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還帶來了易家的拜年口信兒,孩子還小不敢帶出來,就借著何大清的口來說了,就連白七爺那邊兒的年禮,都是托何大清送過去的。
劉德信也能理解,這兩口子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後代,那是一點兒險都不會冒的。
接下來的日子,算是平淡的過去了。
不是過年不吸引人,而是後麵還有更大的事兒等著。
公告發出去這麼多天,四九城的老百姓都等著初六當天的活動了。
從圍城開始,人們的心就忽上忽下的,擔心亂戰之下自家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等到後麵,發現外麵偶爾打打冷炮,並沒有進行攻城,這心也稍稍安了一點。
接下來城裡的物資供應出了問題,人們每天都在為生計絞儘腦汁,也不在乎打不打仗了。
沒成想,攻城的一方竟然開放了外麵的物資進城,保證老百姓的生活,這操作還真是讓皇城根兒底下的老百姓開了眼界。
竟然真有把老百姓當人看的?
開始大家都以為是作秀,邀買人心,但是這物資供應越來越穩定,這人心也就跟著穩定下來了。
還是那句話,誰能讓大家吃飽了,誰就會得到大家的支持。
再後來,公告發了,四九城和平易手,換了主人。
老百姓肯定是舉雙手讚同的,不打仗就不會傷人,好事兒啊,就是不知道會不會執行下去。
畢竟這麼多年來,兩邊談了也有不少次,各界也都抱有期望,最後是失望收場。
還好這次人們看著城裡的守軍一點點的撤走了,外麵進城的時間也定在了初六,就是為了不耽誤老百姓過年。
這消息一出來,四九城裡哪個不挑大拇指稱讚,多數都想在初六這天看看這與眾不同的軍隊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
“德信,咱們去哪邊看?”
初六一大早,全家都起床,早飯吃得飽飽的,聚集在一起準備出發去看入城,王安抱著小全福問道。
“上麵說是兩路進來,一路從西直門,一路從永定門,咱們去永定門這邊吧,近點兒。”
劉德信和田丹也各自抱著一個孩子,想了想回道。
“行,那咱們就去永定門,不過最後都要到前門這邊,老太太你們彆走那麼遠了,在前門這邊等著吧。”
王安點頭同意,又對著老太太和王玉英說道。
也是,老太太年紀大了,沒必要從開始就跟著,還是在前門這邊等著看看就行,儀式也都是在箭樓這邊舉行的,離著家還近。
“嗯,我和你媽還有你姑她們就在前門這兒待著吧,孩子是跟著我們還是你們?”
老太太也同意了這方案,年老不講筋骨為能,還是老實待著吧。
“我們跟著四哥四叔!”
幾個孩子吵吵道,都覺得跟著劉德信他們才有熱鬨看。
“那行吧,你們記住,不要亂跑,抓住大人的手彆放開,要不然丟了可就再也見不到了。”
王玉英叮囑幾個孩子說道。
“放心吧,媽,我們一定會看好他們的。”
劉德信跟家人做了保證,確實也是一個安全問題,不擔心是不可能的。
“說到做到啊,走吧!”
“出發!”
喜歡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請大家收藏:()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