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指著劉德信和田丹,語氣帶著自豪。
“劉德信同誌,腦子靈光,辦事兒踏實,這幾年一直在四九城工作,成績突出,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譽,現在已經成了人民公安的一員,前途光明。”
接著又看向了田丹,眼神中滿是欣賞。
“田丹同誌,那更是咱們隊伍裡的寶貝疙瘩,萬裡挑一的好姑娘!老田的掌上明珠,海外留學的高材生,有文化,有膽識,心思縝密,多次立過大功!”
老羅頓了頓,目光在兩人臉上掃過,帶著促狹的笑意,故意拉長了調子:
“這倆孩子啊,在共同的工作和戰鬥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這情誼啊,我看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是時候該升華一下,結個革命伴侶了!
老田,劉嫂子,你們二位做長輩的,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看樣子老羅沒少乾媒人的事兒啊,這小詞兒整得一套一套的,聽著就很正式,像那麼回事兒。
雖然雙方都決定了不按照什麼傳統來,不講究儀式,但有這麼一個開頭,總歸是讓人舒心的。
田懷中眼神溫和地看向劉德信和王玉英說道:
“老羅說得極是。丹丹常跟我提起德信,我也和德信合作過幾次,知道這孩子正直、勇敢,有擔當,心思也細。這次四九城的事……”
他頓了頓,沒有明說,但在場的人除了王玉英都明白,指的是之前和平談判遭遇的危機,
若非劉德信及時介入援手,他田懷中恐怕已遭不測,
“也多虧了德信。丹丹能遇到德信,是她的福氣。”
他話鋒一轉,看向王玉英,語氣更加誠懇:
“劉嫂子,我家隻有丹丹這一個女兒,平時多有寵愛,脾氣秉性和一般人家不大一樣,如果有冒犯的地方,還請您多擔待一二。現實的情況,德信想必也跟您提過一點兒。這婚事上,恐怕隻能一切從簡了。”
王玉英一直安靜地聽著,臉上帶著笑意。
等田懷中說完,她看向田懷中,又看了看老羅,最後落在兒子和田丹身上。
“田先生,您這話,可就見外了。啥排場不排場的?那都是舊社會的老黃曆了!我就認一個理兒:人好,心好,比啥都強!”
王玉英的聲音不高,卻清晰有力,她頓了頓,眼神看向田丹時,那份喜愛幾乎要溢出來:
“我一直就盼著我們家老四,能找個知冷知熱、能踏踏實實過日子的好媳婦兒。丹丹這閨女……”
她拉起田丹的手,輕輕拍了拍,“模樣好,性子好,有文化,有本事,心腸更好!能看上德信,那是他幾輩子修來的福分!”
雙方家長的互誇環節,讓劉德信和田丹都有點兒臉色發紅,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新社會了,不興舊禮,但是傳承不能斷。”
王玉英說著話,從懷裡掏出來一個布包放在桌子上,輕手輕腳的一層層打開,露出了一對兒翡翠的手鐲,推到了田丹眼前。
“這對兒鐲子,是我婆婆傳給我的,當年幾個孩子生出來之後,每人都備了一對兒,等著結婚的時候交給兒媳婦的,現在就傳給丹丹你了。”
“阿姨,我……”
田丹有些遲疑的看著王玉英,又轉頭看向了劉德信和田懷中。
“丹丹收下吧,我說了這不是舊禮,是家裡的傳承,以後德信就交給你了。”
王玉英拉著田丹的手,笑著說道。
“丹丹,收下吧,難道你還想拋棄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