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東方麵軍全力攻略蘇聯高加索地區各個小共和國的關鍵時刻,大明王朝基於戰略布局的需要,做出了一項重大決策——將林虎將軍所領導的頓河集團軍群升級為東歐方麵軍。這一舉措意義非凡,旨在進一步強化對東歐地區的軍事掌控與戰略影響。
東歐方麵軍的領導架構堪稱豪華,方麵軍司令由經驗豐富、戰功赫赫的林虎將軍擔任,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導風範,無疑是這支軍隊的定海神針。方麵軍參謀長則由胡貝中將兼任,同時他還執掌第二裝甲集團軍司令之職,憑借其出色的軍事素養和指揮能力,為方麵軍的戰略規劃與裝甲力量的運用提供堅實保障。倫斯基少將憑借著自身過硬的軍事能力,被委以第五裝甲軍軍長的重任,他將帶領麾下的裝甲力量,在戰場上披荊斬棘。雷布斯少將因在過往戰事中的出色表現,被晉升為中將,出任第一摩托化集團軍軍長,負責領導快速機動部隊,為戰役的推進提供強大的機動性支持。庫爾班同樣憑借卓越的軍事功績晉升為中將,擔任第一山地集團軍軍長,其豐富的山地作戰經驗,將在複雜地形的戰鬥中發揮關鍵作用。
東歐方麵軍身負兩大重要使命。其一,以庫爾班中將所率的第一山地集團軍為先鋒,與高加索地區的車臣勢力緊密配合,全力策應中東方麵軍在高加索地區的淩厲攻勢,力求徹底占領這片戰略要地,將高加索地區與羅斯托夫地區連為一體。如此一來,向北可對蘇聯的斯大林格勒形成強大威懾,向南則能震懾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半島,極大地拓展大明王朝在東歐的戰略影響力。庫爾班中將與車臣將領向來交情深厚,彼此信任有加,在此次軍事行動中,他們配合得天衣無縫。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將當地的蘇軍驅趕出去,結束了車臣人與斯拉夫人長達幾百年的紛爭,為這片飽經戰火的土地帶來了久違的和平曙光。
東歐方麵軍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主力向西滲透,攻占刻赤海峽沿岸以及亞速海周邊的廣袤土地。這一行動意義重大,不僅能夠有效遏製蘇軍南下的步伐,還能助力德軍在烏克蘭穩固防線,確保軸心國在東歐戰場的戰略態勢。刻赤海峽西邊緊鄰克裡米亞和亞速海,一旦成功攻占此地,未來大明王朝的軍隊便可以在塞瓦斯托波爾登陸,並以此為依托,構築一個功能完備的後勤基地,為後續的軍事行動提供堅實的物資保障。
與此同時,在大洋彼岸美國的大力援助下,蘇聯逐漸從戰爭的創傷中恢複元氣,重新組建了大批步兵師,兵力規模多達數百萬人,充分彰顯了人口大國在戰爭動員方麵的顯著優勢。在庫爾斯克突出部這個戰略要衝,蘇德雙方都敏銳地察覺到其重要性,紛紛在此集結了海量的部隊與先進裝備,一場決定戰局走向的超級大戰一觸即發。
時光悄然流轉至1969年7月,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區已然成為戰爭的風暴之眼。德軍在此集結了約47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這些鋼鐵巨獸排列整齊,宛如等待出征的鋼鐵軍團;1.5萬門火炮和迫擊炮,炮口直指蘇軍防線,蓄勢待發;3050架飛機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從空中給予敵軍致命打擊。而蘇軍方麵,在美國源源不斷的物資援助下,更是展現出驚人的戰爭動員能力。他們集結了7400輛坦克,數量上遠超德軍,形成強大的裝甲威懾;2萬多門火炮,構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網;3100餘架飛機隨時待命,奪取製空權。不僅如此,蘇軍後續還組建了大批預備隊,累計兵力多達264萬人,擁有輛坦克、門火炮、6950架飛機。雙方如同兩隻蓄勢待發的猛獸,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發動這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超級大戰,以爭奪戰爭的主動權。
朱由檢通過影密衛呈遞上來的詳儘情報,敏銳地察覺到德軍在實力對比上處於劣勢,他深知此時發動庫爾斯克突出部大會戰,對聯軍而言並非明智之舉。
在這風雲變幻的世界大戰期間,朱由檢身為一國之君,需時刻關注戰局動態,無法長期在京城處理政務。因此,大明王朝在葡萄牙的裡斯本和德國的柏林分彆設立了辦公地點。其中,位於柏林的辦公地點頗具曆史底蘊,它選址在一座略顯過時的公爵府邸之上,經過精心改建,一座名為鴻蒙天闕的小型行宮拔地而起。此地位置極為優越,與國會大廈和元首官邸的直線距離均不超過2000米,方便朱由檢與德國高層隨時溝通協調。
這一日,朱由檢得知庫爾斯克地區的緊張局勢後,心急如焚。他匆匆離開鴻蒙天闕,登上元首贈送的奔馳770k型防彈車,一路疾馳趕往國會大廈。抵達國會大廈後,迎麵便碰上了軍備部長施佩爾。朱由檢此刻全然顧不得皇帝的尊貴身份,急切地問道:“施佩爾,元首現在在何處?我有急事必須立刻與他商談,此事至關重要,刻不容緩!”此時的朱由檢深知,私下與元首交談或許難以解決當前的嚴峻問題,唯有在國會高官麵前,讓元首直麵現實,方能引起他足夠的重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施佩爾趕忙回應道:“元首正在三樓接見空軍元帥凱塞林、黨衛軍領袖希姆萊以及陸軍參謀長哈爾德上將。”說罷,他趕忙陪同朱由檢前往國會大廈三樓。經過警衛通報後,兩人很快進入了三樓會議室。
朱由檢一見到元首,便單刀直入地問道:“尊敬的元首,關於庫爾斯克的話題,不知在此處是否方便言說?”
元首今日看起來氣色頗佳,顯然對庫爾斯克“堡壘”計劃充滿信心,他熱情地回應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我親愛的朋友,你來得正是時候。今日在場的諸位,皆是庫爾斯克‘堡壘’計劃的核心知情人,有話但說無妨。”
接著,元首向朱由檢介紹道:“該計劃由曼施坦因元帥精心提議,旨在通過從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南北兩側實施向心突擊,一舉圍殲蘇中央方麵軍和沃羅涅日方麵軍,成功攻占庫爾斯克,進而向西南方麵軍後方發起突擊,重新奪回戰略主動權。對於此計劃,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們很想聽聽您的高見。”
朱由檢見元首對“堡壘”計劃毫無隱瞞之意,心中明白德國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必有大動作。他略微思索後,直言道:“既然如此,朕也就不再拐彎抹角。我認為應當推遲‘堡壘計劃’,因為無論是德軍還是聯軍,目前都尚未做好充分準備。就德軍而言,在庫爾斯克突出部集結的兵力僅有90萬人,連一百萬都不到,以此兵力對抗蘇軍,實在遠遠不足。你們可知道蘇軍在對麵集結了多少兵力?他們集結了四個方麵軍,分彆是羅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麵軍、瓦圖京的沃羅涅日方麵軍、科涅夫的草原方麵軍以及布良斯克方麵軍,總兵力加起來超過200萬。而且,蘇軍後方還有一個強大的預備隊方麵軍,兵力多達60餘萬。一旦突出部會戰打響,蘇軍總計能夠集結260萬兵力。”
朱由檢介紹完雙方兵力情況後,不禁麵露擔憂之色,繼續說道:“這次你們又沒有準備預備隊,以區區90萬兵力去對抗蘇軍260萬之眾,我實在為你們捏一把汗,你們忘了莫斯科戰役是怎麼失敗的嗎?不就是後勤跟不上和沒有準備預備隊嗎?這次堡壘行動,倘若僥幸打贏,那自然是皆大歡喜;但一旦戰敗,恐怕會兵敗如山倒。屆時,南歐的那些仆從國見勢不妙,極有可能倒戈相向,投奔進約瑟夫的懷抱,到那個時候,可就追悔莫及了。”
希姆萊聽聞此言,卻不以為意,反駁道:“皇帝陛下,您實在是多慮了。帝國的精英戰士個個英勇善戰,以一當五不在話下,我們的戰損比通常能夠保持在一比五以上,所以90萬德軍足以打敗450萬蘇軍。”
朱由檢毫不客氣地指出德軍如今存在的弊病:“然後呢?即便如你所說,90萬精銳拚光了怎麼辦?蘇俄有人口優勢,很快便能再次拉起百萬大軍。而德國如今的年輕人數量已然不多,否則也不至於連一支幾十萬人的預備隊都難以組建。你們必須清楚,現在麵對的蘇軍,已非昔日那不堪一擊之師,而是在蘇聯與美利堅的全力武裝下,成為一支武裝到牙齒的強大裝甲部隊。如今德軍擅長的閃電戰,對德國而言,不僅不再是優勢,甚至極有可能成為劣勢!”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確鑿無誤,朱由檢說著,拿出了一大堆由大明王朝最為神秘的情報部門影密衛精心收集並提供的情報。
喜歡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