慶王守仁再打南昌
王守仁率領的大軍被非幻道人施展妖法擊敗後,被迫後撤三十裡安營紮寨。徐鳴皋、一枝梅、羅季芳、卜大武雖然被妖劍所傷,但並無大礙。軍營安頓妥當後,四人逐漸蘇醒,敷上特效金瘡藥,隻需一兩日便能痊愈,暫且按下不表。
另一邊,非幻道人凱旋回城,朱宸濠親自迎接,並大擺慶功宴。酒過三巡,朱宸濠舉杯致謝:“自王守仁帶兵圍城,徐鳴皋等人憑借武藝屢屢讓我軍受挫。若不是仙師及時相助,南昌城早已危在旦夕。今日這場大勝,足以讓王守仁膽寒!但敵軍隻是敗走,主力尚存,徐鳴皋等十二人更是悍不畏死,難保他們不會卷土重來。不知仙師有何打算?”
非幻道人神色倨傲,語氣篤定:“不瞞千歲,就憑他們那點能耐,何足掛齒!若他們識趣收兵,是他們的福氣,三十萬生靈也能免遭塗炭;若執意頑抗,貧道略施手段,定叫他們全軍覆沒,片甲不留!”朱宸濠聽後大喜過望。
此時,副參謀劉養正拱手進言:“仙師法力高強,破敵自然不在話下。但末將有句話,不知大王願不願聽?”朱宸濠連忙道:“但說無妨,咱們共同商議。”劉養正神色凝重:“末將以為,爭城奪地才是根本,不應隻糾結於眼前勝負。就算將王守仁三十萬大軍儘數殲滅,朝廷必然還會增派援兵。一味靠武力廝殺,隻會徒增殺戮,卻無法真正掌控土地和百姓。沒有土地和人口,軍需糧餉從何而來?即便今日勝、明日勝,援軍不斷,咱們也不能肆意殺戮,違背天道。況且僅憑南昌一城,糧草能支撐多久?一旦糧餉匱乏,民心必定動搖。民心一失,即便有仙師坐鎮、雄兵在手,也難以堅守啊!”
這番話讓朱宸濠驚出一身冷汗:“多虧你提醒,差點讓我隻顧守城,忘了開疆拓土!依你之見,如何才能穩固根基,確保軍需無憂?”劉養正胸有成竹:“南昌剛奪回又險失,錢糧尚未穩固,周邊縣城雖被雷將軍拿下幾座,但也不可依賴。末將建議,一麵與王守仁對峙,一麵派精銳繞道下遊,先取九江,再圍安慶,以此為根基。拿下九江、安慶後,分兵攻打蕪湖。屆時大王親自統帥大軍,順長江東下,奪取金陵作為大本營,如此方能成就大業。若隻看重眼前輸贏,實在得不償失。”
朱宸濠拍案叫絕:“此計甚妙!就依你所言,即刻分兵!”軍師李自然也連連稱是。朱宸濠卻又犯難:“眼下能征善戰的隻有鄴天慶、雷大春,若派他們出征,城中誰來把守?”李士實獻計:“可命雷大春率三千精兵直取九江。九江此刻守備空虛,即便有防備,也多是老弱殘兵。以雷將軍的勇猛,再帶些偏將,拿下九江易如反掌。九江一破,安慶必然恐慌,雷將軍可乘勝追擊,定能一舉攻克。此事宜早不宜遲,遲則生變。”朱宸濠當即采納,酒宴結束後,便下令雷大春點齊三千精銳,連夜秘密出兵,直撲九江。
再說王守仁這邊,大軍駐紮兩日後,徐鳴皋等人傷勢儘愈。他召集眾將議事:“前日被妖道用邪術擊敗,所幸將士們並無大礙,折損的兩千多兵力,對我軍銳氣影響有限。自古邪不壓正,我打算準備烏雞黑犬血,等對陣時,若妖道再施邪術,就用這些穢物破他法術。諸位意下如何?”徐鳴皋等人齊聲應道:“末將等也有此意,隻是未得元帥命令,不敢擅自行動。如今元帥有令,我等定當拚死一戰,早日攻破南昌,擒獲叛賊!”
王守仁點頭,下令各營連夜到附近鄉村搜集烏雞黑犬,要求必須用錢購買,不得擾民。士兵們領命後迅速行動,次日黎明便帶回大量雞犬。王守仁命人將血裝入噴筒,又讓全軍休整一日養精蓄銳。
第三日深夜,王守仁傳令:四更造飯,五更出兵。將士們迅速整裝待發,隨著營門大開,金鼓齊鳴,三聲炮響後,二十餘萬大軍如猛虎下山,浩浩蕩蕩殺向南昌。
徐鳴皋一馬當先趕到南昌城下,排開陣勢後高聲叫戰。這天恰好是布政使胡濂守城,士兵慌忙稟報。胡濂登上城樓,隻見城外大軍遮天蔽日,徐鳴皋更是在馬上耀武揚威,揚言要將朱宸濠碎屍萬段。胡濂不敢耽擱,一邊派人向朱宸濠求援,一邊組織守城。
朱宸濠接到急報,立即命胡濂開城迎敵,同時派鄴天慶出戰,並邀請非幻道人和餘半仙觀戰。其實非幻道人早有預料,不等朱宸濠派人來請,便主動前來:“千歲不必驚慌,貧道早知王守仁今日會來。他不來,貧道明日也要請命出擊。既然他送上門來,正好一舉殲滅,為我師弟報迷魂陣之仇,助千歲掃清障礙!請千歲一同觀戰,看貧道如何破敵!”朱宸濠大喜,與二人一同出城。
此時,徐鳴皋在城下罵了許久,卻不見敵軍出城,正焦躁時,後續大軍趕到,徐慶、一枝梅等十二將也飛馬來到陣前。胡濂在城頭上冷笑道:“你們這群蠢貨,死到臨頭還不自知!仙師一到,定叫你們有來無回!我若投降,日後還能封侯拜相,哪像你們拋家舍業,曝屍荒野,做那孤魂野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徐鳴皋怒不可遏,策馬衝到城下,指揮大軍攻城。就在他鼓舞士氣時,突然“嗖”的一聲,胡濂應聲倒地。究竟是誰暗中放箭?胡濂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五部分第122回擅絕技一箭射降賊杖邪術二次敗官軍
胡濂在城頭上對著徐鳴皋大放厥詞,字字句句皆是諂媚寧王、詆毀官軍之語。徐鳴皋聽得怒發衝冠,立即揮舞兵器,率領士兵們發起猛攻。就在此時,胡濂突然慘叫一聲,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原來,徐慶在後方聽得火冒三丈,他拈弓搭箭,憑借著神箭手的精湛技藝,一箭破空而出,精準地射中胡濂咽喉,當場取了他的性命。
徐鳴皋見胡濂倒地,立刻高聲催促:“攻城!給我全力攻城!”士兵們士氣大振,正拚力向前時,南昌城門轟然洞開,一支賊軍呼嘯而出。為首之人正是鄴天慶,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徐鳴皋二話不說,拍馬挺槍便迎了上去。兩人槍來戟往,激戰十餘回合不分勝負。徐慶見狀,策馬疾馳加入戰局,雙槍齊下夾攻鄴天慶。鄴天慶卻絲毫不懼,抖擻精神獨戰二將,三人纏鬥在一起,殺得難解難分,戰鼓聲、呐喊聲震天動地。
激戰正酣時,非幻道人與餘半仙騎著梅花鹿從城中緩緩而出。非幻道人手持寶劍,身後葫蘆搖曳,高聲喊道:“鄴將軍且退下,待貧道收拾這群孽畜!”鄴天慶虛晃一戟,迅速退到陣後。非幻道人冷笑著對徐鳴皋等人喝道:“乳臭未乾的小輩,仗著些微武藝就敢逆天而行!上次略施小計,便讓你們丟盔棄甲,怎麼還不長記性?如今竟敢射殺胡濂,真是罪無可赦!看劍!”話音未落,手中寶劍脫手而出,竟懸在半空自行飛舞起來。
徐慶見徐鳴皋難以抵擋,急忙上前支援。非幻道人見狀,張狂大笑:“來得好!人越多,本道爺送你們歸西越快!”他喝聲“變”,空中寶劍瞬間化作兩口,分彆朝著徐鳴皋和徐慶飛斬而下。一旁的一枝梅看得真切,挺刀從斜刺裡殺出。非幻道人輕喝一聲“疾”,空中又憑空多出一口寶劍,寒光閃爍,似要擇人而噬。
包行恭、狄洪道等一眾英雄見勢不妙,齊聲呐喊著衝上前去,將非幻道人團團圍住。非幻道人被圍,不但不慌,反而放聲大笑:“都到齊了?還有人沒來就趕緊叫上,好讓本道爺的法寶開開光!”他念念有詞,大喝:“速變速變!快取首級見吾!”刹那間,空中寶劍越變越多,從一口裂變為兩口、三口、四口,眨眼間竟有十幾口寶劍,如靈蛇般朝著眾人飛砍而下。
王守仁在陣中見勢危急,大喊:“不好!快噴!”官軍得令,齊刷刷舉起裝滿烏雞黑犬血的噴筒,朝著空中猛噴。神奇的一幕出現了——那些看似鋒利的寶劍紛紛墜落,士兵們湊近一看,原來全是紙做的!
徐鳴皋等人見妖法被破,士氣大振,攻勢更猛,恨不得當場將非幻道人碎屍萬段。非幻道人見法寶失效,惱羞成怒:“竟敢破我法術!今日不殺了你們,我誓不罷休!”徐鳴皋等人也怒喝道:“妖道!拿紙劍來糊弄誰?今日不將你碎屍萬段,誓不為人!”眾人槍挑刀砍、錘砸戟刺,攻勢如潮。
賊陣中的餘半仙見師兄陷入險境,大喊一聲:“師兄莫慌,我來助你!”揮劍衝出。包行恭、周湘帆正要迎敵,卻見非幻道人猛拍梅花鹿的頭。那鹿張開大口,噴出滾滾濃煙,濃煙遇風瞬間化作熊熊烈火,如火龍般朝著徐鳴皋等人席卷而來。王守仁驚覺不妙,再令士兵噴射雞犬血,卻發現噴筒早已空空如也。烈焰借著風勢,眨眼間便到跟前,徐鳴皋等人見勢不可擋,隻得倉皇敗退,士兵們哭喊著四散奔逃,慘叫聲響徹天地。
王守仁見大勢已去,急令後隊變前隊,速速撤退。官軍丟盔棄甲,隻顧逃命。非幻道人率賊兵乘勝追擊,戰場上一片慘狀:有的官兵被大火燒得麵目全非,有的在混亂中被自己人踩踏而亡,有的死於刀槍之下,有的跌倒後被賊兵踩死,還有的被戰馬衝撞而亡。此一戰,官軍死傷五六千人,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王守仁一路敗退五十裡,才勉強紮下營寨。非幻道人見官軍逃遠,這才收了法術,鳴金收兵。
朱宸濠在城頭上將戰局看得一清二楚,大喜過望。他親自下城迎接非幻道人,拉著對方的手連連道謝,二人並馬回王府。眾賊將紛紛前來慶賀,朱宸濠當即大擺筵席,犒賞三軍。
酒席間,朱宸濠好奇問道:“方才見仙師的飛劍被王守仁破了,那群人圍攻仙師,本王擔心不已,正要派鄴天慶支援,餘道友便衝了出去。不知為何,轉眼仙師又施展出噴火奇術,燒得官軍落荒而逃,這法術真是玄妙莫測!隻是那飛劍為何會被破,還請仙師解惑。”非幻道人解釋道:“千歲有所不知,貧道的飛劍本是仙家妙法,可取敵將性命。但唯獨怕沾染穢物,一旦碰上,立刻變回紙劍。今日想必是王守仁暗中用穢物噴打,才破了飛劍。飛劍失效後,貧道隻好另施他法,讓坐騎噴火,雖未能讓官軍片甲不留,卻也大獲全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宸濠感歎:“若不是仙師相助,本王怎能讓王守仁如此慘敗!隻恨相識太晚,若早兩年相遇,餘道友也不會被七子十三生所敗,本王更能橫掃天下了!”非幻道人胸有成竹道:“王守仁經此大敗,短時間內絕不敢再來挑戰。貧道建議,今夜趁他驚魂未定前去劫寨。隻要擒住王守仁,徐鳴皋等人沒了主心骨,必然動搖。屆時千歲以禮相勸,許以厚恩,他們豈有不歸降之理?得了這些猛將,再分兵攻城略地,大事可成!”朱宸濠大喜過望,起身致謝:“若能成事,本王定當重賞,以謝仙師!”非幻道人謙遜道:“貧道此舉,不過是順應天命,解百姓於倒懸罷了。”酒過三巡,朱宸濠秘密傳令各營,三更出發劫寨,賊兵們立刻緊張籌備起來。
另一邊,王守仁退軍五十裡安營後,清點人數,發現死傷竟達一萬餘人,徐鳴皋等將領也多有燒傷,他憂心忡忡,命眾人趕緊醫治,等傷勢痊愈再商議破敵之策。徐鳴皋等人心中憤懣,紛紛歎息:“這妖道法術詭異,如何才能製服?”一枝梅皺眉道:“恐怕隻有玄貞子師伯他們趕來,才能破了這妖道的法術。”徐慶接口道:“我傷勢不重,明日稟明元帥,去找我師父,讓他用飛劍傳書,召集各位師伯師叔,定能滅了妖道,擒住叛王!”眾人正商議間,天色漸暗,準備休息。突然,一道黑影從半空落入大帳……這人究竟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第五部分第123回解藥施丹救全軍士反風滅火敗走妖人
夜幕籠罩著王守仁的軍營,徐鳴皋等人拖著疲憊的身軀,正準備回帳休息。突然,一道黑影如鬼魅般從帳頂落下,眾人瞬間警覺,齊聲高呼:“抓刺客!”就在兵器出鞘的瞬間,黑影急聲喊道:“彆慌!我是來救你們性命的!”徐鳴皋湊近一看,驚喜地發現來人竟是神秘莫測的傀儡生,在場眾人又驚又喜,急忙上前施禮。
傀儡生擺了擺手,神色凝重:“客套話稍後再說,元帥在哪裡?快帶我去見他,有十萬火急的大事!晚一步,整個軍營都要遭殃!”徐鳴皋不敢耽擱,立即跑去後帳,將傀儡生到來的消息稟報給王守仁。王守仁聽聞,匆忙整理衣冠,升坐大帳,親自迎接。
兩人見麵後,王守仁將傀儡生請到上座,恭敬地說:“久仰仙師大名,今日幸得相見,未能遠迎,還望恕罪!”傀儡生也客氣回應:“貧道常年雲遊四方,早想拜會元帥,無奈一直未能如願。如今見元帥因非幻道人妖法連遭大敗,實在於心不忍。不過這場劫難是命中注定,元帥不必過於憂慮。隻是眼下有件迫在眉睫的危機,元帥可知道?”
王守仁大驚,離席問道:“還請仙師明示!”傀儡生壓低聲音:“叛軍今夜三更要來劫營,此刻他們的軍隊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王守仁追問消息來源,傀儡生解釋道:“我路過此地時,察覺寧王宮中妖氣衝天,便潛入探查,正好聽到朱宸濠與非幻道人密謀,想趁元帥驚魂未定之際偷襲。我一刻不敢耽誤,這才趕來報信!”
王守仁臉色驟變:“諸位將領受傷未愈,士兵疲憊不堪,如何禦敵?還請仙師救我三軍!”傀儡生安撫道:“元帥莫急,我自有辦法。但也需要諸位將軍配合。”見王守仁擔心傷員無法作戰,傀儡生自信一笑,從腰間掏出葫蘆,倒出幾粒丹藥,命人用清水化開,親自為受傷將士敷藥。神奇的是,傷口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將士們立刻恢複了精氣神。
傷勢既愈,眾人請王守仁發令。王守仁迅速部署:徐鳴皋、徐慶、王能率部埋伏在大營左側;一枝梅、周湘帆、李武埋伏右側;徐壽、包行恭、楊小舫埋伏營後;狄洪道、羅季芳、卜大武負責接應。安排妥當後,他與傀儡生坐鎮中軍,靜待敵軍。
眼看快到三更,營外卻毫無動靜,王守仁不禁心生疑慮。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震天動地的金鼓呐喊聲,傀儡生沉聲道:“元帥看到了吧?若不是提前準備,今夜不知多少人要喪命!”王守仁心有餘悸,連連稱謝。
另一邊,非幻道人帶著鄴天慶等賊將,率領叛軍悄悄逼近。他們本以為官軍剛遭大敗,必定疏於防範,沒想到鄴天慶一馬當先衝進營門,卻見燈火通明,旌旗林立,心知中計,急忙勒馬回撤。但為時已晚,隻聽一聲炮響,徐鳴皋等人從左右兩側殺出,將鄴天慶團團圍住。
鄴天慶雖勇猛過人,卻難敵六員猛將圍攻,漸漸體力不支,滿心盼著非幻道人來援。然而此時的非幻道人正押著後隊趕來,本想等鄴天慶殺亂敵營後再上前收割戰果,卻迎麵撞上狄洪道等人。雙方混戰在一起,非幻道人怕誤傷己方士兵,不敢貿然施展妖法,一時竟被死死纏住,無法前進。
鄴天慶見援軍無望,拚儘全力刺傷王能,才勉強殺出重圍,退到後隊。可眼前的景象讓他絕望——非幻道人也被官兵纏住,根本無法救援。他又急又怒,衝著非幻道人喊道:“還不快撤!這次全被你害慘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非幻道人又羞又惱,又見徐鳴皋等人緊追不舍,一咬牙,猛拍梅花鹿頭頂。鹿嘴大張,濃煙瞬間化作熊熊烈火,朝著官軍席卷而來。見識過妖火威力的官兵們頓時陣腳大亂,紛紛潰逃。非幻道人趁機指揮叛軍反攻,喊殺聲震天。
此時,傀儡生正在帳中與王守仁分析戰局,忽見營外火光衝天,知道妖法又起。他來不及解釋,飛身出帳,將寶劍拋向空中,喝道:“寶劍聽令!將妖火反卷回去,燒向賊軍!”隻見一道白光如銀龍般呼嘯而出,竟真的將妖火逆轉,朝著叛軍燒去!
非幻道人驚得目瞪口呆,一邊急令收兵,一邊念咒試圖收回妖火。但叛軍正殺得興起,根本聽不見號令,反而迎著烈火往前衝。等他們反應過來時,大火已經燒到眼前,頓時陣腳大亂,自相踐踏,死傷無數。非幻道人急得滿頭大汗,慌忙揭開葫蘆,念動咒語,頓時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這才熄滅了妖火。
官軍見妖火被破,士氣大振,立刻發起反攻,殺得叛軍丟盔棄甲。直到暴雨澆滅最後一絲火焰,王守仁才下令收兵。這一仗雖然大獲全勝,但官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非幻道人不敢戀戰,灰溜溜地帶著殘兵敗將撤回南昌。
朱宸濠在城中焦急等待捷報,滿心以為此戰能一舉消滅官軍。突然,探子慌慌張張跑來:“千歲不好了!非幻仙師大敗而歸,死傷慘重,正在回城路上!”話音未落,非幻道人與鄴天慶已狼狽入宮,鄴天慶麵如死灰,硬著頭皮向朱宸濠請罪。等待他們的將是怎樣的懲罰?且聽下回分解。
第五部分第124回非幻妖召神劫大寨傀儡生遺法代官兵
鄴天慶滿臉愧疚地向朱宸濠請罪,非幻道人也拱手致歉。朱宸濠反倒神色如常,溫言安撫:“勝敗乃兵家常事,此前我們連勝兩場,這場失利也算扯平。還望仙師重振旗鼓,助我成就大業。”非幻道人眉頭緊鎖,滿臉困惑:“貧道原以為王守仁毫無防備,才敢貿然出擊。誰料他早有準備,不過這還不算什麼。我施展火攻,本已將官軍燒得四散奔逃,可不知為何,火勢突然倒卷回來,燒向自己人。士兵們驚慌失措,自相踐踏,死傷慘重。幸虧我及時降雨滅火,才帶著殘兵回城。以王守仁的本事,絕破不了我的法術,定是有高人暗中相助!明日我定要查清,到底是誰在搗鬼。”
朱宸濠心中一沉,隱隱猜到幾分,轉頭問餘半仙:“會不會又是之前破迷魂陣的那幫人?”餘半仙沉吟道:“明日派人打探,自然知曉。”說罷,眾人各自散去休息。
次日,探子回報,果然是大破迷魂陣的傀儡生出手相助。朱宸濠憂心忡忡,急忙召來非幻道人和餘半仙商議:“這傀儡生法術高強,實在棘手,如何才能除掉他?”非幻道人露出自信的笑容:“千歲不必擔憂!前日落敗,是因不知對手底細。如今既已查明,貧道隻需略施小計,不動一兵一卒,就能將王守仁的大營連同傀儡生一並鏟除!”朱宸濠滿臉懷疑:“不費一兵一卒就消滅二十萬官軍?這如何做到?”非幻道人胸有成竹:“請千歲速速派人搭建高台,貧道要登台作法。三日之內,若不踏平王守仁大營,甘願軍法處置!”朱宸濠大喜,立刻命人尋找僻靜之處,趕築高台。
這邊徐鳴皋等人得勝回營,王守仁親自慰勞,並向傀儡生連連道謝。傀儡生卻神色凝重:“貧道還有要事,需前往天台。三日內營中恐有變故,但並無大礙。這小瓶你收好,第三日初更時分,拔開瓶塞,將裡麵的東西灑在大營四周,然後速速拔營,退往吉安府。此後再從長計議,方可保平安。若有急事,貧道自會再來。”王守仁還想挽留,傀儡生擺擺手:“元帥不必強求,依計行事,定無差錯。”
徐鳴皋急忙上前:“師伯四海雲遊,若遇緊急情況,我們到何處尋您?能否將寶劍暫留,以便用飛劍傳書求救?”傀儡生思索片刻:“也好,但這寶劍不到萬不得已,切不可輕易使用。”說罷留下寶劍,告辭而去。眾人剛送到營門,傀儡生已消失不見,王守仁驚歎不已。
其實,傀儡生留下的寶劍隻是徒有其形,真正的劍丸他貼身攜帶,旁人根本無法使用。留下寶劍,不過是為了讓王守仁安心,免得他苦苦相留。
再說朱宸濠這邊,高台建成後,非幻道人每日三次登台。他手持寶劍,踏著奇特的步法,口中念念有詞。第三日晚初更時分,他邀請朱宸濠、餘半仙一同觀法。隻見非幻道人仗劍念咒,猛地一拍柳木令牌,大喝:“值日神何在?聽令!”話音剛落,一道金光閃過,金甲神從天而降:“法官喚我,有何吩咐?”非幻道人神色威嚴:“王守仁興兵犯境,速率十萬天兵天將,踏平他的大營!”金甲神領命而去。非幻道人得意地向朱宸濠道:“任他傀儡生再厲害,此番也要化為齏粉!”說罷,三人下台靜候三更。
與此同時,王守仁這邊謹遵傀儡生的叮囑,早早下令準備拔營。初更時分,徐鳴皋打開小瓶,裡麵竟是碎草和小紅豆。他雖滿心疑惑,仍依言將這些東西撒在大營四周,隨後大軍開拔,退往吉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此時,遠處傳來震天動地的喊殺聲。原來金甲神率天兵天將趕到,見大營矗立,以為官軍仍在,便發起攻擊。而營中“士兵”也奮勇迎戰——這些竟是傀儡生留下的碎草、紅豆所化。雙方激戰整夜,直到四更時分,天兵天將才將這些“假人馬”全部剿滅,回去複命。
三更時,非幻道人帶著朱宸濠上台。四更剛過,金甲神如期而至:“啟稟法官,已將敵營人馬儘數殲滅!”非幻道人念動退神咒,送走金甲神後,興奮地對朱宸濠說:“千歲放心,可率大軍長驅直入了!”朱宸濠大喜,眾人歡天喜地地散去。
次日,王府大擺慶功宴。席間,李自然提議:“既然王守仁大營已破,想必屍橫遍野。千歲不如派人掩埋屍體,也算積德行善。那些士兵本與千歲無仇,如此善舉,定能收服人心。”朱宸濠點頭稱是,當即派牙將丁人虎帶五百士兵前去處理。
丁人虎率隊趕到,卻發現營地空無一人,連一具屍體都沒有。他找來當地百姓一問,才得知王守仁早已撤營。丁人虎大驚失色,急忙回城稟報。朱宸濠和非幻道人聽聞,會作何反應?又將想出什麼對策?且聽下回分解。
第五部分第125回丁人虎麵稟細根由王守仁預設反間計
丁人虎回城安排好隊伍後,立刻前往王府複命。朱宸濠得知他歸來,馬上宣召入見。丁人虎快步走進大殿,隻見朱宸濠正與非幻道人、餘半仙、李自然等一眾謀士飲酒作樂。他先向朱宸濠恭敬行禮,然後垂手站立一旁。朱宸濠放下酒杯,率先發問:“屍骸都掩埋妥當了?”丁人虎如實稟報:“回千歲,並未掩埋。”朱宸濠臉色一沉:“孤派你去做什麼?為何不埋?”丁人虎語氣篤定:“那裡一具屍骸都沒有,末將無從下手。”
這話讓朱宸濠瞬間起了疑心,他怒拍桌子:“一派胡言!前日天兵天將廝殺整夜,王守仁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怎會沒有屍體?定是你偷懶沒去,回來謊報!”丁人虎急忙解釋:“千歲息怒!末將領命豈敢懈怠?末將到了那裡,不但沒見大營,連屍體影子都沒有。末將向當地人打聽,才知王元帥在前夜初更就拔營退守吉安了,說是為躲避妖法,怕三軍遭殃。更奇怪的是,王元帥剛走,二更時分就傳來震天的廝殺聲,持續了兩個時辰才停。當時大家都以為是兩軍交戰,第二天才發現營地早空了,根本沒人知道那喊殺聲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