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雲繚繞,仙音渺渺,一片清靜無為的聖人道場氣象。
燃燈道人自金鼇島狼狽遁回,一路之上早已將心中的驚懼與羞憤強行壓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番精心編織的說辭。
他整理了一下略顯散亂的道袍,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從容不迫,這才步入玉虛宮大殿,對著高坐雲床之上的元始天尊恭敬稽首複命。
“弟子燃燈,拜見師尊。弟子已奉師尊之命,前往東海金鼇島‘拜訪’已畢。”
元始天尊緩緩睜開那雙仿佛蘊含著宇宙生滅至理的眼眸,目光平靜地落在燃燈身上,並未立刻開口,一股無形的威壓卻讓燃燈心中微微一緊。
燃燈連忙繼續說道,聲音中帶著幾分“恰到好處”的凝重與“意外之喜”:
“師尊在上,弟子已探明那金鼇島,其護島大陣確有幾分玄奧之處,那陣靈道玄也頗有些詭異手段,弟子本欲施展玉清雷霆手段,強行破開其陣法,讓他知曉我玉清一脈的厲害,也為我昆侖揚威……”
他恰到好處地頓了頓,臉上露出一副仿佛發現了什麼重要事情的表情,繼續道:“然就在弟子準備全力施為,徹底擊潰其陣法核心之際,卻偶然察覺到島內有一黃龍正在自行頓悟突破,其氣息……
竟與我昆侖山玉清大道隱隱相合,周身土行龍氣精純無比,似與您……有莫大的師徒緣法!”
燃燈說得情真意切,仿佛自己真的是為了不驚擾良才,才“被迫”放棄了“教訓”道玄。
“弟子心係師尊道統傳承,恐因弟子與那陣靈爭鬥波及此等良才美玉,又念及上清通天師弟的顏麵與你我兩家道場的情誼,故而弟子強行壓下了雷霆手段,未曾與其繼續纏鬥,而是立刻返回昆侖,將此事稟明師尊,請師尊聖裁!”
他這番話,避重就輕,將自己的闖陣失敗和狼狽退走,巧妙地美化成了顧全大局、慧眼識珠並及時回來彙報的功勞。
元始天尊聽完燃燈這番“詳儘”的彙報,眉頭幾不可查地微微一蹙。他對燃燈的性情為人自然有所了解,對其說辭中的水分並非全然不知。
但“黃龍與昆侖有緣”這一點,卻實實在在地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當即閉目,掐指推算天機。玉虛宮內,大道符文流轉,玄奧的氣息彌漫。片刻之後,元始天尊再次睜開雙眼,那雙威嚴的眸子中閃過一絲了然,卻也夾雜著些許不易察覺的不悅。
“嗯,燃燈,你此番所言倒也不虛。”元始天尊緩緩開口,聲音平靜無波,“那東海黃龍……確與吾座下,有一段未了的師徒之緣。”
不過龍族終究也是有鱗甲的,這徒弟嘛自己也沒什麼心思。
燃燈聞言,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計策已成功了一半。
元始天尊卻話鋒一轉,語氣中帶上了一絲冷意:“隻是……此子如今已身在那金鼇島之上,受那上清一脈駁雜氣息熏染,竟不思投我昆侖正統,反而流連於那等‘有教無類’的旁門左道之地,著實有些……不知好歹!辜負了這一身好根骨!”
他言語之間,對黃龍的選擇顯然極為不滿,也間接表達了對通天教主“有教無類”理念的不屑。
燃燈見狀,連忙抓住機會,故作惋惜地躬身道:“師尊息怒。
弟子觀那黃龍,雖出身龍族,但其心尚算純良,資質亦是不凡,悟性更是驚人。想來他久居東海,偏僻之地,不明玄門正統之尊貴,又受那金鼇島所謂的‘有教無類’之言辭蠱惑,一時誤入歧途,也是情有可原。”
他頓了頓,語氣更加“誠懇”:“若能得師尊親自點化,將其引入我玉清正道,再由弟子這般過來人悉心教導,將來必能明辨是非,摒棄旁門,成就一番大道偉業,亦不失為我昆侖山一段教化萬物之佳話,更能彰顯師尊您海納百川、有教無類之聖德啊!”
燃燈這番話,既為黃龍“開脫”,又巧妙地將“有教無類”這個帽子反扣了回去,還順帶吹捧了元始天尊一番,是滴水不漏。
元始天尊聽了燃燈這番“合情合理”的分析,臉色果然緩和了不少。他捋了捋長須,點了點頭:
“嗯,燃燈道友所言,亦有幾分道理。璞玉也需良匠雕琢,方能成器。
那黃龍雖一時糊塗,但既與吾有緣,吾且看看日後是否有機緣,將他引入正途,免得他明珠暗投,毀了這一身好資質。”
他沉吟片刻,點了點頭。
元始天尊看向燃燈,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緩緩說道:“既然那黃龍出身龍族,其族中長輩,或可對其修行之路有所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