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天皇密使 暗赴長安_大唐儲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唐儲君 > 第13章 天皇密使 暗赴長安

第13章 天皇密使 暗赴長安(1 / 1)

奈良城的月色,總帶著股壓抑的涼意。孝德天皇坐在禦所的書案前,手裡捏著一封剛寫好的密信,燭火在信紙上投下晃動的影子,把“蘇我氏亂政”四個字照得格外刺眼。案頭擺著從琉球傳回的戰報,上麵“大唐樓船二十,破倭艦六十”的字樣,像根針,紮得他心口發疼。

“陛下,真要這麼做嗎?”中臣鐮足站在一旁,聲音壓得極低,“派密使去長安,若是被蘇我氏發現……”

孝德天皇抬起頭,眼底布滿血絲。他當了十年天皇,卻像個提線木偶,蘇我蝦夷把持朝政,蘇我入鹿手握兵權,連宮裡的侍衛都是蘇家的人。這次琉球大敗,蘇我入鹿回來後脾氣更躁,昨日竟當著朝臣的麵,把他擬定的減稅詔扔在地上,罵他“婦人之仁”。

“不這麼做,難道等著被他們父子廢黜嗎?”孝德天皇的聲音帶著顫抖,卻透著股破釜沉舟的決絕,“大唐能在琉球打敗蘇我氏,就有能力幫我清君側。隻要能重掌大權,彆說稱藩,就算送王子去長安為質,又有何妨?”

中臣鐮足沉默了。他知道天皇說的是實話。蘇我氏這棵毒瘤,不借外力,根本剜不掉。而大唐,就是唯一能借的力。

“那就讓津守吉祥去吧。”中臣鐮足最終點頭,“他是遣唐留學生出身,熟悉長安風物,性子沉穩,不易露餡。”

津守吉祥是個三十多歲的文官,曾在大唐國子監留學三年,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接到天皇密令時,他正在家裡臨摹《蘭亭序》,墨跡未乾的宣紙上,“永和九年”四個字透著大唐的風雅。

“臣,萬死不辭。”津守吉祥放下筆,對著天皇的密信叩首。信裡不僅有天皇的親筆承諾,還有蘇我氏私鑄兵器、勾結海盜的證據,甚至標了蘇我家在奈良的糧倉和兵器庫位置——這些都是中臣鐮足冒著風險搜集的。

三日後,津守吉祥帶著兩個隨從,扮成赴唐的留學生,混在遣唐使的隊伍裡,登上了前往登州的商船。臨行前夜,中臣鐮足悄悄來送他,塞給他一塊刻著“和”字的玉墜:“到了長安,找鴻臚寺的王少卿,出示這個,他會引你見大唐皇帝。記住,言辭要懇切,姿態要放低,讓他們看到陛下的誠意。”

商船在海上顛簸了一個月,津守吉祥日夜提著心。蘇我氏在博多灣的哨卡盤查得緊,他把密信藏在發髻裡,貼身的衣服裡縫著蘇我氏的罪證,連睡覺時都不敢脫鞋。直到船駛入登州港,看到岸邊飄揚的大唐軍旗,他才敢大口喘氣。

從登州到長安,走的是驛道。津守吉祥換上一身唐式襴衫,隨著遣唐使的隊伍,一路看著大唐的風物——寬闊的官道、整齊的驛站、田地裡忙碌的農夫,還有驛站牆上“均田免賦”的告示,心裡越發不是滋味。同樣是君主,大唐皇帝能讓百姓安居樂業,自己卻連朝政都掌不了。

抵達長安的那天,恰逢上元節。朱雀大街上張燈結彩,百姓們提著燈籠賞燈,小販的吆喝聲、孩童的笑聲此起彼伏。津守吉祥跟著人流往前走,看著巍峨的朱雀門,看著街旁鱗次櫛比的商鋪,忽然明白,為什麼倭國的貴族都以用唐物為榮——這是一個真正強盛的國度,強盛得讓人心生敬畏。

鴻臚寺的王少卿早已接到裴炎的密令,知道這次遣唐使裡藏著“貴客”。見津守吉祥出示“和”字玉墜,他不動聲色地把人領到後堂,屏退左右:“津守先生一路辛苦,陛下已知你來意,三日後在紫宸殿召見。”

津守吉祥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連忙取出密信和罪證:“煩請少卿大人轉呈陛下,我家主人……願為大唐藩屬,隻求陛下伸冤。”

三日後,紫宸殿。李承乾坐在龍椅上,看著階下那個穿著唐式襴衫的倭人,目光平靜無波。津守吉祥行的是三跪九叩的大禮,動作標準,比有些藩國使者還規矩。

“你就是津守吉祥?”李承乾開口,聲音透過殿內的梁柱,帶著威嚴的回響。

“是。”津守吉祥低著頭,“臣奉倭國天皇之命,特來向陛下獻上密信,訴我邦之冤。”

內侍將密信呈上。李承乾慢慢展開,目光掃過“蘇我氏專權”“願為藩屏”等字樣,又翻看了那些罪證——蘇我家的兵器庫圖紙、與海盜往來的書信,甚至還有蘇我入鹿私吞貢品的賬目,樣樣都很實在。

“天皇的心意,朕知道了。”李承乾放下密信,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的扶手,“隻是,蘇我氏是倭國的權臣,朕若插手,豈不是乾涉他國內政?”

津守吉祥連忙叩首:“陛下明鑒!蘇我氏不僅亂我倭國,更勾結海盜襲擾大唐萊州,此次琉球之戰,亦是他一意孤行。此獠不除,不僅倭國無寧日,大唐海東亦難安。天皇願以王子為質,歲歲朝貢,隻求陛下助我等撥亂反正,這不是乾涉內政,是天朝上國為海東除害啊!”

他的漢語說得極好,連“撥亂反正”“為海東除害”這樣的詞都用得恰到好處,顯然是下過功夫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承乾沒立刻答應,反而問起倭國的近況:“聽說天皇推行大化改新,效仿唐製?”

“是。”津守吉祥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均田製、租庸調製,皆是效仿大唐。隻是蘇我氏從中作梗,新法難以推行。天皇常說,若能得大唐相助,定能讓倭國如大唐一般興盛。”

李承乾微微頷首,又問了些遣唐使在長安的見聞,津守吉祥都一一作答,言語間滿是對大唐的仰慕。

“你先下去吧。”李承乾最終說道,“鴻臚寺會為你安排住處,朕需要些時日,與大臣們商議。”

津守吉祥知道這是緩兵之計,不敢再多言,恭敬地退了出去。

殿內隻剩下李承乾和裴炎。

“陛下覺得,這津守吉祥可信嗎?”裴炎問。

“密信和罪證都不假,看來天皇和中臣鐮足是真急了。”李承乾拿起那份兵器庫圖紙,“蘇我氏在奈良城外藏了這麼多兵器,倒是個有用的消息。”

“那……答應他們?”

“答應,但不能太快。”李承乾嘴角勾起一抹深意,“先把津守吉祥安置在鴻臚寺,好吃好喝招待著,看看他的動靜。同時,讓郭正再去一趟奈良,和中臣鐮足接上頭,確認天皇的誠意,順便查探蘇我氏的虛實。”

他頓了頓,補充道:“告訴薛仁貴,奄美島的倭寨先彆急著打,等長安的消息。若是能借天皇和中臣鐮足的手,除掉蘇我氏,比咱們直接出兵要省事得多。”

裴炎躬身領命。他知道陛下打的算盤——既要看倭國狗咬狗,又要適時出手,最後坐收漁利,讓倭國心甘情願成為藩屬,這才是最劃算的買賣。

津守吉祥被安置在鴻臚寺的客舍裡,環境清幽,每日有專人送來飯菜,還有大唐的書籍供他閱讀。可他心裡急得像火燒,幾次想求見王少卿,都被以“陛下正在商議”為由擋了回來。

這日,他在客舍的院子裡散步,看到幾個鴻臚寺的小吏在打掃,嘴裡哼著小曲,歌詞裡有“薛將軍練兵”“樓船出登州”的字樣。津守吉祥心裡一動,湊過去搭話,假意請教大唐的軍製,小吏們沒防備,你一言我一語說了不少——薛仁貴的水師正在琉球操練,樓船又造了十艘,聽說不日就要去博多灣“逛逛”。

津守吉祥聽得心頭發緊,回到房裡,連夜寫了封信,讓隨從想辦法送回奈良——他得讓天皇知道,大唐的耐心是有限的,再不拿出更實在的誠意,恐怕就來不及了。

而此時的奈良,蘇我入鹿也收到了消息。他安插在遣唐使隊伍裡的人傳回密報,說津守吉祥根本不是去留學的,而是帶著天皇的密信去了長安。

“反了!反了!”蘇我入鹿把密報撕得粉碎,在府裡咆哮,“天皇竟敢勾結唐人害我!”

他當即下令,加強奈良城的守衛,尤其是皇宮周圍,連隻鳥都不準飛進去。又讓人把中臣鐮足請來,想試探他的口風。

中臣鐮足何等精明,見蘇我入鹿眼神不善,隻裝作不知,反而大談“大唐水師厲害,當以和為貴”,把話題引到彆處。

送走中臣鐮足,蘇我入鹿坐在塌上,心裡七上八下。他不怕天皇,卻怕大唐真的出兵。琉球之戰已經證明,他的水師根本不是對手。若是唐人真的幫天皇對付他……

“來人!”蘇我入鹿忽然喊道,“備船,我要去博多灣!”他得親自去看看水師的整修情況,還得再招些浪人,以備不測。

奈良的空氣,因為長安的那封密信,變得越發緊張。而長安的鴻臚寺裡,津守吉祥還在等待。他不知道,自己的到來,已經像一顆石子,投進了海東局勢的深潭,激起的漣漪,正一圈圈擴散開來,將倭國的命運,與大唐的決策緊緊連在一起。

李承乾站在紫宸殿的高台上,望著長安城的萬家燈火。他知道,對津守吉祥的“考驗”不會太久。蘇我氏的囂張,天皇的急切,都在推著局勢往前走。而他要做的,就是在最合適的時機,伸出那隻決定天平傾斜方向的手,讓海東的風浪,最終朝著對大唐最有利的方向平息。

夜色漸深,鴻臚寺的客舍裡,津守吉祥還在燈下臨摹《蘭亭序》。隻是這一次,他的手有些抖,墨跡在紙上暈開,像一片他看不懂的未來。

喜歡大唐儲君請大家收藏:()大唐儲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被家族拋棄後,我卻撿垃圾成女帝 穿到荒年有係統,全家反派被我帶飛 夜儘時天明 退婚當天,改嫁清冷軍少做他嫂嫂 竹馬護資本家小姐,重生改嫁他急了! 武俠:開局被暗殺,我覺醒滿級龍象功 八零重生:我養廢了白眼狼們 綠我可以,分手不行 出口成真!對照綜藝女配發瘋爆紅 玄門小相師:從街頭到淩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