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廉走向陽台邊緣,手指輕輕撫過一盆蘭花的葉片。
新加坡的國花蘭花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優雅,那一千多個品種的蘭花,象征著海外華人的多樣性與韌性。
“那些帝國主義國家騎在我們頭上拉屎撒尿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我不指望咱們的那位妹夫能夠提供什麼幫助,可他不能拖後腿、挖牆腳!”
宋子廉轉身,目光如炬,“就為了個人的成就,讓千千萬萬的國人繼續沉淪下去!華夏必須複興,也必然要再次複興!”
這時,遠處傳來輪船的汽笛,宋子廉走向欄杆邊,望著繁忙的海峽,繼續道:“為此!我們這群孤懸海外的遺民也有責任扛起這麵複興的大旗!遠東隻有一種聲音,那就是華夏的怒吼!”
宋子廉的思緒飄向了更深遠的曆史長河,他想起了自己閱讀過的那些新加坡竹枝詞——這些記錄當地風土民情的詩歌,正是海外華人文化認同的象征。
“四弟,你可知道邱菽園的《星洲竹枝詞》?”
宋子廉突然問道,不等回答便繼續道,“這位新加坡文壇領袖,用竹枝詞記錄南洋風土、啟發民智,他在序中寫道,現代社會形態複雜,詩歌難以窮儘,隻能挑出幾個方麵來入詩,這正是我們海外華人的寫照啊!”
宋子文點頭稱是。
他明白堂哥的深意:文化認同是民族複興的根基,正如曆史小說《金甌缺》所展現的,即使在國家危亡之際,愛國知識分子仍通過創作寄托家國情懷,激發民族鬥誌。
宋子廉繼續說道:“徐興業在抗戰期間開始創作《金甌缺》,以北宋末年的民族戰爭為背景,寄托對抗日戰爭的關切。”
“這部小說坎坷四十餘年才得以完成,但作者的愛國之心從未改變。我們今日的堅持,又何嘗不是如此?”
隨著夜色漸深,兩人的對話也越發深入,宋子廉向堂弟透露了更多華聯麵臨的現實挑戰。
“我們掌握的證據顯示,軍統的滲透已經深入到我們各個層麵。”
宋子廉語氣沉重,“有些人為了個人利益,甚至不惜與日本人和美國人勾結按照戰時條例,這些人都該被槍斃。”
宋子文沉默不語。他深知國內政治的複雜性,也理解堂哥所處的兩難境地——既要維護國家主權,又要避免內戰爆發。
“日本人不行、英國人、美國人也不行,至於老毛子就更不行!”宋子廉的聲音在夜空中回蕩。
“至於國內,我們不管他與工農黨最後到底如何,可隻要有我們華聯在,全世界的華人就不會再遭遇歧視與欺壓!”
宋子文遠眺新加坡的夜景,心中百感交集,他仿佛看到了一個更加宏大的格局,一個超越個人與黨派利益的民族複興藍圖。
月光灑在兩人身上,為這場重要對話披上了一層銀色光輝。
宋子文終於開口:“三哥,我明白你的苦心,華夏複興確實是每個華人的責任,我們宋家雖然內部有分歧,但在民族大義麵前,應當團結一致。”
宋子廉欣慰地點頭:“記得《傳國玉璽》這部曆史小說嗎?它以南北朝時期為背景,通過傳國玉璽的離奇經曆,展現那個動蕩時代的民族融合。”
“作者白木尊重曆史卻不拘泥曆史,既有金戈鐵馬的磅礴,也有兒女情長的溫婉,我們今日所處的時代,又何嘗不是一個大融合的時代?”
“是啊,”宋子文感慨道,“曆史小說之所以動人,在於它能在真實曆史的基礎上,展現人性的光輝。”
“正如《金瓽缺》中馬擴一家的忠烈,那種為國捐軀的精神,正是我們民族能夠綿延不絕的原因。”
宋子廉走到欄杆前,望著遠處的新加坡河口:“這裡曾經是無數華人登陸南洋的第一站,他們在這裡紮根、奮鬥,有些人甚至創作了反映戰前馬來半島風土人情的竹枝詞。”
“這些詩歌既表達了懷鄉愛國之情,也展現了華人移民在南洋的生存狀態。”
他轉過身,目光堅定地看著宋子文:“我們要建立的,是一個能夠讓所有華人都感到自豪的家園。”
“不僅是在東南亞,在全世界範圍內,華人都應該享有尊嚴和平等。”
宋子文深深吸了一口氣:“我明白,回國後,我會儘力周旋,避免不必要的摩擦,但你也知道,咱們那位妹夫的性格...”
“我明白,”宋子廉擺手打斷,“不求他全力支持,隻希望不要刻意掣肘,華夏的複興不是哪一個人、哪一個黨派的事,而是整個民族的事業。
夜空中的星辰仿佛也在傾聽這場決定億萬華人命運的對話。宋子廉繼續分享他的願景:“回國的這些年,我深深感受到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在國際上生存是如此的困呐。”
“求人不如求己,我們華人擁有五千年的文明積澱,隻要團結一致,必定能夠重塑漢唐雄風。”
宋子文點頭稱是:“是的,閉關鎖國隻能導致落後。但如何在開放的同時保持獨立性,是一個難題。”
“所以我們需要強大的國防和堅定的文化自信。”宋子廉答道。
“正如亞裡士多德在《詩學》中所說,詩人的職責不在於描述已發生的事,而在於描述可能發生的事。”
“我們作為領導者,更要敢於想象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並努力將其變為現實。”
夜風漸涼,但兩人的心卻因共同的目標而溫暖,宋子文望著堂哥,發現這個曾經唯唯諾諾的三哥,如今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那是肩負民族使命的人才有的神采。
“三哥,我該回去了。”
宋子文最終說道,“國內的情勢需要我,但你放心,今晚的談話讓我看清了很多事情,無論如何,我們都是華夏子孫,這個根本不會改變。”
宋子廉緊緊握住堂弟的手:“記住,無論未來如何變化,華聯永遠是所有華人的家,我們建立的不僅是一個政權,更是一個精神家園。”
當宋子文轉身離開陽台時,東方天際已經泛起了魚肚白,新的一天即將開始,而華夏複興的征程,也將在曙光中繼續前進。
月光漸漸淡去,星光隱沒在晨曦中。宋子廉獨自站在陽台上,望著蘇醒的城市,心中充滿了希望。
他知道,千千萬萬的海外華人正期待著那麵複興的旗幟,而他和他的同仁們,必將不負曆史的重托。
喜歡反攻從野人山開始!請大家收藏:()反攻從野人山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