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梁山歸宋:宋江降宋背後的真相_嘻哈史詩看古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嘻哈史詩看古今 > 第723章 梁山歸宋:宋江降宋背後的真相

第723章 梁山歸宋:宋江降宋背後的真相(1 / 2)

第一章海州圍城破局難

宣和三年早春,海州城外的凍土還沒化開,凜冽的北風卷著雪粒,打在宋江臉上生疼。他勒住馬韁,望著城頭飄揚的大宋軍旗,嘴角抿成一條直線。身後的梁山好漢們裹緊了單薄的戰袍,手裡的刀槍在寒風中泛著冷光,兩千多人的隊伍縮在曠野裡,像一群被凍僵的狼。

“哥哥,再攻一次吧!”李逵提著雙斧上前,黑臉上滿是焦躁,“城裡麵糧草肯定不多了,咱們一鼓作氣衝進去,好酒好肉管夠!”

宋江沒說話,目光落在城根下堆積的屍體上。那是昨天攻城留下的,有梁山的弟兄,也有海州的守軍。雪水混著血水,在凍土上凍成了暗紅色的冰碴。他知道,李逵說的是屁話——海州城守將張叔夜是員老將,守城經驗豐富,城頭的弓弩手輪流值守,滾石擂木堆得像小山,再攻下去隻會徒增傷亡。

“撤到十裡外的山坡紮營。”宋江終於開口,聲音沙啞得像被砂紙磨過。他調轉馬頭,披風在風中甩出一道弧線,“讓弟兄們撿些枯枝生火,把剩下的乾糧分了。”

隊伍裡響起一陣低低的騷動,有人咳嗽,有人罵娘,還有人望著海州城的方向發呆。宋江假裝沒聽見,他心裡比誰都清楚,剩下的乾糧隻夠撐三天。自去年冬天從京東東路轉戰過來,他們一路劫掠州縣,卻始終沒能建立穩固的據點,弟兄們的冬衣都還穿著單衣,不少人凍得手上生了凍瘡。

紮營後的第一晚,宋江坐在中軍帳裡,借著油燈看地圖。地圖是從濟州府搶來的,邊角已經磨破,上麵用朱砂標著官軍的布防。京東東路有折可存的騎兵,淮南東路有劉延慶的步兵,現在海州又被張叔夜死死堵住,梁山軍就像掉進了漁網的魚,越掙紮網收得越緊。

“哥哥,張順那邊有消息了。”吳用掀簾進來,鬥笠上還沾著雪沫。他從懷裡掏出個油紙包,裡麵是半塊凍硬的麥餅,“他說海州城裡確實缺糧,但張叔夜把百姓家的存糧都征走了,還殺了兩個私藏糧食的富戶立威。”

宋江捏著麥餅,掰了一小塊放進嘴裡,嚼得腮幫子發酸。他想起剛上梁山時的光景,那會兒弟兄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打土豪分田地,何等快活。可自從去年接受招安的提議被朝廷駁回,他們就成了朝廷欽定的“賊寇”,走到哪兒都被官軍追著打。

“朝廷那邊有動靜嗎?”宋江問。油燈的火苗晃了晃,照得他眼角的皺紋像刀刻的一樣。

吳用搖搖頭,從懷裡摸出封信:“這是從海州信使身上搜的,張叔夜向朝廷求援,說已經把咱們困在海州了,請求派兵合圍。”

宋江接過信,信紙粗糙得剌手。他不認多少字,隻認得“宋江”“賊寇”“合圍”這幾個字。他把信紙揉成一團,狠狠砸在地上:“狗朝廷!當初老子願意招安,他們把老子當要飯的;現在老子不想招安了,他們倒來勁了!”

帳外傳來一陣喧嘩,緊接著李逵掀簾闖進來,手裡舉著個血淋淋的人頭:“哥哥!抓到個奸細,說是張叔夜派來的,想打探咱們的虛實!”

那人頭滴著血,落在地上滾了兩圈,眼睛還圓睜著。宋江看著人頭,忽然覺得一陣惡心,他揮揮手:“拖出去埋了。”

李逵不肯走,梗著脖子說:“哥哥,我看張叔夜是想逼咱們投降!不如咱們殺回梁山,憑險據守,總比在這裡等死強!”

“回不去了。”吳用歎了口氣,“戴宗昨天回來報信,說梁山已經被官軍占了,晁天王的靈堂都被燒了。”

帳裡瞬間安靜下來,隻有油燈的劈啪聲。

李逵的臉漲成了紫黑色,雙斧在手裡攥得咯吱響,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宋江閉上眼睛,胸口像被巨石壓住,喘不過氣來。

那是他們的根啊,沒了梁山,他們就真成了無根的野草。

第二章腹背受敵斷生路

第二天清晨,宋江被凍醒時,帳外的雪已經停了。他披上披風走出帳外,看到弟兄們正圍著幾堆篝火取暖,火苗舔著枯枝,發出劈裡啪啦的聲響,卻驅不散周遭的寒氣。有幾個傷員躺在草堆上,哼哼唧唧地呻吟,沒人有多餘的力氣照顧他們。

“哥哥,早飯。”一個小嘍囉端著個破碗過來,裡麵是半碗稀粥,上麵飄著幾粒米糠。宋江接過來,剛喝了一口,就看到東邊的天空揚起一陣煙塵。

“官軍來了!”有人大喊。

宋江心裡一緊,爬上旁邊的土坡望去。隻見遠處的官道上,黑壓壓的一片人馬正往這邊趕來,旗幟上寫著“折”字——是折可存的騎兵!他們來得比預想中快了整整兩天。

“李逵!帶三百人去東邊阻擊!”宋江大吼,“吳用!讓弟兄們收拾東西,往南邊撤!”

梁山軍頓時亂成一團,有人慌忙收拾行李,有人急忙牽馬,還有人對著東邊的官軍射箭。李逵提著雙斧衝在最前麵,三百弟兄跟著他迎了上去,很快就和官軍的先頭部隊撞在一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宋江站在土坡上,看著李逵的隊伍像投入大海的石子,瞬間被官軍吞沒。他知道,這隻是拖延時間的戰術,根本擋不住折可存的鐵騎。他回頭望向海州城的方向,城頭的旗幟依然飄揚,張叔夜肯定已經看到了援軍,說不定正在城裡舉杯慶祝。

“哥哥,快撤吧!”吳用拉著宋江的胳膊,“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宋江最後看了一眼東邊的戰場,那裡已經殺聲震天,李逵的怒吼聲隱約可聞。他咬咬牙,轉身跟著隊伍往南邊撤。身後的馬蹄聲越來越近,弓箭嗖嗖地從頭頂飛過,不斷有弟兄慘叫著倒下。

他們一口氣跑了二十多裡,直到鑽進一片樹林,才敢停下來喘息。清點人數時,宋江的心沉到了穀底——兩千多人的隊伍,現在隻剩下不到一千,李逵和那三百弟兄沒一個回來的。

“哥哥,前麵有河!”有人喊道。

宋江往前望去,隻見一條大河橫在麵前,河麵結著薄冰,水流湍急。河對岸是連綿的山巒,隱約能看到官軍的旗幟——劉延慶的步兵已經繞到了前麵,堵住了他們最後的退路。

腹背受敵,三麵環山,一麵靠河。宋江看著眼前的絕境,忽然想起剛上梁山時,吳用給他算的一卦,說他“龍遊淺水,虎落平陽”,當時隻當是玩笑,沒想到今天真成了現實。

“挖戰壕!”宋江下令,聲音嘶啞,“能拿動刀槍的都到前麵去,其他人找石頭、削木棍,準備死守!”

弟兄們默默地行動起來,沒人說話,沒人抱怨。他們知道,這是最後的戰鬥了。宋江看著弟兄們消瘦的臉龐,凍裂的雙手,心裡像被針紮一樣疼。這些人大多是活不下去的農民、被官府逼反的小吏、走投無路的工匠,他們跟著自己出生入死,不是為了什麼宏圖大業,隻是想混口飯吃,活下去。

黃昏時分,折可存的騎兵和劉延慶的步兵合兵一處,將樹林團團圍住。官軍沒有立刻進攻,隻是在外麵豎起了招降旗,上麵寫著“降者免死”四個大字。

“哥哥,彆信他們的鬼話!”一個斷了胳膊的弟兄喊道,“官軍最會騙人,投降了也是死路一條!”

宋江沒說話,他看著招降旗,又看看身邊的弟兄。有人在偷偷抹眼淚,有人在默默祈禱,還有人把刀架在脖子上,眼神決絕。他知道,弟兄們怕的不是死,是死得不明不白,是落得個“賊寇”的罵名。

夜幕降臨時,官軍開始喊話:“宋江聽著!朝廷有旨,隻要你肯投降,既往不咎,還能保你弟兄們一條活路!”

“放屁!”吳用罵道,“去年咱們去濟州府請降,他們怎麼說的?說咱們是‘賊心不死’,殺了咱們的信使!”

宋江沒說話,他想起那個信使,是個叫王進的弟兄,以前是禁軍的教頭,自願去濟州府請降,結果被官府斬了首級,掛在城門上示眾。

那時候他就發誓,再也不向朝廷低頭。可現在……

他看著身邊瑟瑟發抖的弟兄,看著遠處熊熊燃燒的營火,心裡的誓言開始動搖。

第三章張叔夜的勸降信

第二天清晨,宋江被一陣鳥鳴驚醒。他睜開眼,看到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周圍的弟兄們大多睡著了,臉上帶著疲憊和絕望。他輕輕起身,走到河邊,看著河麵上自己的倒影——頭發花白,滿臉胡茬,眼窩深陷,像個糟老頭子,哪裡還有半分“及時雨”的風采。

“哥哥,張叔夜派人來了。”吳用不知何時站在身後,手裡拿著封信。

宋江接過信,信封上蓋著海州府的大印。他拆開一看,裡麵的信紙很乾淨,字跡工整有力,是張叔夜親筆所寫。信裡說,朝廷已經下了招安的旨意,隻要他肯投降,不僅能赦免所有弟兄的罪過,還能保舉他為官,讓弟兄們編入禁軍,吃皇糧拿軍餉。信的最後說,“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必困於窮途,玉石俱焚”。

宋江把信遞給吳用,沒說話。吳用看完,眉頭緊鎖:“張叔夜這老狐狸,肯定沒安好心。去年濟州府的教訓還不夠嗎?”

“可這次不一樣。”宋江緩緩開口,“折可存和劉延慶的大軍就在外麵,咱們沒糧沒水,根本撐不過三天。要是不投降,弟兄們隻能死在這裡。”

“死也不能投降!”一個聲音喊道。宋江回頭一看,是張順,他渾身濕透,顯然是剛從河裡潛回來,“我在水裡聽到官軍的對話,他們說隻要抓住哥哥,就能升官發財,根本沒提招安的事!”

宋江的心沉了下去。他看著張順凍得發紫的嘴唇,看著周圍弟兄們警惕的眼神,忽然覺得很累。他想起自己年輕時,在鄆城縣做押司,雖然官小,卻也算衣食無憂。後來因為殺了閻婆惜,才被逼上梁山。這些年南征北戰,說是替天行道,可到底殺了多少人,搶了多少糧,他自己也記不清了。

“讓我想想。”宋江擺擺手,獨自走到樹林深處。他坐在一棵大樹下,看著地上的螞蟻搬家,心裡亂成一團麻。投降,怕朝廷背信棄義,害了弟兄們;不投降,隻能眼睜睜看著弟兄們戰死、餓死、凍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時,一個小嘍囉跑來,手裡拿著個破碗:“哥哥,這是最後一點糧食了。”碗裡是半碗炒麵,上麵沾著泥沙。

宋江接過來,剛要吃,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哭喊。他跑出去一看,隻見幾個弟兄正圍著一個死去的孩子——那是個隨軍的孤兒,父母在之前的戰鬥中被殺,昨天晚上凍餓而死。

宋江看著孩子蒼白的小臉,心裡像被刀剜一樣疼。他想起自己的老父親,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是不是還在鄆城縣的老家等著他回去。他忽然明白,弟兄們跟著他,不是為了什麼“替天行道”,隻是想活下去,想讓家人活下去。

“召集弟兄們。”宋江站起身,聲音異常堅定,“我有話要說。”

弟兄們很快聚集起來,默默地看著宋江。宋江看著他們憔悴的臉龐,沙啞地說:“弟兄們,咱們被困在這裡,沒糧沒水,外麵是數倍的官軍。拚下去,隻能是全軍覆沒。”

“哥哥,你想投降?”張順急了。

“不是投降,是招安。”宋江糾正道,“張叔夜送來的信裡說,朝廷願意赦免咱們的罪過,讓弟兄們編入禁軍,吃皇糧。我知道你們怕朝廷反悔,但這是咱們唯一的活路。”

“可去年……”有人說。

“去年是去年,現在是現在。”宋江打斷他,“咱們殺了朝廷那麼多官軍,占了那麼多州縣,他們要是想殺咱們,早就強攻了,何必費力氣招安?他們需要咱們去打方臘,這是咱們的機會。”

弟兄們沉默了,有人低頭沉思,有人偷偷抹眼淚,有人看著遠處的官軍發呆。宋江知道,他們心裡還有顧慮,但他已經做了決定。

“我派戴宗去海州談判。”宋江說,“條件是:赦免所有弟兄的罪過,不得傷害任何一個弟兄,願意回家的發給路費,願意從軍的編入禁軍,我宋江隻求一個保境安民的官職,絕無二心。”

吳用看著宋江,嘴唇動了動,最終還是沒說什麼。他知道,這是目前唯一的選擇。

戴宗很快出發了,騎著快馬往海州城而去。

宋江站在河邊,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遠處,心裡默默祈禱。

他不知道這條路能不能走通,但他知道,自己必須為弟兄們的性命賭一次。

第四章談判桌上的較量

戴宗去了整整一天,直到黃昏時分才回來。他帶回了張叔夜的回信,說朝廷已經同意了宋江的條件,但要求宋江必須親自去海州城談判,並且要留下人質,以示誠意。

“讓哥哥去談判?這分明是陷阱!”李逵的脾氣又上來了,雖然他昨天奇跡般地從戰場上逃了回來,但身上多了好幾處傷,“我看張叔夜就是想把哥哥騙進城,然後一網打儘!”

“我去。”宋江毫不猶豫地說,“為了弟兄們,我必須去。”

“哥哥,我替你去!”戴宗說,“我跑得快,就算有危險也能逃回來。”

“不行。”宋江搖搖頭,“必須我親自去,才能顯示咱們的誠意。這樣,吳用留下主持大局,李逵、張順跟著我去,再選十個弟兄做人質,留在海州城外的營寨。”

第二天一早,宋江帶著李逵、張順和十個弟兄,騎著馬往海州城而去。快到城下時,他們看到城門大開,張叔夜帶著幾個官員站在城門口等候。張叔夜穿著一身鎧甲,須發花白,眼神銳利,一看就是久經沙場的老將。

“宋頭領,久仰。”張叔夜拱手道,語氣不卑不亢。

“張太守,客氣了。”宋江回禮,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周圍,城頭上的弓弩手都箭上弦、刀出鞘,顯然做好了隨時動手的準備。

“裡麵請。”張叔夜側身相讓,“朝廷的旨意已經到了,咱們到府衙詳談。”

宋江跟著張叔夜走進海州城。街道兩旁站滿了百姓,他們好奇地看著宋江一行人,眼神裡有恐懼,有好奇,也有同情。宋江看到路邊的糧鋪緊閉著大門,牆上貼著官府的告示,上麵寫著“嚴禁私藏糧食”,心裡暗暗歎了口氣——海州城的百姓日子也不好過。

到了府衙,張叔夜請宋江坐下,奉上茶水。茶水很淡,裡麵沒放茶葉,隻有幾片樹葉。宋江知道,這是海州缺糧的緣故。

“宋頭領,朝廷的旨意很明確。”張叔夜開門見山,“隻要你們放下武器,接受招安,所有罪過既往不咎。願意從軍的,編入禁軍,待遇和其他士兵一樣;願意回家的,發給路費和安家費。”

“那我弟兄們的安全如何保證?”宋江問,這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我以海州太守的名義擔保。”張叔夜說,“隻要你們不反抗,官軍絕不會傷害任何一個弟兄。這是朝廷的旨意,誰敢違抗?”

宋江看著張叔夜的眼睛,那雙眼睛裡沒有欺騙,隻有真誠。他知道,張叔夜是員老將,最重信譽,應該不會言而無信。

“我還有個條件。”宋江說,“我要親自帶弟兄們去打方臘。”

張叔夜愣了一下,隨即笑了:“宋頭領倒是坦誠。實不相瞞,朝廷確實有這個意思。方臘在江南作亂,朝廷幾次派兵征討都沒能平定,正需要你們這樣有戰鬥力的隊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不是為了朝廷。”宋江說,“我是想讓弟兄們有個立功贖罪的機會,讓他們能堂堂正正地活著,不再被人叫做‘賊寇’。”

張叔夜點點頭:“宋頭領的心意我明白。朝廷已經下旨,封你為先鋒使,帶著弟兄們編入童貫的大軍,即刻南下征討方臘。隻要立下戰功,弟兄們都能升官發財,光宗耀祖。”

宋江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他站起身,對張叔夜拱手道:“多謝張太守成全。我這就回去告訴弟兄們,讓他們放下武器,接受招安。”

“好。”張叔夜也站起身,“我派五百士兵護送你回去,順便清點武器,安排弟兄們進城休整。”

宋江回到樹林時,弟兄們都圍了上來,眼神裡充滿了期待和不安。宋江把談判的結果告訴了他們,說朝廷同意招安,保證他們的安全,還讓他們去打方臘立功。

弟兄們沉默了片刻,忽然有人歡呼起來。那些想家的弟兄,那些厭倦了打打殺殺的弟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隻有吳用、李逵等人眉頭緊鎖,顯然還在擔心朝廷會背信棄義。

“都把武器交了吧。”宋江說著,率先解下腰間的佩刀,扔在地上。

弟兄們紛紛效仿,把刀槍劍戟扔在地上,很快堆成了一座小山。官軍士兵上前清點武器,登記人數,動作有條不紊,沒有絲毫刁難。

進城後的第一晚,弟兄們終於吃上了熱飯。海州府衙為他們準備了大米飯和白菜湯,雖然簡單,卻是他們這幾個月來吃得最飽的一頓。宋江看著弟兄們狼吞虎咽的樣子,心裡百感交集。他知道,從今天起,梁山軍就不存在了,他們成了大宋的士兵。

第五章招安背後的隱情

海州城休整的第三天,朝廷的正式招安文書到了。文書上蓋著皇帝的玉璽,寫著宋江被封為“武功大夫、京東東路先鋒使”,吳用、李逵、張順等主要頭領也都封了官職,普通弟兄要麼編入禁軍,要麼發給路費回家。

宋江穿著朝廷賞賜的新官服,站在海州府衙的大堂上,接受張叔夜的宣讀。官服料子很好,繡著精致的花紋,可宋江總覺得穿著不舒服,不如梁山的布衣自在。

宣讀完畢後,張叔夜把印信和兵符交給宋江:“宋先鋒,朝廷的旨意已經宣讀完畢,你們休整三天後,就可以帶著弟兄們南下,與童貫的大軍會合。”

“多謝張太守。”宋江接過印信和兵符,入手沉甸甸的。

回到住處,吳用已經在那裡等候。他看著宋江身上的官服,眉頭緊鎖:“哥哥,你真相信朝廷會這麼輕易放過咱們?”

“不然還能怎麼樣?”宋江脫下官服,隨手扔在桌上,“弟兄們已經放下武器,現在反悔,隻會死得更慘。”

“可方臘是什麼人?那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咱們去打方臘,無異於去當炮灰。”吳用說,“就算打贏了,弟兄們也會死傷慘重;打輸了,朝廷正好有借口治咱們的罪。”

宋江沉默了。他不是沒想過這些,但他沒有更好的選擇。他走到窗邊,看著海州城的街道,百姓們已經恢複了往日的生活,商販在叫賣,孩子們在玩耍,一派太平景象。他忽然想起自己上梁山的初衷,不就是為了讓百姓過上這樣的日子嗎?

“就算是炮灰,也要去。”宋江說,“至少這樣,弟兄們能堂堂正正地活著,不再是賊寇。等打完方臘,立了戰功,朝廷就算想動咱們,也要考慮考慮輿論。”

吳用歎了口氣:“哥哥心意已決,我也不再多說。隻是咱們要多加防備,不能完全相信朝廷。”


最新小说: 談什麼感情,拿錢砸我啊大小姐! 帶球上門後,我成陸少心尖寵 隨母改嫁下鄉,三個繼兄寵我入骨 凶案筆記成真,我成警局常客 紅塵九轉:仙姝的時空證道 從白犬開始修仙 小胖子歡歡 知青插隊下鄉,腹黑小醫生贏麻了 逃荒有空間,全家魂穿古代搞事業 寒苦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