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垣斷壁藏風雅,故紙餘香透史華。萬裡尋蹤唐韻在,千年學府憶繁華。”當晨曦撕破夜幕,第一縷金光漫過天際,李承乾一行終於站在了那爛陀寺遺址前。眼前的斷壁殘垣雖覆著歲月的塵埃,卻仍以磅礴的氣勢訴說著往昔的輝煌,仿佛一磚一瓦都在低吟著昔日的學術盛景。
李承乾身著一襲玄色錦袍,袍上暗繡的流雲紋在晨光中若隱若現,外罩的墨色披風被晨風吹得輕輕揚起。他頭戴一頂素銀冠,冠沿下的目光掠過眼前連綿的遺址,從殘存的門闕到半塌的佛塔,從磨損的石階到深埋的柱礎,每一處痕跡都讓他心頭震顫。他緩緩走上前,伸出手輕輕撫過一塊斑駁的石牆,指尖觸到的是冰涼的磚石,感受到的卻是千年前的熾熱與厚重。
“陛下您看,”王玄策一身勁裝立於旁,指著前方一片開闊的台地,“這裡便是當年那爛陀寺的主講堂所在。據說台基之上曾有三重樓閣,可容千餘學者在此辯經論道,聲傳數裡。”他的聲音裡帶著幾分敬畏,仿佛眼前的斷壁瞬間變回了當年人聲鼎沸的學術殿堂。
郭正一身著藏青朝服,俯身細看一塊刻有梵文的殘碑,眉頭微蹙:“這些文字雖已模糊,卻能看出筆力蒼勁,想來當年定是飽學之士所書。”他指尖拂過碑上的刻痕,似在與千年前的智者對話。
李敬玄則凝視著一處殘存的廊柱,柱上雕刻的蓮花紋樣雖已風化,卻仍能窺見當年的精美。“如此精湛的工藝,難怪能成為天下學者向往之地。”他輕歎一聲,眼中滿是對往昔盛景的遐想。
王玄策引著眾人緩步前行,腳下的碎石發出輕微的聲響,在這寂靜的遺址中格外清晰。“當年玄奘大師初到那爛陀寺時,便在此處受戒賢法師親自接待。”他指著一片稍顯完整的院落遺址,“這裡曾是戒賢法師的居所,玄奘大師常在此聆聽教誨,有時一談便是整日。”
李承乾駐足院中,想象著當年的場景:青燈古佛旁,白發老者娓娓道來,年輕的玄奘凝神傾聽,窗外的菩提樹葉沙沙作響,仿佛也在偷聽這跨越國界的智慧傳承。他閉上眼,仿佛能聽到當年的辯經聲、誦經聲、書頁翻動聲,交織成一曲動人的學術樂章。
“聽說玄奘大師在此期間,還曾與天竺學者辯論佛法,連勝十七場,一時聲名無兩?”李承乾睜開眼,目光中帶著向往。
“正是。”王玄策眼中閃過欽佩,“當時有學者不服,自各地趕來挑戰,玄奘大師引經據典,舌戰群儒,不僅扞衛了佛法真諦,更讓大唐學子的風采傳遍天竺。”他指著一處高坡,“那裡曾有一座‘大唐閣’,是專為來訪的大唐學者所建,閣中藏有不少大唐的經卷與典籍。”
眾人登上高坡,雖隻剩幾塊基石,卻能想見當年閣樓的巍峨。李承乾俯身拾起一塊嵌在土裡的陶片,上麵竟隱約有幾分唐瓷的釉色。“這是……”他心中一動。
王玄策接過陶片細看,點頭道:“陛下好眼力,這確是大唐的青瓷碎片。想來是當年大唐學子帶來的器皿,曆經千年仍留在此地。”
郭正一聞言,感慨道:“一塊瓷片,竟成了兩國文化交融的見證。可見當年大唐與那爛陀寺的往來,早已深入肌理。”
李敬玄接口道:“何止如此。聽說那爛陀寺的圖書館中,曾藏有玄奘大師帶回的大唐經典,而大唐的《秦王破陣樂》,也曾在此地奏響,引得天竺百姓駐足聆聽。”
李承乾望著腳下的土地,仿佛能看到無數大唐學子的身影:他們背著行囊,跨越千山萬水來到這裡,帶著大唐的文化與智慧,又將天竺的佛法與學識帶回故土。他們的腳步踏過這片土地,留下的不僅是足跡,更是文明互鑒的火種。
“你看那處殘碑,”王玄策指向西側,“上麵刻著的不僅有梵文,還有幾個模糊的漢字,據考證是當年大唐學子所題,寫的是‘求學問道,不分國界’。”
李承乾快步上前,果然在碑上看到幾個歪歪扭扭卻力透石背的漢字。他伸手撫過那曆經風雨的刻痕,指尖傳來的粗糙觸感,竟讓他心頭一熱。這是千年前的同胞留下的印記,是他們跨越山海追求知識的見證,更是大唐開放包容的生動寫照。
“朕忽然明白了。”李承乾轉過身,目光掃過眾人,“所謂文化交流,從來不是單方麵的輸出,而是像這殘碑上的文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方能共生共榮。”
郭正一躬身道:“陛下所言極是。那爛陀寺之所以輝煌,正因它海納百川;大唐之所以強盛,也因它不拒眾流。”
李敬玄亦點頭:“此次前來,不僅是追尋曆史,更是要承繼這份精神。未來,當讓更多大唐學子來此尋蹤,也讓天竺智者去往長安交流,讓這份情誼延續千年。”
王玄策望著遠處的朝陽,朗聲道:“陛下,您看這晨光中的遺址,雖殘破卻風骨猶存,正如那跨越時空的文明火種,從未熄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承乾抬頭望向東方,朝陽正掙脫雲層,將金光灑滿遺址的每一個角落。殘垣斷壁在晨光中仿佛有了生命,那些磚石瓦礫似在低語,訴說著昔日的繁華,也見證著今日的重逢。他知道,自己腳下的土地,不僅是一座學府的遺址,更是一座連接大唐與天竺的精神橋梁。
一行人在遺址中緩步穿行,從殘存的佛塔到深埋的經庫,從磨損的講壇到風化的碑林,每一步都似在與曆史對話。李承乾不時駐足沉思,指尖撫過古老的磚石,感受著千年前的溫度。他仿佛看到了玄奘大師燈下苦讀的身影,看到了大唐學子與天竺學者辯論的場景,看到了經卷在兩國之間傳遞的軌跡。
當午間的陽光灑滿大地,李承乾站在遺址最高處,回望這片承載著太多記憶的土地。他知道,此行不僅是一次尋蹤,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那爛陀寺的遺風與大唐的印記,早已在此交織成歌,而他們,將帶著這份感悟,讓文明互鑒的樂章在新時代繼續奏響。
“啟程吧。”李承乾轉身,目光堅定,“我們要將這裡的故事帶回長安,讓更多人知道,在遙遠的天竺,曾有一座學府,與大唐有著如此深厚的羈絆。”
隊伍緩緩離開遺址,李承乾回頭望去,那片殘垣在陽光下靜靜矗立,仿佛在目送,也在期盼。他知道,這段跨越千年的緣分,將在他們的努力下,續寫新的篇章。
喜歡大唐儲君請大家收藏:()大唐儲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