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答道:“我!”
“你?”
………
“我欲以己身做表率,同小妹風裡希皆為夫妻,定婚姻嫁娶之俗,以做表率……”
聽到太昊如此說,霎時間場中喧嘩聲起,一個個議論紛紛。沒想到太昊竟然要以身作表率,還將同其妹風裡希結做夫妻。
眾人雖然議論紛紛,但是隻是驚訝於太昊的這個決定,並無反對之言,先不說如今人族尚無道德規矩束縛,亦無倫理人常之言。哪怕親兄妹結合也不會有人覺得有何異常,更不用說太昊同風裡希並非親兄妹了。
隻有半子心中微微有些異樣,但也不明所以,看到華胥同風裡希皆無反對之言,顯然早知太昊此打算,半子自不會出言阻止。等到後來人族倫理人常、道德規矩全麵之後,半子方才後知後覺,這場夫妻之事沒有出言阻止實在是他人生一大失敗,因不懂倫常平白多出一父。
等到眾人議論聲慢慢減少,太昊這才繼續對眾人道:“我意在七日之後同風裡希舉行嫁娶結契之事,到時候邀請所有族人儘皆前來觀禮,諸位以為如何?”
聽到太昊如此說,眾人自然沒有什麼意見,皆是紛紛讚同,隨即又詳商了一些細節,各自回去通知族人到時前往觀禮,眾人這才各種散去。
隨後幾日太昊就異常繁忙起來,隻因為到時候全族彙聚,皆來觀禮,自需要為眾人備下吃食方可,於是太昊便頻繁外出捕捉野獸,采摘野果。
等到第七日時因為要為族人準備食物,宰殺野獸,雖有族人幫忙,但也一直忙活到傍才準備妥當一切。
隨後一簇簇火堆燃起,照耀得整個部落猶如白晝。在嘈雜的氛圍中華胥首先走上前示意眾人安靜,隨後其便將太昊將與風裡希結為夫妻之事講述了一遍。又言及到夫妻的好處,希望族人將來都能過學習,結契為夫妻彼此扶持。
“今後我部族將會按此施行夫妻之禮,望眾人也能如此,彼此扶持共同壯大我人族……”
華胥語音未落,下方眾人便已經議論紛紛,顯然對那夫妻之事也有聽聞,但是對於具體詳情卻還不甚清楚。
等眾人議論聲減弱,華胥這才將太昊同風裡希一起叫到人前。
隻見今日二人各自換了新衣,雖還是那獸皮羽毛之流,但也能見精致不少,足見用了心的,平日散著的頭發今日也用木枝草環挽髻束冠,真個是好一對金童玉女。
太昊同風裡希走上前開言道:“今日我太昊同風裡希結作夫妻,自此之後二人同心同德、禍福與共。生居一室而莫改,死葬同穴而不移。同邀族眾以做見禮,共拜天地以表心誠……”
“今日我風裡希同太昊結作夫妻,自此後二人當互望互念、生死不離。餐將同就一釜而同饑飽,宿當同蓋一被而避暑寒。同邀親眷以告相鄰,共表山川以告鬼神……”
言畢二人跪伏朝天地拜了三拜以全禮。二人拜過天地相扶起身,有族眾見了二人拜天地結作夫妻心中各有心思。忽有問話傳出。
“既然是拜天地以做夫妻,表同心同德,禍福與共,當以何為憑證?”
問話著乃是一妙齡女子,觀太昊同風裡希拜天地之舉已然有些動心,心中亦有中意之人。隻空憑白所說,難以長久,故才有此一問。
太昊聽得問話,看眾人皆看向自己同風裡希二人,坐等其回話,太昊轉頭看向風裡希,風裡希亦是看向太昊,不期有疾風吹過,二人髻冠皆是第一次挽束,又是草木,自然不牢固,被風一吹,髻散簪落,發絲竟然吹至一處相護糾纏。值此時節,二人心意相通,已然明了彼此心意,正值勁風散去,發絲各自散落。隨即二人攜手,各執發絲彼此打一結,隨至發結同對眾人道:“結發為憑!”
又抬頭,正見空中皓月,複又指明月繼續道:“皓月為證!”
又同聲道:“夫妻一心,矢誌不渝!”
周圍一眾族人見此,自是各自恭賀。自此後凡夫妻皆稱結發,皓月作媒證。
先說夫妻結發,因勞作出入不便,後世雖有結發之俗,但不似太昊同風裡希一樣,隻是各自裁一發互贈,夫妻二人各自得了對方頭發,或直接縛在自己頭發之上,亦或是置於囊中,隨身佩執,更或是結在指上。此三種做為皆是外視於人,告之已有家室。傳到後世千萬年後雖還有結發之稱,但少知結發之意。另因今日太昊同風裡希皆換新服,盤頭束冠。凡結夫妻,皆習其俗。男女換新衣,有新人之語流傳後世。女子晚高髻,亦是有盤頭之言流傳。
再說皓月,隻因月色皎皎,好似白翁,故傳出月老之名。但需知曉月老乃憑證之神,不牽無名之線。若是男女彼此意合,約百年之好,共拜月老做憑證自得夫妻和睦。但若是那孤身之人也拜月老求姻緣,卻是空費工夫。不遇合意之人還道是月老不保,卻不知是自己求錯了仙拜錯了神,更有詩雲:
世間多有癡兒女,個個皆拜月中神。
拜耗誠心數十載,未遇合意一心人。
怒罵高坐空受香,躬身龕前拜錯神。
泥塑石胎怎為辨,隻歎多有愚兒心。
各方神司,各有執掌。若真個孤身者求取姻緣,豈不知早有古語男犯桃花,女動紅鸞。若是男子拜得桃花星降,自有中意女子得逢。若是女子求得紅鸞星動,自有合意之人現身。倘若是有中意之人亦可以男拜紅鸞催女子心意,女求桃花得男子動心。隻是若心靈感動二星,對方動了凡心是不是對求拜之人動的那就不可知了。
待到眾人恭賀完畢,華胥複又上前,對著眾人說道:“今日太昊同風裡希結為夫妻,我為其母,特立新室以做二人今後同居之所……”
眾人隨華胥指引看去,果然就見在華胥平時居所的一側,又新開一室。因華胥的居所乃是依山壁而建,故而為太昊同風裡希所備亦是鑿石而成洞室。後世始有洞房之說。
隨後華胥又說了一語,隻引得眾人儘皆嘩然。
喜歡壬祖傳請大家收藏:()壬祖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