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高福與兩個官差一道來找高翠蘭,路上早就鬨起了彆扭。高福以為自己是為縣太爺辦事,派來的兩個差人隻是跟著自己聽差而已。於是有些“當家作主”的意思,老想使喚他們。哪知道這兩位差人硬是不買賬。自認為衙門中的“官差”,在外麵總是對彆人喝三吆四的,豈能讓一個“仆人”擺布。
再者,他們也不知道高福要找的這位“姑奶奶”是縣太爺的姨娘,隻聽說是清涼寺的尼姑而已。所以自從出了縣城,一路上高福要走,差人偏要歇;高福要住,差人偏要走。吃飯時高福點了菜,差人讓高福自己用,他們兩個自行點著吃。高福沒想到二位這麼難伺候,早知道這樣帶他們乾什麼?可是事已如此,而且是縣太爺的安排,高福隻得忍耐。心想:隻不過多掏些銀兩罷了。
可來到張弓嶺,高福問明店家,知道去劍鋒山騎不得馬,隻能徒步登山,高福便要把馬寄在店家。然而兩位差官說什麼也不同意,衝著高福道:“縣太爺命我們騎馬而來,為的是儘快找到人,你卻要棄馬步行,不是故意耽擱時間嗎?”
高福本是個老實巴交、沒經過大世麵的人,被他倆一嚇唬,再也不爭個主次,隻能惟命是從,跟著他們騎馬進山了。
三人翻過張弓嶺,來到劍鋒山下,看著陡峭峻拔的岩石,哪裡有路可尋?高福正在發愣,一位差人道:“山是死的,人是活的,乾嘛非要從這裡進山,難道她是飛上去的不成?咱們往西走,不怕找不到進山的路。”說著話,便打馬順著山下的小道走了過去。高福根本搭不上話,隻得默不作聲地跟在後麵。
又走了兩個時辰,還是見不到上山的路,仍然在張弓嶺徘徊。眼看天色已晚,兩個差人早就嚷嚷著肚子餓了,高福拿出乾糧讓他們充饑,他們連瞧也不瞧,執意要找店家投宿。高福隻能跟著他們盲無目標地瞎撞。還算走運,當晚終於在嶺上找到一戶人家,好歹弄些飯吃了,住了一夜。
就這樣,他們早飯後上路看山,中午就忙著找地方投宿、用餐。一連兩天,也沒踏進劍鋒山半步。高福急了,他心中明白,找不到高翠蘭,都是自己的責任,與兩個差官並沒多大關係。不能在這裡兜圈子了,他下決心要上劍鋒山上去找。
於是對兩位差官道:“這裡也問了,沒有能騎馬上山的路,可姑奶奶去的地方,是在劍鋒山旁邊的福陵,我必須登山去找。你們不去,就在這裡等我回來。”
兩位差官道:“也好。不過,這漫無邊際的,你到哪兒去找。叫我們等到什麼時候?”高福道:“我要是能找到姑奶奶,隨時就回來;要是找不到,說不準得耽擱幾天。”差官道:“這可沒有個準頭,我們就一直在這裡等著?”高福道:“你們不願意等,就先回去吧。給縣太爺報個信,就說我在山上找著呢,找著俺就回去。”
差官瞪著眼道:“這是怎麼說話?咱三個是縣太爺一塊派下來的,你往山上找,叫我們回去報信,你當我們是憨子哪?”高福急道:“我哪是這個意思。叫你們回去報個信,也是怕縣太爺著急呀?”差官道:“得了得了,這樣吧,咱們分頭去找,你上你的山,俺上俺的山,三天後都到這裡會合,找到找不到,咱回去複命。”
高福無奈道:“聽你們的,那就這樣吧。”差官道:“光這樣不行哪,俺不能喝西北風去找呀,你得給俺盤纏?”高福隻得掏些銀兩給了他們,然後自個兒進了山。
再說石佬想幫高翠蘭去找高福,來到劍鋒山下,看到山勢果然險峻,騎馬哪能上得去?他又看了看周圍,心中罵道:“這幾個不知高低的東西,騎著馬還想去找高翠蘭。肯定是順著山腳往西轉悠去了。”又埋怨高福道:“當著你的麵講的清清楚楚,去福陵必須在劍鋒山周圍找,你騎著馬往哪兒找呀?”埋怨歸埋怨,石佬還是沿著山腳追了下去。
緊走慢走,一直追到日落西山,也沒見一個人影。於是爬到山上,四處張望。天色黑透了,隻得找個地方躺了下來。
好在這石佬是個半仙之體,不知渴、不知餓。有時候高興,也到山上找些野果子嘗嘗,但不吃東西一樣過日子。
第二天天剛亮,他意外發現一條山路,沿路而上,不遠處卻看到那片從上而下,十分顯眼的碎石灘。石佬心想:“奇怪,在這深山無人之處,怎麼會有這麼多被敲砸的石塊?既然有人工開采的痕跡,難道福陵就在這一帶?”
又一想:“高翠蘭千裡迢迢來找福陵山,都怪我道聽途說給她指的路,不僅沒找到,還落得一身傷痕。聽她說也是在碎石灘上受的傷,看來她已經找到這個地方。不如先探個究竟,也好給高翠蘭有個說法。”
仔細觀察一番,從碎石灘上根本無法上去。於是向西走去,陡峭處卻發現一個洞。他好奇地鑽了進去,裡麵高低不平,順著山洞走了一段距離,卻走到一個山溝裡。山溝不是太深,他瞅到一處可以攀爬的地方,順勢爬了上去。登高一看,西麵是劍鋒山的主峰,北麵卻有一座小山峰擋住了視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石佬想起了當時幾位神仙說的話:福陵就在劍鋒山的後麵。按照這個說法,從迎仙橋到這裡,正好應該是這個方向。於是,他大步躍上了這座小山的山頭,舉目望去,果然另一番景象:遠處看,群山林立,千姿百態,雲天相接,氣勢磅礴;近處瞧,有一個山頭,奇石怪鬆,鬱鬱蔥蔥,高山流水,鳥語花香。山立在雲海之中,如大潮奔湧;花開在俏崖之上,如詩如畫。石佬看了又看,感覺這裡的風景比小西天還好。心想:高翠蘭要找的地方說不定就在這裡了。
於是下了這座小山,瞅準旁邊那座山頭爬了上去,他要去找張果老曾經住過的“神仙洞”。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半懸空似的危崖旁邊找到一個山洞。走近看時,隻見洞口上麵隱隱約約刻著三個篆字。石佬用手抹了抹,才看清是“雲棧洞”。他走進洞口,裡麵黑乎乎的。仔細看時,竟有半扇石門關著。推開石門,走了進去,見裡麵還有石桌、石凳。心中暗自讚歎:“果然是洞天府地。”走出門外,看天色已晚,便又折回到洞中,躺在了石桌上,過一晚神仙過的日子。
第二天天剛亮,石佬便起身走出洞口,心中暗想:高福一行既然來找高翠蘭,必然要找到這裡,我在這裡等也是個辦法。於是徘徊在洞口東張西望,著急時還爬到山峰高處探看,可哪裡有一個人影?
一直等到太陽偏西,石佬著實心慌,他從沒有過這種等人著急的感覺。突然腦子一轉,不由自主地走下山去,想探一下福陵山的究竟。
石佬本來就對那片碎石灘疑惑不解,知道是人工所為,他來到碎石灘旁的那座小山上,仔細觀察,果然發現這座山並不尋常,西麵山腰裡大片石頭有動過的痕跡。他猜想:這座山可能就是福陵,動過石頭的地方想必就是山門,而那片碎石灘下應當是上山的台階,陵墓建成後,為了掩人耳目,便把從山中掘出的碎石頭,封在台階上,形成現在的碎石灘。
石佬越想越高興,雖然沒找到高福,但是找到了福陵山和仙人洞了。這可是高翠蘭跑了多少天沒找到的。心想:看她找福陵山的決心,即使現在不來,早晚她也會來修行,這一趟可是沒有白跑。高興地他圍著山轉了又轉,不由自主地哼起打夯號子來。這打夯號子還是在修建迎仙橋時聽那些匠人們唱的,渾厚、有力、特彆提神。在他的腦子裡印象十分深刻。每當遇到高興的事,就像小孩子一樣手舞足蹈唱起來。
石佬一直樂到天黑,才又想起要找高福的事,便向“雲棧洞”那裡走去。可轉念一想:這地方連高翠蘭那麼心誠的人都沒找到;那高福一行騎著馬,到哪兒去找?
想到這裡,不由得怪起高福來:排場還不小,騎馬上得了這福陵山嗎?這哪兒是找你的主人,分明是走馬觀花、遊山玩水。讓我到哪兒去找你們哪?想了又想,道:“不行,在山上肯定等不到他們,還是下山看看吧。”拿定主意,連夜下山來,沿著那條有山洞、有山溝的小道走了下去。
石佬不僅是個熱心腸,而且是個有心人。奔波了一夜,也不知走了多少路,眼看天色已亮,他又爬上山崖,站在高處四麵觀看,希望能見到高福他們。可是一次次上山下山,卻看不到一個人影兒。石佬真的失望了,便坐在了一個山頭上閉目養神。
正朦朧間,忽然聽到哪兒有石頭的碰擊聲,睜開眼四處查看,終於發現山崖下有一個人正在往上爬。由於山勢較陡,爬的很吃力。石佬仔細看時,見那人正是高福。喜出望外,於是大喊一聲“高福!”沒想到他這一喊,高福著實吃了一驚,兩手一抖,早從石壁上掉了下去,骨碌碌一直摔到了山崖深處。
這一下可把石佬急壞了,連喊幾聲,也沒有回應。隻得兩眼一閉,跳了下去,連滾帶爬下到崖底。好在石佬乃石頭化身,不同凡人,身上隻擦了些痕跡,並無大礙。
爬起來定了定神,便去找高福。高福可就不像石佬那麼幸運了,隻見他躺在一片亂石堆上,額頭有血,遍體鱗傷,已經昏迷不醒。石佬抱起他喊了半天,也不見應,以為他死了,隻得放下手。急得團團亂轉,不住地埋怨自己闖了大禍,如何向高翠蘭交代?
石佬轉來轉去,想了又想:“無論如何不能一走了之,乾脆把他背到高翠蘭住處,再做計較。”於是背起高福,尋找路徑,踉踉蹌蹌爬出山來。
高翠蘭在店中一連住了三、四天,不見高福的蹤影。身上的傷已痊愈,精神也好了,隻是焦慮萬分。幾次要進山去找高福,都被店家勸住。她知道高福實誠,找不到自己,不會輕易回來。可是那山中無路,豈不是瞎闖。每想到這裡,就不由自主走到進山的小道上去觀望。
這一天,遠遠看到有人一歪一扭的走過來,高翠蘭不由自主的迎了上去。近前看時,見是石佬,後麵還背著一個人。高翠蘭忙喊道:“石佬爺,真是你嗎?”石佬聽是高翠蘭,忙應道:“翠蘭,快來,高福找到了。”說著話,便把高福放了地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翠蘭忙走到跟前,吃驚的問道:“高福,這怎麼回事?”石佬氣喘籲籲地道:“高福摔死了。”高翠蘭一聽,嚇得臉色煞白,聲音顫抖,忙蹲到高福跟前,拉他的手呼喚起來。
喊了半天,也不見高福有動靜。高翠蘭問石佬:“從哪裡摔下來,怎麼傷成這樣?”石佬便把他如何上山找高福、如何找到福陵山、如何遇見高福的經過一五一十講了一遍,然後道:“都怪我害了他,要不是我喊他一聲,他也不會掉下山澗。”
高翠蘭聽了石佬的一番話,真是又感激又無奈。感激的是石佬熱心腸,千方百計在幫自己;無奈的是好事讓他辦砸了,居然出了人命。隻能勸石佬道:“你也是一片好心,沒想到你親自上山去找高福。要怪都怪我,我不該來找什麼福陵山,竟然害了高福的性命。叫我如何向他的家人交代?”說著話,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這石佬與生俱來一是沒出過汗,二是沒動過情。今天背高福第一次累得出了汗,見高翠蘭哭的傷心,眼睛也濕潤起來。
二人正無奈,忽聽得高福“啊”一聲,高翠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忙搖著他呼喊起來。隻見高福慢慢地睜開眼,看了看高翠蘭,喊聲“姑奶奶”,便又閉上了眼睛。高翠蘭喊了又喊,再也不見她醒來。隻得請石佬把他背回店中。
住在山裡的人,家中一般都會保存一些救急的草藥,店主人忙熬了一罐“救生草”,給高福灌了下去,大家整整守了一個下午,才看到高福終於醒了過來。
高福睜開眼便問:“姑奶奶,我找到你了嗎?”高翠蘭忙答道:“找到了,找到了,就在你跟前呢!”高福看著高翠蘭,流著淚道:“這是哪裡?我不是在山裡嗎。不是在做夢吧?”
高翠蘭看了看石佬,石佬擺擺手,不要說出他。高翠蘭明白意思,對高福道:“這裡是咱們住的客店呀,多虧了一位山裡人把你救出來,總算沒事了。”高福急著想爬起來,可哪能動彈得?高翠蘭攔住他,一麵安慰他好好養傷,不要著急起來;一麵喂湯喂藥,精心調養。
石佬見高福醒了過來,才算放下心,便告辭高翠蘭,回了迎仙橋。
高福惦記那兩位官差,隻想去尋找他們,好儘快回去交差,怎奈渾身痛疼難忍,立不起身來。一直到第三天,高福才強打精神下了床,非要去尋找那兩位差官。
高翠蘭看他站都站不穩的樣子,還是攔住了他。高福著急道:“我們約好三天,再不去找他,就會走散的。”高翠蘭道:“你在這裡就住兩個晚上了,再加上你在山上的兩、三天,早已超過三天,他們還會在那裡等你?”高福道:“他們不見我,是不會走的。”
高翠蘭道:“沒有你這樣實誠的。再說了,即便他們走了,咱們也能回到家,何必非要跟他們一塊走?”高福為難道:“縣老爺叫他們跟我一塊來,如果走散了,不好交差。”高翠蘭道:“什麼不好交差,虧得是一道來的,他們竟然讓你一個人上山,哪有這樣的道理?你就安心養傷吧,即便要找他們,也得等身子骨好了再說。”高福隻得又住了下來。
過了兩天,高福覺得精神好多了,走起路來也有了勁頭,高翠蘭隻得讓他去找那兩位差官。
順著原來的路走了一天,找到了原來借宿的那戶人家。那家主人道:“兩位差官在這裡住了三天,等不著你回來,就走了。”高福問他們留下什麼話沒有,那店家道:“沒留什麼話,隻說這麼陡峭一片山,鳥都難飛進去,哪裡去找什麼人?”高福隻好返回。
見到高翠蘭,隻說差官先走了。高翠蘭本來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無奈高福是個實心眼,白跑一趟,也不再埋怨他。於是辭彆了店家,二人回丘城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