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第二十二卷 呂洞賓飛劍斬黃龍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醒世恒言第二十二卷 呂洞賓飛劍斬黃龍

醒世恒言第二十二卷 呂洞賓飛劍斬黃龍(1 / 2)

“暮宿蒼梧,朝遊蓬島,朗吟飛過洞庭邊。嶽陽樓酒醉,借玉山作枕,容我高眠。出入無蹤,往來不定,半是風狂半是顛。隨身用、提籃背劍,貨賣雲煙。人間,飄蕩多年,曾占東華第一筵。推倒玉樓,種吾奇樹;黃河放淺,栽我金蓮。捽碎珊瑚,翻身北海,稽首虛皇高座前。無難事,要功成八百,行滿三千。”

這首名為《沁園春》的詞,出自一位陸地大羅神仙之手。這位神仙是誰呢?他姓呂名岩,表字洞賓,道號純陽子。自黃粱一夢悟透人生真諦後,便追隨師父鐘離先生,在終南山潛心學道。

有一天,洞賓問道:“承蒙師父點化,我得以超脫生死。但在我們道門之中,輪回可有儘頭?”師父回答:“自然有儘頭!自混沌初開,一小劫為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屆時世間萬物歸一,聖賢消逝;一大數為二十五萬九千二百年,儒教消亡;阿修劫為三十八萬八千八百年,道門終結;襄劫為七十七萬七千七百年,釋教湮滅,此即劫數。”

洞賓又問:“師父,閻浮世上,地域廣闊,東西南北可有邊界?”師父說:“當然有!就說中原之地,東至日出之處,西至日落之地,南到南蠻,北達幽燕。日月輪轉,天地相合,其間有四百座軍州、三千座縣分、七百座巡檢司。”

洞賓接著問:“弟子若想遊曆中原,從何處開始,又在何處結束?”師父答道:“九九之數屬陽,你可先從山前九州、山後九州,再到兩淮三九二十七軍州、河北四九三十六軍州、關西五九四十五軍州、西川六九五十四軍州、荊湖七九六十三軍州、江南九九八十一軍州,加上海外潮陽四州,共計四百座軍州。”洞賓又問:“這四百座軍州,有多少人口?”師父說:“世上三分陸地、六分水域,一分有人煙。”

洞賓再問:“師父成道至今,已有多少歲?”師父掰著指頭算:“漢朝四百零七年、晉朝一百五十七年、唐朝二百八十八年、宋朝三百一十七年,算下來已有一千一百多歲。”洞賓追問:“師父活了這麼久,度化了多少人?”師父答:“隻度化了你一人。”

洞賓不解:“為何隻度我一人?難道我們道門不願慈悲為懷,度化眾生?若師父給我三年期限,我定能在中原度化三千餘人,振興道家。”師父大笑:“吾弟莫說大話!世上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眾多,如何能成神仙?我讓你去三年,若能尋得一個有緣人,便是大功一件。”

洞賓當即表示:“今日便拜彆師父,雲遊四方。”師父忙道:“且慢!你去不得。我還有法寶未傳與你。道童,取降魔太阿神光寶劍來!”道童取劍後,師父鄭重道:“此劍由我師父東華帝君傳給我,如今傳與你。”洞賓跪地領旨。

師父詳細講解:“此劍能取人首級,隻要念出對方住址姓名和咒語,劍便化作青龍飛去,取回首級後銜回,極為靈驗。這裡有兩道咒語,一道是驅使飛劍的,一道是收回飛劍的。”洞賓認真記下,背上劍又要告辭。

師父再次阻攔:“且住!你若下山,需依我三件事。第一,到中原後,不可與和尚起衝突;第二,這寶劍務必完好帶回,不可遺失;第三,三年之期一到,必須歸來,若違期,定斬不饒。你可答應?”洞賓一一應允。

臨行前,洞賓作詩一首:“二十四神清,三千功行成。雲煙籠地軸,星月遍空明。玉子何須種,金丹豈用耕?個中玄妙訣,誰道不長生!”師父笑著叮囑:“三年之期,度得人要回,度不得人也要回,切莫違期,寶劍不可遺失,也彆招惹和尚,速去速回!”洞賓拜彆師父,下山而去。

洞賓一腳踏入塵世,按落雲頭,開始尋找有緣的修道之人。然而,整整一年過去,卻毫無收獲。他突然想起師父曾說,太虛頂上能觀世間之氣——紫氣出現之處有五霸諸侯,黑氣之處藏山妖水怪,青氣之處必有得道神仙。

於是,洞賓施展法術,騰雲直上太虛頂。極目遠眺,忽見遠處有青氣衝天而起。他心中一喜:“此處必有神仙!”隨即駕雲疾馳而去。快到青氣所在之處時,他喚道:“土地安在?”

一陣風過,土地現身。隻見他身材矮小,頭戴三山帽,手持梨杖形如老龍,腰間皂絛好似黑虎尾。土地行禮問道:“上仙喚小聖,有何吩咐?”洞賓問:“下界何處有青氣顯現,是何人?”土地答:“西京河南府銅駝巷口,有個殷氏女子,年約三十多歲,尚未出嫁。她家世代奉道,積累了不少陰德。此女是唐朝殷開山的後代,曆經七世女身,因此有青氣顯現。”洞賓道了聲“退下”,土地便消失不見。

洞賓落下雲端,化作一個邋遢之人,走進城中。來到銅駝巷口,看到一塊招牌,上麵寫著“殷家澆造細心耐點清油蠟燭”。店鋪裡站著一位女子,頭戴魚魫冠,身著道裝,眉間隱隱有青氣。洞賓見狀,忍不住叫好。

他走上前,雙手合十道:“稽首。”此時女子正與澆蠟燭的師傅交談,回頭說了句:“先生請便。”洞賓仔細打量,卻發現她怒氣太重,不禁歎道:“可惜!”隨後從袖中拂出一張紙,上麵寫著四句詩:“出山罰願度三千,尋遍閻浮未結緣。特地來時真有意,可憐殷氏骨難仙。”詩後署名“口口仙作”。

女子見道人袖中飄出紙張,讓人拾起一看,猜出“口口”合為“呂”字,知曉是呂洞賓祖師化身。她急忙派人去追,可洞賓早已化作一陣清風消失不見。殷氏懊悔不已,隻歎無緣。而這四句詩,讓她癡癡念念了十二年,最終坐化而去。

話說呂洞賓不知不覺又過去了一年,依舊沒能找到有緣人。他隻好再次登上太虛頂,看看是否有新的線索。正觀望間,隻見一匹馬飛馳而來,到跟前時,馬上之人下馬,從背上的宣筒裡取出請書,恭敬地說道:“稟上仙,東京開封府馬行街有位奉道信官王惟善,將於本月十四日設一壇道場,在家中舉辦奉真清醮,供奉三百六十分位的齋位。同時邀請兩千名道士,恭賀純陽真人誕辰。特命我送來請帖,誠邀您大駕光臨。”

洞賓一聽,恍然驚覺:“我竟忘了,明日便是我的生日。辛苦你不遠千裡前來!”符官回道:“小聖一路尋到終南山,聽老師父說上仙在中原,這才找到此處。”洞賓從荊筐籃裡拿出一個仙果,遞給符官。符官謝過,上馬離去。

洞賓駕著雲頭,來到東京一處人跡罕至的地方,落下雲頭。他心想,若以真麵目示人,定會被人識破,於是把頭一擺,喝聲“變”,瞬間化作一個滿身疥癩的邋遢道士,走進城中。

走到馬行街,隻見這裡張幡掛榜,正在舉辦盛大的法事,眾人忙著迎請各路神仙。洞賓來得正巧,真是“人若有願,天必從之”,且看這位齋主是否有緣得到度化。

洞賓來到法壇,見到此次齋主是一位顯貴的太尉。這位太尉樂善好施,虔誠奉道,眉間隱隱有一絲青氣。洞賓心中思量:“此人機緣尚未成熟,我且顯露些神通來點化他。若他初心不改,日後必能修成正果。”

齋事結束後,太尉給了洞賓五百文錢和五鬥白米作為齋襯。洞賓說道:“貧道擅長水墨畫,隻需一碗水,不用筆,再取一匹絹,我畫一幅山水相謝。”眾人稟報太尉後,取來一匹絹交給洞賓。誰知,洞賓將墨水往絹上一潑,好好的一匹絹瞬間被毀壞。

太尉見狀大怒:“你這狂徒,竟敢戲弄本官,給我拿下!”洞賓見太尉發火,轉身就走。眾人追來,隻見他化作一陣清風消失不見,隻留下一張白紙飄落。眾人拾起白紙呈給太尉,太尉打開一看,上麵寫著四句詩:“齋道欲求仙骨,及至我來不識。要知貧道姓名,但看絹畫端的。”

太尉命人取來被潑壞的絹,再次展開觀看。這不看不要緊,一看之下,立刻納頭便拜。原來,那被墨水潑過的絹上,竟顯現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呂洞賓全身像。太尉這才確信剛才的道士就是神仙,心中懊悔不已。他將這幅仙畫送入後宮,太後娘娘讓人精心裱褙後,供奉在內府。後來,王太尉上奏朝廷,歸還了自己的房屋宅子,遣散了仆人,前往武當山出家。在山中采藥時,他再次遇到純陽真人,最終得度成仙,這便是後話了。

再說呂洞賓,三年期限即將屆滿,卻一人未度,心中滿是愁悶。無奈之下,他又一次登上太虛頂,尋找青氣顯現之處。隻見正南方向有一股青氣升起,他急忙駕雲而去。大約飛行了兩個時辰,接近青氣所在之處,他喝聲“住”,喚道:“此間山神何在?”

一陣風過,山神現身。隻見他頭戴金盔,身披金甲錦袍,手持開山斧,躬身行禮:“上仙有何吩咐?”洞賓問道:“下方青氣顯現之處,是何人家?”山神答道:“下界江西黃州黃龍山下,有位傅太公,法名永善,此人廣積陰德,世代行善,因此有青氣顯現。”洞賓道了聲“退下”,隨即化作一道清氣,落向黃龍山下。

呂洞賓來到傅太公家門前,正趕上傅太公在家中齋僧。他走進草堂,見到傅太公,開口說道:“與貧道結緣,可增添福分,開啟道心。”傅太公卻說道:“先生莫怪,老漢家隻齋僧,不齋道。”洞賓解釋道:“齋官,儒、釋、道三教,本就同源一家。”傅太公卻不以為然:“我偏偏不敬你們道家,你們道家說謊太多!”

洞賓疑惑道:“太公何出此言?”傅太公說:“秦皇漢武都被你們道家戲弄,更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洞賓追問:“您說說,我們道家如何戲弄秦皇漢武了?”傅太公吟誦起白居易的諷諫詩:“海漫漫,直下無底傍無邊。雲濤雪浪最深處,人傳中有三神山。山上多生不死藥,服之羽化為神仙。秦皇漢武信此語,方士年年采藥去。蓬萊今古但聞名,煙水茫茫無覓處……”

傅太公念完詩,又說道:“你們道家吹噓長生不老、神仙妙藥,卻害得秦皇漢武求而不得。再看你們道家始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經》,裡麵根本沒提什麼仙藥、白日飛升,可見你們道家言行不一。”

洞賓反問:“那你們佛門又有何奇德之處?”傅太公自豪地說:“彆的不說,就說我們黃龍山黃龍寺的慧南禪師,他講經說法,廣開方便之門,普度眾生。每天來聽他講經的人多達數千,大家都受益匪淺。何曾見過你們道家如此弘揚道法、普度眾人?不過是自顧自修行,所以我不敬道家。”

呂洞賓聽了這番話,頓時怒氣填胸,問道:“那和尚今日還在說法嗎?”傅太公說:“他一年四季從不間斷,今天自然也不例外。”呂洞賓不再與太公多說,提劍直奔黃龍山,要與慧南長老一較高下,看看到底誰更厲害。

此時,黃龍禪師正在擂動法鼓,鳴鐘擊磬,召集眾人上堂說法。剛要開口,突然一陣風裹挾著青氣衝了進來,直撲法座。禪師心中暗叫不妙:“魔障來了!”他用界尺敲了敲桌子,示意眾人安靜,說道:“老僧今日不說法、不講經,有一‘轉語’問問大家,誰能答上來?”

話剛說完,人群中走出呂洞賓,說道:“和尚,你快說!”黃龍禪師念道:“老僧今年膽大,黃龍山下紮寨。袖中揚起金錘,打破三千世界。”洞賓聽後大笑:“和尚,前年不膽大,去年不膽大,明年也不膽大,偏今年膽大!你再說說看。”黃龍禪師又重複了一遍:“老僧今年膽大。”

洞賓接口道:“住!貧道從來膽大,專會偷營劫寨。奪了袖中金錘,留下三千世界。”眾人聽罷,齊聲喝彩,聲音如狂風撼動千竿翠竹,又如百萬大軍在半夜掀起的怒潮。眾人紛紛讚歎:“好一個精彩的回答!”黃龍禪師用界尺穩住場麵,讓眾人安靜下來。

洞賓又說道:“和尚,剛才那四句隻是引子,不算輸贏。我還有一‘轉語’,與你賭賽,我們不賭金銀財寶。”說著,他從背上拔出寶劍,插在磚縫裡,雙手一拍,朗聲道:“大家聽好了,如果和尚贏了,就斬了我;要是我贏了,就要斬了黃龍!”此言一出,眾人臉色大變,驚恐不已。


最新小说: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 崩鐵:黑塔女士這麼看我怎麼辦? 詭異降臨:死亡室友的深夜來電 謝太太的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