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相較於蘇軍,可不單單是軍隊數量上存在著天壤之彆,在裝備數量方麵,同樣有著巨大的差距。”朱由檢神情嚴肅,話語擲地有聲。言罷,他迅速從公文包中掏出一大遝文件,“啪”的一聲,重重地摔在會議桌上,而後神色凝重,鄭重其事地說道:“諸位,大明王朝身為聯軍的關鍵一員,深感有責任、有義務提醒在場的每一位。德國的工業實力與蘇聯和美利堅相比,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是我們必須正視的現實。除了鋼鐵和石油產量方麵的差異,在軍隊裝備上,德軍與蘇軍的差距已然被拉開,甚至可以說,德軍已被蘇軍遠遠甩在了身後。接下來,請諸位看看這些數據。”
朱由檢伸手拿起會議桌上那遝厚厚的資料,在空中揚了揚,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繼續說道:“依據大明王朝所掌握的詳儘資料,在坦克方麵:德軍於庫爾斯克突出部集結了約47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而蘇軍則擁有7400輛坦克,兩者相差2700輛之多。如此懸殊的數量對比,使得德軍原本擅長的閃電戰,在占據絕對優勢的蘇軍麵前,幾乎難以施展,最終不得不與蘇軍展開麵對麵的激烈鏖戰。
這同時也意味著著,我方少量的坦克一旦被對方擊毀,我方的步兵將不得不直麵對方的坦克,從而麵臨巨大的傷亡。
此外,在大炮配置方麵,德軍的大炮數量是1.5萬門,而蘇軍的大炮數量是2.1萬門,蘇軍明顯占據更大的優勢,這令德軍的進攻更加艱難。飛機配置方麵,雙方都是3000多架,差距不大。
誠然,德軍在裝備方麵並非毫無亮點,其裝備了一定數量的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在質量上占據著絕對優勢。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先進坦克的數量並不多,根本無法對蘇軍龐大的裝甲部隊構成致命威脅。
質量並不能彌補數量上的不足。就在剛剛,我從軍備部長施佩爾那裡獲取了最新數據,截止今日,運抵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坦克中,僅有311輛虎式坦克和200輛豹式坦克。如此數量的新式坦克投入到規模宏大的庫爾斯克大會戰之中,對於改變戰爭的最終結果,實在是意義寥寥,用‘杯水車薪’來形容,可謂恰如其分。”
聽聞朱由檢的這番介紹,元首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難看,他那銳利的目光如同一把利劍,直直地投向了軍備部長施佩爾。
施佩爾部長見狀,趕忙解釋道:“元首,軍備部已經竭儘全力了。在嚴格保障兵工廠員工正常休息權利的前提下這可是您親自下達的要求),各兵工廠均已實行三班倒作業。然而,這些坦克的生產,著實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就拿虎式坦克來說,由於其工藝極為複雜,生產一輛虎式坦克大約需要25萬到30萬個工時。而豹式坦克的生產工時,一般也認為在15萬個工時左右。如此高的工時需求,導致我們實在無法實現大批量生產。”施佩爾部長雖精明強乾,但此刻也隻能無奈地攤開雙手。
“諸位瞧瞧,這便是德國軍事工業與蘇聯的差距所在。蘇聯生產一輛t34坦克,大約僅需8000多工時。也就是說,德國生產一輛虎式坦克所耗費的工時,足夠蘇聯生產30輛t34坦克;生產一輛豹式坦克的工時,夠蘇聯生產15輛t34坦克。在這種情況下,德軍這仗還怎麼打?即便庫爾斯克大會戰德軍僥幸能夠取得勝利,可未來又該如何應對蘇軍如潮水般海量的坦克?更可怕的是,我在此還尚未將美國的坦克年產量計算在內。”朱由檢眉頭緊鎖,語氣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
“那美國的坦克年產量究竟是多少?”一向傲慢的黨衛軍領袖希姆萊,此時也忍不住開口問道。
“目前,美國一年能夠生產兩萬多輛謝爾曼坦克。一旦其戰爭機器全力開動,一年生產四萬輛坦克,絕非難事。”朱由檢冷冷地回應道,那冰冷的語氣,仿佛帶著絲絲寒意,讓在場眾人不禁打了個寒顫。
這一連串冷酷無情的數字,如同一記記重錘,狠狠地砸在德國一眾高層的心頭上。眾人聽聞後,頓時陷入了沉默,會議室裡安靜得可怕,仿佛時間都凝固了一般,就連一根針落地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過了許久,戈林終於按捺不住,突然咆哮起來:“怕什麼?我們還有強大的戰無不勝空軍!”
“空軍?你當真以為僅憑空軍就能打贏這場戰爭?你在英吉利海峽的表現讓我無法相信你的能力。”朱由檢毫不留情地反駁道,“要知道,美利堅合眾國已然正式下場參戰,西線戰場每日都在承受著英美空軍鋪天蓋地的轟炸。德國的飛機製造廠在這般猛烈的空襲下,產量正逐日減少。你可知道美國今年飛機的總產量是多少?說出來,恐怕能嚇死你,整整架!而德國今年總共才生產了不到3萬架飛機,與蘇聯的產量近乎持平。戈林元帥,請問在這種情況下,你究竟打算拿什麼與盟軍繼續抗衡下去?”朱由檢憑借著他的伶牙俐齒,一番話說得戈林元帥麵紅耳赤,啞口無言。
經此一番交鋒,好不容易才稍有氣氛的會議,再度陷入了冷場。又過了良久,元首憋得滿臉通紅,緩緩將目光轉向朱由檢,輕聲說道:“那該怎麼辦?依你之見,究竟該如何是好?對麵的蘇軍一旦準備就緒,即便我不主動出擊,他們也必定會率先對德國動手。被動挨打的滋味,實在是不好受啊……”
喜歡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