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已經是萬家燈火。
凜冽的寒風,吹不滅人們過年的熱情,大街小巷裡到處都是飯菜的香氣,還有零星傳來的鞭炮聲。
“德信,我們明後天還過來嗎?”
快要騎到家裡的時候,田丹開口問道,顯得有些悶悶不樂。
“要不就算了吧,田叔和羅叔肯定不是為了貪杯的事兒,估計確實是有任務在身。等忙完了有的是時間見麵。”
劉德信安慰道,心裡猜想任務是一說,還有可能就是讓女兒多和自己在一起,畢竟這幾年真正在一起的日子也不多。
“那好吧,等穩定下來就好了。”
“嗯,到時候每天都能見麵,到時候沒準兒你就會嫌田叔煩了。”
“哼,肯定不會。”
遠香近臭,多少是有道理的。
貼心小棉襖要是變成漏風黑心棉,不敢想象啊。
劉德信說著說著有點沉默了,竟然開始從田叔身上,聯想起將來自己可能麵臨的狀況來。
“怎麼不說話了,想什麼呢?”
“我在想,咱們將來要兒子吧。”
“什麼意思?你重男輕女?”
“怎麼會,我是想,到時候也到了今天這一幕,不一定能像田叔那樣接受啊。”
“噗,那你乾脆一直養在家裡得了。”
“我很樂意啊,你能接受嗎?孩子能同意嗎?老太太和老媽她們也不可能點頭的。”
“哼,不害臊,我也是閒的,和你說這個。都沒成親呢,就想著孩子的事兒了……”
“未雨綢繆嘛。”
“你這一杆子杵到十幾年後了,瞎操心。”
兩個人閒聊逗著悶子回到了家中。
……
三十晚上熬一宿,正月初一滿街走。
除夕晚上,大家倒是都圍在堂屋,吃著零嘴兒,聊著天兒,幾個孩子也都過了午夜才去睡覺。
沒有電,沒有春晚的日子裡,各種民間風俗,鄰裡八卦就成了最好的節目。
這時候,就成了老太太的舞台了,作為家裡的最長者,那聽過見過的故事就多了去了。
雖然不少都帶有鄉土色彩的說教,對於解悶兒來說還是不錯的。
明天估計還是老樣子,不在老家,沒有那麼多親戚去拜年,滿街走就不用了。
但最後差不多點兒還是都去睡了,早上還要起五更的,晚了一年都不吉利。
討個彩頭,沒必要擰著來,照做就是了。
正月初一,新年第一天。
早起拜年,煮餃子,放鞭炮,吃飯,大門敞開。
就算沒有親戚,大門也要大開著的。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換上了新的衣服,期盼著有新的未來。
倒也不是沒人過來,柱子還是像往年一樣過來了,何大清夫妻倆帶著小雨水,還有蔡全無也都上門給老太太拜年了。
這兩年通過自己還有虎子的關係,兩家的關係走得比較近了,又都沒有其他的親戚走動,過年拜個年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