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第151回十三生大破非非陣眾劍客齊攻逆賊營
玄貞子完成作戰部署後,命令眾將領在席棚周邊駐紮待命,等待出擊時刻。夜幕降臨,為了讓敵營中的徐鳴皋提前做好內應準備,玄貞子派人燃放連珠炮。隨後,他獨自登上席棚高台,腳踏罡步,將十二個淨瓶中的水倒入八卦爐內。接著,他對著八卦爐念念有詞,再用楊枝蘸取爐中的水,朝著席棚四周的軍營揮灑。經過這番操作,所有將士入陣時便能免受邪氣侵擾,這玄妙的仙家之法,其中的奧秘難以深究。待一切準備妥當,玄貞子靜靜等待著決戰時刻的到來。
另一邊,賊營中的徐鴻儒、非幻道人、餘七收到王元帥的戰書,應允二十二日迎戰,也開始著手準備。徐鴻儒安排餘秀英帶著拿雲、捉月掌管落魂亭,讓非幻道人負責風、沙、水、石四門,餘七把守生、傷、死、亡四門,自己則坐鎮開、明、幽、暗四門。他給每個門調撥四百士兵、兩名牙將,還叮囑眾賊將:“官兵來犯,不必正麵交鋒,把他們引入絕境,便是大功一件。”賊將們領命後,各自前往指定位置布防。徐鴻儒以為此番布置能讓官軍有來無回,隻等對方自投羅網。
這段時間,徐鳴皋在餘秀英悉心照料下,身體逐漸康複。聽到官軍營的連珠炮聲,他知道破陣在即,便向餘秀英要了一把單刀,準備伺機行動。餘秀英再三叮囑:“明日突圍,你先到落魂亭與我會合,千萬不可貿然行動。”徐鳴皋點頭答應,餘秀英隨後前往落魂亭做最後的準備。
深夜,官軍營中炊煙升起,將士們吃過飽飯,靜待黎明。辰初三刻十二分,玄貞子一聲令下,連珠炮聲、戰鼓聲震天動地。各營將士迅速整隊,刀光劍影映著朝陽,鎧甲如霜,旌旗獵獵,井然有序地朝著敵陣進發。抵達非非陣後,玄貞子下令進攻,將士們齊聲呐喊,如潮水般湧入敵陣,高呼著“捉妖道!滅叛王!”,士氣如虹。
徐鴻儒等人見官軍殺來,心中暗喜,不與對方正麵交手,假意敗退,引著官軍往陣中絕路走去,妄圖重演困住徐鳴皋的故伎。然而,他們沒想到,此次官軍早有對策,對陣中情況了如指掌,根本不會輕易上當。
一塵子帶著一枝梅從開門殺入,迎麵碰上騎著四不象、手持寶劍的徐鴻儒。一塵子大喝一聲,揮劍砍去,徐鴻儒倉促招架,幾個回合後虛晃一劍,朝著落魂亭方向逃去,轉眼間便消失不見。一塵子沒有追趕,繼續率隊殺向落魂亭。徐鴻儒躲在暗處觀察,見對方中計,心中竊喜,又跑出來引著飛雲子和狄洪道往落魂亭方向去,故技重施。
就在徐鴻儒得意之際,把守幽、暗兩門的賊將驚慌失措地跑來報告:“法師!幽、暗兩門被攻破了!敵人手中有麵鏡子,照得黑暗處亮如白晝,守兵全被殺了,我們僥幸逃脫!”徐鴻儒大驚失色,暗道:“破幽、暗兩門非得光明鏡不可,難道他們盜走了餘秀英的鏡子?”他急忙趕去查看。
到了幽門,隻見淩雲生手持光明鏡,帶著徐壽在陣中如入無人之境。徐鴻儒怒從心頭起,舉劍偷襲,淩雲生反應迅速,吐出一道白氣擋住寶劍,厲聲喝道:“妖道!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若肯投降,或可饒你一命!”徐鴻儒惱羞成怒:“偷我法寶還敢囂張!有本事贏過我的法寶!”
兩人正對峙間,自全生帶著王能殺到,王能揮刀便砍。徐鴻儒手中無劍,隻能從空中喚回寶劍迎戰,一時間,四把劍在空中纏鬥,一把劍與王能的撲刀交鋒,戰況激烈。
此時,西北角傳來震天喊殺聲,霓裳子帶著王鳳姑、孫大娘、鮑三娘衝入陣中。鮑三娘身為產婦,身上的“穢氣”讓陣中那些依靠陰氣、邪祟布置的鬼使神兵紛紛躲避,鬼哭狼嚎聲響徹敵陣。徐鴻儒聽聞,心中大駭,虛晃一劍後,騎著四不象朝西北角趕去。
途中,不斷有小軍來報:“法師!一個道姑帶著三個婦人殺過來了,勢不可擋,已經往落魂亭去了!”徐鴻儒心急如焚,加快速度。可沒走多遠,又撞見默存子帶著楊小舫從明門殺進,海鷗子帶著包行恭從死門攻入,餘七正與他們激戰。徐鴻儒上前助戰,卻驚訝地發現,原本充滿穢氣的死門,此刻竟飄著陣陣香風——原來是海鷗子的辟穢丹起了作用。
正驚愕間,五六道白光突然從半空襲來,徐鴻儒臉色驟變,剛要躲避,一道白光如閃電般直取他頭頂。這突如其來的攻擊讓徐鴻儒避無可避,他能否化險為夷?這場大戰又將如何收場?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部分第152回聞內變妖道驚心遇仇人鴻儒切齒
徐鴻儒見一道白光如閃電般從頭頂劈下,情知不妙,慌忙閃身躲避。然而那白光緊追不舍,他急忙將手中寶劍擲向空中,與白光纏鬥在一起,劍影與白光在空中盤旋交錯。原來,這白光正是玄貞子、傀儡生等數位仙師祭出的法寶。他們並未從十二門入陣,而是選擇從空中包抄,就是擔心徐鴻儒、餘七、非幻道人趁機逃脫。此刻,他們見徐鴻儒、餘七與默存子、海鷗子激戰正酣,便果斷出手,欲取二妖道性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戰得難解難分,一名小軍慌慌張張跑來報告:“落魂亭被一枝梅、一塵子、狄洪道、飛雲子衝垮了!現在他們和餘小姐、徐鳴皋六人,殺進後帳去了!”這消息猶如晴天霹靂,徐鴻儒大驚失色,心中頓時警鈴大作:“落魂亭怎麼會被攻破?難道餘秀英投靠了敵人?”他越想越覺得不對勁:“肯定是這丫頭救活了徐鳴皋,暗中勾結外敵,裡應外合!怪我當初看走了眼,才釀成今日大禍!若不將這賤人碎屍萬段,難解我心頭之恨!”
怒火中燒之際,又有一群小軍倉皇逃竄,嘴裡還罵罵咧咧:“王爺輕信妖道,擺什麼非非陣,如今被官軍破了,連累我們遭罪!官軍要殺妖道,我們也恨不得親手宰了這三個妖道泄憤!”徐鴻儒一把揪住兩個小軍喝問:“你們把守哪一門?十二門都被破了?”小軍哭喪著臉:“可不是全破了!我們守亡門的,本想引官軍去極寒之地凍僵他們,誰知他們一進門,有個道人拿出扇子一搖,寒氣全沒了,反而暖和起來,接著就大肆砍殺。餘大法師也不知跑哪去了,沒人抵擋,我們隻好拚命逃命!”
徐鴻儒心頭一震,連忙掏出懷中的溫風扇猛搖,結果非但沒吹出暖風,反而隻有陣陣涼意。他這才確定,溫風扇早已被餘秀英掉包,氣得渾身發抖:“好個餘秀英,壞我大事!”話音未落,非幻道人連滾帶爬地跑來,氣喘籲籲道:“師父,大勢已去!再不走就沒命了!”徐鴻儒瞪大雙眼:“十二門真的全丟了?”非幻道人急得直跺腳:“落魂亭都沒了,這陣還怎麼守?都怪餘秀英那賤人,私通敵人,把您的溫風扇和她的光明鏡全送出去了!”徐鴻儒咬牙切齒:“走!殺進後帳,抓住那賤人,千刀萬剮!”說罷,二人提著兵器,惡狠狠地往後帳殺去。
說到這裡,不妨停下戰事,講講傷門、亡門,風、沙、水、石這六門是如何被攻破的。小說行文講究詳略得當、錯落有致,有總寫全局,有分述細節,有倒敘插敘,也有順理成章的推進。就像先前官軍一齊殺入敵陣是總寫,現在逐門細說破陣經過,便是分寫了。
禦風生帶著周湘帆殺進傷門,一股熱浪撲麵而來,令人窒息。禦風生立刻取出招涼珠,刹那間,熱氣消散,眾人精神一振,奮力向前衝殺。另一邊,雲陽生和徐慶殺進亡門,起初寒氣刺骨,待雲陽生拿出溫風扇輕輕搖動,冷氣瞬間化作暖風,亡門就此告破。
風、沙、水、石四門更是驚險。獨孤生、臥雲生等四位仙師,率領伍天熊、焦大鵬等猛將剛入陣,便見狂風呼嘯、飛沙走石,天空中更是洪水傾瀉,如同世界末日。關鍵時刻,一瓢生掏出木瓢,將滔滔洪水儘數收入其中;羅浮生揮動拂塵,飛沙瞬間消失;獨孤生念動息風咒,狂風戛然而止;臥雲生劍光一閃,石塊紛紛化作紅豆。妖術再厲害,遇到克星也不堪一擊。伍天熊等人趁勢衝殺,非幻道人縱有邪術,也難以抵擋,隻得落荒而逃。
非幻道人逃到徐鴻儒身邊,兩人正要往後帳尋仇,迎麵撞上一塵子、飛雲子等人。四人二話不說,立刻將徐鴻儒、非幻道人團團圍住,刀劍齊出。二妖道漸漸招架不住,慌忙施展邪術。非幻道人掏出一包赤豆,念動咒語拋向空中,霎時間,無數神兵從天而降,氣勢洶洶地撲向一塵子等人。就在眾人準備破敵時,傀儡生恰好路過,他將寶劍向下一指,神兵瞬間變回赤豆,紛紛墜落。
徐鴻儒見狀,急忙從背後摘下葫蘆,倒出一把碎草,口中念念有詞。碎草一拋,腥風驟起,無數豺狼虎豹張牙舞爪撲來。飛雲生大喝一聲,揮劍斬去:“孽畜,還不現形!”話音剛落,怪獸消失不見,隻剩碎草飄落。徐鴻儒惱羞成怒:“你們這些惡道,我與你們無冤無仇,今日休怪我不客氣!”一塵子冷笑:“白蓮教首,作惡多端,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有什麼妖術,儘管使出來!”
話音未落,徐鴻儒張口吐出一道黑氣,如烏雲般向眾人籠罩過來。一塵子見勢不妙,縱身飛向空中,而一枝梅、狄洪道躲避不及,被黑氣衝倒在地。徐鴻儒見狀,舉劍便要下殺手。千鈞一發之際,天空中突然炸響一個驚天霹靂,徐鴻儒嚇得手一抖,寶劍掉落在地。這聲霹靂竟意外震醒了昏迷的一枝梅和狄洪道,二人一個翻身躍起,像打了雞血般再度衝向敵人。
徐鴻儒手無寸鐵,正陷入絕境,餘七恰好敗逃至此,趕忙上前將他救下。餘七焦急道:“師父,快逃吧!”徐鴻儒瞥了眼還在苦戰的非幻道人,咬牙道:“先救你大師兄,不能把他丟下!”二人剛要折返,徐鳴皋、餘秀英等人率領援軍殺到。徐鴻儒一見餘秀英,雙眼瞬間通紅,像發了瘋般撲過去。情急之下,他摸出捆仙索,惡狠狠地向餘秀英拋去。餘秀英能否躲過這致命一擊?這場大戰又將如何收場?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部分第153回焦大鵬獨救餘秀英王鳳姑力斬非幻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激戰正酣時,徐鴻儒瞅準時機,猛地將捆仙索朝餘秀英甩去。當時餘秀英正專注拚殺,忽見一道紅光如閃電般從頭頂罩下,頓感不妙,可還沒等她反應過來,捆仙索便如靈蛇般纏住她,一把將她拽倒在地。徐鴻儒見狀大喜過望,快步衝上前,企圖將餘秀英生擒。
千鈞一發之際,焦大鵬如雄鷹般從空中疾飛而下,寒光一閃,手中寶劍在徐鴻儒眼前一晃。徐鴻儒下意識地往後一退,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焦大鵬迅速將餘秀英背起,振臂一飛,直衝雲霄。徐鴻儒惱羞成怒,立刻騰空而起,緊追不舍。然而,等他追上天際時,焦大鵬早已背著餘秀英飛出老遠。但徐鴻儒不肯罷休,仍死死咬住不放。
就在徐鴻儒窮追不舍之時,傀儡生迎麵攔住去路。徐鴻儒二話不說,從豹皮囊中掏出一塊壓神磚,口中念念有詞,猛地朝傀儡生砸去。隻見一道金光裹挾著壓神磚,閃爍著凶光直撲而來。傀儡生不敢大意,迅速抬起袖子,朗聲道:“好寶貝,且到這裡歇歇!”話音剛落,那壓神磚竟如被無形之手牽引,乖乖落入傀儡生袖中。
徐鴻儒見狀,目眥欲裂,咬牙切齒地罵道:“好個惡道,竟敢奪我法寶!今日不將你碎屍萬段,誓不罷休!”傀儡生卻神色自若,冷笑道:“妖道,有什麼看家法寶儘管使出來,若能勝過我,才算你有本事!”這番挑釁徹底激怒了徐鴻儒,他猛地張口,一道黑氣如洶湧的烏雲,朝著傀儡生席卷而去。
傀儡生早有防備,見徐鴻儒張口,便知他要施展毒招。黑氣剛出,傀儡生左手一揮,一道紅光如利劍般射出,緊接著一聲霹靂炸響,黑氣瞬間被震散在空中。又是一道霹靂轟鳴,徐鴻儒躲避不及,被生生從空中擊落。
傀儡生迅速飛落地麵,舉劍便要結果徐鴻儒性命。可等他落地時,卻發現徐鴻儒已不見蹤影——原來,徐鴻儒趁亂混入了敗逃的士兵中。傀儡生暗叫不妙:“這妖道怕是會遁術,若讓他逃脫,後患無窮!”思索片刻,他決定先穩住局麵,等擒獲非幻道人和餘七,再全力追捕徐鴻儒。
於是,傀儡生手持寶劍,在地上快速劃出一道痕跡,又朝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畫了無數圓圈,口中念念有詞,施展法術。隨後,他又將寶劍指向天空,同樣畫圈念咒。原來,他這是布下天羅地網,防止徐鴻儒借助遁術逃走,誓要將其困在此處。布置完畢後,傀儡生轉身加入戰局,協助眾人圍剿非幻道人和餘七。
此時,非幻道人正與一枝梅、狄洪道打得難解難分,餘七趕來支援,二人合力突圍。可沒走多遠,默存子、海鷗子、山中子又迎麵截殺過來,一番惡戰後,他們好不容易衝出包圍,卻又碰上霓裳子、王鳳姑、鮑三娘、孫大娘。
幾番惡戰下來,餘七早已精疲力儘,見勢不妙,立刻騰空而起,借著一陣風朝東南方向逃去。霓裳子並未追趕,而是與眾人將非幻道人死死圍住。非幻道人見孤立無援,心中大急,隻得再次施展邪術,企圖製造混亂趁機逃脫。他一拍坐下的梅花關鹿,刹那間,煙霧彌漫、火光衝天,飛沙走石與狂風暴雨齊至,朝著眾人撲來。
霓裳子卻不慌不忙,大笑道:“早就料到你黔驢技窮,隻會用這些雕蟲小技!”她手中寶劍一揮,頓時風停沙止,煙霧消散。非幻道人見邪術被破,轉身就跑。霓裳子高聲喊道:“大家加把勁,莫要讓他跑了!他若再施妖術,隻管廝殺,自有我來破他!”
王鳳姑、孫大娘、鮑三娘聽聞,士氣大振,如銅牆鐵壁般將非幻道人圍得水泄不通。王鳳姑雙劍齊出,孫大娘挺槍直刺,鮑三娘雙刀揮舞,三人從不同方向發起猛攻。非幻道人左支右絀,漸漸體力不支,隻能一味防守,毫無還手之力。
激戰中,非幻道人瞅準機會,一劍刺向王鳳姑腰間。王鳳姑側身躲過,正要反擊,孫大娘的長槍已從斜刺裡刺來,直取他左肋。非幻道人慌忙格擋,卻不料鮑三娘的雙刀又朝他頭頂砍落。他躲避不及,左肩被重重砍中,慘叫一聲向後踉蹌。王鳳姑眼疾手快,抓住破綻,一劍狠狠刺進他的左肋。非幻道人頓時癱倒在地,王鳳姑毫不留情,手起劍落,將其斬為兩段,隨後割下首級,掛在腰間。霓裳子見非幻道人已死,便帶著眾人撤出戰場。
另一邊,餘七騰空逃竄時,玄貞子從後方禦劍突襲。餘七剛一轉身,飛劍已至,倉促間躲避不及,半個頭顱被削去,當場墜落,氣絕身亡。至此,三大妖道已除去兩個,隻剩徐鴻儒仍在負隅頑抗。
正如傀儡生所料,徐鴻儒被擊落地麵後,混入亂軍企圖逃脫。可各處都有官兵把守,他四處碰壁,始終無法脫身。焦急之下,他決定施展土遁逃走,心想:“隻要逃出此陣,回山修煉,定要報此大仇!”然而,當他施展遁術時,卻發現無論怎麼嘗試,都像是撞在了無形的牆壁上,根本無法逃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鴻儒大驚失色:“難道他們真布下了天羅地網?”無奈之下,他又嘗試飛向空中,可無論飛到哪個方向,都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將他阻攔。幾番折騰後,他連方向都迷失了,心中慌亂不已:“莫不是殺昏了頭,失了心智?”
就在他稍作停歇,試圖冷靜下來時,玄貞子和傀儡生駕著雲頭悠然現身。玄貞子笑著嘲諷道:“妖道,怎麼不逃了?今日饒你性命,快回山修煉,改日再來報仇!”徐鴻儒又羞又怒,吼道:“我不過一時失算,落入你們圈套!若放我回去,不報此仇,誓不為人!”玄貞子臉色一沉:“你惡貫滿盈,死有餘辜,還妄想報仇?受死吧!”說罷,揮劍便砍。徐鴻儒能否逃過這致命一擊?這場大戰又將如何收尾?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部分第154回玄貞子飛劍斬妖人王守仁分兵取二郡
徐鴻儒被傀儡生布下的天羅地網死死困住,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正慌亂間,玄貞子和傀儡生迎麵而來,玄貞子毫不留情,揮劍便砍。徐鴻儒急忙左躲右閃,起初還能勉強招架,可隨著玄貞子攻勢愈發淩厲,他漸漸力不從心,瞅準機會轉身就逃。玄貞子緊追不舍,但追了一陣後,他失去了耐心,猛地吐出飛劍,厲聲道:“速將白蓮教首徐鴻儒斬殺,回來複命,不得有誤!”
飛劍如離弦之箭,直追而去。沒過多久,便帶著徐鴻儒的首級返回。玄貞子將飛劍收回體內,與傀儡生一同在戰場中尋得徐鴻儒的屍首,將首級與屍身拚湊好,交給士兵帶回大營示眾。至此,傀儡生撤去天羅地網。三大妖道儘數伏誅,賊軍也死傷慘重,十成中倒了九成,而官兵同樣有不少傷亡。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淒慘景象令人觸目驚心。
很快,捷報傳到王元帥耳中。得知大奸已除、妖道授首,王元帥當即下令收兵。玄貞子等人率領軍隊撤回大營。王元帥隨即發布招降令,願意投降的殘兵敗卒可收入軍營,不願投降的也準許他們解甲歸田、回家務農。命令一出,原本惶惶不安的殘兵們如釋重負,投降者踴躍入營,不願投降的也各自散去,營外一片歡騰。王元帥又命人在附近挖掘大坑,將戰場上的屍骸妥善掩埋,隨後整頓隊伍,全軍返回大營,這一日方才平靜下來。
第二天,王元帥論功行賞,對有功將領一一嘉獎。隨後,他安排王鳳姑、孫大娘返程。這時,伍天熊上前稟道:“末將妻子如今不便回九龍山,下山時已將山上房屋焚毀,隻帶出些細軟,懇請讓她隨營效力。”王元帥搖搖頭,語氣溫和道:“將軍立功心切,但夫人剛生產不久,征戰辛苦,此時更該調養身體,何況還要照顧孩子。依本帥之見,九龍山既回不去,不如讓夫人隨焦大鵬家眷一同居住,彼此有個照應,將軍在營中也能安心。不知焦義士和兩位女英雄意下如何?”
焦大鵬爽快地應道:“元帥所言極是!伍天熊是我義弟,兩家夫人同住,正好以妯娌相稱,相互幫襯。如此一來,天熊也能專心隨營效力。”王元帥笑著又問:“義士答應了,不知兩位女英雄怎麼想?”
王鳳姑和孫大娘立刻上前,齊聲說道:“夫君既已應允,我等自當依從,何況還有元帥吩咐。即便夫君猶豫,我們也會勸說。而且鮑三娘與我們雖相處不久,但十分投緣,隻怕她嫌棄我家簡陋,不願前往。”一旁的鮑三娘趕忙說道:“能與兩位姐姐朝夕相伴,是小妹的福氣,求之不得!”王元帥見眾人如此和睦,心中欣慰,讚歎道:“難得你們這般重情重義,不愧是女中豪傑!”當天,王鳳姑等人便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啟程。次日,她們前來向王元帥告辭,王元帥命焦大鵬護送家眷返鄉,並叮囑他儘快回營。焦大鵬領命而去,不到十天便返回軍營繼續效力。
這邊諸事安頓妥當後,王元帥準備讓各營休整三日,便拔營前往南昌,討伐叛首宸濠。玄貞子等人得知後,前來告辭。王元帥極力挽留,可七子十三生去意已決,他無奈之下隻能作罷。臨行前,王元帥設下四桌豐盛筵席為眾人餞行,還再三懇請:“日後若遇疑難,還望諸位仙師援手相助。”七子十三生滿口答應,這才離去。
轉眼間,三日期滿。王元帥正要傳令進軍,吉安府知府伍定謀前來拜謁。伍定謀先向王元帥道賀,隨後說道:“剛收到公文,各路勤王軍隊已陸續出發,不日便到。不知元帥何時發兵?”王元帥聽聞大喜,說道:“本帥定在後天拔營,直取南昌!”伍定謀卻建議:“卑府以為,不如等各路勤王軍集結完畢,再共同謀劃進軍,這樣更為穩妥。”王元帥搖搖頭:“早一日鏟除叛賊,朝廷便少一日憂患。若等大軍齊聚,恐延誤戰機。”伍定謀接著說:“元帥高見。卑府還有一計,不知可否?元帥可在此屯兵等待勤王軍,同時分一半兵力,火速救援安慶、南康;再派間諜前往南昌散布消息,稱大軍將直取二郡。宸濠定會全力救援,待他精銳儘出、南昌守備空虛,我軍便可直搗黃龍,再聯合安慶、南康守軍在湖中夾擊,必能大勝!”王元帥聽罷,拍手叫好:“此計甚妙,就這麼辦!”伍定謀又與王元帥商議片刻,才告辭離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後,王元帥立即調兵遣將,命徐鳴皋、卜大武等將領帶兵一萬,星夜馳援南康;一枝梅、周湘帆等人帶兵一萬,火速救援安慶。同時,他派出心腹間諜,前往南昌散布假消息,聲稱大軍分兩路繞道救援二郡。各路人馬依令行動,間諜也於次日啟程前往南昌。
另一邊,自從餘秀英離去後,宸濠每日翹首以盼捷報。半個月過去,卻毫無音訊,他隻得不斷派探馬前往吉安打探消息。到了二十一日,探馬來報,二十二日官軍將與徐鴻儒約定破陣。宸濠滿心期待,盼著官軍全軍覆沒,好讓他能長驅直入、實現野心。
二十二日當天,探馬接連不斷地回報戰況。起初還隻是說官軍入陣,可越往後消息越壞,最後竟傳來全軍覆沒的噩耗——徐鴻儒、餘七、非幻道人被七子十三生打得大敗,非非大陣被破,三人戰死,餘秀英更是投降了敵軍。宸濠聽聞,當場大叫一聲:“氣死我了!孤費儘心血,竟落得如此下場!折損兵馬也就罷了,三位仙師一死,日後誰來助我?”他慌忙找來李自然,急切問道:“軍師快想辦法,如何才能擊敗王守仁?”李自然皺著眉頭分析:“如今徐鴻儒等人已死,南昌兵力不足,當務之急是廣招將士、擴充軍隊,再從長計議。”宸濠點頭道:“正合我意,此事刻不容緩,立刻出榜招兵!趁各路勤王軍未到,或許還有勝算,一旦拖延,恐再難抵禦。”李自然領命而去,連夜趕製榜文,派人在城鄉各地張貼。不出十日,便招得死士十六名、兵卒五萬。宸濠命李自然整編隊伍,仍由鄴天慶統領,在教場內日夜操練,準備迎戰王守仁。
此時,王元帥派出的間諜已抵達南昌。他們在城中四處散布消息:“王元帥派徐鳴皋、一枝梅等十二員大將,各率五萬精兵,分兩路救援安慶、南康。王元帥則坐鎮吉安,等各路大軍集結後,再一同進攻南昌。”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次日便傳遍全城。很快,消息傳到宸濠耳中,他急忙找來李自然商議:“敵軍分兩路救援南康、安慶,若這二郡失守,南昌孤立無援,我該如何是好?軍師快想辦法解圍!”李自然謹慎道:“此事恐怕有詐,千歲可再派人探聽虛實,再做定奪。”宸濠當即命人前去打探。不出一日,探馬回報的消息與傳言一致。宸濠又急召李自然商議對策。李自然究竟會想出什麼計策?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