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遺址沉思 文化交融_大唐儲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唐儲君 > 第37章 遺址沉思 文化交融

第37章 遺址沉思 文化交融(1 / 1)

“殘碑默對蒼煙裡,故夢猶縈落照中。文化從來無畛域,千年交彙意相通。”當正午的陽光為那爛陀寺遺址鍍上一層金輝,李承乾一行立於殘破的講堂遺址中央,四周的斷壁仿佛成了時光的畫框,將千年前的學術盛景與當下的沉思定格在同一幅畫麵裡。

李承乾身著玄色錦袍,墨色披風在微風中輕展如蝶翼。他緩步踏上半塌的講壇,腳下的磚石發出細微的聲響,似在應和著他心中的波瀾。目光掃過散落的經幢殘片,有的刻著梵文咒語,有的雕著大唐樣式的雲紋,兩種文明的印記在陽光下交相輝映。他俯身拾起一塊同時刻有蓮花與龍紋的石雕,指尖摩挲著兩種截然不同卻又和諧共生的紋樣,眉頭微蹙,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陛下,您看這紋樣,”郭正一身形微躬,指著石雕上的細節,“蓮花是天竺聖物,龍是我大唐圖騰,二者竟能在一塊石上相融,恰似兩國文化的相遇。”他身著藏青長袍,領口的金線在陽光下閃著微光,眼中既有對工藝的讚歎,也有對文明交融的感慨。

李敬玄立於一側,手中握著半片唐式瓦當,瓦當邊緣的卷草紋裡,竟隱約藏著梵文的種子字。“有趣,實在有趣。”他輕撚胡須,眼中閃過頓悟的光芒,“文化的交融從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這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草木纏藤,共生共榮。”

李承乾將石雕輕輕放回原處,直起身來,目光掠過廣袤的遺址。遠處的佛塔殘基上,依稀能看到唐風的鬥拱痕跡;近處的排水渠,卻采用了天竺獨特的斜坡設計。“是啊,”他聲音低沉而有力,“大唐的絲綢上繡過天竺的佛經,天竺的寺廟裡奏過大唐的樂舞。看似迥異的文明,實則早就在彼此的土壤裡紮了根。”

王玄策走上前,指著一處被風沙半掩的碑刻:“陛下您看,這碑上記載著戒日王時期,那爛陀寺曾派學者赴長安國子監講學,帶去的不僅是佛經,還有天竺的算術與天文。而我大唐送去的,除了瓷器與曆法,還有孔孟的典籍。”他蹲下身,拂去碑上的浮塵,指尖劃過那些模糊的字跡,仿佛在觸摸那段鮮活的曆史。

“如此說來,”李承乾若有所思,“文化的交流從來不是單向的饋贈,而是雙向的奔赴。就像玄奘大師帶回佛經的同時,也將大唐的文化播撒在了天竺的土地上。”他望著遠處的天際,仿佛能看到千年前的商隊與僧侶,踏著駝鈴與經聲,在絲綢之路上架起一座座無形的橋梁。

郭正一接過話頭:“陛下所言極是。臣聽說,長安西市的胡商中,有天竺人能背《論語》,而洛陽白馬寺的僧人裡,有大唐和尚能誦梵文佛經。這便是交流的力量,它能讓不同的語言生出共同的智慧,讓各異的信仰開出同樣的慈悲之花。”

李敬玄點頭附和:“就像這那爛陀寺,當年既能容下玄奘大師講《大乘起信論》,也能讓天竺學者研習《九章算術》。學術如此,文化亦然,唯有敞開胸懷,方能成其大。”他將瓦當小心地收好,仿佛握住了一塊沉甸甸的文明信物。

王玄策站起身,目光中帶著幾分懇切:“陛下,臣以為,保護這些遺址,便是保護這份交融的記憶。它們像一本厚重的史書,提醒我們:文明的繁盛,從不在於獨善其身,而在於兼收並蓄。”他指著遺址邊緣的幾株菩提,樹乾上纏繞著大唐常見的紫藤,“就像這樹與藤,看似不同,卻能共同遮出一片蔭涼。”

李承乾望著那藤纏樹的景象,心中豁然開朗。他走到遺址中央的石壇前,這石壇的基座是天竺式的蓮花座,壇身卻刻著大唐的雲雷紋。“玄策說得對,”他語氣堅定,“我們不僅要銘記這份交融的曆史,更要讓它延續下去。回去之後,朕要在長安建一座‘通彙館’,既藏大唐的經史子集,也收天竺的梵典寶卷,讓兩國學者能在此自由論道。”

郭正一眼中閃過亮色:“陛下聖明!再請天竺的工匠來大唐,與我朝巧匠共修宮殿;派大唐的樂師去天竺,與他們的樂人共譜新曲。如此一來,文化的根脈便能紮得更深。”

李敬玄補充道:“還可效仿當年的互派學者,讓大唐的學子來此遺址研學,也讓天竺的智者去長安遊曆。親身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遠比書本上的文字更能觸動人心。”

王玄策聞言,躬身道:“臣願為這通彙館奔走,聯絡天竺的學者與高僧。相信用不了多久,長安的晨鐘與那爛陀的暮鼓,便能在同一片天空下和諧共鳴。”

夕陽西下,將眾人的身影拉得很長,與遺址的斷壁交織在一起,仿佛成了一幅跨越時空的剪影。李承乾望著那被晚霞染紅的佛塔殘基,心中充滿了篤定。他彎腰拾起一片帶著泥土的陶片,上麵既有天竺的幾何紋,又有大唐的纏枝紋,兩種圖案在夕陽下暈染出溫暖的色澤。“你看,”他將陶片遞給身邊的郭正一,“連泥土裡的碎片都在告訴我們,文化從不會真正隔絕。”

郭正一接過陶片,指尖撫過那些交錯的紋路,輕聲道:“就像渭水與恒河,終究要彙入同一片海洋。”

李敬玄望著天邊的歸雁,笑道:“雁能傳書,人能通心。隻要我們心懷善意,哪怕相隔萬裡,文明的種子也能隨風傳播,落地生根。”

晚風卷起地上的塵埃,仿佛在翻動一頁頁無形的史書。李承乾站在遺址最高處,望著漸沉的落日,心中已然勾勒出一幅壯闊的圖景:長安的朱雀大街上,天竺的僧侶與大唐的學子並肩而行;那爛陀的講堂遺址旁,新的經幡與舊的碑刻相映成趣。文化的交融,從來不是過去的故事,而是正在書寫的篇章。

“走吧,”李承乾轉身,披風在夕陽下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我們帶走的不僅是對往事的追憶,更是對未來的承諾。讓大唐與天竺的文化,如這恒河與渭水,雖相隔萬裡,終能彙入同一片文明的海洋。”

隊伍緩緩離開遺址時,晚風拂過斷壁,發出嗚嗚的聲響,似在送彆,又似在期盼。李承乾回頭望了最後一眼,那爛陀寺的殘垣在暮色中靜默矗立,卻仿佛比任何華麗的宮殿都更有力量——它見證過輝煌,也經曆過滄桑,最終告訴世人:唯有尊重差異,擁抱交融,文明的火種才能穿越千年,永不熄滅。

喜歡大唐儲君請大家收藏:()大唐儲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後,醫妃她站起來了 大封印假裝是弱雞 我的靈根等級怎麼是負的 開局流放:我靠靈泉空間造盛世 日升青鸞 你尋覓的長生,我出生就擁有 末世:綁錯係統給築基丹 劣性博弈 我在地下城討生活 成為外賣神探,從一份炸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