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 十五貫戲言成巧禍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 十五貫戲言成巧禍

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 十五貫戲言成巧禍(1 / 2)

聰慧機敏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而看似糊塗愚笨的人,內心未必真的混沌。人們常常因為目光短淺而心生嫉妒,一句無心的玩笑話,也可能引發激烈的矛盾衝突。人心比九曲黃河還要險惡,表裡不一的人,即便披著堅不可摧的鎧甲,也讓人厭惡。古往今來,多少人因沉迷酒色而家破國亡,又何曾見過有人因飽讀詩書而墮落沉淪?

這首詩,說的正是為人處世的艱難。隻因世道艱難,人心難測,正道遙遠,人情更是複雜多變。世人熙熙攘攘,皆為利來;茫茫眾生,往往因貪圖利益而招來災禍。想要保全自身和家庭,更是需要小心謹慎,反複權衡。所以古人說:“皺眉有皺眉的緣由,微笑有微笑的道理。一顰一笑之間,都要格外謹慎。”接下來要講的這個故事,說的是一位官員,隻因酒後一句玩笑話,最終落得家破人亡,還牽連了好幾條性命。在此之前,先講一個類似的故事作為引子。

話說宋朝時期,有一位年輕的舉子,姓魏名鵬舉,字衝霄,年僅十八歲。他娶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妻子,婚後不到一個月,恰逢科舉考試拉開帷幕。魏生告彆妻子,收拾行囊,前往京城應試。臨彆時,妻子叮囑道:“無論能否考中,都要早點回來,彆拋下我這恩愛夫妻。”魏生自信地回答:“求取功名是我的誌向和前程,賢妻不必擔憂。”

離彆後,魏生踏上進京之路,憑借出色的才華,果然一舉成名,考中一甲第二名,獲榜眼及第。在京城,他風光無限,免不了寫了一封家書,派人接妻子進京團聚。信中先是問候了家中情況,講述了自己高中的喜訊,隨後又寫下一行字:“我在京中早晚無人照料,已經納了一個小妾,專門等候夫人到來,一同享受榮華富貴。”

家人接過書信,一路回到家中,向夫人道賀,並呈上家書。夫人拆開一看,得知信中內容,便對家人說:“官人真是負心!剛一得官,就娶了二房。”家人趕忙解釋:“小人在京中,從未聽說有這回事,想來是官人開玩笑的話。夫人到了京城,自然就清楚了,不必為此憂慮。”夫人說:“既然如此,那我就暫且信你。”

因一時沒有合適的船隻,夫人一邊收拾行裝,一邊尋找可靠的人,先寄一封平安家書到京城。寄信人到了京城,找到新科魏榜眼的住所,遞上家書,吃過酒飯便回去了。

再說魏生接到家書,拆開一看,信中沒有一句多餘的話,隻寫道:“你在京中娶了一個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一個小老公,早晚一同前往京師。”魏生看了,也隻當是夫人的玩笑話,並未放在心上。還沒來得及收好,外麵就通報有一位同年來訪。

京城的住所不比家中寬敞,來人又是關係親密的同年,而且知道魏生家中沒有家眷。那人徑直走進內室坐下,與魏生敘了些近況。魏生起身去廁所,同年偶然翻看桌上的書信,看到這封家書,覺得十分有趣,便故意大聲朗讀起來。魏生來不及阻攔,頓時滿臉通紅,解釋道:“這是沒道理的話,是我先和她開玩笑,她才這般取笑我的。”同年哈哈大笑:“這種事可開不得玩笑!”說罷便告辭離去。

這位同年也是個年輕人,喜歡談論趣事,他將這封家書的內容,很快傳遍了京城。一些嫉妒魏生年少高中的人,把這件事當作小道消息,上奏朝廷,參了魏生一本,說他年少不檢點,不適合擔任重要官職。於是,魏生被貶到外地任職。他懊悔不已,卻也無可奈何。此後,他的仕途坎坷不順,原本一片光明的前程,就這樣白白斷送了。

這就是一句玩笑話,毀掉了一個大好官職的故事。如今再講一位官員,同樣因為酒後一句玩笑話,不僅斷送了自己的性命,還連累了兩三個人,讓他們無辜蒙冤喪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有詩為證:“世路崎嶇實可哀,傍人笑口等閒開。白雲本是無心物,又被狂風引出來。”

話說南宋時期,都城臨安繁華富庶,絲毫不亞於從前的汴京。在城中箭橋左側,住著一位官員,姓劉名貴,字君薦。他家祖上原本家境殷實,但到了劉君薦這一代,卻時運不濟。他早年讀書求學,後來發覺難以考取功名,便改行做生意。這就像半路出家,他在生意場上本就不擅長,又接連虧本,家底漸漸敗落。

後來,他家從寬敞的大房子搬到了狹小的租賃房,隻租了兩三間屋子,與妻子王氏一同居住。王氏年輕貌美,夫妻二人十分恩愛。因膝下無子,劉君薦又娶了一個小妾陳氏,是賣糕人陳老漢的女兒,家中人都稱她為二姐。這也是在他家還不算太窮困的時候,才有的安排。家中至親三人,沒有其他閒雜人等。

劉君薦為人十分和善,深受鄉裡鄉親的喜愛,大家都尊稱他為劉官人。鄰裡們常安慰他:“你隻是一時運氣不好,才如此落魄,再過些時日,肯定會有轉運的時候。”話雖這麼說,可他的生活卻始終沒有好轉,隻能在家中煩悶,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天,劉君薦正閒坐在家中,嶽父家的老王——年近七十歲——前來對他說:“我家老員外過生日,特地讓我來接官人娘子回去一趟。”劉君薦這才恍然:“我整日愁悶度日,連嶽父的壽誕都忘了。”於是,他和妻子王氏收拾好隨身衣物,打成包裹,交給老王背著,又叮囑二姐:“你在家看守,今天太晚了,我們回不來,明天晚上順路回家。”說完,便和妻子跟著老王走了。

他們離城二十多裡,來到嶽父王員外家,相互問候寒暄。當天家中賓客眾多,嶽父和女婿也不好過多訴說家中的窮困。等到賓客散去,他們便在客房中休息。

第二天一早,嶽父前來與女婿交談,語重心長地說:“女婿啊,你不能總是這樣,坐吃山空可不行。人的花銷就像深不見底的大海,時間過得又快如飛梭。你得想個長久之計。我女兒嫁給你,一輩子就指望能衣食無憂,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吧。”

劉君薦歎了口氣:“嶽父說得對,可俗話說‘上山擒老虎易,開口告人難’。如今這世道,又有誰能像您這樣體恤我呢?我也隻能守著這份窮困,要是去求人幫忙,也是白費力氣。”

嶽父說:“這也難怪你這麼說。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今天資助你一些本錢,你去開個柴米店,賺些利息維持生活,怎麼樣?”劉君薦連忙說:“承蒙嶽父關照,這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當天吃過午飯,嶽父拿出十五貫錢,交給劉君薦:“女婿,你先拿這些錢去,把店麵收拾好。等店鋪開張那天,我再給你十貫錢。你妻子先留在我這兒住幾天,等店鋪開起來,我親自把女兒送回去,再給你慶賀開張,你覺得如何?”

劉君薦感激不儘,千恩萬謝後,背著錢往家走。回到城中時,天色已晚,正巧遇見一位相識之人,兩人順路經過對方家門口。這人也有做生意的打算,劉君薦便與他商量開店之事,兩人一拍即合。

劉君薦敲門,屋內有人應聲,出來作揖問道:“老兄來訪,有何指教?”劉君薦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那人說:“我在家閒著無事,老兄若用得著我,儘管開口。”劉君薦說:“那太好了。”

兩人便開始商議生意上的事情,那人還留劉君薦在家中,拿出現成的酒菜,兩人喝了幾杯。劉君薦酒量不好,幾杯酒下肚,便有些頭暈目眩,起身告辭:“今日打擾了,明天一早還請老兄到我家,咱們再詳細商議生意的事。”那人將劉君薦送到路口,才轉身回家。

可惜,沒有人能預知未來,若是有人能攔住劉君薦,或許他就不會遭遇後來的災禍。隻可惜,這一切都無法改變,劉君薦最終的結局,比《五代史》中的李存孝、《漢書》中的彭越還要悲慘。

劉君薦背著錢,一步一步艱難地走回家。等他敲門時,天色已晚,早已點燈。小妾二姐獨自在家,百無聊賴,守到天黑,便關上房門,在燈下打瞌睡。劉君薦敲門,她起初並未聽見。敲了好一會兒,二姐才迷迷糊糊回過神,應了一聲“來了”,急忙起身開門。

劉君薦進了屋,來到房中。二姐接過他手中的錢放在桌上,好奇地問:“官人,這錢是從哪兒弄來的?打算做什麼用?”劉君薦一來酒意上頭,二來怪她開門太慢,便想開玩笑嚇唬嚇唬她,說道:“說出來,怕你責怪;不說吧,又得讓你知道。隻是我實在走投無路,沒辦法,隻好把你典賣給一個客人。因為舍不得你,隻典了十五貫錢。要是以後我有了出息,就多加點錢把你贖回來。要是還像現在這樣倒黴,那也就隻能算了。”

二姐聽了,心裡直犯嘀咕。要說不信吧,十五貫錢就實實在在堆在眼前;要說信吧,平日裡兩人沒鬨過矛盾,大娘子對自己也不錯,丈夫怎麼會突然這麼狠心?她滿心疑惑,又問道:“就算是這樣,也該通知我爹娘一聲吧。”劉君薦說:“要是告訴了你爹娘,這事肯定成不了。你明天先到那戶人家去,我慢慢找人跟你爹娘說清楚,他們也不會怪我。”

二姐又問:“官人今天在哪兒喝的酒?”劉君薦繼續編瞎話:“就是把你典出去,簽了文書,吃了人家的酒,這才回來的。”二姐再問:“大姐姐怎麼沒一起回來?”劉君薦道:“她不忍心看你離開,等你明天走了才來。我也是實在沒辦法,就這麼說定了。”說完,他暗自偷笑,連衣服都沒脫,倒在床上,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二姐卻被這事弄得坐立不安:“也不知道他把我賣給了什麼人家?我得先去爹娘家裡說清楚。就算明天有人來接我,找到我家,也能知道我的下落。”她猶豫了一會兒,把十五貫錢原封不動地堆在劉君薦腳邊,趁他醉得不省人事,輕輕收拾好隨身衣物,小心翼翼地打開門,出門後又輕輕把門帶上。

二姐來到左邊相熟的鄰居朱三老兒家,在朱三媽那裡借宿了一晚,並說道:“我丈夫今天無緣無故要把我賣了,我得先去跟爹娘說一聲。麻煩您明天跟他說,既然有了買主,就和我丈夫一起到我爹娘家裡,把事情說清楚,也好有個著落。”鄰居朱三老兒說:“小娘子說得在理,你放心去吧,我會跟劉官人說的。”就這樣,二姐在鄰居家過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告辭離開了。

再看這邊,劉君薦一覺睡到三更才醒,見桌上的燈還亮著,卻不見二姐的身影。他以為二姐在廚房收拾餐具,便喊她倒茶。喊了幾聲,沒人答應。他想掙紮著起身,無奈酒勁未消,剛坐起來又躺回去睡著了。

誰能想到,偏偏在這時,來了個心懷不軌的人。這人白天賭博輸了錢,正愁沒地方弄錢,便想著晚上出來偷點東西。他正好走到劉君薦家門口,發現門隻是虛掩著。輕輕一推,門就開了。他躡手躡腳地走進屋子,竟然沒有一個人察覺。走到床前,借著燈光一看,屋裡沒什麼值錢的東西。他摸到床上,看見一個人朝裡睡著,腳後有一堆銅錢,便拿了幾貫。

這一下,驚醒了劉君薦。劉君薦起身喝道:“你也太不講道理了!這是我從嶽父家借來謀生的錢,你偷了去,讓我怎麼活?”那人也不搭話,迎麵就是一拳。劉君薦側身躲開,起身和那人扭打起來。那人見劉君薦身手靈活,掙脫後轉身就往房外跑。劉君薦緊追不舍,一直追到廚房,準備喊鄰居起來抓賊。

那人被逼急了,正沒轍時,一眼瞥見手邊明晃晃的劈柴斧頭。情急之下,他抄起斧頭,猛地朝劉君薦臉上砍去。劉君薦應聲倒地,那人又補了一斧,劉君薦徹底沒了氣息。那人惡狠狠地說:“一不做,二不休,是你自己追上來的,可彆怪我!”說完,他又返回房間,拿走剩下的十五貫錢,用床單仔細包裹好,收拾利落,出門後把門帶上,匆匆逃離現場。

第二天一早,鄰居們起來,見劉君薦家大門緊閉,沒有一點動靜,便喊道:“劉官人,天亮了!”喊了幾聲,裡麵沒人回應。大家推門進去,發現門都沒鎖,一直走到屋內,才看見劉君薦倒在地上,已經被人劈死了。鄰居們納悶:“他家大娘子前兩天回娘家了,小娘子怎麼也不見了?”眾人頓時慌亂起來,紛紛議論。

這時,昨晚二姐借宿的鄰居朱三老兒說道:“小娘子昨晚黃昏時來我家借宿,說劉官人無緣無故要把她賣了,她先去爹娘家裡了,還讓我跟劉官人說,要是有了買主,就一起到她爹娘家把事情說清楚。現在,一方麵派人去把她追回來,問個明白;另一方麵派人去通知大娘子,再商量接下來怎麼辦。”大家都覺得這個主意好。

於是,有人先去王老員外家報喪。老員外和女兒得知消息後,悲痛大哭。老員外對報信的人說:“昨天還好好地出門,我給他十五貫錢做生意,怎麼就被人殺了呢?”報信的人說:“老員外、大娘子,是這樣的。昨天劉官人回來時天已經黑了,還喝得醉醺醺的,我們也不知道他有沒有錢,什麼時候回的家。今早大家發現劉官人家門半開著,進去一看,劉官人被人殺了,十五貫錢不見了,小娘子也沒了蹤影。正鬨起來的時候,左鄰朱三老兒說,小娘子昨晚黃昏去他家借宿,說劉官人要把她典給彆人,她想先跟爹娘說一聲,在他家住了一晚,今天一早走了。現在大家商量著,一邊來報信,一邊派人去追小娘子。要是半路上沒追上,就到她爹娘家,一定要把她帶回來問清楚。老員外和大娘子,也得去一趟,為劉官人討個公道。”

老員外和大娘子急忙收拾,招待完報信的人,便心急火燎地往城裡趕。

再說二姐,清早離開鄰居家後,匆匆趕路。沒走多遠,才一兩裡路,就腳疼得走不動了,隻好坐在路邊休息。這時,一個年輕人走了過來。他頭戴萬字頭巾,身穿寬鬆長衫,背上背著一個搭膊,裡麵裝著銅錢,腳上穿著乾淨的絲鞋和襪子。

年輕人走到二姐麵前,上下打量了一番。二姐雖說不是傾國傾城,但也眉清目秀,麵容嬌俏,眼神靈動,十分惹人注目。年輕人放下搭膊,上前恭敬地作揖:“小娘子一個人趕路,這是要去哪兒?”二姐還了個禮,說:“奴家要去爹娘家裡,實在走不動了,在這兒歇歇腳。”她又問:“哥哥從哪兒來?要往哪兒去?”年輕人雙手抱拳,規規矩矩地回答:“小人是村裡人,進城賣了絲帳,換了些錢,正要去褚家堂那邊。”二姐聽了,連忙說道:“小哥哥,奴家爹娘也在褚家堂附近,要是能麻煩你帶我一程,那就太好了!”年輕人爽快地說:“這有什麼不行的!既然如此,小人願意陪著小娘子一起走。”

二姐和後生崔寧並肩走著,還沒走出兩三裡路,就見後麵兩個人拚命狂奔,腳步快得幾乎不沾地,一邊跑一邊喊:“前麵的小娘子慢些走,有話要跟你說!”二姐和崔寧見這陣仗蹊蹺,立刻停下腳步。

兩個追趕的人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跟前,見到二姐和崔寧,二話不說,一人拽住一個,大聲喝道:“你們乾的好事!這是要往哪兒逃?”二姐嚇了一跳,抬頭一看,原來是兩位鄰居,其中一個就是昨晚借宿的朱三老兒。


最新小说: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