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準備好了啊?我瞅瞅,謔,剛知道咱家家底還行啊,還有小黃魚,加上大洋得千兒八百塊,真的不少了。”
劉德信看著堂屋地上的一口箱子,確實沒想到有這麼多,雖然距離十根還差得很遠。
王玉英歎了口氣,指著大嫂說道:“得好好謝謝你大嫂,這裡麵有她帶來的嫁妝。”
大嫂抱著孩子連忙回話:“媽,說這作什麼,都是一家人,平安回來就好。”
劉德信也沒再說什麼客氣話,又來到裡屋,查看小妹的情況。
老太太在一邊看著,小丫頭的臉色好了很多,表情柔和,睡著了。
劉德信沒再說話,隻是拿起空了的兩個杯子,示意奶奶出來。
先補滿加了藥的蜜水,劉德信輕聲問起奶奶,老爺子他們之前有沒有留下其他好東西,好好選選帶過去,如果錢不夠就補上,就不用來回跑了。
“是留下點東西,就在西院磨坊下麵那個地道的密室裡麵,平時都是你爸負責,彆人沒進去過。”
“那行了,我過去找找。”劉德信說著就往西院走去,
“對了,這次跑關係不知道幾天,給我做點乾糧吧,就不在外麵吃了,省一點是一點。”
“估計三哥在裡麵也吃不上什麼東西,給他也帶著。”
“就該讓他餓著。”王玉英和老太太一起往案板那走去,“正好早上發了麵,準備給琳琳做黃子吃,先便宜老三了。”
黃子,就是一種玉米麵的發麵餅。
用專門的黃子鍋,就是鍋底兒凸起的砂鍋,抹上油,攤餅子,又香又喧騰,比窩頭好吃多了。
還可以加上糖,香甜可口,特彆受歡迎,八十年後還有賣這個的。
劉德信來到西院的磨坊,準備挑一挑老爺子留下的東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是為了什麼寶貝,反正都打算乾無本的買賣了,就是想找點家夥。
之前是聽老太太提過的,老爺子當年和姥爺一起去天津打過仗,老爸也在四九城混過鏢局,肯定是有點東西的。
劉德信提著風燈,從磨盤下麵的入口順著梯子走了下去。
彆說還挺深,落地之後提燈照了一下,估摸著長寬差不多四五米,高有個三米左右。
靠近入口的牆上,掛著幾副甲,應該算是甲吧,兩片弧形鐵板栓在一起,坑坑窪窪的還有兵器的痕跡。
牆邊橫著一杆大鐵槍,兩米多的長度,手握剛剛好,大幾十斤重。
不都是用白蠟杆嗎?這玩意這麼重,一般人玩不了的。
另一邊竟然是槍,真火槍,數了數有12杆,兩三米長,雞蛋粗細,這尼瑪是大抬杆吧!真是有年頭了。
那邊上箱子很可能是鐵砂,鐵珠和火藥了,劉德信趕緊把燈放到離得遠的地方,走過去查看,這要來個大煙花多冤枉啊……
槍隨後也收了起來,這玩意兒一杆估計得有好幾十斤,狀態保持的不錯。為了護住這些東西沒少下本。
劉德信把密室的東西都收進了空間,沒找到像樣的兵器,大抬杆倒是意外之喜。
冷兵器還得重新找找,不到萬不得已不用那杆長槍。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自古槍兵幸運e。
天下槍兵氣運共八鬥,子龍獨占一石,餘者共欠二鬥。
劉德信不覺得作為子龍的同省老鄉,能得到什麼照顧。
來到上麵,在屋子裡的雜物處翻找,最後找到了一個打鐵的鐵錘,一把鐮刀,不是常見的那種長柄7字鐮刀,是一把月牙彎鐮。
走出磨坊,突然看到牲口棚邊上放著的鍘草的鍘刀,劉德信走過去把刀片拆了下來,為了省勁兒,柄正好雙手能握,重量對自己也是小意思,也收起來。
還有時間,研究研究大抬杆的玩法,反正空間裡隨便打槍。
怎麼說自己參加了初中、高中、大學、入職四次軍訓的。
前兩次一共兩周簡單的訓練。
大學那可是訓了21天,拉練打靶都做過,雖然就上靶了兩發,右眼近視有情可原嘛。
入職還在軍校訓了半月,沒打靶也是摸過空槍,還考過四小證,急救知識還是懂點的。
接下來養精蓄銳,今晚夜襲鼠輩!
小鬼子,你工農爺爺來了!
喜歡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請大家收藏:()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