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熠俯身行了一禮,道:“壯士高義,我代南熙千萬百姓,謝過壯士。”
趙熠說完,帶著墨白來到城防圖前,完善細節。
二人計議已定,忽聽得城外鼓聲大作,墨白跟隨趙熠來到城頭,隻見黃沙滾滾,塵土飛揚,北梁大軍來勢洶洶,兵臨城下。
梁軍此番攻城,兵力之強,軍容之盛,皆勝過往次,可見梁帝曹淩已然鐵了心,要畢其功於一役。
“萬歲,萬歲,萬萬歲!”山呼海嘯聲裡,梁帝曹淩穿盔帶甲,騎馬而出,親自到得陣前督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梁軍將領眼見陛下親至,倍感榮幸,將手一揮,便欲下令大軍攻城,要在曹淩眼前建立功勳。
曹淩卻是不急,拍馬而出,向著城上喊道:“城頭上的人聽著,南熙朝廷早已腐朽,君昏民困,奸佞當道,忠良蒙冤,黎民百姓苦不堪言,你們又何必為這樣的朝廷賣命呢?朕一言九鼎,在此承諾,倘若你們誰願意棄暗投明,放下兵器,開城投降,賞千金,封萬戶侯。”
“滿嘴謊言,”新帝趙熠上前一步,朗聲說道:“爾等一路行來,殘民以逞,白骨為墟,所過之處,家破人亡,血流成河。自古‘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朕雖無才無德,卻也願意將這一腔熱血,為我南熙千萬百姓拋灑。”
趙熠這一席話說得甚是慷慨激昂,京城雖高,兩軍相距雖遠,依然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傳入了眾將士的耳中,引得陣陣喝彩。
曹淩沒能動搖南熙軍心,內心雖然不滿,麵上卻無波瀾,威脅道:“朕好言相勸,爾等卻是不聽,待朕大軍殺入,必叫爾等死無葬身之地。”說完調轉馬頭,回歸行伍後,當即下令大軍攻城。
一時間鼓角雷鳴,沙塵四起,數十萬梁軍分作四個方向朝著京城殺來。
墨白站在趙熠身旁,振臂一呼:“兄弟們,咱們的身後便是自己的父母妻兒,兄弟姊妹,這群雜碎要破壞咱們的家園,殺死咱們的親人,咱們能答應嗎?”
城牆之上眾兵士苦戰數日,已是疲憊不堪,忽聽得墨白這麼一喊,登時重提精神,均想:“自己堂堂男兒,豈能讓敵軍毀我家園,殺我血親?待到敵人衝至,自己必要出力死戰。”是以儘皆齊聲答道:“不能,不能,不能……”
喊聲如雷,響徹天際。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亂世之局,豈能獨善?
京城內一眾居民,皆知此城一破,無一能夠得以幸免,是以丁壯之夫披甲執銳,奮起守城,老弱婦孺亦是燒油端湯,共拒強敵。
箭雨呼嘯,萬馬奔騰,不到片刻,北梁大軍跨過護城河,貼近牆腳,接著架起雲梯,蟻附攀沿,從四麵八方爬向城頭。
南熙將士與梁軍交戰已久,熟知梁軍攻城的諸般方略,早有準備。無論梁軍如何用弓箭、用蟻傅、用軒車、用雲梯……守城的將士憑借池堅牆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應對從容。
老孫頭、張屠戶和蘇辰等一眾新兵,亦在李德彪的指揮下,或合抱粗木,將雲梯推開;或手持火把,將雲梯點燃,直逼得梯上正在攀爬的叛軍士卒紛紛跌落城下。
北梁攻城大軍猶如春天生長的韭菜一般,一片片的倒下去,又一茬茬的冒出來,仿佛永遠也斬不儘,殺不完。
兩軍激戰又是數個時辰,夜幕已然降臨,城上城下燃起無數火把,直照得城外有如白晝。
墨白眼見時機成熟,帶著新帝趙熠為自己準備的一隊精銳,趁著混亂溜下城頭,直奔梁帝曹淩所在的方位而去。
墨白這一隊人左衝右突,奔行極快,轉瞬之間,已然遙遙瞧見了梁帝曹淩的身影。
北梁大旗之下,梁帝曹淩高坐馬上,泰然自若,在他看來,墨白等人的行為,實在是愚不可及。
曹淩久經沙場,麵對他們的衝陣,自然知道如何應對。自己隻需下令穩紮穩打,無須顧慮什麼精妙的戰術配合,耗死他們即可。
開場先遣弓箭手散射,繼而迅速分散站位,前後呼應,竭力以箭矢封鎖他們的走位。再派輕騎兵衝鋒,適當拉開鋒線,左右策應。緊接著便是中堅力量長槍兵列陣,槍尖如林向前,輔以短刀手側身掩護,交織成一道密不透風的鋼鐵防線。
曹淩身邊,除了步卒與盾牌手外,還聚集了數十位身手了得的暗衛,他不由暗暗心想:“自己倒要看看,你們如何近得朕的身來?”
喜歡問道仙台請大家收藏:()問道仙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