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從禮義春秋到權謀戰國: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變遷_嘻哈史詩看古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嘻哈史詩看古今 > 第247章 從禮義春秋到權謀戰國: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變遷

第247章 從禮義春秋到權謀戰國: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變遷(1 / 1)

話說春秋末年,魯國曲阜的杏壇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正對著弟子們長籲短歎。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他手裡攥著竹簡,望著天邊南飛的大雁,嘴裡念叨著"禮崩樂壞,禮崩樂壞啊!"

弟子子貢不解地問道:"夫子,這話您說了無數遍,到底啥叫禮崩樂壞啊?"

孔夫子捋了捋胡須,語重心長地說:"想當年,周公製禮作樂,天下諸侯都聽周天子的號令。逢年過節,諸侯們都會帶著貢品去朝見天子,有了矛盾也會請天子主持公道。那時候,大家都講究"周禮",君臣有彆,長幼有序,多好啊!"

"可現在呢?"夫子越說越激動,"鄭莊公敢射傷天子,齊桓公稱霸還要挾天子,楚國居然敢問九鼎輕重!諸侯們不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都想著擴張地盤,發動戰爭。這世道,已經沒了規矩!"

確實,在春秋早期,雖然諸侯們已經開始爭霸,但表麵上還維持著尊奉周天子的局麵。打仗講究師出有名,要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戰爭也有規矩,不抓老人,不俘虜傷員,甚至對方戰敗逃跑,追擊不超過五十步。

就說宋襄公吧,泓水之戰時,楚軍渡河,有人勸他半渡而擊,他卻說:"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結果錯失戰機,自己還受了傷。現代人可能覺得他迂腐,但在當時,這就是貴族精神,是對周禮的堅守。

可惜這樣的時代正在遠去。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末年,情況更糟了。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這些卿大夫居然敢瓜分諸侯的土地;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為了稱霸,不擇手段。孔夫子一生周遊列國,就是想恢複周禮,可惜四處碰壁,隻能在晚年編修《春秋》,希望用曆史來褒貶善惡。

要是孔夫子能活到戰國時代,估計得被活活氣死。因為到了戰國,那才叫真正的"禮崩樂壞"。東周王室已經名存實亡,諸侯們紛紛稱王,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各國之間今天結盟,明天背盟,完全不講信義。

最典型的就是"合縱連橫"。蘇秦搞合縱,聯合六國抗秦;張儀搞連橫,瓦解合縱聯盟。這些縱橫家們靠一張嘴就能攪動天下局勢,什麼承諾、盟約,在他們眼裡不過是利益交換的籌碼。楚懷王被張儀騙得團團轉,不但丟了土地,還客死他鄉。

戰爭也變得更加殘酷。春秋時打仗,雙方擺開陣勢,堂堂正正地對決;戰國時卻講究奇謀詭計,動不動就搞偷襲、設埋伏。長平之戰,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這種暴行在春秋時期簡直不可想象。

難怪關羽關二爺隻愛讀《春秋》,不愛看《戰國策》。《春秋》裡記載的雖然也是亂世,但好歹還有禮義廉恥,還有對善惡的評判;而《戰國策》裡全是權謀詭計,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關二爺一生最重義氣,自然看不上這些。

從春秋到戰國,表麵上看隻是時代的更替,實際上卻是一場文明的蛻變。春秋時期,雖然已經禮崩樂壞,但貴族精神、傳統禮教還有遺存;到了戰國,弱肉強食、利益至上成了唯一的法則。這中間的變化,就像從彬彬有禮的君子之爭,變成了不擇手段的叢林法則。

孔夫子當年的感歎,不僅僅是對現實的不滿,更是對一個時代精神消亡的惋惜。他也許沒有想到,自己一生堅守的理想,會在後世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而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最終也孕育出了百家爭鳴的思想盛宴,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大概就是曆史的奇妙之處吧。它既會無情地淘汰過時的東西,又會在廢墟上培育出新的文明之花。春秋與戰國,雖然都是亂世,卻各有各的精彩,共同構成了中華文明史上最波瀾壯闊的篇章。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足球]馬爾蒂尼與主席的閨女 魯王宮成了5A景區?你膽夠肥啊 九陰九陽 替小師妹頂罪,叛宗後大師姐賊瘋賊強! 第五年重逢,馳先生再度失控 夫人要離婚,陸總想父憑子貴 開局就分家,我暴富你們哭什麼 快穿:宿主求彆黑化 無限天神君臨 重生七零過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