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自己賠了夫人又折兵,到底該如何才好?
還有,自己容貌為什麼一下子衰老了這麼多?”
就在陳光愁得不行的時候,李濤派人來請他了。
陳光一聽,心裡“咯噔”一下:
“李濤這老狐狸,自上任就一直壓著我,今兒個怎麼突然請我?
他到底想乾啥?”
陳光雖然滿心疑惑,但官場的規矩他哪敢不遵守,趕緊整理好衣服,去彆院找丫鬟幫他用粉底遮擋住麵部的衰老,隨後又匆匆往李濤所在的酒樓去了。
一進門,陳光就見李濤滿臉堆笑地坐在桌前。
李濤抬手示意陳光坐下,說道:
“陳縣丞,本縣自到任以來,這事兒那事兒的,忙得不可開交,一直沒機會跟縣丞好好聊聊。
今兒個好不容易有點空,就請縣丞過來聚聚。”
陳光趕忙抱拳,恭敬說道:
“知縣相公客氣了,下官來遲,讓相公等,實在過意不去。”
等陳光坐下,李濤讓人倒上茶。
閒聊了幾句家常後,李濤微微仰頭,輕輕歎了口氣,緩緩說道:
“陳縣丞,這宦海沉浮,恰似逆水行舟,步步皆為險途啊,你我置身其中,想必感觸頗深吧。”
陳光趕忙點頭稱是:
“相公所言極是,下官在這官場中,時常如履薄冰。”
隨後二人又東拉西扯一番,李濤悠悠說道:
“就拿通判這一要職來說,坐鎮一方,實乃朝廷之肱骨,百姓之倚仗,非得是才德兼具、品行高潔之人,方能擔此重任,不負聖恩呐。”
陳光心中微微一動,隱隱猜到李濤話裡有話,但仍謹慎回應道:
“相公高瞻遠矚,這通判一職,關乎一方興衰,自然容不得半點馬虎。”
李濤目光似有深意地看向陳光,說道:
“聽聞陳縣丞與吳通判乃是同年,想來平日裡交往頗多,對他應當是頗為了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依縣丞之見,吳通判在這通判之位上,所作所為,是否契合這一方水土之期望?”
陳光心中明白了李濤的意圖,斟酌著言辭說道:
“吳通判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隻是這官場諸事,紛繁複雜,眾人立場不同,見解自然也難統一,偶爾有些不同的聲音,倒也在所難免。”
李濤輕輕一笑,說道:“陳縣丞這話,可謂老成持重。
不過,本縣有時也在思忖,這為官理政,猶如駕車馭馬,需眾人齊心,韁繩同引,方能行穩致遠,造福萬民,穩固朝綱。
倘若有人,為了些許蠅頭微利,偏離正軌,行事有所偏差,長此以往,怕是會如蟻穴潰堤,影響這官場的清明氣象啊。”
陳光知道李濤這是在試探他對吳亮的態度。
回想起自己自己遇到的煩心事,心裡的怨氣“噌”地一下就冒了上來,說道:
“相公所言,如醍醐灌頂。
下官此前也曾就政務處理與吳通判坦誠交流,本欲博采眾長,共商良策,奈何下官愚鈍,所言所語,似乎並未入吳通判之耳,想來是下官才疏學淺,未能契合吳通判之思路吧。”
李濤接著循循善誘道:
“陳縣丞太過自謙了。
本縣也略有耳聞,吳通判在處置諸多事務時,似乎獨斷專行,甚少廣納雅言。
長此以往,猶如蒙眼行路,恐會錯失諸多良策,於政務推進,怕是多有阻礙……”
二人一番互吹互捧中,一場針對吳亮的陰謀,慢慢拉開了帷幕。
喜歡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請大家收藏:()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