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梁山歸宋:宋江降宋背後的真相_嘻哈史詩看古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嘻哈史詩看古今 > 第723章 梁山歸宋:宋江降宋背後的真相

第723章 梁山歸宋:宋江降宋背後的真相(2 / 2)

接下來的三天,弟兄們忙著收拾行裝,有的弟兄選擇回家,拿著朝廷發的路費,依依不舍地和大家告彆;有的弟兄選擇留下,跟著宋江南下征討方臘。宋江看著那些離開的弟兄,心裡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欣慰——他們終於可以回家和家人團聚了。

出發前一天,張叔夜特地設宴款待宋江和主要頭領。酒過三巡,張叔夜忽然屏退左右,對宋江說:“宋先鋒,有些話我不得不說。朝廷招安你們,固然是因為你們有戰鬥力,但更重要的是,朝廷想讓你們和方臘兩敗俱傷,坐收漁翁之利。”

宋江端著酒杯的手頓了一下:“張太守的意思是?”

“方臘在江南勢力很大,朝廷幾次征討都沒能成功,損失慘重。”張叔夜壓低聲音,“你們梁山軍戰鬥力強,又熟悉山地作戰,朝廷想讓你們去啃這塊硬骨頭。你們贏了,朝廷除去心腹大患;你們輸了,朝廷也除去了你們這個麻煩。”

宋江心裡一沉,果然和吳用想的一樣。他看著張叔夜:“張太守為何要告訴我這些?”

“因為我佩服你的義氣。”張叔夜說,“你為了弟兄們,甘願接受招安,這份擔當不容易。我不想看到你們白白送死。你們南下後,一定要多加小心,尤其是童貫那個人,心胸狹窄,嫉賢妒能,你們千萬不要得罪他。”

宋江站起身,對張叔夜深深一揖:“多謝張太守提醒,宋江銘記在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叔夜擺擺手:“我也是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你們雖然以前是賊寇,但也是大宋的百姓,能為國家效力,總比打家劫舍強。希望你們能立下戰功,洗刷過去的汙點。”

宴席結束後,宋江回到住處,把張叔夜的話告訴了吳用。吳用臉色凝重:“果然如此。童貫是個大奸臣,咱們去了江南,恐怕凶多吉少。”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宋江說,“咱們小心行事,儘量不要和童貫發生衝突。隻要弟兄們團結一心,就算有再多困難,咱們也能克服。”

出發那天,海州城的百姓都來送行。宋江騎著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麵,弟兄們穿著嶄新的軍衣,背著朝廷發放的武器,精神麵貌煥然一新。雖然前途未卜,但他們的臉上都帶著一絲期待——或許,招安真的能給他們帶來新的生活。

宋江回頭望了一眼海州城,張叔夜正站在城樓上向他們揮手。

他勒住馬韁,對著城樓的方向拱了拱手,然後調轉馬頭,帶著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南而去。

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拉出長長的影子,仿佛在預示著他們未來的道路。

第六章南下路上的波折

離開海州後的第五天,隊伍抵達了楚州。楚州太守早已接到朝廷的旨意,在城外設宴迎接。宴席上,太守對宋江和弟兄們十分熱情,又是敬酒又是送禮,還為他們安排了最好的客棧住宿。

可到了晚上,吳用卻急匆匆地來找宋江:“哥哥,不好了!咱們的糧食被克扣了!”

宋江一愣:“怎麼回事?”

“負責押送糧草的官差說,朝廷隻撥了這麼多糧食,不夠的讓咱們自己想辦法。”吳用氣憤地說,“我看就是楚州太守搞的鬼,他肯定把咱們的糧食貪汙了!”

宋江跟著吳用來到糧倉,隻見糧倉裡隻有寥寥幾袋糧食,根本不夠弟兄們吃幾天。負責押送糧草的官差是個尖嘴猴腮的小個子,看到宋江來了,連忙點頭哈腰:“宋先鋒,這真不能怪我,朝廷的糧草確實緊張,能撥這麼多已經不容易了。”

“放屁!”李逵上前一步,揪住官差的衣領,“朝廷明明下旨給咱們充足的糧草,肯定是你們這些貪官汙吏貪汙了!”

官差嚇得臉都白了:“先鋒饒命!小人隻是個跑腿的,這事都是太守大人安排的,與小人無關啊!”

宋江讓李逵放開官差,對他說:“你去告訴楚州太守,要麼把克扣的糧食交出來,要麼我就上奏朝廷,告他克扣軍糧!”

官差連滾帶爬地跑了。吳用看著宋江:“哥哥,這楚州太守明顯是故意刁難咱們,咱們不能就這麼算了。”

“我知道。”宋江說,“但咱們剛接受招安,不宜和地方官員鬨得太僵。先看看他怎麼說,如果他不識抬舉,咱們再想辦法。”

第二天一早,楚州太守果然派人送來了糧食,還親自來道歉,說昨天是個誤會,糧食隻是晚到了一步。宋江知道他在撒謊,但也沒戳破,隻是客氣地收下糧食,讓他離開了。

“哥哥就這麼放他走了?”李逵不滿地說。

“不然呢?”宋江說,“殺了他,咱們就成了違抗朝廷的罪人,正好給了那些想除掉咱們的人借口。咱們現在要做的是忍耐,等立了戰功,有了話語權,再和這些貪官汙吏算賬。”

離開楚州後,隊伍繼續南下。一路上,類似的事情時有發生,有的地方官故意刁難,有的官差克扣軍餉,還有的百姓對他們指指點點,說他們是“招安的賊寇”。弟兄們心裡都憋著一股氣,好幾次差點和地方官發生衝突,都被宋江壓了下來。

這天,隊伍經過一座大山,忽然聽到山上傳來喊殺聲。宋江讓隊伍停下,派張順帶人上去看看。沒過多久,張順跑回來報告:“哥哥,山上有夥強盜在搶劫商旅,咱們要不要管?”

“管!”宋江毫不猶豫地說,“咱們現在是朝廷的軍隊,保護商旅是咱們的職責。”

他親自帶著李逵、吳用等人上山,隻見十幾個強盜正圍著一輛馬車搶劫,商旅們嚇得瑟瑟發抖。宋江大喝一聲:“住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搶劫,眼裡還有王法嗎?”

強盜們看到宋江一行人穿著軍衣,嚇得魂飛魄散,轉身就跑。李逵和張順等人立刻追了上去,很快就把強盜們全部抓獲。

馬車裡的商人連忙出來道謝,看到宋江,驚訝地說:“您是……宋江宋頭領?”

宋江點點頭:“正是在下。不知先生如何稱呼?”

“小人是江南的綢緞商人,姓王。”商人說,“久聞宋頭領大名,沒想到今天能在這裡遇到您。您不是在梁山嗎?怎麼……”

“我們已經接受朝廷招安,現在是大宋的士兵,正要南下征討方臘。”宋江說。

王商人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宋頭領棄暗投明,真是明智之舉。不過方臘勢力很大,江南一帶很多地方都被他占領了,你們可要小心。”

“多謝提醒。”宋江說,“這些強盜交給你處置,你看是送官究辦,還是放了他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商人看著那些強盜,歎了口氣:“他們也是被逼無奈,這年頭日子不好過,很多人活不下去才落草為寇的。放了他們吧,希望他們以後能改過自新。”

宋江讓弟兄們放了強盜,又給了王商人一些盤纏,讓他路上小心。王商人千恩萬謝地離開了。

看著王商人遠去的背影,吳用對宋江說:“哥哥,你看這世道,百姓活不下去才落草為寇,咱們以前不也是這樣嗎?”

宋江沉默了。

他想起自己上梁山的經曆,想起那些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心裡五味雜陳。

招安隻是第一步,要想真正改變弟兄們的命運,改變這個世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七章童貫的刁難

經過一個多月的行軍,宋江的隊伍終於抵達了江南,與童貫的大軍會合。童貫是個宦官,身材高大,臉上沒胡子,說話尖聲尖氣,一看就讓人不舒服。

見麵的第一天,童貫就給了宋江一個下馬威。他借口宋江的隊伍軍紀渙散,把宋江訓斥了一頓,還說要削減他們的軍餉。宋江強壓著怒火,好言好語地解釋,童貫才勉強作罷。

回到營寨,李逵氣得哇哇大叫:“那個死太監!竟敢這麼對哥哥說話,我去砍了他!”

“住手!”宋江喝止李逵,“咱們現在是在人家的地盤上,不能衝動。童貫是大軍統帥,咱們要聽他的命令。”

“可他明顯是故意刁難咱們!”吳用說,“剛見麵就給咱們下馬威,以後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宋江點點頭:“我知道。但咱們現在沒有資本和他抗衡,隻能暫時忍耐。等打了勝仗,有了戰功,他就不敢再這麼對咱們了。”

果然不出吳用所料,接下來的日子裡,童貫處處刁難宋江的隊伍。好吃的、好用的都先分給自己的嫡係部隊,給宋江隊伍的都是些劣質的糧草和破舊的武器。作戰任務也總是把最危險、最艱難的派給他們。

第一次與方臘的軍隊作戰,童貫就讓宋江的隊伍擔任先鋒,去攻打一座易守難攻的山寨。宋江知道這是故意讓他們去送死,但軍令如山,不得不從。

戰鬥打得異常激烈,方臘的軍隊戰鬥力很強,山寨防守嚴密。宋江的隊伍雖然奮勇作戰,但還是損失慘重,李逵、張順等幾個頭領都受了傷。好不容易攻下山寨,童貫卻把功勞都記在了自己嫡係部隊的頭上,隻給宋江的隊伍記了個小功。

弟兄們都很氣憤,紛紛來找宋江,說要去找童貫理論。宋江攔住他們:“現在還不是時候。咱們剛來江南,還沒有站穩腳跟,不能和童貫鬨翻。等咱們立了大功,朝廷自然會知道咱們的功勞。”

可童貫並沒有就此收手,反而變本加厲。第二次作戰,他故意不給宋江的隊伍提供足夠的糧草和彈藥,導致宋江的隊伍在戰場上陷入困境,差點全軍覆沒。幸虧宋江指揮得當,弟兄們奮勇殺敵,才僥幸突圍。

回到營寨後,宋江看著傷亡慘重的弟兄們,心裡的怒火再也壓不住了。他決定去找童貫理論。

“童大人,我想問你,為什麼不給我們足夠的糧草和彈藥?”宋江闖進童貫的中軍帳,質問道。

童貫正在喝茶,看到宋江闖進來,放下茶杯,慢條斯理地說:“宋先鋒,你這是什麼態度?敢這麼跟我說話?”

“我隻想知道為什麼!”宋江說,“弟兄們在前線拚命,你卻在後麵克扣糧草彈藥,你對得起朝廷的信任嗎?對得起那些死去的弟兄嗎?”

“放肆!”童貫拍案而起,“我是大軍統帥,怎麼調度軍隊是我的事,輪得到你來指手畫腳?你是不是還以為自己是梁山的草寇頭子,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我不是草寇!我是大宋的先鋒使!”宋江怒吼道。

“先鋒使又怎麼樣?”童貫冷笑,“彆忘了你是怎麼有今天的!朝廷肯招安你,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你還敢在這裡跟我叫板?再敢放肆,我就上奏朝廷,說你勾結方臘,圖謀不軌!”

宋江氣得渾身發抖,手指著童貫,半天說不出話來。他知道童貫說得出做得到,隻要這封奏折遞上去,朝廷肯定會相信童貫,到時候他們這些人就算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

“怎麼?無話可說了?”童貫得意地看著宋江,“識相的就趕緊滾回去,好好管教你的弟兄,再敢違抗命令,休怪我不客氣!”

宋江死死攥著拳頭,指甲幾乎嵌進肉裡。他看著童貫那張得意的臉,又想起營寨裡受傷的弟兄,最終還是忍了下來。他拱了拱手,轉身走出中軍帳,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回到營寨,吳用看到宋江臉色鐵青,就知道出事了。宋江把剛才的經過告訴了他,吳用氣得拍了桌子:“這個死太監!太欺負人了!咱們不能再忍了,再忍下去弟兄們都會被他害死的!”

“不忍又能怎麼樣?”宋江疲憊地坐下,“咱們現在是寄人籬下,沒有任何話語權。隻要童貫一句話,就能讓咱們萬劫不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咱們就反出去!”李逵吼道,“回到梁山去,繼續當咱們的好漢,總比在這裡受氣強!”

“梁山已經沒了。”宋江搖搖頭,“就算能反出去,咱們又能去哪裡?天下之大,已經沒有咱們的容身之處了。”

弟兄們都沉默了,營寨裡一片死寂。是啊,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除了跟著朝廷,跟著童貫,他們彆無選擇。

接下來的日子,宋江變得更加謹慎。他嚴格約束弟兄們,不讓他們和童貫的嫡係部隊發生衝突,就算受了委屈也儘量忍耐。作戰時,他更是小心翼翼,每次都親自勘察地形,製定詳細的作戰計劃,儘量減少弟兄們的傷亡。

就這樣,宋江的隊伍在江南戰場苦苦支撐著。他們打了很多硬仗,收複了不少失地,弟兄們也立了不少戰功。可這些功勞都被童貫攬了去,他們得到的隻有更少的糧草和更危險的任務。

有一次,他們收複了一座縣城,城裡的百姓夾道歡迎,還給他們送來了糧食和慰問品。宋江看著百姓們真誠的笑臉,心裡忽然有了一絲安慰。他對弟兄們說:“你們看,百姓們是明白事理的,咱們的付出他們都看在眼裡。就算朝廷不給咱們功勞,隻要能讓百姓過上安穩日子,咱們的血就沒有白流。”

弟兄們聽了,心裡都熱乎乎的。是啊,他們當初上梁山,不就是為了替天行道,為民除害嗎?現在雖然受了委屈,但能為百姓做點實事,也算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這天,宋江正在營寨裡研究地圖,忽然接到童貫的命令,讓他們立刻出兵,去攻打方臘的老巢清溪洞。宋江知道,清溪洞地勢險要,方臘在那裡經營多年,防守嚴密,這又是一個送死的任務。

但他沒有猶豫,立刻召集弟兄們,下達了出兵的命令。

弟兄們雖然知道此行凶險,但還是毫不猶豫地拿起武器,跟著宋江出發了。

他們知道,就算前麵是刀山火海,他們也必須跟著自己的哥哥走下去。

第八章歸宋後的終局

清溪洞之戰打得異常慘烈。方臘的軍隊依托有利地形,頑強抵抗,滾石擂木像雨點一樣砸下來,弓箭嗖嗖地射過來,宋江的隊伍傷亡慘重。

宋江親自帶頭衝鋒,手裡的長槍舞得像一團梨花,殺得方臘的士兵人仰馬翻。李逵、張順等人也奮勇殺敵,為弟兄們開辟道路。弟兄們看到頭領們身先士卒,也都鼓起勇氣,跟著往前衝。

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宋江的隊伍終於攻進了清溪洞,斬殺了方臘,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可此時,宋江的隊伍也隻剩下不到三百人,很多跟隨他多年的弟兄都永遠地倒在了戰場上。

宋江站在清溪洞的廢墟上,看著滿地的屍體和血跡,心裡像被掏空了一樣。勝利的喜悅蕩然無存,隻剩下無儘的悲傷和疲憊。

回到大營後,童貫果然又把功勞都記在了自己的頭上,隻給宋江和幾個幸存的頭領記了個三等功。但這一次,宋江沒有生氣,也沒有失望,他已經不在乎這些了。

他現在隻想帶著幸存的弟兄們離開這個傷心地,找個地方好好休整,然後解甲歸田,過上安穩的日子。

可童貫並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沒過多久,朝廷的旨意就到了,說宋江等人“剿匪有功”,封宋江為楚州安撫使,吳用為武勝軍承宣使,李逵、張順等人也都封了官職,讓他們即刻前往各地赴任。

宋江知道,這是朝廷的分化之計,想把他們分散開來,各個擊破。但他沒有辦法,隻能接受朝廷的任命,帶著幸存的弟兄們離開了江南戰場。

宋江到了楚州後,兢兢業業地工作,安撫百姓,發展生產,很快就得到了楚州百姓的愛戴。他以為自己終於可以過上安穩的日子了,可他錯了。

宣和四年的一個秋天,宋江正在府衙處理公務,忽然接到朝廷的賞賜,說是皇帝感念他的功勞,特地賞賜給他一瓶禦酒。宋江心裡有些疑惑,但還是恭恭敬敬地接了過來。

晚上,他獨自一人在府衙裡,打開了那瓶禦酒。酒的味道有些奇怪,但他沒有多想,喝了下去。沒過多久,他就覺得肚子疼得厲害,渾身抽搐,這才知道酒裡有毒。

他掙紮著爬到桌前,想寫下什麼,可手已經不聽使喚了。他看著窗外的月光,想起了梁山的弟兄們,想起了海州的招安,想起了江南的戰場,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他終於明白了,朝廷從一開始就沒有真正相信過他們,招安隻不過是一個騙局,一個讓他們和方臘兩敗俱傷的陰謀。現在方臘被剿滅了,他們這些“賊寇”也就沒有利用價值了,朝廷自然要斬草除根。

“哥哥!哥哥!”李逵和張順衝了進來,看到宋江倒在地上,連忙上前攙扶。

宋江看著他們,嘴唇動了動,想說什麼,卻最終沒能說出來,頭一歪,死了。

李逵和張順抱著宋江的屍體,放聲大哭。營門外的弟兄們聽到哭聲,都衝了進來,看到宋江的屍體,也都忍不住哭了起來。整個楚州府衙,都被悲傷的氣氛籠罩著。

沒過多久,吳用也收到了朝廷的賞賜,同樣是一瓶毒酒。吳用看著毒酒,苦笑了一聲,想起了和宋江一起上梁山的日子,想起了他們的“替天行道”,最終還是喝了下去。

李逵和張順知道自己也難逃一死,他們沒有逃跑,也沒有反抗,隻是帶著幸存的弟兄們,為宋江和吳用舉行了簡單的葬禮。然後,他們拔出刀,自刎而死,追隨自己的哥哥而去。

宋江等人死後,楚州的百姓都很悲痛,他們自發地為宋江修建了祠堂,年年祭祀。

人們都說,宋江是個好人,是個英雄,可惜生不逢時,最終落得個如此悲慘的結局。

很多年後,還有人記得宋江和他的弟兄們,記得他們的“替天行道”,記得他們接受招安的無奈,記得他們為大宋江山立下的赫赫戰功。

人們在說起這段曆史時,總會感歎:宋江的投降,是被逼無奈,也是時代的悲劇。

他和他的弟兄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麼是忠義,什麼是無奈。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你個笨蛋!我等了你十九年啊 我們在末日點亮神臨圖鑒 平原求生:我每天刷新一個小情報 聽懂食材講話,我打造5A級景區 雙穿79,我為華夏鑄利劍 太監武帝:功法自動大圓滿! 青竹鎮外的岔路 快穿之雲初 宗門垂釣二十年,出世即仙帝! 無敵,從征服女帝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