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第三十四卷 王嬌鸞百年長恨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警世通言第三十四卷 王嬌鸞百年長恨

警世通言第三十四卷 王嬌鸞百年長恨(1 / 2)

時光如飛鳥般飛逝,歲月似玉兔般奔跑,人間世事曆經無數變遷。昔日繁華的歌台舞榭,如今早已化作荒蕪的高台,是非成敗也不過是轉瞬之間的事。人們應當懂得在喧囂中保持內心的寧靜,不要因為一時的過錯而鑄成大錯。隻要不貪戀美色、美酒和錢財,便能一生平安順遂,無災無害。

話說在江西饒州府餘乾縣長樂村,有個名叫張乙的百姓,他到縣城販賣雜貨,夜晚投宿時,城外旅店的房間都已住滿。隔壁有一間空房上著鎖,無人居住。張乙便問:“店主,為何不開這間房給我住?”店主回答:“這房裡鬨鬼,不敢留客人。”張乙卻道:“就算有鬼,我又有何懼怕!”店主無奈,隻好打開房門,交給張乙一盞油燈、一把掃帚。

張乙進房後,把油燈放穩,將燈芯挑亮。房裡有一張破舊的床,滿是灰塵,他用掃帚清掃乾淨,鋪上自己的被褥,又要了些酒飯吃。隨後關好房門,脫衣入睡。睡夢中,他見到一位容貌美麗、衣著華麗的婦人主動靠近。等他醒來,那婦人竟真的在身邊。張乙驚訝地詢問她是誰,婦人答道:“我是鄰家女子,丈夫出遠門,我一人獨宿害怕,所以來找你作伴。彆多問,日後你自會知曉。”張乙便不再追問。天亮後,婦人離去,夜晚又準時前來,兩人相處和諧。

如此過了三晚,店主見張乙安然無恙,偶然提起這間房曾有婦人上吊自儘,時常鬨鬼,沒想到這次竟太平無事。張乙默默記在心裡。當晚,婦人再來時,張乙問道:“今天店主說這房裡有個吊死的女鬼,難道就是你?”婦人毫不避諱地承認:“正是妾身!但我不會害你,你不必害怕。”張乙便請她細說緣由。

婦人緩緩道:“我本是娼女,姓穆,排行二十二,人們都叫我廿二娘。曾與餘乾的客人楊川情投意合,他承諾娶我為妾,我還拿出一百兩私房錢作為嫁妝。可他一去三年未歸,我被老鴇看管,無法脫身,心中苦悶,便上吊自儘了。老鴇把這屋子賣給彆人,如今成了旅店,這裡曾是我住的房間,我的魂魄便一直留在此處。楊川和你是同鄉,你認識他嗎?”張乙答:“認識。”婦人又問:“他如今在哪裡?”張乙說:“去年他搬到饒州南門,娶妻開店,生意還不錯。”婦人聽後,長歎許久,不再多言。

又過了兩天,張乙準備回家。婦人說:“我願一直跟隨你,不知你是否願意?”張乙答道:“若你能相隨,有何不可?”婦人便讓他製作一個小木牌,寫上“廿二娘神位”,放在箱子裡,隻要拿出木牌呼喚,她就會出現。張乙答應了。婦人還說:“我在這床下埋了五十兩白銀,無人知曉,你可取用。”張乙挖地果然找到一瓶白銀,心中十分高興。

第二天,張乙寫好牌位收好,告彆店主回家。到家後,他把事情告訴妻子。妻子一開始不高興,見到五十兩銀子後,便不再責怪。張乙在東牆設立了廿二娘的神主牌位,妻子好奇去呼喚,廿二娘大白天竟真的現身,還向她行禮。起初妻子很驚訝,後來也習慣了。夜裡張乙夫婦同床,廿二娘也來,竟也不覺得床擁擠。

過了十多天,廿二娘說:“我在郡城還有筆舊債,你能陪我去討嗎?”張乙貪圖錢財,一口答應,當即雇船出發,還在船中供奉好牌位。一路上,廿二娘與他同行同宿,毫不避人。

不久,船到饒州南門,廿二娘說:“我去楊川家討債。”張乙還沒來得及多問,她就匆匆上岸。張乙隨後跟上,見她徑直走進一家店鋪,一打聽,正是楊川的家。張乙等了許久不見她出來,突然聽到楊家一片驚慌,很快傳來震天的哭聲。詢問才知,楊川向來無病,卻突然暴斃,七竅流血。張乙心中明白是廿二娘所為,默默回到船上,對著牌位苦苦呼喚,廿二娘卻再未出現。他這才知道,所謂郡城的夙債,就是楊川負心的債。有人寫詩感歎:王魁負義曾遭譴,李益虧心亦改常。請看楊川下梢事,皇天不佑薄情郎。

穆廿二娘死後報冤,雖是鬼魂現身,但仍有些虛無縹緲。現在再講一個故事,叫《王嬌鸞百年長恨》,這其中的冤仇報得更為徹底。此事發生在明朝天順初年,當時廣西苗蠻叛亂,各地調兵圍剿。臨安衛指揮王忠率領的一支浙江軍隊,因延誤期限被降職,調往河南南陽衛中所任千戶,他隨即帶著家眷赴任。

王忠六十多歲,隻有一個兒子王彪,驍勇善戰,被督撫留在軍中效力。他還有兩個女兒,長女嬌鸞十八歲,次女嬌鳳十六歲。嬌鳳自幼在舅舅家撫養,已和表兄定親,隻有嬌鸞尚未許配。夫人周氏是王忠的繼妻,周氏的親姐姐嫁給曹家,守寡後生活貧困,被接到王家陪伴外甥女嬌鸞,大家都稱她曹姨。嬌鸞自幼熟讀詩書,文筆極佳。父母因愛惜女兒,挑選夫婿十分謹慎,所以她到了出嫁的年紀仍未許配,常常對著清風感歎,對著明月傷感。隻有曹姨與她最為親密,知曉她的心事,連她的父母都不清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清明節那天,嬌鸞和曹姨、侍女明霞在後花園蕩秋千。正玩得熱鬨時,突然看到牆缺處有個美少年,身穿紫衣,頭戴唐巾,正伸頭觀看,還連連稱讚。嬌鸞頓時滿臉通紅,推著曹姨急忙跑回閨房,侍女也跟了進去。少年見園中無人,翻牆而入,秋千還在晃動,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淡淡的香氣。他正在沉思,忽然發現草叢中有個東西,撿起一看,是一條三尺長的繡花香羅帕。少年如獲至寶,聽到有人聲傳來,又翻牆出去,站在牆缺邊等候。

不一會兒,侍女明霞出來尋找香羅帕。少年見她找了好幾圈,便微笑著說:“小娘子,羅帕已在我手中,去哪裡找呢?”明霞抬頭見是個秀才,連忙行禮道:“相公想必已經撿到了,懇請歸還,感激不儘!”少年問:“這羅帕是誰的?”明霞答:“是我家小姐的。”少年說:“既然是小姐的東西,得讓小姐親自來討,我才歸還。”明霞問:“相公家住何處?”少年答道:“我叫周廷章,蘇州府吳江縣人,父親是本地學官,我隨父親赴任,與你家僅一牆之隔。”

原來衛署和學官的院子相鄰,衛署這邊叫東衙,學官那邊叫西衙,花園外就是學官的空地。明霞說:“原來公子是近鄰,失禮了。我回去稟告小姐,再來向你討要。”廷章又問:“能否告知小姐和小娘子的名字?”明霞說:“小姐叫嬌鸞,是主人的愛女,我是貼身侍女明霞。”廷章說:“我有一首小詩,麻煩你交給小姐,到時就歸還羅帕。”明霞本不想幫忙,但為了拿回羅帕,隻好答應。廷章說:“請小娘子稍等。”

沒過多久,廷章拿著寫好的詩回來,詩寫在桃花箋上,疊成了方勝的形狀。明霞接過詩,問:“羅帕呢?”廷章笑道:“羅帕是珍寶,得來不易,怎能輕易歸還?小娘子先把詩送給小姐,等有了回音,我自然奉還。”明霞無奈,隻好返回。正是這一方香羅帕,引出了一段令人感慨的故事。

嬌鸞自從見到那位美少年,雖然當時感到害羞,卻也在心中埋下了情愫。她心中暗想:“好個俊俏郎君!若能嫁給他,也算不枉此生。”這時,明霞氣衝衝地回來,嬌鸞忙問:“香羅帕找到了嗎?”明霞說:“怪事!羅帕被西衙的周公子拿走了,就是牆缺外那個稱讚的紫衣郎君。”嬌鸞說:“去要回來就是。”明霞說:“怎麼沒要?可他不肯還!”嬌鸞問:“為什麼不還?”明霞便把周廷章的話轉述了一遍,還遞上桃花箋。

嬌鸞看到疊成方勝的詩箋,心中已有幾分歡喜,拆開一看,是一首七言絕句:帕出佳人分外香,天公教付有情郎。殷勤寄取相思句,擬作紅絲入洞房。如果嬌鸞是個有主見的女子,大可以扔掉羅帕,燒掉詩,再叮囑侍女以後不許傳遞消息,這樣就不會有後續的事情。可嬌鸞一來待嫁多年,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二來她滿腹才情,便也取來薛濤箋,回詩八句:妾身一點玉無瑕,生自侯門將相家。靜裡有親同對月,閒中無事獨看花。碧梧隻許來奇鳳,翠竹那容入老鴉。寄語異鄉孤另客,莫將心事亂如麻。

明霞拿著詩回到後園,廷章早已在牆缺處等候。明霞說:“小姐有回詩了,快把羅帕還我。”廷章讀完詩,更加愛慕嬌鸞的才華,一心想與她有進一步發展,說:“小娘子再等等,我也有回複。”他回到書房,又寫了一首絕句:居傍侯門亦有緣,異鄉孤另果堪憐。若容鸞鳳雙棲樹,一夜簫聲入九天。明霞見狀抱怨:“羅帕不還,還寫什麼詩?我不送了!”廷章從袖中拿出一根金簪,說:“這小物件送給小娘子,略表心意,還請多多向小姐美言。”明霞貪圖金簪,又把詩送給嬌鸞。嬌鸞看完,心中悶悶不樂。明霞問:“詩裡有什麼冒犯小姐的話嗎?”嬌鸞說:“書生言語輕薄,都是些調戲之語。”明霞說:“小姐才華出眾,何不作詩罵他,斷了他的念頭?”嬌鸞說:“年輕人性子急,不必罵,好好勸勸便是。”於是又取薛濤箋,題詩八句:獨立庭際傍翠陰,侍兒傳語意何深。滿身竊玉偷香膽,一片撩雲撥雨心。丹桂豈容稚子折,珠簾那許曉風侵?勸君莫想陽台夢,努力攻書入翰林。

從那以後,周廷章和王嬌鸞一唱一和,彼此間的感情越來越深厚,書信往來不斷。侍女明霞頻繁地在後花園出入傳遞消息,周廷章也總是守在牆缺處張望,盼望著能與嬌鸞有更多的聯係。兩人之間的詩篇眾多,難以一一詳述。

到了端午節,王千戶在園亭中擺下家宴。周廷章在牆缺處徘徊,明知嬌鸞就在園中,卻沒有機會見麵,就連侍女明霞也無法為他們傳遞隻言片語。正鬱悶時,他撞見了在衛裡和學中都常做工的木匠孫九。周廷章當即寫了一首絕句封好,拿出二百文錢請孫九喝酒,托他把詩轉交給明霞。孫九為人實在,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等到第二天一早,瞅準時機才把詩送到明霞手中。明霞隨即將詩遞給嬌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嬌鸞拆開一看,詩前有一段序言:“端陽日園中望嬌娘子不見,口占一絕奉寄”,正文是:“配成彩線思同結,傾就蒲觴擬共斟。霧隔湘江歡不見,錦葵空有向陽心。”詩的末尾寫著“鬆陵周廷章拜稿”。嬌鸞看完,把詩放在書桌上。當時她正準備梳頭,還沒來得及寫回複,曹姨突然走進香房,看到詩稿後大吃一驚,說道:“嬌娘,你這是有了西廂記裡那樣的約會嗎?這麼大的事怎麼能瞞著我?”嬌鸞滿臉羞紅,解釋道:“雖然有詩詞往來,但真的沒彆的事,不敢有意瞞著姨娘。”曹姨說:“周生是江南才子,和你門戶相當,為什麼不讓他請媒人來提親,成就百年好姻緣,這不更好嗎?”嬌鸞點頭稱是。

梳妝完畢後,嬌鸞寫了八句詩作為回複:“深鎖香閨十八年,不容風月透簾前。繡衾香暖誰知苦?錦帳春寒隻愛眠。生怕杜鵑聲到耳,死愁蝴蝶夢來纏。多情果有相憐意,好倩冰人片語傳。”周廷章收到詩後,便假借父親周司教的名義,請趙學究到王千戶家提親。王千戶也看重周廷章的才貌,但嬌鸞是他的掌上明珠,而且嬌鸞精通文墨,王千戶年老,衙門裡的文書都靠女兒幫忙,實在舍不得女兒遠嫁他鄉,因此這件婚事一直沒有答應下來。

周廷章得知婚事沒成,心中焦急如焚,於是寫信給嬌鸞,信頭寫著“鬆陵友弟廷章拜稿”,信中說:“自從見到你的芳容,我就失了魂魄。我們的緣分仿佛是前生注定,我至死也不會改變心意;如今媒人傳來消息,婚期卻遲遲不能確定。我遙望你深鎖的香閨,就像唐玄宗離開月宮後隻能空想著嫦娥;想要到花園與你相見,又好似牛郎隔著天河苦苦思念織女。如果再這樣拖延下去,我恐怕會因相思而死。我若與你無緣,死也難以瞑目。勉強寫了一首詩,希望你能體諒我的心意。”詩是這樣寫的:“未有佳期慰我情,可憐春價值千金。悶來窗下三杯酒,愁向花前一曲琴。人在瑣窗深處好,悶回羅帳靜中吟。孤恓一樣昏黃月,肯許相攜訴寸心?”

嬌鸞看完信,馬上回信,信頭寫著“虎衙愛女嬌鸞拜稿”,信中說:“我就像輕輕點水的荷葉,又如隨風飛舞的柳絮,在這深閨之中。拜月亭前,我懶得聽東風中杜鵑的啼叫;畫眉窗前,隻能強打精神消磨漫長的白晝。正梳妝時,你的詩突然送到。看了你的信,心中滿是愁緒。我自憐是個薄命佳人,卻惹得你這個多情才子如此牽掛。每收到一封信,都讓我不知如何是好;每次讀到你的詩,都增添了幾分寂寞。你不要學那跳東牆偷情的人,應該立下像攀折北鬥、折取桂枝那樣的誌向。我們眼下沒有合適的媒人,但可以通過書信傳情。從此我把心中的情意封在信裡寄給你,就不要再向彆人打聽消息了。我也寫了一首詩回應你,希望你能理解!”詩中寫道:“秋月春花亦有情,也知身價重千金。雖窺青瑣韓郎貌,羞聽東牆崔氏琴。癡念已從空裡散,好詩惟向夢中吟。此生但作乾兄妹,直待來生了寸心。”

周廷章讀完信,讚歎不已,讀到最後一句“此生但作乾兄妹”時,突然想到一個辦法:“當初張珙、申純都是因為以兄妹相稱才成就了感情,王夫人和我同姓,我何不拜她為姑母?這樣就能像一家人一樣往來,再慢慢想辦法。”於是,他借口西衙地方狹窄又喧鬨,想借衛署的後花園讀書。周司教便親自去和王千戶說情。王千戶豪爽地說:“大家都是通家之好,讓廷章就在我家吃飯,不用另外準備東西。”周司教十分感激,回來告訴了兒子。周廷章卻說:“雖然王翁好意,但我們非親非故,這樣打擾不太好。孩兒想準備一份禮物,拜認王夫人為姑母,這樣以姑侄相稱,往來也更名正言順。”周司教是個糊塗人,隻想著占點小便宜,就說:“隨你去吧。”

周廷章又請人幫忙疏通王千戶夫婦,選了個吉日,準備好彩緞和禮物,寫了一張表侄的名帖,登門認親。他態度極為謙遜,表現得十分親熱。王千戶是個武人,喜歡彆人奉承,便把他請進中堂,讓夫人和他相見。連曹姨也被認作姨娘,嬌鸞成了表妹,一家人都出來見禮。王千戶在後堂擺下宴席,權當是會親宴。大家同席而坐,周廷章和嬌鸞暗自歡喜,席間兩人眉來眼去,互訴心意。當天,大家儘歡而散,雖然姻緣能否成功還未可知,但彼此間的關係已經變得親近起來。

第二天,王千戶收拾出一間書房,接內侄周廷章來讀書。為了避免男女有彆,他把內宅後門上鎖,不許婦女進入花園。周廷章的飲食起居,都由外廂的人負責照料。雖然兩家成了親戚,但他們書信往來反而不如從前方便了。嬌鸞雖然心懷堅貞之誌,但心中的情感已經被點燃,再加上宴席上的眉目傳情,如今又被分隔在花園兩邊,相思之情無處排解,漸漸抑鬱成病,整日忽冷忽熱,吃不下飯。王千戶請醫問藥,都不見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廷章幾次到中堂問候病情,王千戶都隻讓他轉達關心,不讓他進房。周廷章心生一計,假說:“我在江南時學過醫術,表妹不知得了什麼病,讓侄兒給她診脈看看。”王千戶和夫人商量後,又讓明霞去問嬌鸞的意見,這才把周廷章迎進房。周廷章坐在床邊,借著診脈的機會,和嬌鸞有了短暫的接觸。當時王千戶夫婦都在,兩人不好多說什麼,周廷章隻說了句“保重”就出了房門。他對王千戶說:“表妹的病是因為心情抑鬱,應該多去寬敞的地方散步,放鬆心情,再找女伴多陪陪她,解開她的心結,自然就會好起來。”王千戶很信任周廷章,沒有懷疑,說:“衙裡隻有園亭還算寬敞。”周廷章假意說:“要是表妹常去園亭散步,我在那裡恐怕不太方便,我還是先回去吧。”王千戶說:“都是兄妹,有什麼可避嫌的?”當天就打開後門,把鑰匙交給曹姨保管,還讓曹姨陪著女兒隨意在園子裡遊玩,讓明霞寸步不離地伺候,自以為安排得十分周全。

其實嬌鸞本就是因為思念周廷章才生病,如今得到他的關心,又能在園子裡散步,身邊陪伴的都是心腹之人,病情立刻好了一半。每次到園亭,周廷章都能和她相見,兩人一起散步、聊天。有時嬌鸞還會到周廷章的書房喝茶,漸漸地不再避嫌,相處得十分親密。周廷章找了個機會,懇求嬌鸞讓他到閨房一敘。嬌鸞看了看曹姨,低聲對周廷章說:“鑰匙在她那裡,你自己想辦法。”周廷章心領神會。

第二天,周廷章拿出兩匹吳綾、一副金釧,托明霞送給曹姨。曹姨問嬌鸞:“周公子送這麼厚的禮,是為了什麼事?”嬌鸞說:“他年輕不懂事,希望姨娘能多包涵。”曹姨說:“你們倆的心思,我都明白。隻要你們有往來,我一定不會說出去!”說完,就把鑰匙交給了明霞。嬌鸞非常高興,當即寫了一首詩送給周廷章:“暗將私語寄英才,倘向人前莫亂開。今夜香閨春不鎖,月移花影玉人來。”

周廷章收到詩後,欣喜若狂。當晚,夜幕降臨,更鼓響起,周廷章悄悄來到內宅,後門半掩著,他閃身進去。自從上次在房中診脈後,他大概記得路線,便緩緩前行。隻見燈光透出,明霞在門旁等候。周廷章走進香閨,和嬌鸞行過禮後,便想和她親近。嬌鸞把他推開,讓明霞快去請曹姨來一起坐。周廷章大失所望,向嬌鸞訴說自己的相思之苦,責怪她變卦,急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嬌鸞說:“我本是貞潔女子,你也不是浪蕩之人。我們是因為彼此有才貌,才相互愛慕。我既然對你傾心,就一定會堅守對你的情誼;如果你拋棄我,豈不是辜負了我的真心?我們必須對神明發誓,白頭偕老,如果隻是隨便相處,我寧死不從。”

正說著,曹姨來了,她先感謝周廷章之前送的禮物。周廷章趁機請曹姨做媒,發誓要和嬌鸞結為夫妻,口中不停地說著誓言。曹姨說:“你們二人既然讓我做媒,就寫四份合同婚書。一份焚燒告慰天地鬼神,一份由我保管作為媒證,你們兩人各拿一份,作為日後成婚的憑證。如果女子負了男子,就被疾雷震死;如果男子負了女子,就被亂箭射死。還要遭受陰府的懲罰,永遠墜入地獄。”周廷章和嬌鸞聽曹姨說得如此懇切,都很高興,便按照她說的寫好了婚書誓約。他們先拜天地,又謝過曹姨。曹姨拿出水果和美酒,為他們祝賀。三人一起喝酒聊天,直到三更,曹姨才離開。周廷章和嬌鸞攜手來到床邊,互訴衷腸。

五更時分,嬌鸞催促周廷章起身,叮囑道:“我已經把自己托付給你,你千萬不要辜負我。神明在上,所作所為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以後我有空,會讓明霞來請你,你千萬不要輕易前來,免得惹人非議。”周廷章一一答應,戀戀不舍。嬌鸞趕緊讓明霞把他送出園門。當天,嬌鸞寫了兩首詩送給周廷章:


最新小说: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 混元書 從程序員到帝王:我的離譜穿越路 現代女散修的元神漫遊記 機關女人 八零二嫁殘疾大佬,嬌妻被寵上天了 法醫張新1825 武道江湖錄 直播算命:開局完虐假千金 他技能都淬毒的,你真當他獸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