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宗亦發表看法:“此詩賦情感真摯,意境曼妙。”
長孫無忌接著道:“這幾位考生對朝政的見解各有所長,需仔細權衡。”
李世民微微頷首,說道:“既如此,朕與諸位愛卿便對這些考生逐一考校。”
李世民首先看向趙文淵,問道:“朕問你,若遇天災,百姓顆粒無收,當如何賑濟?”
趙文淵略作沉吟,拱手答道:“陛下,臣以為當開倉放糧,以解百姓燃眉之急。同時,組織百姓興修水利,以防日後災患。再者,可減免賦稅,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李世民未置可否,又看向孫逸雲:“朕欲拓展疆土,當以何策為之?”
孫逸雲侃侃而談:“陛下,臣以為當先穩固內政,富國強兵。再遣使者與周邊諸國修好,孤立敵國。而後,選良將,率精銳之師,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李世民微微點頭,接著問周景明:“如今官場或存貪腐之風,何以整治?”
周景明鄭重答道:“陛下,當嚴正律法製度,嚴懲貪腐之徒。強化監察之職,使官員不敢肆意妄為。同時,倡導清正廉潔之風,以正官場之氣。”
李世民又轉向吳清風:“文化之昌盛關乎國家之根基,如何推動?”
吳清風從容應對:“陛下,當廣設學府,鼓勵學術交流。尊崇大儒,弘揚經典。且支持文學創作,使文風興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世民繼續考問鄭浩然:“若要促進商業繁榮,有何良策?”
鄭浩然答道:“陛下,可降低商稅,規範市場秩序。修通道路,便利商貿往來。鼓勵創新,發展特色產業。”
李世民看向劉心遠:“如何選拔和培育優秀之官員?”
劉心遠回道:“陛下,當以科舉選才為主,輔以舉薦。設立官學,培養後備官員。且定期考核,賞優罰劣。”
李世民再問楊博宇:“如何處置與周邊少數民族之關係?”
楊博宇答曰:“陛下,當以和為貴,恩威並施。尊重其習俗,互市通商,促進融合。若有犯邊者,當以雷霆之威鎮之。”
最後,李世民問林俊才:“農業乃國之基礎,如何使之興旺?”
林俊才躬身答道:“陛下,應推廣先進農耕技藝,改良農具。合理分配土地,鼓勵墾荒。興修水利,保障灌溉。”
經過一番熱烈討論,李世民最終敲定錄取名單。
他起身說道:“此次殿試,爾等皆有出色表現,望今後能為大唐鞠躬儘瘁。”
考生們跪地謝恩,高呼萬歲。
殿試結束,兩儀殿外陽光璀璨。藍天白雲下,飛鳥掠過宮闕的簷角。李世民與大臣們談笑風生,探討著此次製科為大唐選拔的人才。
李世民感慨道:“此次殿試,朕看到了大唐未來的希望。這些青年才俊,必將為我大唐的繁榮昌盛奉獻心力。”
長孫無忌應道:“陛下聖明,大唐在陛下的引領下,定能鑄就更為輝煌的盛世。”
而那些上榜的考生們,滿懷憧憬地走出宮殿,期待著為大唐的繁榮貢獻自身的力量。
喜歡大唐儲君請大家收藏:()大唐儲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