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第三十四卷 王嬌鸞百年長恨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警世通言第三十四卷 王嬌鸞百年長恨

警世通言第三十四卷 王嬌鸞百年長恨(2 / 2)

“昨夜同君喜事從,芙蓉帳暖語從容。貼胸交股情偏好,撥雨撩雲興轉濃。一枕鳳鸞聲細細,半窗花月影重重。曉來窺視鴛鴦枕,無數飛紅撲繡絨。”

“衾翻紅浪效綢繆,乍抱郎腰分外羞。月正圓時花正好,雲初散處雨初收。一團恩愛從天降,萬種情懷得自由。寄語今宵中夕夜,不須欹枕看牽牛。”

周廷章也寫了詩回複。從那以後,嬌鸞的病全好了,後門的鎖也不再常鎖。每隔三天或五天,嬌鸞就會派明霞去請周廷章。兩人往來越來越頻繁,感情也愈發深厚。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半年多。周司教任期滿後,升任四川峨眉縣尹。周廷章因為舍不得嬌鸞,不願一同前往,借口說自己身體不好,怕蜀道難行,而且學業未成,和師友相處融洽,想留下來繼續讀書。周司教向來寵愛兒子,對他言聽計從。啟程那天,周廷章送父親出城後就回來了。嬌鸞感激周廷章為她留下,當天就邀他相見,兩人感情比以往更加親密。此後又過了半年多,這期間兩人往來的詩篇眾多,難以全部記載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天,周廷章翻看邸報,得知父親在峨眉因水土不服,告病還鄉。他既渴望回家探望久彆的父母,又舍不得與嬌鸞分離,陷入兩難境地,滿臉愁容。嬌鸞察覺到他的異樣,擺下酒席勸慰道:“夫妻間的愛意,如同大海般深沉;但父子間的親情,卻比天空還要高遠。如果隻貪戀兒女私情而不顧儘孝的大義,不僅你會失去做兒子的本分,也會讓我失去做女子應有的品德。”曹姨也在一旁勸說道:“你們如今私下相會,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公子不如先回鄉探望父母,說不定在侍奉雙親時,就能順勢商議婚姻大事,早日完成誓言,也免得彼此牽掛。”

然而,周廷章依舊猶豫不決。嬌鸞便讓曹姨把他想回家的事告訴了王千戶。這天恰逢端午,王千戶設酒為周廷章送行,還贈送了豐厚的路費。周廷章礙於情麵,隻好收拾行李。當晚,嬌鸞在閨房另備酒菜,邀請周廷章再次鄭重起誓,約定婚期。曹姨也在座,三人千言萬語,徹夜長談。臨彆時,嬌鸞問起周廷章的家住何處,周廷章疑惑道:“問這個做什麼?”嬌鸞說:“萬一你不能及時回來,我好寫信給你。”周廷章拿筆寫下四句:“思親千裡返姑蘇,家住吳江十七都。須問南麻雙漾口,延陵橋下督糧吳。”

寫完,周廷章解釋道:“我本姓吳,祖上擔任裡長負責督糧,所以有‘督糧吳家’的名號,周是我的外姓。雖然寫下了地址,但我恨不得立刻見到你,感覺每一天都無比漫長。最多一年,最少半年,我一定會帶著父親的書信,親自來求婚,絕不會讓你苦苦等待。”說完,兩人相擁而泣。天快亮時,嬌鸞親自送周廷章出園,二人還合作了一首律詩:“綢繆魚水正投機,無奈思親使彆離;花圃從今誰待月?蘭房自此懶圍棋。惟憂身遠心俱遠,非慮文齊福不齊;低首不言中自省,強將彆淚整蛾眉。”

不久,天亮了,馬匹和鞍具都已備好。王千戶又在中堂擺酒,妻子女兒都來為周廷章餞行。周廷章拜彆眾人,嬌鸞悲傷難抑,悄悄回到內室,在烏絲箋上題詩一首,讓明霞等周廷章上馬時趁機交給他。周廷章在馬上展開詩箋,隻見上麵寫著:“同攜素手並香肩,送彆那堪雙淚懸。郎馬未離青柳下,妾心先在白雲邊。妾持節操如薑女,君重綱常類閔騫。得意匆匆便回首,香閨人瘦不禁眠。”周廷章讀罷,淚水奪眶而出,一路上,他觸景生情,心中始終惦記著嬌鸞。

暫且按下這些不表。沒過多久,周廷章回到吳江家中,拜見了父母,一家人都很高興。原來,父親早已和同縣魏同知家商議好婚事,正等著他回來行聘完婚。周廷章起初有些不情願,但後來聽說魏家女兒容貌絕美,而且魏同知家財萬貫,嫁妝豐厚,他貪圖錢財和美色,便漸漸忘了與嬌鸞的約定。半年後,魏氏嫁進周家,夫妻二人恩愛有加,周廷章完全將王嬌鸞拋諸腦後,隻知眼前新婚的美好,全然不顧舊情人望眼欲穿。

再說嬌鸞,當初勸周廷章回家儘孝,本是她通情達理之舉。可周廷章走後,她難免思念。白天覺得日子淒涼,夜晚更感寂寞,隻有燈影相伴,無人能訴說心事。每到春花爛漫或秋月皎潔之時,她都在思念中魂牽夢繞。就這樣熬過一年,卻始終沒有周廷章的消息。

一天,明霞跑來告訴她:“姐姐,想不想給周姐夫寄信?”嬌鸞說:“哪有那麼方便的機會?”明霞說:“剛才孫九說臨安衛有人來送公文,臨安在杭州,路經吳江,正好順路。”嬌鸞趕忙說:“既然有機會,讓孫九去囑咐那人先彆走。”她立刻寫了一封信,委婉訴說離彆後的相思,叮囑周廷章早日到南陽,兩人一同回鄉,履行婚約,成就姻緣。信的內容很長,這裡就不詳細敘述了。信後還附有十首詩,其中一首是這樣寫的:“端陽一彆杳無音,兩地相看對月明。暫為椿萱辭虎衛,莫因花酒戀吳城。遊仙閣內占離合,拜月亭前問死生。此去願君心自省,同來與妾共調羹。”

在信封上,嬌鸞也題了八句詩:“此書煩遞至吳衙,門麵春風足可誇。父列當今宣化職,祖居自古督糧家。已知東宅鄰西宅,猶恐南麻混北麻。去路逢人須借問,延陵橋在那村些?”此外,她還拿出兩股銀釵,作為請人捎信的酬謝。

然而,這封信送出去七個月,依舊沒有回音。轉眼到了新春,嬌鸞又聽說之前的衛隊裡有個張姓客人要去蘇州收貨。她便取出一對金花,托孫九送給張客,懇請他幫忙捎信。信的內容和之前差不多,同樣附有十首詩,其中一首寫道:“春到人間萬物鮮,香閨無奈彆魂牽。東風浪蕩君尤蕩,皓月團圓妾未圓。情洽有心勞白發,天高無計托青鸞。衷腸萬事憑誰訴?寄與才郎仔細看。”信封上也題了一首絕句:“蘇州咫尺是吳江,吳姓南麻世督糧。囑付行人須著意,好將消息問才郎。”

張客人為人誠懇老實,到蘇州收完貨後,便親自帶著信來到吳江。他正在長橋上問路時,恰巧周廷章路過。周廷章聽到張客人是河南口音,問的又是南麻督糧吳家,猜到是嬌鸞的書信。他擔心張客人找到家裡,讓自己再娶的事情暴露,於是上前作揖自我介紹,邀請張客人到酒館喝酒。席間,周廷章拆開信看了,就在酒館裡借了紙筆,匆匆寫了封回信,推說父親病還沒好,自己正在照料,所以耽誤了約定的婚期,還說不久就會見麵,讓嬌鸞不要掛念。信後又寫:“在旅途中匆忙借筆寫信,考慮不周,請多諒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客人收好回信,不久後回到南陽,交給孫九轉交給嬌鸞。嬌鸞拆開信,雖然信中沒有確定具體的歸期,但這封信也讓她暫時有了盼頭,就像畫餅充饑、望梅止渴一樣。

可又過了三四個月,依舊沒有周廷章的任何消息。嬌鸞對曹姨說:“周郎的話欺騙了我!”曹姨安慰道:“你們有婚書為證,上天都看在眼裡,周郎難道不怕遭報應嗎?”一天,嬌鸞聽說有臨安人來,原來是妹妹嬌鳳生了孩子,派人來報喜。嬌鸞想到自己的處境,越發感慨。好在這又是一個捎信的機會,她再次寫了一封信托人帶去。這是她寫的第三封信,同樣附有十首詩,最後一首是:“叮嚀才子莫蹉跎,百歲夫妻能幾何?王氏女為周氏室,文官子配武官娥。三封心事煩青鳥,萬斛閒愁鎖翠蛾。遠路尺書情未儘,想思兩處恨偏多!”信封上也寫了四句:“蕩蕩名門宰相衙,更兼糧督鎮南麻。逢人不用亭舟問,橋跨延陵第一家。”

從那以後,嬌鸞茶飯不思,日漸消瘦,常常暗自流淚,慢慢積鬱成病。父母想給她重新挑選夫婿,嬌鸞堅決不肯,情願吃齋念佛。曹姨勸她:“周郎恐怕不會來了,彆死守著這份承諾,耽誤了自己的青春。”嬌鸞卻說:“人要是沒有誠信,就和禽獸沒什麼兩樣。寧可周郎辜負我,我也絕不能違背對神明的誓言。”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嬌鸞對曹姨說:“聽說周郎已經娶了彆人,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他三年都沒來,心意恐怕早已改變,隻是沒有確切消息,我始終不死心。”曹姨提議:“何不讓孫九親自去吳江一趟,多給他些路費。如果周郎沒有變心,就讓他等著一起回來,這樣不好嗎?”嬌鸞說:“正合我意,也請姨娘寫封信,催他早點動身。”

於是,嬌鸞寫了一首古風長詩,大致內容是:“憶昔清明佳節時,與君邂逅成相知。嘲風弄月通來往,撥動風情無限思。侯門曳斷千金索,攜手挨肩遊畫閣。好把青絲結死生,盟山誓海情不薄。白雲渺渺草青青,才子思親欲彆情。頓覺桃臉無春色,愁聽傳書雁幾聲。君行雖不排鸞馭,勝似征蠻父兄去。悲悲切切斷腸聲,執手牽衣理前誓。與君成就鸞鳳友,切莫蘇城戀花柳。自君之去妾攢眉,脂粉慵調發如帚。姻緣兩地相思重,雪月風花誰與共?可憐夫婦正當年,空使梅花蝴蝶夢。臨風對月無歡好,淒涼枕上魂顛倒。一宵忽夢汝娶親,來朝不覺愁顏老。盟言願作神雷電,九天玄女相傳遍。隻歸故裡未歸泉,何故音容難得見?才郎意假妾意真,再馳驛使陳丹心。可憐三七羞花貌,寂寞香閨裡不禁。”

曹姨在信中也詳細描述了外甥女相思的痛苦和期盼的急切。兩封信裝在一起,信封上同樣題了四句詩:“蕩蕩名門宰相衙,更兼糧督鎮南麻。逢人不用亭舟問,橋跨延陵第一家。”

孫九拿著信,日夜趕路,終於來到吳江延陵橋下。他生怕信送不到,一直等到周廷章出現,當麵把信交給他。周廷章一見孫九,頓時滿臉通紅,也不問對方近況,拿過信就塞進袖子裡,轉身進屋了。過了一會兒,他讓家童出來回複說:“相公已經娶了魏同知家的小姐,到現在已經兩年了。南陽路途遙遠,他不會再回去了。回信也不好寫,就麻煩你口頭轉達吧。這塊香羅帕是當初和鸞姐初次見麵時的信物,還有一紙婚書,麻煩你送還給她,讓她斷了念想。本想留你吃頓飯,但又怕老爺盤問責怪。這五錢白銀權當路費,以後就不勞你往返了。”

孫九聽後大怒,把銀子扔在地上,轉身走出大門,破口大罵:“像你這種忘恩負義的人,簡直連禽獸都不如!可憐鸞小姐一片真心錯付,老天爺絕對不會保佑你!”說完,大哭著離去。路上的行人紛紛詢問發生了什麼事,孫九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大家。從此,周廷章薄情寡義的名聲在吳江傳開,被當地有身份的人所不齒,真是“平生不作虧心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孫九返回南陽後,見到明霞,忍不住悲泣起來。明霞連忙問道:“難道你路上遇到什麼苦頭了?還是周家郎君出事了?”孫九隻是搖頭,沉默許久,才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他不肯寫回信,隻把羅帕和婚書讓我送還,想斷了小姐的念想。我也沒臉去見小姐了。”說完,他擦著眼淚,歎息著離開了。

明霞不敢隱瞞,立刻將孫九的話轉述給嬌鸞。嬌鸞看到那方香羅帕,就知道孫九所言非虛,頓時怒火中燒,滿臉怒色。她把曹姨請到閨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曹姨好言相勸,可嬌鸞哪裡聽得進去?她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反複看著那三尺長的香羅帕,一度想要尋短見。但轉念又想:“我王嬌鸞出身名門,美貌又有才學。要是就這麼無聲無息地死去,豈不是便宜了那個薄情寡義的人?”

於是,她提筆寫下三十二首絕命詩,還有一篇《長恨歌》。其中一首詩寫道:“倚門默默思重重,自歎雙雙一笑中。情惹遊絲牽嫩綠,恨隨流水縮殘紅。當時隻道春回準,今日方知色是空。回首憑欄情切處,閒愁萬裡怨東風。”其餘的詩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長恨歌》大致是這樣寫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長恨歌》,為誰作?題起頭來心便惡。朝思暮想無了期,再把鸞箋訴情薄。妾家原在臨安路,麟閣功勳受恩露。後因親老失軍機,降調南陽衛千戶。深閨養育嬌鸞身,不曾舉步離中庭。豈知二九災星到,忽隨女伴妝台行。秋千戲蹴方才罷,忽驚牆角生人話。含羞歸去香房中,倉忙尋覓香羅帕。羅帕誰知入君手,空令梅香往來走。得蒙君贈香羅詩,惱妾相思淹病久。感君拜母結妹兄,來詞去簡饒恩情。隻恐恩情成苟合,兩曾結發同山盟。山盟海誓還不信,又托曹姨作媒證。婚書寫定燒蒼穹,始結於飛在天命。情交二載甜如蜜,才子思親忽成疾。妾心不忍君心愁,反勸才郎歸故籍。叮嚀此去姑蘇城,花街莫聽陽春聲。一睹慈顏便回首,香閨可念人孤另。囑付殷勤彆才子,棄舊憐新任從爾。那知一去意忘還,終日思君不如死。有人來說君重婚,幾番欲信仍難憑。後因孫九去複返,方知伉儷諧文君。此情恨殺薄情者,千裡姻緣難割舍。到手恩情都負之,得意風流在何也?莫論妾愁長與短,無處箱囊詩不滿。題殘錦劄五千張,寫禿毛錐三百管。玉閨人瘦嬌無力,佳期反作長相憶。枉將八字推子平,空把三生卜《周易》。從頭一一思量起,往日交情不虧汝。既然恩愛如浮雲,何不當初莫相與?鶯鶯燕燕皆成對,何獨天生我無配。嬌鳳妹子少二年,適添孩兒已三歲。自慚輕棄千金軀,伊歡我獨心孤悲。先年誓願今何在?舉頭三尺有神隻。君往江南妾江北,千裡關山遠相隔。若能兩翅忽然生,飛向吳江近君側。初交你我天地知,今來無數人揚非。虎門深鎖千金色,天教一笑遭君機。恨君短行歸陰府,譬似皇天不生我。從今書遞故人收,不望回音到中所。可憐鐵甲將軍家,玉閨養女嬌如花。隻因頗識琴書味,風流不久歸籄e沙。白羅丈二懸高梁,飄然眼底魂茫茫。報道一聲嬌鸞縊,滿城笑殺臨安王。妾身自愧非良女,擅把閨情賤輕許。相思債滿還九泉,九泉之下不饒汝。當初寵妾非如今,我今怨汝如海深。自知妾意皆仁意,誰想君心似獸心!再將一幅羅鮫綃,殷勤遠寄郎家遙。自歎興亡皆此物,殺人可恕情難饒。反複叮嚀隻如此,往日閒愁今日止。君今肯念舊風流,飽看嬌鸞書一紙。”

詩和文章都寫好後,嬌鸞想再次派孫九去送信。可孫九想起周廷章的所作所為,咬牙怒目,堅決不肯再去。正愁沒有合適的人時,恰好父親痰火病發作,叫嬌鸞幫忙整理文書。嬌鸞看到文書中有一宗是關於緝拿本衛逃兵的,而那個逃兵正是吳江縣人。她靈機一動,把之前和周廷章唱和的詩詞,還有自己寫的絕命詩、《長恨歌》,連同兩張婚書,全部裝在一起,當作一封信,塞進了官府的文書裡。信封上寫著“南陽衛掌印千戶王投下直隸蘇州府吳江縣當堂開拆”,然後打發公差上路了,父親王千戶對此全然不知。

當天晚上,嬌鸞沐浴更衣,支開明霞去烹茶,隨後關上房門。她搬來凳子,將白綾掛在房梁上,又取出當初的香羅帕,係在脖子上,和白綾打了個死結。接著,她蹬開凳子,兩腳懸空,霎時間,三魂飄散,七魄沉幽。年僅二十一歲的她,就這樣香消玉殞。從始至終,一切都因那幅香羅帕而起,也因它而終,真是“成也蕭何敗也何”。

明霞端著茶回來,發現房門緊閉,怎麼敲都打不開,慌忙跑去告訴曹姨。曹姨和周老夫人一起打開房門,看到眼前的景象,大驚失色。王千戶也趕了過來,全家人痛哭流涕,卻都不知道嬌鸞為何輕生。沒辦法,隻能買棺入殮,將她安葬,這件事暫時被擱置下來。

再說吳江的闕大尹收到南陽衛的文書,拆開一看,驚訝不已,這樣的事情簡直聞所未聞。恰巧本府的趙推官跟隨察院樊公祉到本縣巡查,闕大尹和趙推官是同科進士,就把這件事告訴了他。趙推官看了文書後,又將這件奇事稟報給樊公祉。樊公祉仔細品讀那些詩歌和婚書,既惋惜嬌鸞的才華,又痛恨周廷章的薄情寡義。於是,他命令趙推官秘密查訪周廷章的下落。

第二天,周廷章就被捉拿歸案,送到察院。樊公祉親自審問,周廷章一開始還百般抵賴,可看到婚書作為鐵證,再也無話可說。樊公祉大怒,喝令將他重打五十大板,然後關進大牢。接著,他又發文到南陽衛,查證嬌鸞是否真的自縊身亡。沒過多久,回信傳來,證實嬌鸞已經去世。

樊公祉命人把周廷章從監牢提到察院大堂,怒斥道:“你調戲官員家的女兒,此為第一罪;停妻再娶,此為第二罪;因為你的薄情導致他人死亡,此為第三罪。婚書上寫得清清楚楚:‘男若負女,萬箭亡身。’我今天不用箭射你,就用棍棒打死你,讓你這種薄情寡義的人得到應有的教訓!”說罷,他喝令大堂上的衙役們一起用竹板毒打周廷章。一時間,板子落下的聲音和周廷章的慘叫聲混在一起,他的身上血肉橫飛。不一會兒,周廷章就被打得不成人形,化作一灘肉醬。滿城百姓聽聞此事,無不拍手稱快。周廷章的父親周司教得知兒子的死訊,當場氣得一命嗚呼,而魏氏後來也改嫁他人。周廷章貪圖新娶妻子的錢財和美貌,背信棄義,最終又得到了什麼好處呢?有人寫詩感歎道:“一夜思情百夜多,負心端的欲如何?若雲薄幸無冤報,請讀當年《長恨歌》。”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硬核宿主玩轉三千世界 縱你嬌矜 被渣男送去留種?我反手虐哭渣男 多雨之地 玄學大佬直播後,全網大佬追著跑 逆水寒手遊:綁定係統後暴富了 我有一麵全知鏡 讓你去掃黃,你把未婚妻給逮了? 驚!小奶團靠聽懂獸語後爆紅綜藝 天災末世:我的物資用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