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第八卷 吳保安棄家贖友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喻世明言第八卷 吳保安棄家贖友

喻世明言第八卷 吳保安棄家贖友(2 / 2)

吳保安大喜,帶著這四百匹絹,加上之前存放在府庫的七百匹,一共一千一百匹,騎著馬直奔南蠻邊界。他找到一個熟悉南蠻情況的人,讓對方幫忙去南蠻傳話,並把剩下的一百匹絹全部作為活動經費,隻求能把郭仲翔贖回來,便心滿意足了。

再說郭仲翔在烏羅手下時,烏羅指望能從他身上拿到高額贖金,一開始對他還不錯,飲食不缺。可過了一年多,還不見有人來贖,烏羅就不高興了,開始減少他的飲食,每天隻給他一頓飯,還讓他去照看戰象。郭仲翔難以忍受這樣的生活,思鄉心切,趁著烏羅外出打獵,撒腿就往北跑。但南蠻地區山路險峻,他跑了一天一夜,腳底都磨破了,就被一起看象的蠻子追了回去。

烏羅大怒,把他轉賣給南洞主新丁蠻為奴,這裡離烏羅的部落有二百裡遠。新丁蠻性情凶狠,郭仲翔稍有差池,就會被他用皮鞭抽打,打得他背上青一塊紫一塊,這樣的情況發生過不止一次。郭仲翔實在受不了,又找機會逃跑,可因為不熟悉路,在山坳裡轉來轉去,又被本洞的蠻子抓住,獻給了新丁蠻。新丁蠻不要他了,又把他賣到更南方的一個部落。

這個部落的洞主叫菩薩蠻,更是厲害。他知道郭仲翔屢次逃跑,就找來兩片五六尺長、三四寸厚的木板,讓郭仲翔把雙腳立在木板上,然後用鐵釘穿過他的腳麵,釘進木板裡,讓他平時帶著這兩塊木板行動。晚上就把他關進土洞,洞口用厚木板門蓋住,本洞的蠻子就睡在板上看守,讓他絲毫動彈不得。郭仲翔的雙腳被釘的地方,常常流膿流血,簡直就像在地獄裡受罪一樣。

這時,那個熟悉南蠻情況的人帶著吳保安的口信來見烏羅,說了贖郭仲翔的事。烏羅得知絹匹湊足了一千匹,非常高興,立刻派人去南洞贖回郭仲翔。南洞主新丁蠻又帶著人到菩薩蠻的洞中,交割了贖金,把郭仲翔腳上釘著的木板用鐵鉗取下。由於釘頭在肉裡太久,膿水乾了之後和肉長在一起,現在重新取出來,疼痛比剛釘進去時更難以忍受,郭仲翔頓時血流滿地,昏死過去,過了好久才蘇醒過來。他寸步難行,隻好被裝在皮袋裡,由兩個蠻子抬著,送到烏羅的營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烏羅收齊了絹匹,不管郭仲翔的死活,把他交給那個熟蠻,轉送給吳保安。吳保安見到郭仲翔,就像見到了親骨肉。這兩個朋友,直到今天才真正見麵。他們來不及說話,隻是互相看著對方,然後抱頭痛哭,都懷疑自己是在夢中相見。郭仲翔對吳保安的感激之情,自然不必多說。

吳保安見郭仲翔形容憔悴,半人半鬼,雙腳又動彈不得,心中十分淒慘。他把馬讓給郭仲翔騎,自己步行跟在後麵,一起回到姚州城內,向楊安居都督複命。原來楊安居曾在郭元振門下做幕僚,和郭仲翔雖然沒見過麵,但也算世交;而且他是個正人君子,不會因為對方的生死存亡而改變態度。楊安居一見到郭仲翔,非常高興,讓他洗漱乾淨,換上新衣,又找來隨軍醫生為他醫治腳上的傷口,用好酒好飯招待他調養身體。不到一個月,郭仲翔就恢複如初了。

吳保安從南蠻邊界回來後,才到普棚驛和妻兒相見。當初分彆時,兒子還在繈褓之中,如今已經十一歲了。想到光陰飛逝,吳保安心中不免傷感。楊安居因為吳保安重情重義,對他十分敬重,還經常向彆人誇獎吳保安,又寫信給長安的親友,稱讚他舍棄家人贖回朋友的事跡。楊安居還贈送了豐厚的錢糧,送他去京城補任官職。姚州的官員們見都督如此看重吳保安,也都紛紛厚贈。

郭仲翔則被留下來擔任都督府判官。吳保安把眾人贈送的財物,分出一半給郭仲翔,讓他留下使用。郭仲翔再三推辭,吳保安卻堅持要給,郭仲翔隻好收下。吳保安謝過楊都督,帶著家小前往長安。郭仲翔一直把他們送到姚州邊界外,兩人才痛哭著分彆。

吳保安把家小留在遂州,自己單身前往京城,被升任為嘉州彭山丞。嘉州仍在西蜀地區,接家人過去也方便,吳保安滿心歡喜地去赴任了。

再說郭仲翔在南蠻待的時間久了,熟知當地的情況。他知道南蠻的婦女有不少容貌出眾,而且價格比男子還低。郭仲翔在任一年間,陸續派人到南蠻部落購買了十個年輕貌美的女子,親自教她們歌舞,給她們穿上漂亮的衣服、戴上精美的飾品,獻給楊安居,以報答他的恩德。

楊安居笑著說:“我看重你的高義,所以樂意成全你的美事。要是提到報答,你這不是把我當成市井之人了嗎?”郭仲翔說:“承蒙您的仁德,我才得以重生,特意找來這些女子獻給您,以表我的心意。您要是拒絕,我死也不能瞑目!”楊安居見他如此誠懇,便說:“我有個小女兒,最是疼愛,勉強收下一個女子給她作伴,其他的我就不敢接受了。”郭仲翔把剩下的九個女子,送給了楊安居帳下的九個心腹將領,以此彰顯楊安居的德行。

當時朝廷正在追念代國公郭震的軍功,打算錄用他的子侄。楊安居上奏朝廷:“已故宰相郭震的嫡侄郭仲翔,當初曾向李蒙進諫,預先判斷出戰爭的勝負;後來又陷身南蠻部落,始終堅守氣節。十年後才重返故鄉,又在幕府中效力一年。他既可以憑借祖上的蔭庇,也應當因為功績得到酬賞。”於是,郭仲翔被授予蔚州錄事參軍的職位。

從離家到現在,郭仲翔一共在外十五年了。他的父親和妻子在家中聽說他陷在南蠻,音信全無,都以為他早已不在人世。突然收到他的親筆家書,讓他們到蔚州任所團聚,全家人都欣喜若狂。郭仲翔在蔚州做官兩年,政績顯著,聲譽很好,又被升遷為代州戶曹參軍。又過了一年,他的父親因病去世,郭仲翔扶著靈柩回到河北老家。

喪葬完畢後,郭仲翔忽然感歎道:“我全靠吳公贖我,才得以存活。此前因為老父親健在,我一心想著奉養他,沒來得及報答吳公的恩情。如今父親的喪期已滿,我怎能把恩人拋在腦後呢?”他打聽到吳保安還在外地做官,沒有回來,就親自前往嘉州彭山縣看望他。

沒想到吳保安任期滿後,因家境貧寒,無力前往京城聽候新的調遣,便留在彭山居住。六年前,他和妻子不幸染上疫病,雙雙離世,被安葬在黃龍寺後的空地上。他們的兒子吳天佑從小受母親教導,讀書識字,長大後就在本縣以教書為生。

郭仲翔一聽到這個消息,悲痛不已,當即穿上喪服,腰係麻繩,手持喪杖,徒步走到黃龍寺。在吳保安夫婦的墳前,他放聲痛哭,按照禮節進行祭奠。祭奠完畢後,郭仲翔找到吳天佑,將自己身上的衣服脫下給他穿上,稱呼他為弟弟,並與他商議遷葬父母的事情。郭仲翔還寫了一篇祭文,告慰吳保安的在天之靈。隨後,他挖開土堆,隻見裡麵隻剩下兩具枯骨。郭仲翔見狀,再次痛哭不止,旁觀的人也都為之落淚。

郭仲翔提前準備了兩個絲袋,用來裝吳保安夫婦的骸骨。他擔心下葬時弄混,便在每根骨頭的關節處用墨做好標記,裝入絲袋後,再一同放進一個竹籠裡,準備親自背著走。吳天佑覺得這是自己父母的骸骨,理應由自己來背,便要搶奪竹籠。郭仲翔堅決不肯放手,哭著說:“永固兄為了我奔波十年,如今我暫時為他背負骸骨,隻是想略儘心意罷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路上,郭仲翔一邊走一邊哭。每到旅店,他都會把竹籠放在上座,擺上酒飯祭奠一番後,才和吳天佑一起吃飯。晚上也一定要安置好竹籠,才敢睡覺。從嘉州到魏郡,路途有數千裡之遙,郭仲翔全程步行。他的雙腳曾被釘在木板上,雖然傷口愈合了,但血脈終究受到損傷。一連走了幾天,腳麵就變得紫腫起來,裡麵疼痛難忍,漸漸走不動了。但他執意不肯讓彆人幫忙,咬牙堅持前行。

郭仲翔心想:“前路還這麼長,這可怎麼辦?”當晚在旅店住下後,他在竹籠前擺上酒飯,含淚拜了又拜,虔誠地祈禱:“希望吳永固夫婦的在天之靈顯靈,保佑我腳傷立刻痊愈,走路方便,早日到達武陽,安排好安葬事宜。”吳天佑也在一旁跟著拜禱。第二天起身時,郭仲翔竟覺得雙腳輕快靈便,一直走到武陽縣,都沒有再感到疼痛。這既是上天保佑善良之人,也是吳保安的在天之靈護佑的結果。

回到家後,郭仲翔便讓吳天佑和自己住在一起。他打掃中堂,設立吳保安夫婦的神位,又購置壽衣、棺材,重新為他們入殮。郭仲翔自己披麻戴孝,和吳天佑一起守靈,接待前來吊唁的人。他雇來工匠建造墳墓,所有的喪葬用具都按照安葬自己父親時的規格置辦。還立了一塊石碑,詳細記載吳保安舍棄家人贖回自己的事跡,讓過往讀碑的人都能了解他的善舉。

此後,郭仲翔又和吳天佑在墓旁搭建草廬,守墓一年。這一年裡,郭仲翔教導吳天佑學習經書,幫助他精通學問,為日後出仕做準備。守墓期滿後,郭仲翔要去長安補任官職,考慮到吳天佑孤身一人且尚未娶妻,便在宗族中挑選了一位賢德的侄女,為他安排婚事,還把東邊的宅院分給他居住。同時,郭仲翔將自己一半的家產分給吳天佑,讓他能夠安心生活。這正是“昔年為友拋妻子,今日孤兒轉受恩。正是投瓜還得報,善人不負善心人”。

郭仲翔守孝期滿後,前往京城補任嵐州長史,又被加封為朝散大夫。但他心中始終思念著吳保安,於是向朝廷上疏,大致內容是:“臣聽說,對善行進行褒獎是國家的典章製度,對恩情予以報答是普通人應有的道義。臣之前跟隨已故姚州都督李蒙抵禦蠻寇,首戰告捷。臣認為深入敵境不妥,應當謹慎行事,然而主帥沒有聽從,導致全軍覆沒。臣作為中原世家子弟,陷入絕境。蠻賊貪圖利益,要求用絹帛贖回俘虜,因為臣是宰相的侄兒,竟索要千匹之多。而臣家鄉遠在萬裡之外,無法傳遞消息。十年間,臣受儘艱苦,身體飽受折磨,沒有一刻不盼望著能回家。雖有蘇武牧羊之誌,卻無鴻雁傳書之期。

恰逢遂州方義尉吳保安來到姚州,他與臣雖為同鄉,卻從未謀麵,隻因意氣相投,便設法贖回臣。他想儘辦法,撇下家人多年,以致形容憔悴,妻子兒女飽受饑寒。是他將臣從垂死邊緣拯救出來,給了臣重生的機會。大恩尚未報答,他卻不幸離世。如今臣有幸為官,而吳保安的兒子吳天佑卻生活貧苦,臣深感慚愧。況且吳天佑年輕有為,學識深厚,足以擔當官職。臣願將自己的官職讓給吳天佑,這樣既能彰顯國家勸善的典章,又能成全臣報恩的道義,一舉兩得。臣甘願退居閒職,此生無憾。冒昧上書,懇請陛下恩準。”

當時是天寶十二年,奏疏呈上後,交由禮部詳細商議。這件事轟動了滿朝官員,大家都感歎:“雖然吳保安先施恩於人,但郭仲翔這份義氣也十分難得,真不愧是生死之交!”禮部為此上奏,盛讚郭仲翔的品德,建議“應當破格應允他的請求,以激勵社會風氣。吳天佑可先試任穀縣尉,郭仲翔保留原官職”。穀縣與嵐州相鄰,這樣安排能讓他們朝夕相見,以慰藉彼此的情感,這也是禮部官員的用心之處。朝廷批準了這一建議,郭仲翔領取了任命吳天佑的委任狀,謝恩後離開京城,回到武陽縣,將委任狀交給吳天佑。

隨後,郭仲翔備下祭品,拜祭兩家的墳墓,又選了個吉日,兩家眷屬一同啟程,前往西京赴任。

當時,這件事被傳為奇談,遠近皆知。人們都說吳保安和郭仲翔之間的情誼,即使是古代的管仲與鮑叔牙、羊角哀與左伯桃,也比不上。後來,郭仲翔在嵐州、吳天佑在穀縣任職期間,都頗有政績,各自得到升遷。嵐州百姓為了追念他們的事跡,修建了“雙義祠”,供奉吳保安和郭仲翔。鄉裡人但凡有約定誓言,都會到廟中禱告,祠中的香火至今從未斷絕。正如詩中所寫:“頻頻握手未為親,臨難方知意氣真。試看郭吳真義氣,原非平日結交人。”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硬核宿主玩轉三千世界 縱你嬌矜 被渣男送去留種?我反手虐哭渣男 多雨之地 玄學大佬直播後,全網大佬追著跑 逆水寒手遊:綁定係統後暴富了 我有一麵全知鏡 讓你去掃黃,你把未婚妻給逮了? 驚!小奶團靠聽懂獸語後爆紅綜藝 天災末世:我的物資用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