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全傳第41回第50回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濟公全傳第41回第50回

濟公全傳第41回第50回(1 / 2)

濟公全傳第四十一回

趙福、趙祿正守著那塊“壓狗石”叫賣,這時,兩個路人走了過來,其中一人問道:“這塊石頭賣多少錢?”趙福底氣十足地回答:“一萬兩白銀!”兩人聽完,連句話都沒回,扭頭就走。濟公趕忙追上去喊道:“二位留步!買賣不成仁義在,我們要價高,您可以還價呀!俗話說‘滿天要價,就地還錢’,您給個合適的數!”

那兩人停下腳步,解釋道:“實不相瞞,我們有人送了條狗,可它總愛亂跑。我們就想著找塊大石頭,把狗拴在上頭,它就跑不掉了。可你們這要價實在太高,我們要是還價,您可彆介意,最多給一百文錢!”濟公立刻應道:“一百文也行,您給足就行!”兩人二話不說,掏出一百文錢遞了過來,還雇了個壯漢,扛起石頭就準備離開。

趙福急得直跺腳,衝濟公喊道:“聖僧!這麼寶貝的東西,就賣一百文?這可不行!”濟公卻哈哈大笑:“這塊石頭,也就他們肯要!換彆人,白送都不要!”趙祿也忍不住抱怨:“忙活半天,一百文錢連扛石頭的辛苦費都不夠!”濟公擺擺手說:“你倆把錢分了,一人五十文,我一文不要。回頭我再帶你們找寶貝,保準還有機會!”

趙福和趙祿滿心無奈,苦笑著說:“算了,這趟差事算是白跑了,一文錢都落不到手裡。”濟公催促道:“彆磨蹭了,趕緊走!”三人正往前走,突然聽見前方一陣騷動,有人大聲喊道:“快躲開!瘋婦人來了!見人就打,太危險了!”濟公一聽,神色一凜,當即雙手連拍三下,口中念念有詞:“此事蹊蹺,我豈能不管!”

正說著,隻見西邊跑來一個年輕婦人,看上去二十出頭,模樣清秀。她穿著一身青布裙、藍布衫,頭發淩亂不堪,嘴裡還不停地嚷著:“走!跟我上西天見佛祖去!”濟公見狀,大喊一聲:“讓開!我也瘋了!”說完撒腿就往前跑,趙福、趙祿被弄得一頭霧水,隻好趕緊跟在後麵追。這瘋婦人究竟是怎麼回事?

原來,昆山縣有一戶大戶人家,主人名叫趙海明,字靜波,家中十分富有。可惜趙海明膝下無子,隻有一個女兒,名叫玉貞。趙玉貞生得清秀端莊,知書達理,熟讀聖賢之書,懂得三從四德,是十裡八鄉有名的好姑娘。趙海明對這個女兒寶貝得如同掌上明珠。

隨著玉貞漸漸長大,到了十八歲還未許配人家。這倒不是因為沒人提親,而是趙海明脾氣古怪。之前有不少媒人上門說親,可趙海明不是把人罵走,就是直接轟出門,久而久之,再也沒人敢來提親了。

趙海明有個同族兄弟叫趙國明,也是當地有名的鄉紳。趙國明曾在軍營中做過千戶,卸任後回鄉養老,為人正直厚道。有一天,他來找趙海明閒聊。兩人在書房坐下後,趙國明問道:“兄長,您今年高壽?”趙海明回答:“五十八歲,賢弟怎麼忘了?”趙國明又問:“嫂子今年多大年紀?”趙海明說:“她六十了,比我大兩歲。”

趙國明聽罷,認真地說:“兄長,您覺得自己還能再活五十八年嗎?”趙海明一愣,說道:“賢弟這話不對!人的壽命天注定,富貴榮華靠修行,壽數哪能說得準?”趙國明歎了口氣:“既然如此,我就直說了。侄女已經十八歲,正是該嫁人的年紀。可您每次把媒人罵走,難道要等您百年之後,讓侄女自己找婆家?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常理啊!”

趙海明聽了,長歎一聲:“賢弟有所不知,我不是不想給女兒找婆家。隻是那些媒人介紹的,不是花花公子,就是家世不清不楚的人,實在不合我心意。我給女兒找婆家,不在乎對方貧富,隻要是正經人家,人品端正、不浮誇就行。要是嫁給浪蕩子弟,豈不是誤了她一輩子?婚姻大事,怎能草率?”

趙國明點點頭:“我正是為了侄女的婚事來的。西街的李文芳是位孝廉,他有個弟弟叫李文元,剛剛考中頭名秀才,小考時還拿了小三元,大家都稱他為才子,今年也十八歲。我看這小夥子將來必有出息。”趙海明眼睛一亮:“好!明天你把李文元請來,就說我求他寫兩幅對聯,我正好借機看看他的人品。”

第二天早飯後,趙國明帶著李文元來了。趙海明一看,這李文元果然風度翩翩、氣宇不凡,五官清秀,談吐文雅,頓時心生好感。他連忙將人請進書房,讓仆人端上茶水點心。趙海明笑著說:“久仰賢侄大名,一直沒能登門拜訪!”李文元謙虛道:“晚生平日裡隻在書房讀書,外麵的應酬都是兄長在操持,所以與各位長輩都不相識。”

兩人閒聊了一會兒,趙海明又考校了些詩文,李文元對答如流,趙海明心中大喜。隨後,書童研好墨,李文元揮毫寫下一幅對聯:“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字跡清秀俊逸,趙海明愛不釋手。寫完對聯,又聊了一陣,李文元起身告辭,趙海明親自送到門口。等他回來,立刻托趙國明去說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沒想到這樁婚事十分順利,雙方一拍即合,很快就定下了婚期。趙家準備了豐厚的嫁妝,玉貞風風光光地嫁進了李家。婚後,李文元夫妻二人感情和睦,日子過得十分甜蜜。一年後,李文元進京趕考,滿心以為自己必能高中。誰知科舉考試不僅看文章好壞,還得合考官的心意。三場考試結束,李文元竟名落孫山。

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李文元鬱鬱寡歡,整日抱怨考官有眼無珠。他越想越氣,漸漸一病不起。趙玉貞日夜守在丈夫身邊,衣不解帶地照顧。可李文元病情越來越重,最終還是沒能挺過去……

李文元的病情急轉直下,最終藥石無靈,離開了人世。李家派人火速給趙海明送信,趙海明得知噩耗,隻覺天旋地轉,仿佛從萬丈高樓驟然跌落,又似在揚子江上遭遇纜繩斷裂、船身崩解的大禍。他與夫人黃氏心急如焚,匆匆趕到李家。一見到女婿的遺體,老兩口悲痛欲絕,痛哭失聲。

兩人來到女兒玉貞的房間,卻驚訝地發現,玉貞臉上不見半滴眼淚。趙海明和黃氏心疼地勸道:“孩子,你命太苦了,丈夫走了,怎麼能不傷心啊?”玉貞紅著眼圈,聲音哽咽:“爹娘,女兒不是不難過,實在是身不由己。我已有六個月身孕,此刻即便五內俱焚,也不敢痛哭,就怕傷了腹中胎兒,落下不孝的罪名。日後若生下男孩,能為李家延續香火;若是女孩,也是亡夫留下的骨血啊。”說著說著,她再也控製不住情緒,悲戚的話語讓趙海明夫婦既心疼又無奈,隻能一邊安慰女兒,一邊陪著落淚。

之後,李文芳請來僧人做法事,為弟弟超度。幾天後,李文元入土為安,玉貞從此立誌守節。時光流轉,三四個月後,玉貞臨近生產,派人將父母請來照料。在接生婆的幫助下,她順利誕下一名男嬰,為孩子取乳名“末郎兒”。在當地,守節寡婦生下的孩子,民間俗稱“慕生”,其實正字應是“未生兒”。

自孩子出生後,玉貞單獨搬到一處院子居住,嚴格守節。她定下規矩,若非呼喚,孩童不得隨意進入院中,趙海明夫婦也常常前來探望女兒和外孫。一日,玉貞對父母說:“爹爹,娘親,明日勞煩準備一份壽禮。明天是大伯哥李文芳的生日,我想去給他祝壽,也請他日後多多照應咱們這苦命的外孫。”趙海明夫婦連連點頭:“放心,我們明天一定到。”

第二天一早,趙家先派仆人送來蠟燭、美酒、壽桃和長壽麵,還有一幅祝壽的畫卷。隨後,黃氏夫人乘轎,趙海明騎馬,帶著一眾仆從前往李宅。遠遠望去,李家門前車水馬龍,賓客們騎著高頭大馬,係著鮮紅的馬纓,熱鬨非凡。因為李文芳既是當地有頭有臉的紳士,又是家財萬貫的財主,還是受人尊敬的孝廉,前來攀親道賀的人絡繹不絕,昆山縣的舉人、監生、鄉紳、富商紛紛登門祝壽。

李文芳三十歲生辰,家中大擺筵席,熱情款待各方賓客。趙海明夫婦到來後,李文芳迎上前說:“親家翁,自舍弟離世,咱們許久沒好好聊聊了。今日良辰美景,等晚上應酬完賓客,家中備了薄酒小菜,咱們一定要好好敘敘舊。”趙海明欣然應允。

夜幕降臨,掌燈時分,賓客們陸續散去。李文芳在書房擺下一桌酒菜,與趙海明相對而坐,邊喝邊聊,氣氛融洽。初更時分,一名丫鬟手持熄滅的燈籠,慌慌張張跑進來,氣喘籲籲地說:“親家老爺,員外爺,不好了!可把奴婢嚇壞了!方才餘家太太和大奶奶在上房喝酒,讓我去請二主母。我走到東院門口,正對著書房這邊,突然看見一條黑影閃過!我一害怕,燈籠都滅了,也沒看清是什麼!”

李文芳和趙海明聞言,心中一驚,連忙重新點亮燈籠,跟著丫鬟來到東院門前,讓丫鬟叫門。丫鬟喊道:“二奶奶,開門!”隻聽門內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門開後,一個男子衝了出來……眼前的景象讓趙海明和李文芳大驚失色,究竟發生了何事?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濟公全傳第四十二回

丫鬟正在敲趙氏守節居住的院門,突然從裡麵跑出一個赤身裸體的男子。李文芳眼疾手快地伸手去抓,卻沒能揪住。他氣得臉色鐵青,衝趙海明怒吼道:“趙海明,你睜眼看看!這就是你養的好女兒!咱們去書房好好說道說道!”兩人一前一後走進書房,桌上的酒菜早已沒了興致。趙海明臉色慘白,坐在那裡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李文芳怒氣衝衝地說:“這事咱們是公了還是私了?公了的話,咱倆就去昆山縣衙打官司;私了的話,你寫一張‘無事字’,我寫一張‘替弟休妻字’。我們李家世代都是詩書禮樂之家,容不得這種不知廉恥的人敗壞門風!”趙海明是個知書達理的人,聽完李文芳這番話,隻覺得無地自容,恨不得立刻找個地縫鑽進去。他說:“公了還是私了,全憑你做主吧。按理說,我女兒在娘家時本本分分,嫁到你家出了這種事,是你家的門風問題,我隻能管自家門裡的事,管不了門外的事。但如今到了這地步,我也不好這麼說。”李文芳說:“依我看,還是私了吧。”趙海明歎了口氣,無奈地說:“行,我先寫‘無事字’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丫鬟在一旁聽得清清楚楚,連忙跑到上房,驚慌失措地說:“親家太太、大奶奶,大事不好了!奴婢去請二奶奶,走到東院門口時燈籠滅了。我去書房點燈籠,親家老爺和員外爺送我出來,一叫二主母的門,從院裡跑出一個沒穿衣服的男子!員外爺和親家老爺都看見了,可惜沒抓住人。我聽員外爺說要寫‘替弟休妻字’,親家老爺要寫‘無事字’,這可怎麼辦呀?”黃氏老太太一聽,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女兒院裡竟然出了這種醜事,這可如何是好?大奶奶向來賢德,平時與趙氏相處和睦,聽到這個消息也愣在當場,半天說不出話來。

兩人急忙帶著一眾丫鬟仆婦趕到東跨院趙氏的房間。隻見屋裡點著一盞昏暗的燈,光線陰慘慘的。西邊靠牆是一張順前簷擺放的床,趙氏懷裡抱著孩子,麵朝裡合衣睡著,似乎已經睡熟。在她旁邊,放著一身男子的衣褲和一雙鞋襪。丫鬟上前連叫了好幾聲,趙氏才猛然驚醒。她睜開眼,看見母親、嫂嫂帶著這麼多人站在屋裡,連忙問道:“娘親,您怎麼還沒回去?方才我哄著孩子睡著了,也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時辰了。”

黃氏紅著眼圈,痛心疾首地說:“兒啊,你怎麼能做出這種事來?叫我和你爹以後怎麼見人啊!”趙氏一頭霧水,急忙問:“娘親,我做什麼事了?”旁邊有個愛說話的丫鬟,把剛才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還指著地上的男子衣物說:“二主母,您就彆裝糊塗了,這男子的衣裳鞋襪都在這兒呢!”大奶奶也疑惑地問:“妹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平時不是這樣的人啊!”黃氏也在一旁連連歎氣,眼神裡滿是失望。

趙氏玉貞聽完這些話,隻覺得五雷轟頂,心如刀割。她氣得渾身發抖,冷汗直冒,長歎一聲說:“娘親,如今我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這真是‘渾濁不分鰱共鯉,水清才見兩般魚’,隻能等日後真相大白了!”就在這時,趙海明和李文芳走進屋來。趙海明一看眼前的場景,怒火衝天,轉頭對黃氏說:“你還不把這個不要臉的女兒帶走?我已經和李文芳換好了字據,外麵的轎子也備好了!”

趙氏玉貞抱著孩子走到外麵,正要上轎,李文芳突然衝過來,一把抓住她,惡狠狠地說:“趙氏,你回了娘家,說不定就嫁給彆人了。但這孩子是我弟弟的骨血,必須給我留下!”說完,他從趙氏懷中強行奪走了孩子。趙氏悲痛欲絕,放聲大哭,隻能坐著轎子,和母親一起跟著趙海明回了家。

回到家後,母女倆下了轎,剛走進上房,趙海明就氣呼呼地把門反鎖,拿出一把鋼刀和一根繩子,怒吼道:“你這個不知廉恥的丫頭,竟然做出這種醜事!趕緊去死!不然明天我就把你活埋了!”黃氏老太太心疼女兒,一聽這話,當場暈了過去。

趙氏玉貞心想:“如果我就這麼死了,死後肯定會被人戳脊梁骨,落下個遺臭萬年的名聲。不如我死在昆山縣衙大堂上,這樣或許還能證明我的清白!”主意打定,她拿起刀割開窗戶,悄悄鑽了出去。外麵一片漆黑,滿天星鬥閃爍。她不敢走前院,便直奔後花園的角門。打開角門一看,四周黑黢黢的,她心裡害怕極了,剛邁出門檻,就被門檻絆倒,摔了個跟頭。手裡的刀劃破了手,鮮血直流,衣服上也蹭了不少血跡。她強忍著疼痛,把刀帶好,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既害怕又迷茫,根本不知道縣衙在哪裡。

她邊走邊想:“要是遇到壞人可怎麼辦?我這一晚上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就這樣走到天亮,她早已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正往前走著,隻見一位老太太端著盆出來倒水,老太太一見趙氏披頭散發、滿身血跡的樣子,嚇得驚呼:“喲!這不是瘋子嗎?”趙氏靈機一動,順著老太太的話大喊:“好!好!好!來!來!來!跟我上西天,成佛做祖去!”老太太嚇得掉頭就跑,逢人就喊來了個瘋婦人,特彆可怕。路上的行人紛紛駐足圍觀,不一會兒就聚了不少人。

趙氏玉貞依舊沒找到昆山縣衙。快到中午的時候,她正走著,突然聽見對麵有人大喊:“我也瘋了!都躲開!”她抬頭一看,隻見對麵走來一個窮和尚。這和尚頭發有二寸多長,臉上沾滿了汙泥,穿著一件破破爛爛的僧衣,袖子短得露出半截胳膊,腰間係著一條皺巴巴的絨絛,光著腳穿著一雙草鞋,走路歪歪扭扭,一副瘋瘋癲癲的樣子。

趙氏玉貞見這瘋和尚跌跌撞撞地走來,心裡暗暗吃驚:“我這是裝瘋,可彆讓這真瘋的和尚纏上,要是他過來拉扯廝打,那可怎麼收場?”她嚇得不敢再往前挪步。緊跟在和尚身後的趙福、趙祿二人,聽濟公喊“我也瘋了”,心裡直犯嘀咕:“花二百三十七兩銀子買塊破石頭,累得我們半死,最後隻賣了一百文錢,這會子他又無故發瘋,且看他要鬨哪般!”

隻見濟公走到趙氏跟前,突然停下腳步,口中念念有詞:“要打官司跟我去,不認衙門我帶著去。”說完,轉身就走。趙氏心中一動:“難道這和尚也有冤屈?他要打官司,我正好跟他一起去伸冤!”於是,她默默跟在濟公身後,引來路人紛紛駐足觀望,隻覺這一僧一婦的瘋癲模樣十分可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沒走多遠,前方傳來一陣喧囂,隻見一隊人馬抬著轎子迎麵而來。濟公見狀,大聲說道:“得了,不用走了!昆山縣太爺拜客回來了,我這就過去攔轎喊冤,有什麼冤屈都能申!”趙氏一聽,心中暗喜:“看來是上天可憐我,讓我遇見青天大老爺!”

片刻工夫,隻見前方旌旗招展,飛虎旗、鞭牌、鎖棍等儀仗排列整齊,知縣的轎子在眾人簇擁下緩緩而來。這位知縣姓曾名土侯,是科甲出身,自到任以來,清正廉潔,愛民如子。今日他正是外出迎送官員後回府。

趙氏趕忙跪在道旁,高聲喊道:“冤枉啊!”轎子立刻停了下來。曾知縣掀開轎簾,隻見道旁跪著一位二十多歲的婦人,身穿素衣,神色悲戚。知縣吩咐:“抬起頭來。”趙氏抬起頭,眼中滿是淚水:“大人,小婦人有天大的冤枉啊!”

知縣仔細打量趙氏,溫和地說:“你且將冤情如實道來。”趙氏抽泣著說:“大人容稟,小婦人趙氏,嫁與李文元為妻,丈夫病故後,小婦人立誌守寡。昨日是大伯哥李文芳的壽辰,初鼓時分,小婦人在東院哄著兒子末郎兒睡下,丫鬟叫門時,突然從院中跑出一個赤身裸體的男子。大伯哥李文芳見狀,不問青紅皂白,寫了‘替弟休妻字’;我父親趙海明也不分是非,寫了‘無事字’,將小婦人帶回家中,還扔給我一根繩子、一把鋼刀,逼我自儘。小婦人並非貪生怕死,隻是怕死後背負罵名,遺臭萬年,懇請大人為我做主,洗清冤屈!”

曾知縣聽罷,心中暗忖:“這案子涉及家務事,向來難以決斷。她狀告父親和大伯哥,不知其中有何隱情?”正猶豫是否接案,忽聽人群中有人高聲喊道:“放著案不辦,隻會比錢糧!”知縣眉頭一皺,厲聲喝道:“何人喧嘩?莫要放走,給我拿下!”差役們連忙在人群中搜尋,卻早已不見了喊話人的蹤影。

知縣無奈,隻得吩咐將趙氏帶回縣衙。回到衙門後,他即刻升堂,再次傳訊趙氏。趙氏言辭懇切,將方才的冤情又複述了一遍,一字不差。知縣心想:“趙海明和李文芳都是本地有頭有臉的紳士,傳他們來一問便知虛實。”於是,他下令:“速傳趙海明、李文芳到堂!”

差役們領命來到趙宅,叩門說明來意。趙海明聽說女兒竟然告到了縣衙,不禁長歎一聲:“家門不幸,出此醜事,我還有何顏麵在昆山立足?”他心灰意冷,跟著差役來到縣衙。

趙海明先上前拜見知縣,隻見他身著五品員外服飾,相貌忠厚。知縣正色道:“趙海明,你女兒狀告於你,你須從實招來!”趙海明麵露痛苦之色,拱手說道:“老父台明鑒,我趙家不幸,出了這等傷風敗俗之事,求大人高抬貴手,給趙某留些顏麵,不必深究了吧。若不是親眼所見,我又怎會輕信?”

知縣搖搖頭:“既然案件已到公堂,豈能敷衍了事?本縣定要查個水落石出!”話音剛落,差役來報:“李文芳帶到!”這樁家務奇案究竟會如何審理?且看下回分解。

濟公全傳第四十三回

知縣正在堂上審問趙氏,差役匆匆跑來稟報:“老爺,孝廉李文芳帶到!”知縣當即下令:“帶上來!”原來,李文芳正在家中料理家務,突然有家人慌慌張張跑來:“老爺,昆山縣的差人來傳您過堂,說是二奶奶把您告了!”

李文芳一聽,頓時火冒三丈,怒喝道:“好個趙海明,竟然如此反複無常!你既然不要臉麵,我還怕什麼羞恥!”他轉身將趙氏屋裡那身男子的衣裳用包袱仔細包好,跟著差役直奔縣衙。

見到知縣,李文芳恭敬行禮:“老父台在上,孝廉李文芳給老爺請安。”知縣抬眼打量,隻見李文芳三十出頭,頭戴粉綾緞頭巾,上麵嵌著片玉,飄帶繡著金線和藍色花朵;身穿同色長衫,繡著富貴花圖案,腰間係著絲絛,腳蹬官靴;他麵容白淨,眉如彩羽,目光明亮,五官清秀,透著精明乾練的氣質。

知縣開口問道:“李文芳,趙氏與你是何關係?她狀告於你,你可知曉緣由?”李文芳回答:“回老爺,晚生知曉。趙氏犯了七出之條,我兄弟已經過世,所以我寫了替弟休妻的字據,趙海明也寫了無事字據,他本已答應將女兒領回,不再聲張。沒想到,趙氏受她父親唆使,竟來捏造罪名誣告!”

知縣追問:“說她犯七出之條,可有證據?”李文芳胸有成竹:“自然有!若無證據,晚生豈敢無端生事?她身為守節寡婦,卻在夜間從院中跑出赤身男子,屋內還留有男子衣物,我已帶到,請老爺過目。”說著,他將包袱呈上。

知縣打開一看,裡麵是男子頭巾、衣褲和鞋襪,便轉頭問趙氏:“這些東西,你屋中可曾見過?”趙氏點頭:“回老爺,確實在小婦人屋內。”知縣沉下臉:“你既是守節寡婦,院中又無男子出入,為何會有男子衣物?還敢狡辯,擾亂公堂!看來不動刑,你是不會說實話了,來人,拉下去掌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氏心中大急,暗想:“若在這公堂上挨打,我還有何顏麵見人?趙家的名聲也要毀於一旦!不如一死,死後讓穩婆查驗,也好證明我的清白!”她往前跪爬半步,急切說道:“老爺先彆動刑,小婦人還有話說!”

知縣放緩語氣:“你講!若有理有據,本縣便不責罰。”趙氏說:“小婦人恪守貞潔,院中絕無男子出入。若老爺不信,我有同睡之人可以作證。”知縣心中一動:“既然有人同睡,或許此事另有隱情。”便問:“何人同你一起?”趙氏答:“是我孩兒末郎的奶娘李氏。”

知縣立刻命人傳喚李氏。不多時,李氏被帶到堂前,一上堂便喊冤:“好啊,二主母竟然告我!我正要來喊冤呢!”她跪在地上,給知縣磕頭。知縣見李氏三十多歲,容貌清秀,身穿藍衫青裙,腳蹬小巧的宮鞋,便問:“李氏,你二主母院中跑出赤身男子,那些衣物從何而來?你肯定知情,如實招來,便饒過你!”

李氏卻道:“回老爺,小婦人並不知情,我昨天告假回家了。”知縣一拍驚堂木,厲聲斥責:“胡說!你身為奶娘,告假走了,孩子誰來照顧?”李氏臉色驟變,急忙說:“老爺息怒,我有隱情!二奶奶,我可說了!”趙氏點頭:“但說無妨,照實講來。”

李氏這才解釋:“老爺有所不知,我並非一直靠當奶娘為生。我家就在西街,離主家不遠。當時二主母雇的奶娘不合適,我家中隻有婆母,丈夫在外經商,女兒也已離世,我這算是半行善事才來幫忙。有一天,二主母問我:‘李氏,你不告假回家嗎?’我說:‘不告,末郎公子嬌弱,帶回去您不放心,不帶回去,公子又要受苦。’二主母因此兩天沒理我。過了些日子,她又讓我歇工,我不敢不從,告假時,她還賞了我兩串錢和一包舊衣裳。昨晚,二主母又讓我告假,我推辭說:‘今天是大老爺生日,我怎能告假?’二主母卻說:‘你是我院裡的人,大老爺管不著。’還又給了我三吊錢。沒想到當晚就出了事,我真的什麼都不知道!二主母平日是個好人,院裡從沒有閒雜人進出!”

知縣又問趙氏:“你為何執意讓李氏告假?”趙氏歎道:“小婦人命苦,李氏丈夫剛回家,我怎能為了孩子讓他們夫妻分離?我做這些事,雖無人看見,但蒼天可鑒!老爺若不明白,去問問太太便知。”

知縣卻認為她在狡辯,喝道:“一派胡言!看來不動刑,你是不會說實話了!來人,掌嘴!”趙氏心想:“等挨打後再死,隻會讓趙家蒙羞,不如現在就了斷!”她高聲說:“老爺!我死後,求您派穩婆查驗,還我清白!若不驗明,您的後輩恐遭報應!”說著,她拔出刀就要自刎。

好在一旁差役眼疾手快,立刻奪下她手中的刀。知縣正頭疼該如何是好,忽聽堂外一陣喧鬨,有人大喊:“冤枉!圖財害命啊,老爺救命!”知縣趁機吩咐:“先把趙氏、李氏、李文芳、趙海明帶下去,先處理人命案!”


最新小说: 八零二嫁殘疾大佬,嬌妻被寵上天了 法醫張新1825 武道江湖錄 直播算命:開局完虐假千金 他技能都淬毒的,你真當他獸醫啊 關於我菜成百鬼之主這回事 變成猴子後每天都在發瘋打人 婉風沉 喜歡你很久了 我在遼東娶妻變強,成就匪王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