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雖然取得巨大的成果,但這深深的損害了帝國主義的利益,從此以後大明王朝和英法在沿海糾紛不斷,武力衝突時有發生,英法甚至出動艦隊襲擊沿海,雖然被大明王朝艦隊擊退,但這種事情頗讓朱由檢頭疼。
而民間的走私一直都沒有斷絕,因為這鴉片走私的利潤實在是太高了,一箱鴉片的利潤高達上千兩,足以讓一個普通人鋌而走險。
為了改變家族命運,謀取暴利,敢和大明王朝作對的人層出不窮。
於是沿海的沙灘上,一艘艘的小船在利欲熏心的犯罪分子的驅使下,乾著罪惡的勾當。於是沿海的富商豪紳們又開始了吸食鴉片。
而且這些人做到極為隱蔽,偷偷的在半夜吸食,官兵們也對此無可奈何。
於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把帝國的禁煙官員玩的團團轉,這下子,林則徐也傻眼了。
一腔救國的熱情,到頭來竟然換得了國民的陽奉陰違。很顯然粗暴的禁煙行為並不能挽救大明王朝,一定要另辟蹊徑。
於是朝堂之上,關於禁煙的利弊之爭開始展開論戰。
“陛下,禁煙治標不治本,不如放開禁煙,我大明王朝隻管收稅就行了,區區草民無足掛齒。”
“陛下,隻要殺光毒販子,禁煙就可以事半功倍。””
一時間禁煙和放開禁煙的兩派吵個不停,兩派都各懷心腹事。
禁煙派對鴉片毒害民眾,稅銀流失痛心疾首。
而主張放開禁煙者,自家經營著煙館,大發橫財。
在這危機時刻,有人挺身而出,監察禦史吳須庸挺身而出,拋出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方案。
該方案角度新穎,令人振聾發聵。
“陛下,製夷者,必須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以夷製夷方為上策。
臣今日鬥膽進言,禁煙一事,必須以毒攻毒。
禁煙之所以屢禁不絕,其根本原因就是其利潤豐厚,而小民為利潤所誘惑,才鋌而走險。大明王朝對此事不可不察。”
吳須庸侃侃而談道:“如果強行鎮壓,反而適得其反,就算禁煙千百年,也無法斷絕走私鴉片的行為。”
臣以為,不如讓雲南、貴州、廣西三省種植罌粟,然後以大量的廉價鴉片傾銷英法,斷其賺錢之根本,英法無利可圖,這鴉片貿易自然根絕。”
吳須庸此言一出,朝堂頓時嘩然。
有識之士,愛國之士立刻抨擊吳須庸,此子誤國,當斬首示眾。
一時間,朱由檢變得進退兩難。
禁煙,誰都懂,但是此時大明王朝吸食鴉片的人已經多達上億,哪怕隻有百分之十的人偷偷的吸食鴉片,這市場和利潤足以讓世人瘋狂。
嚴刑峻法並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有必要雙管齊下,於是廉價鴉片衝擊國際市場的方案橫空出世。
以毒攻毒,勢在必行。
於是西南三省開始大麵積種植罌粟,所產鴉片產量竟然比英法還要多出一半,並且大明的產品物美價廉,質量上乘。歐洲客戶吸食了都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