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的悶雷在地平線上連綿滾過,仿佛大地痛苦的痙攣,距離武裡城僅咫尺之遙的大城阿瑜陀耶),此刻已然徹底淪陷在火焰與濃煙的煉獄之中。
超過一千門猙獰的炮口,無論100毫米以上的重炮,還是拖著長長尾焰的火箭炮發射巢,編織出一張毀滅的天網,無情地覆蓋著這座古城的每一寸土地。
這場鋼鐵與烈火的洗禮,已經持續了整整八個小時,並且沒有絲毫停歇的跡象。
對於被困在大城廢墟之中,那兩個原本意圖在此拖住甚至重創華聯國防軍的關東軍師團來說,這八個小時不是簡單的煎熬,而是度秒如年!
每一個呼吸都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和腳下大地的震顫。哪怕是自詡為“皇軍之花”、帝國最精銳的關東軍士兵,也從未見識過如此狂暴、如此持續的火力傾瀉。
炮擊的烈度超越了任何訓練、任何演習,甚至超越了之前所有戰鬥經驗的想象極限。
然而,真正讓他們肝膽俱裂的,並不僅僅是這鋼鐵熔爐的規模。
炮彈,仿佛被賦予了眼睛和意誌。
它們精準得令人絕望!不再是過去那種概率性的覆蓋殺傷,而是像長了眼睛的致命毒蛇。
一次次準確地鑽進掩體縫隙、鑽進聚集著士兵的建築角落、鑽進倉促構築卻依然被視為安全區的防空掩體。
每一次精準的命中,都伴隨著磚石粉碎、鋼鐵扭曲、生命瞬間蒸發時撕心裂肺的慘叫。
短短八個地獄般的時辰,兩個滿編師團近兩萬五千名以悍勇著稱的關東軍將士,已經如同烈日下的冰雪般消融過半。
原本堅固的防線支離破碎,通信時斷時續,指揮係統瀕臨瓦解。
而那毀滅性的炮聲,伴隨著爆炸後騰起的滾滾黑煙,依舊像永不疲倦的喪鐘,執著地敲響著末日的倒計時,不見絲毫緩和的跡象。
在幾處由多層沙袋和堅固混凝土加固過的隱蔽地下工事深處,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硝煙、汗臭和絕望的氣息。
一盞應急燈在震波中忽明忽暗,映照著兩張同樣慘淡、布滿塵土和疲憊的麵孔——古賀龍太郎中將和水元義重中將。他們是這兩支殘師的最高指揮官。
古賀龍太郎此刻的平靜,近乎詭異。水元義重望著這位同僚,感覺異常陌生。
他認識古賀已久,自陸軍大學時期起,雖然並非同期,但水元對這位以“暴烈之虎”聞名學長的事跡了如指掌。
在關東軍共事多年,古賀更是以性格凶戾、行事衝動、手段殘暴而著稱,是許多渴望“建功立業”的下級軍官瘋狂崇拜的對象。
水元雖然也以“鎮壓”滿洲抵抗力量而獲得晉升,手上亦沾染鮮血,但他不得不承認,他做不到古賀那樣視生命如草芥的徹底冷酷。
也正因為這種極端嗜殺的聲名,古賀的仕途早早觸頂,至今仍屈就在一個乙等師團長的位置上,無法更上層樓。
而現在,這頭暴烈的猛虎,卻靜得像一潭死水。古賀明白,大城已成絕地。
城外,十幾萬支那軍像鋼鐵洪流般築起了無法逾越的合圍圈,上千輛張牙舞爪的戰車在平原上反射著冰冷的金屬光澤。
突圍?在這鋪天蓋地的炮火和機械化集群麵前,無異於奔向絞肉機的飛蛾。
“水元君,”古賀的聲音低沉沙啞,卻異常清晰,穿透了遠處沉悶的爆炸聲。
“此地,恐是我等最終為帝國效忠之所了。能與水元君這樣真正的帝國武士在此共赴黃泉,我……不勝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