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見狀,不禁感慨道:“都說破船還有三斤釘,大明如今雖說在走下坡路,可又何止三斤釘。
就眼前這些檔案,怕是有上萬斤了。”
沒多會兒,李邦華匆匆返回。
望著江寧麵前堆積如山的檔案,麵露難色地說道:“江大人,如今軍營裡武將倒是不缺了,可缺的是文武雙全之人。
要不您再想想辦法,抽調一些過來?”
江寧聽了,一陣無語,轉頭沒好氣地說:“咱倆可是一同奉命整頓京營的,有事兒彆光找我啊。
你以為文武雙全的人才是大白菜,隨便一拔拉就是一個?
我上哪兒給你找這麼多人去?”
李邦華聽了,老臉一紅,有些尷尬地說道:“江大人,我知道如今將領不缺了,但基層軍官太少,最好是那種能讀書認字的。
要不您再琢磨琢磨辦法?”
江寧深以為然地點點頭,畢竟兩軍對戰,不僅需要衝鋒在前的猛將和坐鎮中軍的將帥之才,更得依靠基層軍官。
如今軍營裡能識字的士兵都沒多少,至於通過恩科武舉挑選的進士,數量也遠遠不夠。
突然,江寧眼珠子一轉,說道:“我有主意了,咱們可以去吏部找找楊尚書。”
李邦華一臉若有所思,問道:“江大人,您可是打算把吏部存檔的學子調入軍營,擔任軍官?”
江寧點點頭,笑著說:“正是如此。
如今在吏部備案的學子不少,這次咱們文武都要,並不局限於武舉人、武進士。”
李邦華聽完,麵露為難之色,說道:“若是武舉人、武進士還好說,可文舉人、文進士恐怕不太好辦。
如今大明重文輕武,隻怕這些進士和舉人不願意來軍營任職。”
江寧冷哼一聲,說道:“來不來,可由不得他們說了算。
要是我沒記錯的話,永樂朝時,成祖皇帝頒布過一道聖旨,但凡朝廷委任官員,若無其他原因拒絕赴任者,處以宮刑。
要麼來當軍官,要麼去當太監,讓他們自己選!”
李邦華聽完之後,頓時感覺一股涼氣直衝天靈蓋,心中暗道:這江大人不愧是整天跟魏忠賢這個“活閻王”一起廝混的人,手段夠狠辣!
隻怕那些文人學子即便滿心不情願,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下此事。
江寧心中自有一套縝密計劃。
當下京營整頓已大體成型,後續事宜無需他時刻緊盯。
可諸多事務未處理,水師訓練便是其中關鍵。
此時大明水師已經腐朽,而江寧深知,大明若想長遠發展,向外轉移矛盾、搶占資源是必由之路,海外擴張勢在必行,如此一來,水師建設便絕不能有絲毫缺失。
他暗自思忖,水師戰船需堅固耐用、靈活敏捷,方能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縱橫馳騁。
水兵招募與訓練更是重中之重,要挑選那些水性好、膽識高且能吃苦耐勞之人,再經嚴苛戰術與操船技能培訓,使其成為精銳之師。
不僅如此,還得尋覓熟悉航海路線、精通天文地理的航海人才,為水師遠航提供精準指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江寧明白,這一係列工作千頭萬緒,卻又刻不容緩,每一步都關乎大明未來海外霸業的根基。
飯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
隨後,江寧領著李邦華來到吏部衙門,前去拜訪吏部尚書楊鶴。
彼時,楊鶴正在辦公房內忙碌,聽聞江寧和李邦華到訪,心中頓感疑惑。
他雖如今也算跟著江寧混,可平日裡與江寧並無太多私交。
念及此,他趕忙安排人將兩人請進屋內。
一見麵,江寧便單刀直入,直言道:“楊大人,今兒個本官是專程來找你幫忙的。”
楊鶴臉上掛著笑容,回應道:“江大人但說無妨,隻要下官能做到,定不會推辭。”
江寧笑著說道:“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就是勞煩楊大人把吏部如今登記在冊、尚未擔任官職的舉人、進士名單整理出來。
接著由吏部、兵部還有五軍都督府共同下發公文,將他們調入軍營擔任軍官。”
楊鶴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回應道:“如今吏部確實有不少在冊的武舉人、武進士尚未擔任官職。
下官回頭就安排人整理出來。”
江寧笑著補充道:“楊大人,不光是武舉人、武進士,文舉人、文進士我也都要。”
聽到這兒,楊鶴眼睛瞪得老大,滿臉不敢置信,開口說道:“江大人,這些文人學子怕是不會答應吧?
畢竟如今大明文貴武賤,這觀念深入人心啊。”
江寧隨即眼珠子一轉,露出一抹壞笑,緊緊盯著楊鶴。
一旁的李邦華暗叫不好,心道:楊大人要倒黴了。
他因近期和江寧一同負責整頓軍營軍務,對江寧這笑容再熟悉不過。
每次江寧這般一笑,準是要有人遭殃了。
江寧笑著說道:“楊大人,所以需要您帶頭做個表率。
令公子楊嗣昌如今擔任戶部郎中,不妨先將他調入軍營。
有您這位吏部尚書帶頭,其他人本官自有辦法搞定,如何?”
聽到江寧竟把主意打到自己兒子身上,楊鶴倒吸一口涼氣。
對於兒子的才能,楊鶴心中有數,彆的不說,將來做到六部尚書不在話下,甚至還有入閣的希望。
可要是跟著江寧去軍營,那就等於走上武將一途,文官清流的晉升之路可就徹底沒戲了。
隨後,江寧笑著說道:“楊大人呀,老話說的好,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舍不得媳婦,套不著流氓。
您隻管放心,令郎跟著本官混,差不到哪裡去的。”
隨即楊鶴咬了咬牙,說道:“好,既然如此,那下官這就簽下公文,犬子就交給江大人了。”
江寧滿意地點了點頭。
隨後,楊鶴安排人將登記在冊的舉人進士名單整理出來交給江寧,江寧讓李邦華逐一查看,從中擇優錄取。
不多時,李邦華挑選了一些,但看完剩下的直搖頭。
江寧疑惑地問道:“怎麼了?
李大人,這麼多名單,還挑不出一些可用之人?”
李邦華歎息著說道:“這些登記在冊的舉人進士年齡都太大了,若是當文官還可以,但若是進入軍營擔任軍官,他們這年齡達不到要求。”
這時江寧眉頭緊皺,片刻之後說道:“我知道還有一個地方有人。”
李邦華疑惑地問道:“哪裡?”
江寧冷冷說出:“國子監。”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