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了張獻忠,李岩也當上了內閣首輔,整個朝廷是一片新氣象,整個大明上下到處都是喜洋洋的氣氛。
最近又有影密衛來報,走失很久的三兒子定王朱慈炯也找到了。
朱由檢聽了是非常高興,這也太爽了吧,穿越過來之後,不僅得了大明江山,還白撿兩個兒子。
一個是太子朱慈烺,一個是定王朱慈炯,咱上來就當爹,趕緊父子相認。
然後安排國宴,邀請滿朝文武,慶祝三天。
對於朱由檢來說,雖然太子和定王不是自己親生的,但是有,絕對比沒有強。
如今的朱由檢是四十歲的身體,20歲的心。
雖然朱由檢的身體經過傳送門的強化,依然顯得年輕,但是整個大明朝可是都知道皇帝真實年齡的。
大明王朝後期的皇帝又大多短命,如果朱由檢沒有一個成年兒子的話,那麼很多人就會動歪心思。
如今朱由檢大肆打壓東林黨,很難說這些人會不會搞什麼幺蛾子。朱由檢可不想當明代宗朱祁鈺。
當年明代宗朱祁鈺就是因為沒有兒子,最後被英宗朱祁鎮奪了江山。
不管自己準不準備在大明生個一兒半女,但是現在必須要穩住東林黨們那顆躁動的心。
而自己又不經常在京城辦公,就很有必要讓太子監國,震懾百官。
而定王朱慈炯回來後,朱由檢也有安排。
朱由檢打算讓湯若望當朱由檢的外教,學習一下西方的語言和知識。
另一方麵朱由檢準備把閒散的宗室組織起來,成立一支武裝部隊,名字就叫天龍軍。
大明王朝的宗室實在是太多了,按內閣的初步統計,大概有三十多萬人。
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些人除了親王和郡王有大量的土地,絕大部分要靠朝廷供養。
如果大明能收到稅的情況下,供養這些人也沒問題,後世的大清朝,供養的宗室更多,但是大清卻沒有因此而亡,關鍵的就是朝廷能不能收到錢。
而大明的銀子都控製在東林黨手裡,朝廷收不到稅了,也就沒有錢,因此大明的財政入不敷出了。
宗室餓一餓,也死不了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是當兵的如果餓死了,大明王朝可就真的亡了。
朱由檢是看過《1942》的,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說:“如果兩個人要同時餓死的話,餓死一個災民,地方還是中國的;如果當兵的都餓死了,我們就會亡國。”
宗室又不是當兵的,餓死也不心疼,何況如今的朱由檢是穿越過來的,死再多的宗室,和朱由檢有半毛錢的關係嗎?
但是很多事,都是屁股指揮腦袋,如今的朱由檢可是大明王朝的皇帝,也不能對這些宗室不管不問吧?
如果太不近人情,不等滿清打過來,老朱家自己就內亂了。
既然這樣,還不如把這些宗室編入軍隊,抵抗外辱。也算他們死得其所。
畢竟這江山是老朱家的,你們是真正的保家衛國,死得其所。為你們花點銀子,百姓也沒有怨言。
而這一招也是被逼得,朱由檢不得不出此下策。
據李岩的最新的奏折,自從放開宗室可以經商參軍以來,問題多多,因為是宗室,涉及皇家的體麵,百官有所隱瞞,不敢奏報。
這些宗室自放開以後可以自由經商、參軍,謀取生路。
可是這些宗室仗著皇室的身份,經商中是巧取豪奪,在軍隊是恃強淩弱。
因為他們是皇室,是宗親,在經商的時候,仗著自己是貴族,不納稅,還搶奪彆人的商鋪,壟斷市場,無人敢惹。
而那些參加軍隊的宗室,更是無法無天。仗著宗室的地位,無視長官,淩駕於長官之上,拉幫結派,打罵官兵,影響極其敗壞。
長官們看了也無人敢惹,畢竟朱由檢的權威在那裡,如果讓朱由檢不高興,影密衛分分鐘讓你消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岩建議,那就徹底一點,把這些宗室編成一個隊伍,成立天龍軍,讓他們專門打惡戰,當炮灰消耗掉算了。
一方麵可以節省宗室開支,削減宗室人口。
另一方麵,又可以消滅敵軍,增強宗室拱衛朝廷的力量。要說保衛國家,還是宗室的意願最強烈,因為江山是老朱家的,他們肯定最賣力。
朱由檢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通過戰爭,消耗這些宗室人口,打著保家衛國的口號,任誰也挑不出理來。
就算後世的史學家,說我殘害宗室,手足相殘,他們也無法下筆。
妙!這一招太妙了!簡直就是為朱由檢量身打造的。
很快,朱由檢就把那些混在大明軍隊之中的宗室集合起來,以這個為班底,組建天龍軍。
另一方麵,通過宗人府在宗室之中大肆宣傳,凡參加天龍軍的,立下赫赫之功的,可以重新封王。
此令一出,朝野轟動。
文武百官,東林大員們,集體上朝勸諫。
“祖宗之製不可違,出九代者不可為王,望陛下三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此例一開,大明藩王將數不勝數,朝廷將無法供養,恐將重蹈覆轍。”
戶部官員更是集體反對,認為這些宗室人雖然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中尉,如果這些人通過軍功,再搞出十幾個藩王出來,我戶部拿啥養活這幫人?”
作為皇帝,朱由檢自是大義凜然。
“這些宗室人口眾多,每日裡無所事事,不是騷擾百姓,就是欺男霸女。就算是經商,那也是欺行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