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在東南亞對法戰爭中取得了絕對性的勝利,這一輝煌戰果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徹底改變了國際政治格局,將法國無情地推向了英國的陣營。英法兩國出於共同對抗大明和德國的目的,結盟已然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與此同時,俄羅斯一直以來都是大明和德國共同的敵人,整個局勢正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種種跡象表明,如果不出意外,英法俄三國必然會結成同盟。在這樣的國際形勢下,大明王朝與德意誌、意大利似乎也必須抱團取暖,以求在即將到來的風暴中站穩腳跟。
然而,朱由檢因通曉二戰的曆史,深知意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對墨索裡尼這個小醜般的人物極為看不起,從內心深處並不想與意大利結盟。但小胡子希特勒卻對墨索裡尼這位所謂的“老大哥”崇拜有加,堅信意大利對於德意誌帝國而言不可或缺。看樣子,此時的小胡子還未真正了解意大利人,尚未領教過意大利在戰爭中的“坑隊友”行徑。想必隻有等小胡子經曆完二戰,才會深切體會到意大利人究竟能把盟友坑到何種程度。
不過在當下,朱由檢自然不能明目張膽地說墨索裡尼的壞話。畢竟二戰還未正式打響,倘若他此時就斷言墨索裡尼必然戰敗被殺,這無疑會擾亂軍心,引發不必要的恐慌。而且以希特勒對墨索裡尼的崇拜之情,他也根本不會相信自己敬仰的人會如此不堪。
所以,當希特勒提出三國結盟的想法時,朱由檢心中暗自思量,耍了一個心眼。他認為,與德國的同盟條約中,可以明確寫入共同進退的條款,並且規定任何一方受到第三國的攻擊,雙方都有互相出兵救助的義務。德國與意大利簽訂的盟約,也應遵循同樣的模式,這些條款都被鄭重地寫在了《德意同盟友好條約》以及《大明王朝與德意誌友好同盟條約》之內。
然而,在起草《大明王朝和意大利友好條約》時,儘管其中羅列了各種互惠互利的條款,但朱由檢唯獨不肯把互相出兵救助的條款寫進去。這一做法可把墨索裡尼氣得暴跳如雷,他氣得臉色鐵青,嘴裡嚷嚷著要退出三國聯盟。關鍵時刻,多虧了小胡子希特勒出麵斡旋。希特勒信誓旦旦地向墨索裡尼保證,一定會全力保護意大利的安全,承諾以後絕對不會對墨索裡尼見死不救。在希特勒的極力安撫下,這才勉強保全了三國聯盟。
事實證明,小胡子希特勒確實說到做到。在後來的世界大戰期間,當墨索裡尼陷入絕境時,希特勒真的出動了黨衛隊的精銳力量,將墨索裡尼從危難之中解救出來,保住了他一條小命。
不管怎麼說,朱由檢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不可能和意大利在軍事上有實質性的緊密合作。這份與意大利簽訂的盟約,充其量隻能算作是一個互不攻擊條約,僅僅表明了大明王朝對意大利的一種表麵友好態度。
其實,朱由檢內心真實的想法並非真的對意大利不管不顧。他隻是不想受到條約的硬性限製,以免被意大利的糟糕表現拖累。但倘若意大利方麵的局勢真的發展到會對整個戰略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的地步,朱由檢也會從大局出發,毫不猶豫地出手相救。
當大明王朝和德國、意大利結盟的消息,被英法俄三國的間諜打探出來的時候,這三個資本主義大國,終於坐不住了,也開始了正式結盟。
在這個曆史敘事之中,為了便於區分陣營,我們把英法俄三國結盟後,後來又加入的美利堅、加拿大等國統稱為盟軍。而將大明王朝與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羅馬尼亞等國組成的陣營稱之為聯軍。
未來美利堅雖然肯定會參加世界大戰,但此刻它依然隱藏在幕後,暫未全麵涉足戰爭,所以在當前的情節中戲份相對較少。
大明王朝聯軍結盟本來應該有日本的份,隻不過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吞並了日本,所以大明王朝取代了日本,成為聯軍重要的一員,這樣一來增加了聯軍的勝算,盟軍的前途一開始就開始蒙上陰影,變得不甚樂觀。
喜歡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