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艙外有一張信件
要看看嗎?
當然
好奇心就是這麼來的
小心翼翼地將信件拆開,看向裡麵的冗長的文字,第一眼覺得頭疼,唯一的好處是,那不是亂塗亂畫,起碼看得懂。
先從第一行開始看起吧,一直到最後。
“噓,小聲點夥計,彆被太多人聽見了,我可不想這場談話有第三個人知道——至少是這艘船上的第三個人。”
“我本應該在晚上才來找你的,但晚上有那位來自柏林藝術大學的畢業生所舉辦的畫展,我想你一定不希望在那個節骨眼被我拉到這個鬼地方聽我吹牛。”
“嗯?你問我為什麼不能像作家那樣寫完文章內容後把想說的貼在末尾?不、不,夥計,那不會引起太多人注意的,我隻有在這裡橫插一腳,你才會將目光往這邊放一點。”
“我的出現是否突兀或影響一場令人沉浸其中的劇情了?不不不,這很符合。這樣一個荒唐的世界裡,著作是不需要邏輯的,至於流暢性,那就更無關緊要了。”
“作者們可以前言不搭後語,可以上一句是‘小溪’,下一句就可以變成‘恐龍’,毫無邏輯可言,但如你所見,這是合理的。”
“而讀者們呢,可以把這樣一篇糟糕透頂的文章看下去,也可以破口大罵,他不需要理性的思考,僅僅遵循自己的主觀就好了,如果不喜歡,儘管罵就是了,這是合理的。”
“哦,親愛的,我可能忘了一件事,你對於荒唐還是不太習慣,怎麼樣?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東西的地方如何?是不是一個烏托邦?那可是柏林藝術大學的畢業生所向往的地方。”
“哦……哦!抱歉,扯遠了,讓我們把話題掰回來吧。”
“我想跟你討論……讓我想想,好的,我知道了,關於數字‘12’的。”
“12,哦12,一個美妙的數字。”
“一天被分為兩個12小時,一個完整的晝夜循環以12為單位進行劃分。”
“一年有12個月,這一劃分與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緊密相關,反映了自然季節的更替循環。”
“它象征著時間的完整性,自然規律的運行。”
“在數學中,它也是奇妙的。它有1、2、3、4、6、12共6個因子。在空間幾何裡,正十二麵體是五種正多麵體之一。在天文學中,有12個星座。”
“而在《聖經》中,你所熟知的耶穌,有著12個門徒。”
“哦,親愛的,你看起來有些困惑,這些舉例你可能需要點時間消化,那我就拿你所見的來說吧。”
“眷屬癔症中,每日黎明與黃昏時分,患者視野內出現恒定移動的模糊身影,平均距離保持在12米。”
“秩序會監督員與大部隊的距離在12米。”
“看看,多美妙的數字!”
……
花費了幾個小時,安克西斯完成了自己的曠世之作。
當她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眾人看時,他們都表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