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第十卷 錢舍人題詩燕子樓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警世通言第十卷 錢舍人題詩燕子樓

警世通言第十卷 錢舍人題詩燕子樓(1 / 1)

昔日繁華的煙花盛景早已消散,但燕子樓的故事仍在世間流傳。人們不禁感慨,那段如鴛鴦美夢般的情意,又怎會被輕易遺忘?那翠眉輕蹙間,承載著無儘的憂愁。殘破的舞衣難以再舞動出昔日的風采,單開的蓮花也無法與另一朵並蒂相依。再嬌豔的容顏,最終也難免歸於黃土。然而,即便如此,時至今日,每當人們路過此處,仍會談論起那段動人的風流往事。

大唐自唐太宗開創基業後,曆經十二位皇帝,到憲宗即位時,已過去了一百九十三年。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天下太平許久,兵器上都積滿了灰塵,刑具也長久未曾使用。當時,禮部尚書張建封為官多年,擔心自己占據職位阻礙賢才晉升之路,便上奏請求告老還鄉。憲宗挽留道:“你年紀還不算大,何必退位呢?若真想避開繁雜事務,朕命你鎮守青徐等郡。”張建封回奏:“臣雖才能微薄,但承蒙聖上恩典,自當竭儘全力。”於是,憲宗敕令張建封掌管武寧軍事,張建封欣然領命。

張建封平日裡就喜愛招攬人才、廣交賓客,鎮守武寧後,更是精心挑選有才能的人,以禮相待,收於門下。他府中的歌姬舞妓,若不是知書達理之人,一概不用。武寧有位歌妓名叫關盼盼,是當地一等一的絕色佳人。她歌喉清亮動聽,舞姿婀娜多姿,調弦能奏出符合韻律的新穎曲調,吹奏竹笛可傳出超凡脫俗的雅致韻味。她還擅長撫琴,能彈奏古曲;精通棋藝,對棋局有獨到見解;賦詩作文時,字句間儘顯風雅;繪畫更是了得,筆下的畫作栩栩如生,仿佛能奪天地之造化。

張建封雖早聞關盼盼才色無雙,但剛到任事務繁忙,一直無暇將她召到身邊。一日,中書舍人白居易從長安前來,傳達朝廷旨意,路過徐州。白居易與張建封是故交,張建封得知老友遠道而來,十分欣喜,在公館設宴款待。宴席上,隻見帷幕上裝飾著精美的流蘇,朱紅的簾子低垂。寶鴨香爐中,瑞腦香嫋嫋升騰,瓊壺裡盛滿美酒,光彩四溢。桌上擺放著珍奇水果、美味佳肴,穿著華麗服飾的歌姬們,個個妝容精致,分列兩行;清脆的管樂與繁複的弦音交織,奏響一曲曲清新高雅的樂章;蜀錦鋪地,供舞女們翩然起舞,歌女們手持紅牙板,按節拍吟唱。

酒過數巡,菜肴上了兩輪,歌聲停歇,舞姿暫止。這時,一位歌妓懷抱胡琴走到筵前,轉動衣袖,調試琴弦,獨自演奏一曲。她纖細的手指輕輕拈起琴弦,時而輕敲,時而慢按。一時間,滿座清香,消解了酒意;滿庭雅韻,驅散了煩躁。一曲終了,她抱著胡琴侍立一旁。張建封和白居易都覺得曲調清雅脫俗,再看這位歌妓,隻見她臉色如綻放的花朵般嬌豔,雙眼似秋水般澄澈,舉止神態自然大方,遠超常人。相比之下,其他歌妓都黯然失色。張建封不禁問道:“你是何人?”歌妓斜抱胡琴,蓮步輕移,上前答道:“賤妾關盼盼。”張建封欣喜萬分,笑著對白居易說:“徐州的樂事,莫過於此。”白居易讚歎道:“如此佳人,名傳京城,果然名不虛傳!”張建封說:“既然如此,何不賦詩一首贈予她?”白居易推辭道:“隻怕我的詩句拙劣,反而玷汙了美人的風采。”關盼盼放下胡琴,掩著衣袖說:“我容貌醜陋,怎敢勞您賜詩?若您不嫌棄我卑賤,我的名字能因您的詩文流傳後世,這可比我死後獲得的榮耀更珍貴啊!”白居易見她聰慧伶俐,便隨口吟誦一首絕句:“鳳撥金翎砌,檀槽後帶垂。醉嬌無氣力,風嫋牡丹枝。”關盼盼拜謝道:“我的名字能流傳後世,全靠舍人您的恩賜。”賓主儘歡,直至大醉才散去。

第二天,白居易乘車東行離去。此後,張建封專寵關盼盼,還在府第附近挑選一塊風水寶地,建造了一座樓,取名“燕子樓”,讓關盼盼居住。張建封處理完政務後,常輕車簡從,悄悄前往燕子樓,與關盼盼一同宴飲。他們舉杯對飲,一起撫琴吹笙,相互依偎,共展鴛鴦錦被;在窗前吟詩作對,以花月為題,在繡閣中傾訴衷腸,對著鬆柏鴛鴦發誓。二人整日沉浸在歌舞管弦之中,濃情蜜意。

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幸的是,張建封染上重病。關盼盼請來醫生為他診治,可服藥不見效,占卜也不靈驗,病情反而愈發嚴重,最終離世。張建封的子孫護送靈柩歸葬北邙山,隻留下關盼盼獨守燕子樓。從此,樓中香氣消散,琴箏落滿灰塵,朱門長久緊閉,翠簾不再卷起。關盼盼焚香對天發誓:“我一個弱女子,沒有彆的辦法報答尚書的恩德,願削發為尼,誦讀佛經,為尚書積累冥福,此生此世,誓不再嫁。”此後,她閉門獨居,一晃十年過去,從未與外人見麵。

鄉裡有些好事之人,仰慕她的才貌,憐惜她的孤獨,暗中寫信給她,想探知她的心意。關盼盼便寫詩回複,前後共積累了三百多首,編成詩集,取名《燕子樓集》,這部詩集在世間流傳開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日,秋風送爽,玉露生涼,大雁在天空排成字,蟋蟀在草叢中鳴叫。燕子樓內寂靜無人,滿院秋色。關盼盼倚著欄杆長歎:“我寫的詩,都在訴說愁苦,不知彆人能否明白我的心意?”沉思許久,她想到翰林學士白居易或許能理解自己,不如寫詩寄給他,傾訴衷腸,也能表明自己不負張建封的恩德。於是,她寫下三首絕句,封好交給老仆人,讓他快馬加鞭送到洛陽,呈給白居易。

白居易收到詩後,打開一看,第一首寫道:“北邙鬆柏鎖愁煙,燕子樓人思悄然。因埋冠劍歌塵散,紅袖香消二十年。”第二首是:“適看鴻雁嶽陽回,又睹玄禽送社來。瑤瑟玉簫無意緒,任從蛛網結成灰。”第三首為:“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知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長!”白居易看完,讚歎許久,心想一個妓女竟能如此堅守節操,怎能不回應她?於是,他也和了三首詩,稱讚她的心意,讓老仆人帶回去。

關盼盼接到詩,展開閱讀,第一首是:“鈿暈羅衫色似煙,一回看著一潸然。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得幾年?”第二首:“今朝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家上來。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第三首:“滿簾明月滿庭霜,被冷香銷拂臥床。燕子樓前清夜雨,秋來隻為一人長。”關盼盼反複吟誦品味,覺得這些詩即便與稀世珍寶相比,也毫不遜色。她笑著對侍女說:“有了這些詩,才能真正表明我的真心。”正要將詩收藏起來,卻發現紙尾有用淡墨寫的幾行小字,竟是另一首詩:“黃金不惜買蛾眉,揀得如花隻一枝。歌舞教成心力儘,一朝身死不相隨。”

關盼盼一見此詩,頓時愁眉緊鎖,淚流滿麵,哽咽著對侍女說:“當初尚書去世,我恨不得隨他自儘,但又擔心人們說張公有個殉死的妾室,會讓尚書背上好色的名聲,玷汙了他的清譽。我如今苟且偷生,就是希望天下人能明白我的心意,沒想到白居易竟作詩嘲諷我。我若不死,流言蜚語就不會停止。”於是,她和韻寫了一首詩:“獨宿空樓斂恨眉,身如春後致殘枝。舍人不解人深意,諷道泉台不去隨。”寫完,她將筆扔在地上,掩麵長歎。過了很久,她擦乾眼淚對侍女說:“我沒有彆的辦法報答尚書的厚德,唯有跳樓一死,以表我心。”說完,她伸手緊緊抓住繡袖,玉體斜靠在雕欄上,一心想要報答恩德,不再留戀塵世,低頭看了看高樓,便縱身一躍。侍女急忙拉住她的衣服,問道:“為什麼要自尋短見?”關盼盼說:“我的一片誠心,無人能懂,不死還能怎樣?”侍女勸道:“你如今為報恩而死,心意雖好,但粉身碎骨對尚書又有什麼益處呢?而且你還留下老母親,讓誰來侍奉贍養她呢?”關盼盼沉思良久,說:“既然不能死,那我就誦讀佛經,為尚書祈福。”

從此,關盼盼每天隻吃一盂素飯,閉門焚香,坐著誦讀佛經,與鄰居雖近在咫尺,卻從未見麵。時間久了,她不再梳理如雲的鬢發,也懶得描畫眉黛,厭倦了彈奏寶瑟瑤琴,不願麵對鴛鴦鳳枕,不再塗抹胭脂水粉,容顏如同春末將謝的廬嶺梅花般憔悴;身形消瘦,好似秋後稀疏的隋堤楊柳。每逢花好月圓之時,她便會觸景生情,感傷往事,飲食起居也因此失常。不幸的是,她最終臥病在床,一病不起,不久便離世了。家人將她安葬在燕子樓後。

關盼盼去世後,不到二十年,張建封的子孫便家道中落,四處流散。燕子樓也被官府沒收。附近郡縣的官員看中此地的地勢,將其改建成花園,作為郡中將領遊玩賞景的地方。時光流轉,朝代更迭,唐朝滅亡後,曆經五代。到後周顯德末年,趙匡胤順應天命,建立宋朝,整頓朝綱,製定禮法。在他的治理下,妖邪之氣逐漸消散,天下得以安定。

到了北宋第二位皇帝在位時,四海太平,沒有大規模的戰亂。當時,有位中書舍人錢易,字希白,是吳越王錢鏐的後裔。他文采出眾,在朝野間獨一無二,在京城為官已久,漸漸希望能到地方任職。於是,他趁著奏事的機會,上奏章說:“臣長期在朝廷為官,卻沒有立下絲毫功勞,懇請陛下派臣到一個小郡任職,我願竭儘全力。”皇帝說:“青魯地區土地肥沃,百姓善良,你可以去鎮守徐州。”於是,任命錢希白掌管武寧軍。錢希白領旨謝恩,到任後,大力宣揚朝廷的教化,整頓各項規章製度;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疾苦;審理案件,為蒙冤的人昭雪;他待人謙遜,親自鼓勵百姓從事農業生產;為官寬厚仁愛,感化那些刁蠻頑劣之人,使他們都能安居樂業,遵守規矩。錢希白為官清廉公正,處理政務一個多月後,便迎來了清明節。

這一日閒暇無事,錢希白獨自走到東階。天氣漸漸暖和起來,他有些無處消遣,便叫來仆人在前引路,到花園中閒逛。隻見晴空萬裡,陽光明媚,景色和諧美好。小桃花如少女的臉頰般嬌豔,嫩綠的柳枝像宮女的細腰般柔軟。幽靜的亭子隱藏在花圃深處,華麗的畫舫穩穩地停泊在曲折的池塘岸邊。黃鶯在春光中歡快地啼叫,蝴蝶在晴空中輕盈地飛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錢希白悠然漫步,在滿園芬芳中儘情遊覽。走到繁花似錦之處,忽見一座高樓飛簷淩空,遠遠望去,樓閣基座高聳,氣勢恢宏壯麗。他抬眼望去,隻見雕梁畫棟之下,懸掛著一塊牌匾,上書“燕子樓”三個大字。錢希白不禁感歎:“這就是張建封寵愛關盼盼的地方,曆經歲月變遷,沒想到遺跡竟還在!”於是,他提起衣襟,沿著樓梯拾級而上,走進樓內。

隻見燕子樓畫棟與雲霧相接,雕梁直聳天際。站在樓上俯瞰四周,視野開闊,遠處的景物仿佛近在咫尺;極目遠眺,萬裡山河儘收眼底。翠綠的帷幕高高張起,遮擋著風;稀疏的簾子低垂,遮蔽著陽光。每走一步,都感覺仿佛離雲霄更近了;抬眼望去,才真切體會到天地的寬廣。

錢希白倚靠著欄杆,長歎一聲:“當年張公在此飲酒聽歌,以美妙的歌舞款待賓客。如今他已離世,曾經的繁華如雲霧消散、雨水乾涸。這樣的事自古皆然,本不值得太過感歎。隻是可惜關盼盼身為娼妓,卻能為報答張建封的厚恩,甘願赴死,這份情義,即使是大丈夫也難以企及!為何白居易的詩中,還要譏諷她沒有隨張建封而去呢?她守節十多年,潔身自好的心意,實在不該被埋沒不傳。我既然知曉事情的來龍去脈,如果閉口不替她宣揚,盼盼在地下恐怕也會心懷怨憤。”

想到此處,他立刻喚來仆人磨墨,自己拿起毛筆,在潔白的屏風上揮毫寫下一首長篇古風詩:“人生百歲能幾日?荏苒光陰如過隙。槽中有酒不成歡,身後虛名又何益?清河太守真奇偉,曾向春風種桃李。欲將心事占韶華,無奈紅顏隨逝水。佳人重義不顧生,感激深恩甘一死。新詩寄語三百篇,貫串風騷洗沐耳。燕子樓十二橫霄漢,低下重簾鎖雙燕。嬌魂媚魄不可尋,儘把闌乾空倚遍!”

錢希白寫完後,高聲吟誦了幾遍。忽然,一陣清風拂來,一股奇異的香味撲麵而來。他心中一驚,這香氣並非花香,究竟從何而來?正疑惑間,聽到屏風後麵傳來腳步聲。他悄悄轉到屏風後查看,隻見一位女子,頭發烏黑濃密,眉毛細長如新月,身姿比瑞雪還要皎潔,麵容比奇花還要豔麗。她步伐輕盈,細腰婀娜。看到錢希白,女子臉上泛起嬌羞之色,急忙拉住門環,想要將門掩上,她的風姿,連雪中綻放的江梅與之相比都遜色三分。

錢希白驚訝不已,詢問女子的姓名。女子鬆開手,掩著衣袖走上前,行禮說道:“我是守園老吏的女兒。今日恰逢佳節,閒來無事登上此樓,沒想到正好遇到大人您前來,慌亂中隻好躲在這裡,不想被您撞見。剛才聽到您吟誦悼念關盼盼的詩詞,我聽了之後,如獲至寶,便偷偷躲在屏風後麵聆聽,這才有幸與您見麵。我的情況,都已如實相告。”

錢希白見女子容貌秀麗,談吐不凡,心中喜悅難以言表,便試探著問道:“聽你談吐,想必精通詩詞。我剛才所作的詩,你覺得如何?”女子回答:“我雖然出身低微,但酷愛吟詩。剛才聽到您吟誦的詩篇,真是妙筆生花,想必能讓九泉之下含恨的關盼盼,心中的遺憾得以消解。”錢希白聽了這番話,更加歡喜,又問:“今日相遇,可算才子佳人,你對我可有意?”女子神色莊重,掩袖說道:“希望您不要有越矩之舉,以保全我的貞潔。我隻能以一首詩,來回應您的美意。”說著,她從袖中取出一張彩箋遞上。

錢希白展開一看,上麵寫著:“人去樓空事已深,至今惆悵樂天吟。非君詩法高題起,誰慰黃泉一片心?”讀完,錢希白說:“你如此會作詩,必定不是守園老吏的女兒,究竟是誰?”女子答道:“您仔細品味詩中之意,自然會知道我的身份,何必苦苦追問呢?”錢希白春心萌動,伸手去拉女子的衣襟。突然,一陣竹枝敲打窗戶的聲音傳來,他猛然驚醒,這才發現自己趴在書桌上睡著了,剛才的一切,不過是一場美夢。

此時,屋內香爐中煙霧嫋嫋,窗外花影搖曳,四周一片寂靜,正值中午時分。錢希白推開枕頭坐起身,呆呆地沉思:“夢中見到的,一定是關盼盼。為何會如此清晰真切?這真是千古難遇的一場好夢。”他反複思索,感歎道:“這件事應該寫一首詞記錄下來。”於是,他提筆寫下一首《蝶戀花》,隨手放在桌上:“一枕閒欹春晝午,夢入華胥,邂逅飛瓊侶。嬌態翠顰愁不語,彩箋遺我新奇句。幾許芳心猶未訴,風竹敲窗,驚散無尋處。惆悵楚雲留不住,斷腸凝望高唐路。”

墨跡未乾,忽然聽到窗外有人打著節拍,高聲歌唱,曲調清雅,韻味優美,歌聲傳入簾內。錢希白仔細一聽,唱的正是自己剛寫的《蝶戀花》。他大驚失色:“我剛寫完這首詞,怎麼就有人會唱了?”他連忙開窗查看,隻見一位女子頭戴翠冠,耳佩珍珠,身著玉佩羅裙,站在蒼翠的太湖石旁,隱沒在一片翠竹叢中。她靜靜地站在那裡,繡鞋未沾塵土,裙擺隨風輕輕飄動。錢希白定睛細看,女子卻如柳影花叢般漸漸消失不見。他又驚異又惆悵,久久難以釋懷。

後來,錢希白官至尚書,他為官清廉,愛護百姓,深受民眾愛戴。一天夜裡,他無病而終。正所謂:一首新詞吊麗容,貞魂含笑夢相逢。雖為翰苑名賢事,編入稗官小史中。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悲傷遊樂園 邊軍造反:從拯救雙胞胎女囚開始 大齡軍官會疼人,八零嬌媳又三胎 鬥羅:穿成雪清河姐姐,我欲成神 嫁給賀先生 共感後,師兄們被瘋批師妹拿捏了 靈魂交易所 入夜淪陷 情陷囍帖街 信鴿觀察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